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謝亞軒:“債券通”開通首日看什麼?

事件:

7月3日, “債券通”的“北向通”通道正式開通, 開通不久交通銀行與交行澳門分行便達成“債券通”首筆交易, 3號上午“債券通”總成交量達到67.8億元人民幣。 一級市場方面, 國開行與農發行分別於6月28日、29日發佈公告, 將首次向境內外投資者同時發行“債券通”政金債, 3號上午農發債發行受到熱捧。

核心觀點:

“債券通”首筆交易由交通銀行與交行澳門分行順利達成, 首日成交情況良好, 其中利率債(國債+政金債)依舊是境外投資者交易最活躍的品種。 “債券通”迎來開門紅, 一方面標誌著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的連通可行,

更重要的是標誌著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進入了更高層次。

此前我國債券市場中境外投資者的極低參與程度與我國債券市場規模在全球中的地位高度不匹配, “債券通”有望扭轉這一局面, 也將為我國平衡國際資本流動、穩定人民幣匯率、緩解債券市場供給壓力帶來利好因素。

“債券通”債券的一級發行受到境外機構的熱捧, 開通首日農發債發行的中標利率顯著低於二級市場成交利率, 認購倍數創下新高。 未來境外投資者有望成為我國債券發行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正文:

“債券通”是指境內外投資者通過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基礎設施機構連接, 買賣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交易流通債券的機制安排。

“債券通”包括了“北向通”和“南向通”, 目前先行開通“北向通”, “南向通”的開通時間待定。 其中, “北向通”是指境外投資者經由香港與內地基礎設施機構之間在交易、託管、結算等方面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 投資於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

7月3日, “債券通”的“北向通”通道正式開通, 開通不久交通銀行與交行澳門分行便達成“債券通”首筆交易。 作為“債券通”做市商之一的中信證券則發佈新聞稿稱, 已與來自多個國家或地區的境外機構達成多筆交易, 交易品種涉及利率債與信用債等多個品種。

一級市場方面, 國開行與農發行分別於6月28日、29日發佈公告, 將首次向境內外投資者同時發行“債券通”政金債。 長江三峽集團則將於本週三(7月5日)面向境外投資者發行短融券等多隻“債券通”債券。

從“債券通”開通首日的運行與交易情況來看, “債券通”順利迎來開門紅。

一、“債券通”首筆交易象徵性意義重大

受到各方關注的“債券通”終於在7月3日上午9點整正式開通, 本次首先打通“北向通”管道, 允許境外投資者通過香港更加便利地投資內地的人民幣債券市場。

“北向通”開通十幾分鐘之後, 交通銀行與交通銀行澳門分行便完成了末尾編號為0001的“債券通”首筆交易, 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的相關基礎設施連通連通成功上線運行, 此後包括滙豐銀行、中信證券等“債券通”做市商發佈公告稱, 已完成“債券通”相關交易, 涉及券種包括了利率債與信用債。

開通短短半小時之內, “債券通”全市場成交額已達到21.37億元人民幣;3號上午總成交量達到67.8億元人民幣,

成交筆數達到131筆, 其中買入成交量達到46.71億元人民幣, 成交筆數121筆。 從交易情況來看, 利率債(指國債與政金債)依然是境外投資者交易最活躍的品種, 成交量占比達到73%。 3號上午共有86家機構線上, 根據新聞報導, 此前央行上海總部已接收110家左右境外投資者的備案。

“債券通”機制下首筆交易的成功達成, 一方面標誌著通過“債券通”連接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的可行性, 更重要的是, 標誌著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進入了更高的一個層次。

我國債券市場規模目前已位居全球第三、亞洲第二, 而此前我國債券市場的開放程度相對較低, 境外投資者進入在岸人民幣市場的管道相對較少, QFII、RQFII等管道還受到了額度限制。

這導致了境外投資者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的參與程度一直處於較低水準。截至2017年5月份,我國債券市場中境外占比僅為1.32%,國債市場中境外占比僅為3.88%,這一比例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水準,這與我國債券市場在全球中的地位極不匹配。

“債券通”的開通,極大提高了境外投資者投資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便利性,也進一步彰顯了我國不斷推進對外開放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決心,對扭轉我國債券市場中境外參與度偏低的局面無疑將具有重大意義。

