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十畝桃花,放浪生涯

十畝桃花, 放浪生涯

自古以來, 才子都有自己的癖好。 晉陶淵明鍾愛柳樹, 門前門後都是柳, 自稱“五柳先生”。 明代卻有一位才子獨愛桃花, 晚年開闢一所荒園, 遍種桃花, 取名曰“桃花塢”, 屋舍名曰“桃花庵”。

於是整日沉浸在這十畝桃花世界裡, 詩酒消磨, 放浪形骸, 醉生夢死, 悠遊歲月。 說到這兒, 誰都知道, 這位詩人便是自詡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的桃花庵主——唐寅。


唐寅, 字伯虎, 人稱唐伯虎, 蘇州吳縣人;後改字子畏, 別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 博才多藝, 性格傲岸, 以賣文鬻畫為生, 是明代最為特立獨行的才子之一。

其人工於詩、書、畫, 詩文與文征明、徐禎卿等齊名, 合稱“吳中四子”;繪畫則與沈周、仇英等並肩, 合稱“吳門四家”。

唐寅《秋風紈扇圖》

然而, 表面放浪形骸的風流才子唐伯虎, 其人生並不痛快, 而是充滿了痛苦、失意, 並歷經科場冤案, 一生坎坷, 英年早逝, 令人慨歎。 其絢爛多姿的書畫藝術, 不過是他為艱難人生所營造的自我慰藉的白日夢而已。

從頑童到解元

明代中葉, 江南水鄉。 唐寅生在一個商賈之家, 家裡生意不錯, 少年唐寅自然生活優裕, 父母為了讓兒子將來能金榜題名, 光宗耀祖,

於是便從小給他聘請當地名師進行家教。 只可惜唐寅雖然聰慧過人, 但卻不是規規矩矩的安分學生, 經常翹課。

唐寅的少年玩伴中有一個人, 是他家的鄰居, 名叫張靈, 此人聰穎早慧, 詼諧風趣, 放蕩不羈, 性格與唐寅屬於同類人。 兩人關係要好, 時常幹些捉鳥掏蛋的“勾當”。 據說有一個冬天下雪, 兩人在大街上玩耍, 冷得發抖, 想整點錢喝酒。 於是他倆突發奇想, 坐在街邊, 跟前放一個從哪撿的破碗, 然後兩人效仿城裡的叫花子, 唱著大家熟悉的《蓮花落》歌謠。 居然, 不一會兒兩人就得了一堆銅錢。 他們拿著這些錢, 趕緊偷偷找個酒肆買酒, 一頓好吃。

唐寅《自書詩詞》

直到十三四歲時, 唐寅先後結交了兩位少年才俊:祝允明和文征明,

在他們的勉勵下, 才開始變得勤奮。 有一次, 唐寅來到文征明家, 遇到身為太僕的其父文林, 幾番考量之下, 文林對少年唐寅大為讚賞。

十五歲時, 唐寅參加童試, 輕輕鬆松就考中了第一名, 成為秀才, 四海驚贊。 唐伯虎由此被補為府學附生, 以尖子生的身份得以在蘇州府就讀。

唐寅《漫興》墨蹟

可惜世事難算, 天災降臨。 弘治七年(1494年), 唐寅的父親去世。 而雪上加霜的是, 不久, 他的母親, 以及他的第一任妻子、兒子、妹妹相繼病逝。 唐家的家境一落千丈, 孤零零的唐寅也心如刀絞, 痛苦萬分。 好在在好友祝枝山、文征明的規勸下, 他才勉強潛心繼續讀書, 迎接未來的科考。

弘治十一年(1498年), 唐寅與文征明一同參加鄉試。 成績出來, 文征明落榜, 唐寅則以第一名的分數金榜題名, 名為解元, 一時名震江南, 人稱唐解元。

科場冤案

弘治十二年(1499年)春天, 唐寅與另一位江陰才子結伴入京, 一同參加會試。 這位才子名叫徐經, 是唐寅的莫逆之交。

徐經為江陰富室, 且是書香門第, 家藏萬卷, 好學不倦。 徐經也時常同吳郡文士互相切磋,唱酬往來,尤其與唐寅相交甚密。臨近會試前夕,兩人相約同舟赴京,意欲一起題名金榜。到達京城後,兩人共寓酒樓。唐解元早已名聞京師,城中公卿每日前來造訪請宴者絡繹不絕,乃至車馬填巷。再加上徐公子更加豪氣,時常後面跟著僕從,與唐寅一起走馬街衢,行為極為高調,好不招搖過市,為時人所矚目,乃至引發旁人的羡慕嫉妒恨。這正為兩人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唐寅《行書絕句四條屏》

