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國產品牌進化史:心高氣傲的上汽雙雄榮威/MG

作為國內最大的汽車集團之一, 曾幾何時上汽集團是唯一沒有自主品牌的車企, 從一開始希望收購掛靠在自己公司旗下的蕪湖奇瑞失敗.到收購韓國雙龍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上汽始終在自主品牌上無法前進一步, 但這些也沒能阻止上汽集團樹立自主品牌的決心。

終於等到你!

榮威MG

2005年上汽集團以6700萬英鎊收購了羅浮25 75以及K系列汽油機和L系列柴油機等核心智慧財產權, 在羅浮原車型的基礎上推出改名榮威的榮威750.之後整合同樣收購羅浮MG品牌的南汽組成上汽雙雄榮威/MG名爵.由於車型過老, 750以及MG3並沒給上汽帶來多大的銷量。 而後上汽相繼推出了完全自主設計的MG6以及榮威550車型.在等年頗受歡迎。 在自主品牌普遍沉淪在借鑒的泥沼中的時候, 榮威MG像一縷春風完全自主的外形設計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可是由於核心技術以及製造工藝的缺失.這些車型並沒有持續的火下去.居高不下的價格.動力傳動系統的貧瘠造成口碑的急劇下降.反而留下了“二手車販子都害怕的車型”這段醜話.

750

小編依稀記得當年MG6推出的時候那種一眼中毒的感覺.那個放在現在依舊不落後的溜背造型.在很多年後的今天吉利的博越正是憑藉這種造型成為大眾口中的最美自主中級車.殊不知在很多年前MG已經推出過更美的MG6,

可是大概生不逢時加之缺乏核心技術, 行銷手段匱乏.當年並沒有在市場激起多大的水花, 空有一副好皮囊, MG6的銷量完全浪費了那張臉。

MG6

眾所周知作為榮威MG最大的爭議除了核心技術就是那比肩合資的售價, 我們無法定義這種定價方式是否合理, 愛它的永遠愛它吧.只是覺得作為初出茅廬的國產品牌的第一要務不應該是追求多大的利潤空間.而是利用所有的資源做好車.做好口碑。 絢麗的外形下更應該有不錯的性價比.可是似乎那時候榮威完全忽視了這些。

近年同馬雲旗下的阿裡巴巴合作.乘上了互聯網大潮的榮威不斷推陳出新.或許是意識到了性價比方面自身的缺失, 打著國內第一輛互聯網汽車的噱頭推出了廣受歡迎的RX5車型(恕我直言.成功的只有這一款)。 上汽似乎找到了行銷的突破點, 一股老照搬藍綠手機唱的行銷策略,

RX5之後又推出了以風阻係數作為賣點的榮威I6。 誠然RX5的成功有行銷的功勞.但更大一部分是搭上了國內SUV市場的爆發, 希望不要被這種隱藏的紅利遮住了雙眼, 行銷縱使不可或缺.但是作為高消費的高使用率的汽車來說.品質口碑與性價比才是上汽該注重的東西.這些離普通消費者最近。 我們更想看到的是上汽的宣傳語不再是那些無大用的噱頭.而是我們的品質穩定性比肩合資超越合資, 產品價高質更高。

RX5

下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奇瑞汽車,大家有什麼好的形容詞來形容近年來奇瑞的發展呢,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運營:yidianxiaoshi66

RX5

下期為大家帶來的是奇瑞汽車,大家有什麼好的形容詞來形容近年來奇瑞的發展呢,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運營:yidianxiaoshi66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