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央行發佈《2017金融穩定報告》,聚焦“防風險”,“資管”

2017年7月4日,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發佈了《2017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 雖然是由央行發佈, 但從報告中“中國金融穩定報告”的指導小組成員來看,

包括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和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 因此該報告是一行三會及財政部共同的觀點。

從報告的框架來看, 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宏觀經濟與金融環境(包括第一、二章, “國際經濟金融環境”和“中國經濟金融運行”);

第二部分:金融細分行業(包括三到五章, 銀行業、證券期貨業、保險業)

第三部分:金融市場及監管(包括六到八章, 金融市場, 金融基礎設施以及宏觀審慎管理)

除了常規的這三個部分之外, 報告還有兩個專題:“促進中國資產管理業務規範健康發展”以及“存款保險的市場化風險化解機制”。

雖然“金融穩定報告”每年均會發佈, 但是從報告的側重點和措辭上,

可以看出每一年我國金融系統的風險、政策有哪些變化和趨勢。 從今年的報告來看, 以下幾個關鍵字值得被重視:

一、“防風險”:

從今年當局的一系列政策就可以看出對風險防範的重視, 而今年的報告中更是指出, 2017年要把“防控風險放在突出位置, 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的監管思路, 完善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 強化監管問責”。

具體來說, 以下的“風險點”需要嚴格關注:

- 經濟金融穩定運行的基礎還不牢固, 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 區域和行業走勢持續分化, 挑戰和風險不容低估;

- 非金融企業杠杆率高企,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雙升”, 一些地方政府變相舉債存在隱患;

- 熱點城市高房價和部分三四線城市高庫存並存;

- 金融產品創新無序發展等風險值得關注, 一些金融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二、資管行業:

在今年的金融穩定報告中, 央行首次以專題的形式對“資管”業務作出明確表態。 在這一專題中, 央行指明了資管行業的業務類型、合作模式、主要問題和監管方向。 但在專題中, 央行以論述為主, 並未出臺具體正式的監管規則。 具體來說, 根據央行報告的定義, “資管”行業截至2016年末:

- 銀行表內、表外理財產品資金餘額分別為5.9萬億元、 23.1萬億元;

- 信託公司受託管理的資金信託餘額為17.5萬億元;

- 公募基金、私 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畫、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產管理計畫、保險資產管 理計畫的規模分別為9.2萬億元、10.2萬億元、17.6萬億元、16.9萬億元、1.7萬 億元。

剔除交叉持有的因素後,

各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約60多萬 億元。

報告又對資產管理業務發展中需要關注5大問題和6個未來舉措做了闡述。 主要問題包括:

1、資金池操作存在流動性風險隱患;

2、產品多層嵌套導致風險傳遞;

3、影子銀行面臨監管不足;

4、剛性兌付使風險仍停留在金融體系;

5、部分非金融機構無序開展資產管理業務。 對資產管理業務快速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突出風險和問題, 要堅持有的放矢的問題導向, 從統一同類產品的監管差異入手, 建立有效的資產管理業務監管制度。

主要舉措包括:

1、分類統一標準規制, 逐步消除套利空間;

2、引導資產管理業務回歸本源, 有序打破剛性兌付;

3、加強流動性風險管控,

控制杠杆水準;

4、消除多層嵌套, 抑制通道業務;

5、加強“非標”業務管理, 防範影子銀行風險;

6、建立綜合統計制度, 為穿透式監管提供根本基礎。

這6大舉措可以說每一條都非常切中要害, 但是目前還只是在較高層面給出思想, 並未落到實際監管規則。 例如第二條“引導資產管理業務回歸本源, 有序打破剛性兌付”, 就將是對市場預期有非常大影響的一項政策。 而只有真正明確了打破剛性兌付新老劃斷的時間點, 才會真正對市場產生衝擊。

結合“金融去杠杆”的當前政策思路, 未來一段時間當局對於整體經濟、金融政策還會以緊縮、審慎為主, 可以預期更多更嚴厲的監管細則將會落地, 而其中資管行業將會首當其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