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企業能做多大的3個因素

高端美容傳播平臺

讓事情簡單化是企業管理創新的方向。

把企業做大是每個企業家的夢想, 但是, 企業為什麼存在, 企業能做到多大?我們來看看經濟學大師是怎麼說的, 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受到什麼教益。

羅奈爾得·哈裡·科斯(1910—2013), 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經濟學家, 產權理論創始人, 199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關於企業組織的經濟學解釋, 科斯有很深刻的見解。

企業擴張將導致內部管理的複雜化

科斯認為, 當市場交易成本高於企業內部的管理協調成本時, 企業便產生了。 企業的存在正是為了節約市場交易費用, 即用費用較低的企業內部管理協調代替費用較高的外部市場交易。

在企業內部, 市場交易取消, 由企業家組織指揮生產。 科斯同時指出, 當企業內部管理協調的邊際成本等於市場交易的邊際成本時, 就是企業規模擴張的界限。

也就是說,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 內部管理協調的邊際成本會上漲, 當企業內部額外增加一筆業務所產生的管理協調成本上漲到等於外部市場的交易成本時, 企業再進一步擴大就不經濟了, 也就是說到了企業規模擴張的界限。

由此可見, 企業的擴張將導致內部管理協調的複雜化, 而企業家的才能是企業擴張的一個主要制約因素。 隨著電話、傳真、互聯網等現代通訊技術的發明, 和管理創新的採用, 將促進企業規模的擴大。

以上觀點對於有志把企業做大的企業家的教益是, 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進行管理創新, 以適應管理更大規模企業的需要。

怎樣做好企業管理

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將導致管理和協調工作的複雜化,

因此, 如何讓事情簡單化就是企業管理創新的方向。 為了讓事情簡單化, 企業管理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標準化建設, 二是企業機制建設, 三是企業文化建設。

工作有標準, 避免了工作偏差, 保證了工作的高效率, 也是使事情簡單化。

企業機制是激勵員工完成任務的利益安排, 包括薪酬制度、責任制和股權激勵三個組成部分。 有效的企業機制產生正確的利益導向, 使員工實現自我管理, 企業實現無為而治, 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企業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企業文化是存在於員工中的企業價值觀的總稱, 它影響員工的思維和行為習慣。 企業文化越強大, 企業對日常監督管理的要求就越低。 因為大多數場合員工都知道該幹什麼,

不該幹什麼, 原因是企業起指導意義的價值觀非常清楚。

因此, 標準化建設水準、企業機制建設水準和企業文化建設水準, 是決定一個企業發展規模的內部因素。 (文/張志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