再說會試。這次會試的主考官分別是赫赫有名的大學士李東陽和程敏政。兩人都是飽學之士,偏偏出些冷僻的題目,以至於考場上的眾多學子無從下筆,甚至還有的交了白卷。不過,其中有兩張答卷,文辭優雅,內容貼切。程敏政大為欣賞,斷定是唐解元所做,一下沒能收斂住自己的情緒,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徐經所做。”不想,場中的不少其他學子都聽見了,並傳了出來。

結果,會試三場考試下來,成績尚未公佈,滿城已是蜚語蔓延,到處傳“江陰富家子弟徐經重金賄賂主考官預先得到試題”云云。輿論一時喧嘩,戶科的官員華昶立即上綱上線,便匆忙上書一道,彈劾主考官程敏政受賄鬻題。

唐寅《落花詩冊》局部

明孝宗一看,大為震怒,立即敕令取消程敏政閱卷權,令大學士李東陽與其他考官予以複審,結果證明,唐寅與徐經並不在錄取之中。如此一來,受賄泄題之說自然純屬子虛烏有,空穴來風而已。最後由錦衣衛插手,愣是找到了一絲把柄:徐經在進京時曾拜見過程敏政,並送見面禮一份;唐解元則曾花了一枚金幣,代鄉試座主樑儲向程敏政求文一篇。結果,兩人雙雙被派到地方縣衙充當小吏。一向傲岸不羈的唐解元,覺得擔任小吏無異於一場恥辱,壓根就沒去衙門報導,索性甩袖子回家。

唐寅《跋宋王詵江山疊翠圖》行書

誰知回家後,不知緣由的妻子卻因這場無中生有的科場舞弊案,對唐寅冷嘲熱諷,怨罵之聲不絕於口,最終以致于夫妻兩人一朝反目,從此成路人。

翰墨餘生

自此以後,唐寅對科舉徹底絕望,不再眷戀仕途,沉淪於詩酒,變得頹廢至極,也更加憤世嫉俗,更加玩世不恭。

後來,甯王朱宸濠得知唐寅的才華,以高薪厚禮聘請唐寅至其幕下。不過唐寅很快窺探到,甯王暗藏謀反之心。為了明哲保身,他裝瘋賣傻,狂醉裸奔,終於被甯王解雇放還。結果證明,唐寅所察屬實,幾年後甯王謀反洩露被誅,他也因此逃脫了一場可怕的劫難。

唐寅《花下酌酒歌扇面》

晚年間,一生傲岸的唐才子,在家鄉開闢了一片桃花塢,並築了一座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成為孤家寡人的唐才子,由此寫下這首《言志》: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詩中說到,他既不願經商,不願耕田,僅僅憑藉一支生花妙筆,抒寫性情,以翰墨之才,描山繪水,獨立謀生,沉醉在一方桃花世界裡,詩酒相伴,逍遙自在,消磨餘生。正如其詩中所言: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花開花落年複年。

唐寅天才眾博,詩、書、畫,無不兼備。其詩文灑脫,以才情取勝,早期風格工整妍麗;科場失意後,多為傷世之辭,以口語入詩,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氣。其繪畫為吳門大家,山水畫秀逸雄渾,風骨奇峭;人物畫擅長仕女圖,形象豐富多姿,頗具神韻。

唐寅繪畫

唐寅書法則以元代趙孟頫為宗,並學李邕、顏真卿、米芾各家之長,力追唐人,力求規範,風格豐潤靈活,俊逸秀拔。其書擅長楷書和行書,傳世佳作有《落花詩冊》、《自書詞卷》、《漫興墨蹟》、《飲中八仙歌、》《平康巷陌帖》等。除了純粹的書法作品外,還有大量的題畫詩墨蹟,其題跋以《禪宗六代祖師圖跋》、《高人深隱圖》、《山路松聲圖軸》等為代表。

唐寅《平康巷陌帖橫幅》

五十四歲時,終因貧病交加,一代風流才子英年早逝。好友祝枝山慷慨相助,將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並親自撰寫墓誌銘,其中這樣寫道:有過人之傑,人不歆而更毀;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擯,此其冤宜如何已?悲哉!