同時,“債券通”開通之後境外投資者對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積極參與,也將為我國帶來可觀的國際資本流入,根據我們的測算,未來5年年均流入規模可能達到千億美元級別,這對我國平衡國際資本流動情況、穩定人民幣匯率以及緩解我國債券市場供給壓力而言,都形成一大利好因素。

二、“債券通”債券發行受熱捧

在我們前期的系列報告中,我們已相當全面地對“債券通”下的交易、託管結算等制度安排進行了介紹與分析,也對“債券通”開通之後所可能帶來的國際資本流入規模進行了估算,還對相應的市場影響進行了判斷,但此前的研究分析更多涉及二級市場的情況。在本部分中,我們將視角對準境外機構參與“債券通”債券一級發行的情況,從3號早上農發債的發行情況來看,“債券通”債券發行受到了境外機構的熱捧。

在5月31日《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的第六條中就明確提到:“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北向通’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認購”。在“債券通”正式開通之前,國開行與農發行便先後發佈公告發行“債券通”債券,其中農發行將于“債券通”開通首日面向境內外投資者發行1、3、5年期農發債,發行規模均為50億元。

從3號上午以上三隻農發債的認購情況來看:

首先,1、3、5年期中標利率分別為3.6538%、3.9957%、4.1044%,中標利率顯著低於二級市場的成交利率,偏離程度分別達到31.14bp、13.81bp、6.09bp。

其次,1、3、5年期中標倍數分別達到10.04、10.59、9.32倍,創下歷史認購倍數最高水準。

境外投資者積極參與其中,“債券通”機制下的首只政金債發行受到熱捧。而為進一步吸引境外投資者參與到“債券通”債券的一級發行中,本次1年期、3年期農發債發行還設置了境外專場,分別追加發行規模5億元。隨著“債券通”等債券市場開放政策不斷推進,未來境外投資者有望成為我國債券發行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這導致了境外投資者在我國債券市場中的參與程度一直處於較低水準。截至2017年5月份,我國債券市場中境外占比僅為1.32%,國債市場中境外占比僅為3.88%,這一比例遠遠低於發達國家以及東南亞國家的水準,這與我國債券市場在全球中的地位極不匹配。

“債券通”的開通,極大提高了境外投資者投資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便利性,也進一步彰顯了我國不斷推進對外開放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決心,對扭轉我國債券市場中境外參與度偏低的局面無疑將具有重大意義。

同時,“債券通”開通之後境外投資者對在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積極參與,也將為我國帶來可觀的國際資本流入,根據我們的測算,未來5年年均流入規模可能達到千億美元級別,這對我國平衡國際資本流動情況、穩定人民幣匯率以及緩解我國債券市場供給壓力而言,都形成一大利好因素。

二、“債券通”債券發行受熱捧

在我們前期的系列報告中,我們已相當全面地對“債券通”下的交易、託管結算等制度安排進行了介紹與分析,也對“債券通”開通之後所可能帶來的國際資本流入規模進行了估算,還對相應的市場影響進行了判斷,但此前的研究分析更多涉及二級市場的情況。在本部分中,我們將視角對準境外機構參與“債券通”債券一級發行的情況,從3號早上農發債的發行情況來看,“債券通”債券發行受到了境外機構的熱捧。

在5月31日《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稿)》的第六條中就明確提到:“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北向通’參與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認購”。在“債券通”正式開通之前,國開行與農發行便先後發佈公告發行“債券通”債券,其中農發行將于“債券通”開通首日面向境內外投資者發行1、3、5年期農發債,發行規模均為50億元。

從3號上午以上三隻農發債的認購情況來看:

首先,1、3、5年期中標利率分別為3.6538%、3.9957%、4.1044%,中標利率顯著低於二級市場的成交利率,偏離程度分別達到31.14bp、13.81bp、6.09bp。

其次,1、3、5年期中標倍數分別達到10.04、10.59、9.32倍,創下歷史認購倍數最高水準。

境外投資者積極參與其中,“債券通”機制下的首只政金債發行受到熱捧。而為進一步吸引境外投資者參與到“債券通”債券的一級發行中,本次1年期、3年期農發債發行還設置了境外專場,分別追加發行規模5億元。隨著“債券通”等債券市場開放政策不斷推進,未來境外投資者有望成為我國債券發行市場的重要參與者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