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窗邊的小豆豆》賣了1000萬,我卻感到揮之不去的悲傷

在《窗邊的小豆豆》發行千萬冊的答謝會上, 她的作者黑柳徹子很難理解為什麼中國有那麼多人喜歡這本書;當我聆聽了出版者的幕後努力、翻開了讀者的評論,

瞭解了在中國因為這本書發生的故事之後, 我為這本我深愛的書暢銷而感到快樂欣慰的同時, 也有一些揮之不去的悲傷。

《窗邊的小豆豆》是一本人見人愛的奇書。

我認識的人裡, 無論是學識豐厚的長者, 還是聽見讀書就皺起眉頭的小夥子, 乃至剛剛會認字的小朋友, 他們都愛看這本書。 在很多人最愛的書單裡, 《窗邊的小豆豆》往往能夠排到前五名。 當然, 我也是一千萬個愛它的人的其中一個。

前不久, 我參加了《窗邊的小豆豆》發行1000萬冊的答謝會。 接到邀請函的時候, 我有些驚訝, 我知道很多人愛它推薦它, 但我覺得這不是一本炙手可熱的書, 不是那種風口浪尖、全民熱議的書, 而是一本在心底悄悄地愛,

遇到合適的朋友向他推薦的書——我沒有想到它可以到達1000萬這麼多——1000萬本《窗邊的小豆豆》是什麼概念呢?把他們一本一本壘起來, 有17座珠穆朗瑪峰那麼高!

▲ 新經典董事長陳明俊在《窗邊的小豆豆》發行1000萬冊答謝會上致辭。

答謝會現場公佈的業績是非常驕傲的:它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分,

它在當當網上的評論多達近百萬條, 已經連續十年穩居開卷少兒暢銷書榜TOP5。 開卷榜單是由全國各地書店銷售資料綜合而成, 是出版業界公認的榜單, 也是最難買榜和刷榜的榜單——據開卷資料顯示, “小豆豆”截至2017年6月, 簡體中文版發行總量高達10,175,920冊, 印次高達143次, 成為中國單本銷量最大的童書。

“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徹子, 專門為1000萬中文版讀者錄製了獨家視頻。 黑柳徹子已經83歲, 在視頻裡面依然能夠看得出來是一個原汁原味的由“小豆豆”長大的老太太——她依然時髦而且優雅, 她依然內心非常驕傲, 她不會輕易地說上謝謝或者感恩, 更不會因為大賣1000萬而滿面洋洋自得,

她只是好奇, 強烈地好奇, 她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人這麼喜歡這本書, 她說:

“如果在街上、在中國遇到大家, 希望能聽到大家叫我‘小豆豆’, 這樣我馬上能明白, 原來大家是看過這本書的讀者。 一千萬冊, 這個數字在日本是難以想像的。 我真的很想去中國問一個一個小朋友, 問問買了一千萬冊的那些人們這本書哪裡最有意思?是因為兩個國家的學校、教育體制不一樣嗎?或者說是因為媽媽不一樣?我很想親自去問問。 ”

十四年

從2萬到1000萬冊的由來

《窗邊的小豆豆》其實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已經由湖南少兒社出版過。 很多老一輩的人提起小豆豆, 看的都是83年版湖南少兒的版本——那是在中國參加國際版權公約之前, 可以不經過作者授權就出版其中文版, 我們小時候看的金庸瓊瑤作品, 《百年孤獨》等等, 皆屬於此類。

真正經日方出版社講談社授權, 引進中國的“正版作品”《窗邊的小豆豆》誕生於2003年——那不是一個好年份, 非典的流行讓中國城市的街頭幾乎看不見人, 中日關係緊張也對這本書不利。 從年初誕生到六月份,小豆豆的首次印刷的兩萬冊還沒有賣完,作為童書的“小豆豆”在中國顯然沒有大紅大紫的跡象。

中文版的出版者新經典對於自己極為看好的作品如此的市場反應感到極為迷惑。他們開會分析之後,把小豆豆的定位從少兒文學轉變為教育圖書——就是不熟悉圖書分類的讀者也能感覺到此間的巨大差別。他們不但這樣認為,還這樣做了,開始給全國的1000所學校和老師免費寄書,給各大教育媒體寄書。

《北京少年報》副主編王旭君告訴我,她現在還記得新經典的編輯給她送書的情景。那天下著大雨,圖書編輯顯然還沒有私家車,“她坐公交把書送到我辦公室,不是一本兩本,而是滿滿一紙箱,說是要給辦公室的每個同事都看”,“我都不知道她是用什麼方式、花多大力氣送來的,我連夜讀完,滿心都是感動。遇到每個人都推薦,當然也在我們媒體上做宣傳。”

“小豆豆“的內容本身,和她的出版者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中國教育界和宣傳界。教師之間瘋傳這本書,老師向一個班一個班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推薦這本書,真切而且深情地。

