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在委外的繁榮假像下,公募基金陷銷售困局

今天(3月21日), 有6檔基金發佈提前結束募集公告, 其中鵬華基金公司旗下兩隻債基僅募集一日即成立。 與部分基金短時間內迅速成立形成明顯對比的是, 近期卻有多檔基金遭遇到了發行難的窘境, 將募集時間延長至90天的頂格期限。

委外造成的繁榮假像

提前結束募集, 短時間募集成立, 900億巨無霸基金誕生。 基金募集的好消息頻頻傳來, 看似繁榮假像的背後實則卻是委外去庫存的後遺症。

興業 18 個月定開債券首募10億元, 卻僅有256戶認購;中銀豐慶定期開放債券基金短短兩天募集到了50億元, 募集戶數僅有281戶;招商招享純債兩天募集到100億資金,

募集戶數為231戶;3月1日成立的909億元巨無霸基金工銀瑞信豐淳, 僅有223戶認購, 平均下來都是上億資產的富豪;國聯安一連成立5只“鑫”字輩的疑似定制混基, 募集規模和募集戶數都高度一致, 200多戶, 6億元。

上述公司其實都是一些大型的基金公司, 他們依託機構和銀行資源, 能很快募集到大量的資金。 細數這些短時間內迅速成立的基金, 不難發現, 都是機構定制基金。

2015年下半年, 銀行委外業務節奏放緩;2016年底委外定制的純債基金和靈活配置混基的申報已經停止審批;年初以來, 證監會明確提出監管通報, 將規範機構定制基金的監管要求。 所以, 多隻去年獲批的委外基金, 在今年上半年密集發行,

加速“去庫存”的節奏。

公募基金的銷售困局

一邊是委外基金頻頻提前結募, 一邊卻是部分公募基金正在遭遇銷售困局。

遭遇了2015年下半年的熊市, 2016年末的“股債匯”三殺, 普通投資者對公募基金行業的信心有了明顯的下滑。 在委外一片繁榮假像的背後, 部分基金正在遭遇著銷售困局。 除了今年比較熱的滬港深基金外, 其他基金的銷售情況並不樂觀。

年初至今, 已經有超過60檔基金發佈延長募集的公告, 其中部分基金甚至將募集期延長了兩次, 還有的基金乾脆將募集期延長至了90天的頂格期限。

在這些延長募集基金的背後, 大部分是資產總規模較小的, 還沒有形成品牌特色的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 這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往往沒有強大的股東背景和管道資源,

並且缺少品牌效應和業績支撐。 如此惡性循環, 導致資產總規模長期處於幾十億的水準, 兩極分化更為明顯。

深圳一家基金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藍鯨基金坦言:“除了機構定制基金外, 其他基金都賣的比較一般。 權益不敢買, 債券一直調整。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