作者簡介:司馬武當,字當歌,1957年4月生,河南伊川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評審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員。

徐經也時常同吳郡文士互相切磋,唱酬往來,尤其與唐寅相交甚密。臨近會試前夕,兩人相約同舟赴京,意欲一起題名金榜。到達京城後,兩人共寓酒樓。唐解元早已名聞京師,城中公卿每日前來造訪請宴者絡繹不絕,乃至車馬填巷。再加上徐公子更加豪氣,時常後面跟著僕從,與唐寅一起走馬街衢,行為極為高調,好不招搖過市,為時人所矚目,乃至引發旁人的羡慕嫉妒恨。這正為兩人的命運埋下了伏筆。

唐寅《行書絕句四條屏》

再說會試。這次會試的主考官分別是赫赫有名的大學士李東陽和程敏政。兩人都是飽學之士,偏偏出些冷僻的題目,以至於考場上的眾多學子無從下筆,甚至還有的交了白卷。不過,其中有兩張答卷,文辭優雅,內容貼切。程敏政大為欣賞,斷定是唐解元所做,一下沒能收斂住自己的情緒,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徐經所做。”不想,場中的不少其他學子都聽見了,並傳了出來。

結果,會試三場考試下來,成績尚未公佈,滿城已是蜚語蔓延,到處傳“江陰富家子弟徐經重金賄賂主考官預先得到試題”云云。輿論一時喧嘩,戶科的官員華昶立即上綱上線,便匆忙上書一道,彈劾主考官程敏政受賄鬻題。

唐寅《落花詩冊》局部

明孝宗一看,大為震怒,立即敕令取消程敏政閱卷權,令大學士李東陽與其他考官予以複審,結果證明,唐寅與徐經並不在錄取之中。如此一來,受賄泄題之說自然純屬子虛烏有,空穴來風而已。最後由錦衣衛插手,愣是找到了一絲把柄:徐經在進京時曾拜見過程敏政,並送見面禮一份;唐解元則曾花了一枚金幣,代鄉試座主樑儲向程敏政求文一篇。結果,兩人雙雙被派到地方縣衙充當小吏。一向傲岸不羈的唐解元,覺得擔任小吏無異於一場恥辱,壓根就沒去衙門報導,索性甩袖子回家。

唐寅《跋宋王詵江山疊翠圖》行書

誰知回家後,不知緣由的妻子卻因這場無中生有的科場舞弊案,對唐寅冷嘲熱諷,怨罵之聲不絕於口,最終以致于夫妻兩人一朝反目,從此成路人。

翰墨餘生

自此以後,唐寅對科舉徹底絕望,不再眷戀仕途,沉淪於詩酒,變得頹廢至極,也更加憤世嫉俗,更加玩世不恭。

後來,甯王朱宸濠得知唐寅的才華,以高薪厚禮聘請唐寅至其幕下。不過唐寅很快窺探到,甯王暗藏謀反之心。為了明哲保身,他裝瘋賣傻,狂醉裸奔,終於被甯王解雇放還。結果證明,唐寅所察屬實,幾年後甯王謀反洩露被誅,他也因此逃脫了一場可怕的劫難。

唐寅《花下酌酒歌扇面》

晚年間,一生傲岸的唐才子,在家鄉開闢了一片桃花塢,並築了一座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成為孤家寡人的唐才子,由此寫下這首《言志》:

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

閑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間造孽錢。

詩中說到,他既不願經商,不願耕田,僅僅憑藉一支生花妙筆,抒寫性情,以翰墨之才,描山繪水,獨立謀生,沉醉在一方桃花世界裡,詩酒相伴,逍遙自在,消磨餘生。正如其詩中所言: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複日,花開花落年複年。

唐寅天才眾博,詩、書、畫,無不兼備。其詩文灑脫,以才情取勝,早期風格工整妍麗;科場失意後,多為傷世之辭,以口語入詩,意境清新,常含傲岸不平之氣。其繪畫為吳門大家,山水畫秀逸雄渾,風骨奇峭;人物畫擅長仕女圖,形象豐富多姿,頗具神韻。

唐寅繪畫

唐寅書法則以元代趙孟頫為宗,並學李邕、顏真卿、米芾各家之長,力追唐人,力求規範,風格豐潤靈活,俊逸秀拔。其書擅長楷書和行書,傳世佳作有《落花詩冊》、《自書詞卷》、《漫興墨蹟》、《飲中八仙歌、》《平康巷陌帖》等。除了純粹的書法作品外,還有大量的題畫詩墨蹟,其題跋以《禪宗六代祖師圖跋》、《高人深隱圖》、《山路松聲圖軸》等為代表。

唐寅《平康巷陌帖橫幅》

五十四歲時,終因貧病交加,一代風流才子英年早逝。好友祝枝山慷慨相助,將他埋葬在桃花庵附近,並親自撰寫墓誌銘,其中這樣寫道:有過人之傑,人不歆而更毀;有高世之才,世不用而更擯,此其冤宜如何已?悲哉!

作者簡介:司馬武當,字當歌,1957年4月生,河南伊川人,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評審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書法家協會硬筆專業委員會委員,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鄭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書法研究院書法創作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