與此同時,新經典也派出編輯去給全國書店的店員“講書”,讓店員能夠理解這本書究竟是講什麼的。那些非常嚮往書中教育方式的店員被打動,他們主動給“小豆豆”碼堆、做海報,遇到讀者掏心掏肺地推薦——我曾經跟廣州購書中心的店員老師去“講過書”,他們只給了我20分鐘,聽完20分鐘後,他們要了2000本,之後我再去巡店,發現他們主動把報紙有關報導做了剪報版,展示給讀者看。給一線店員講書的威力可見一斑。

正是借助第一批看完書被深深打動的讀者的口碑傳播和推薦,“小豆豆”的發行量從2萬冊到1000萬冊。跟日本出版伊始就年銷售450萬冊不同的是,小豆豆的1000萬來得很慢很遲,一共經歷了14年。

新經典的副總編輯黎遙後來感歎,“小豆豆”的慢慢熱銷是一件好事。如果圖書一上市就狂賣100萬冊,也許就在150萬左右停住了,因為猛烈的行銷會“借”來一些不是這本書的讀者,而這些借來的讀者會令書的生命週期萎縮停止,他們不願意去傳播它,推薦它。

我們喜歡這本非虛構作品

是因為我們覺得它不可能實現

“小豆豆”如今在全球賣出了30多個語種的版權,但銷售得最好的,是日本和中國,兩者都擁有了1000萬這樣可以稱為奇跡數位的發行量。

在日本,能夠賣得這麼好,人們並不意外。書的作者黑柳徹子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大名人,是電視主持的大頭牌,我問講談社的朋友黑柳徹子是否相當於中國的楊瀾,他們說,比楊瀾在中國的名氣還大,大概還要加上魯豫和現在正在當紅的董卿——黑柳徹子從投身電視圈到如今83歲,她一直堅持每週五次節目,依然深受歡迎。日本人看“小豆豆”,更多的是看一個幾十年保持熱度的大名人的童年傳記。

而在中國,幾乎沒有人看過黑柳徹子的節目,人們對“小豆豆”感興趣,顯然不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在這裡要講講“小豆豆”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小豆豆在小時候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小孩,比如她不好好上課,卻熱衷在教室窗邊看過路的巡演藝人,還招呼全班同學去看;她因為好奇,在上課的時候不停地掀開課桌蓋子又蓋上……小豆豆做的一切事情都有情可原,但非常糟糕的是,她意識不到她不該在上課的時候做這些,她後來被這所拿她毫無辦法的學校開除了,之後去了巴學園。這是一所開在公共汽車車廂裡面的學校,每天中午吃飯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最重要的是,這個學校不但不覺得小豆豆是個麻煩,還愉快地接受了她。

簡而言之,一個叫豆豆的小女孩,被一個學校拒絕了。更準確一點說,被一種教育理念甚至可以說是被某種教育制度拒絕了。幸運的是,巴學園的小林校長卻愉快地接受了這個被其他學校淘汰出來的孩子。小林校長,差不多成了全日本第一個聚精會神地聽一個小女孩一口氣講了四個小時的人。

在答謝會上,主持人問所有嘉賓對“小豆豆”有什麼特殊的回憶,所有人無一例外的,會覺得自己就是書中的那個小豆豆,而在生命之中,曾經遇到過像小林校長那樣的老師和長輩。小豆豆的故事讓我們人人都感同身受。

這是一個非虛構作品,也就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品應該具有的魅力。

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窗邊的小豆豆》是童書作品裡面非常非常罕見的非虛構作品——裡面發生的每個細節都是真的,它不像《長襪子皮皮》《小淘氣尼古拉》這些小說一樣是作家虛構出來的作品。

然而,“小豆豆”又讓所有的人都感覺到這是一個夢幻——我們都覺得自己是小豆豆,我們都渴望遇到小林校長和巴學園。

“小豆豆”這本書展示了世界上有一所學校可以讓你盡情地做小孩,在小孩的時候活得像小孩的樣子。這聽起來不難,卻難於登天。

一名中國讀者回憶說,“第一次看《窗邊的小豆豆》是三年級的時候。我第一次讀這麼厚的書,也是讓我第一次在被窩裡哭了一晚上的書。”

作為孩子,我們必須活得像個守規矩的、社會化的成年人;作為兒童,我們不可以過兒童的生活,因為所有人都認為“兒童如果真像個兒童,那麼必定不能成為成功的大人”;作為教育者,我們不相信真的可以有一所學校,有一種教育制度,是可以讓小林豐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存在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的是,我們的童年在為成年做準備,今天在為明天做犧牲,而且我們都認為這是真理。像小豆豆那樣遇見巴學園,像黑柳徹子那樣堅持天真爛漫地過一輩子居然還很風光——這對於中國讀者來說簡直比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學校還要不可思議。

昨天我特地去看了孩子們大愛的幻想作品《哈利波特》中文版的最新的版權頁,我看見2017年2月印刷的版本上面,單冊的銷量都不過百萬,甚至七部作品加起來都不超過千萬。

我終於明白了“小豆豆”能夠賣十倍於《哈利波特》的原因:

它擁有現實主義作品的所有讀者,讓每個人都感覺這本書在寫自己;

它同時擁有浪漫主義作品(幻想作品)的所有讀者,因為所有人,包括老師、包括校長,包括家長,當然也包括孩子,都認為巴學園是跟彼得潘的永無鄉、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愛麗絲的兔子洞一樣的永遠無法到達的地方;

我們喜歡這本現實的非虛構作品,是因為我們憧憬它永遠不可實現的夢幻感。

我驚歎於“小豆豆”的魅力,我欣慰小豆豆的魅力,我為“小豆豆”能夠同時收服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作品的讀者感到激動興奮,乃至莫名的自豪,然而我卻因為其中的原因感到深深的悲傷。

我從“小豆豆”的出版方日本講談社瞭解到了它的發行版本圖:小豆豆全球發行約2300萬,共30多個語種,其中一千萬在日本,因為作者黑柳徹子是日本電視界大名人常青樹;其中一千萬在中國,因為被當成了教育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混合體;其他大部分在東亞,很少部分在歐美——講談社的潘岳先生說,大概是因為歐美的孩子本來就被尊重了天性,小豆豆和巴學園的故事天天順理成章地發生,所以,他們不覺得稀奇。

寫作風雲一時的《中日夏令營的較量》報告文學的教育家孫雲曉那天就坐在我的旁邊,他說:《窗邊的小豆豆》令人驚訝地證明了童年是永恆的,是超越時空的,是有獨特價值的。實際上,黑柳徹子對童年的發現與證明,不亞於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

一本書孕育的一些夢想

那天,跟我們一起出現在答謝會現場的,還有中科院附屬玉泉小學的一群孩子們。他們一起朗讀了“小豆豆”裡面的一個章節,正是小林校長聽小豆豆天馬行空胡扯了四個小時的那一段。

我留意到,這個學校的孩子都長得紅潤結實,他們回答問題也顯然不按常理出牌,“你為什麼喜歡小豆豆?”“我也不知道,就是喜歡!”

“小豆豆”的鐵杆粉絲、《北京少年報》副主編王旭君的兒子就坐在其中,她告訴我,為了兒子能上這個幻想中的學校,她專門搬了家。

玉泉小學的校長高峰那天也坐在我的旁邊,他講話有濃郁的山東口音,很不像一個名校校長。六年前,他還在山東高密做一所學校的校長,之後被北京市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入京。他之所以能夠來北京,是因為他讓政府相信,他能夠辦一所理想中的學校。

他理想中的學校就是“小豆豆”書中寫的巴學園。為了在形式上像,他還真的去找公車廂,沒有找到,後來找了十幾節火車廂,那些火車廂成為了孩子們興趣課的教室。

玉泉小學位於北京海澱區,這是全中國優質生源爭奪最激烈的地區之一,這個地區有大量的北大清華等高校的知識份子,有“全宇宙中心五道口”互聯網企業的孩子們,有世界五百強在中國的大部分總部……海澱家長是最懂得把孩子送到哪裡去接受優質教育。

高校長在玉泉小學的六年,這個學校的學生從1400人翻倍到2800人,把學校周圍的房價從一萬多變成了十萬之巨(當然其中本來就有大環境房價上漲因素)。

高校長的法寶總結起來很簡單:“小豆豆”是對童年的發現和證明,我就相信這個被1000萬人證明的真理,尊重兒童的自然性,辦一個孩子愛來上學,過得輕鬆快樂的學校。

同時,高校長還強調孩子們的社會性,他說得非常直言不諱,“所謂社會性,就是孩子將來要歸屬於什麼階層,扮演什麼樣的社會角色,而要把孩子們歸到什麼社會階層,目前用的手段主要是考試,那麼孩子也要在考試當中勝出。”

玉泉小學使用的手段不是刷題和熬夜,而是有效率地學習,學校的教材是自己編寫的——“以前那些教材教法學法已經證明又痛苦又無效,那就要果斷拋棄”,高校長說。

最後,“社會化”的階段結果是:畢業班380多個孩子,只有不到四十個等派位,其他孩子已經被各大名校提前搶走了。

“如今的玉泉小學可以說是一本書孕育的學校,那本書就是《窗邊的小豆豆》,我從80年代得到這本書就想要辦一所這樣的學校”,高校長說。

巴學園其實也有學習物件,那就是英國的夏山學校,《窗邊小豆豆》的風行,也帶動了《夏山學校》的熱銷。

有意思的是,巴學園在戰火中不在了,夏山學校一百年後的今天還繼續存在,而它的同名圖書熱銷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會出現去那裡的留學潮,在60年代是來自於歐洲和美國的學生,80年代來自於日本,2000年後,《窗邊的小豆豆》《夏山學校》相繼在中國出版熱銷,引發了中國孩子去夏山的留學潮。我也聽說湖南等地有使用夏山模式辦學的私立學校。

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如此評價“小豆豆”:“這本書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因為與教育有關。這本書的主人公不是小豆豆,也不是校長,它的名字是教育。”

陳明駿的missing

“小豆豆”的中文版出版人陳明駿,是我們出版界無論官方大社,還是民間新銳出版人都由衷佩服的人物。他創辦的新經典剛剛上市,曾經出版了《百年孤獨》《張愛玲文集》等大家熱愛的圖書,也創辦了繪本啟蒙品牌“愛心樹”。

陳明駿登上臺來,是個渾身沒有一絲火氣的謙謙君子。回憶往事,他說小豆豆通過培養鐵杆粉絲到了80萬發行量的時候,有同事美美地暢想:這本書要是能夠發100萬就好了。他當即回復:“這本書如果只能賣100萬,你們別呆這裡,去阿富汗算了”,“我認為這本書能夠賣1000萬。”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他在說天方夜譚,多少暢銷書風行一時就寂然無聲,像小豆豆這樣十幾年後拿到1000萬銷量的圖書,可謂聞所未聞,一切來源於陳明駿和新經典的一直保持的養護,才有小豆豆的慢熱和恒溫。

“我在提醒我們勿忘初心。”陳明駿說,“我們做出版的人不能僅僅是為了錢而來,甚至不能為了錢而來,我看過一個數字,整個出版業的產值,還不如萬科一家企業多,但這個行業為什麼還要聚集這麼多上好大腦在這裡工作,因為我們熱愛工作本身。”

“我經常勸新經典的編輯少做點書,每本書都做自己特別情願,特別喜歡的書。如果經濟回報不令你滿意的話,我希望精神上能夠提供足夠的滿足感。新經典沒有選題會,編輯愛做什麼書稿就做什麼。每年,編輯都有任性做一本書的機會——這本書可以不考慮任何經濟利益,只是因為熱愛。”

“但就是這樣,我們反而做了很多賺錢的書,一點都沒有妨礙我們富裕,”這個剛剛在A股上市的董事長說,“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陳明駿在答謝會上還說了一個天方夜譚的數字,他說:1000萬冊對於小豆豆僅僅是個開始,我認為它可以賣到5000萬,希望在我退休前可以見證那一天。

我的悲哀與喜悅

“小豆豆”在中國的慢熱和恒溫,歸功於出版者對作品的“教育”定位,更歸功於理想主義的出版人真的相信真理,並且踐行真理:

童年自有其獨特的價值,讓兒童像兒童一樣生活,不會妨礙他成為幸福的人——黑柳徹子用長長的、幸福而豐盛的一生,證明了它;夏山學校用一百年的真實的教育辦學證明了它;芬蘭用整個國度的教育實踐證明了它……在這些證據面前,我們是高喊不合國情,還是選擇像玉泉小學那樣試一試才心甘?

我想中國正在踐行的教育者、有思考和行動力的家長會給出答案。

我想,《窗邊的小豆豆》如果要達到5000萬銷量的話,它會不僅是個非虛構的傳記作品,不僅是幻想與現實集於一身的教育作品,還應該是一種全社會普遍承認兒童天性的理論作品,是人人都認為這是常識,這是應該去做實踐的指導作品,甚至是統一觀念的手冊。

當我們無比憧憬一些美好的教育“故事”的時候,很多人都把那當做“故事”去聽。

《理想國》《愛彌兒》《夏山學校》《56號教室的奇跡》《可汗學院》《朗讀手冊》《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生的學習》……這些故事從幾千年前的古希臘,講到文藝復興,講到工業革命,講到資訊時代。

講的人苦口婆心、口乾舌燥,搭上了很多很多的人畢生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有些人為了維護教育的真理,像蘇格拉底一樣付出了生命。

但是,很多聽故事的人,仍然無動於衷,還會奉上嘲諷和謾駡。

“小豆豆”在中國有一千萬的讀者,這是我的喜悅;像“巴學園”一樣的學校,還只有寥寥無幾的幾所,這是我的悲哀。

我也希望能夠看到“小豆豆”在中國有發行5000萬冊的那一天;我更希望在5000萬個讀者中,能夠被感動之後,走出幾個有行動的人,做出更多的幾所巴學園那樣的學校,成就幾千個、幾萬個小林那樣的老師。

年齡漸長,我越來越覺得,做一個站在邊上觀看、鼓掌的人,是容易的;做一個腳踏實地去開創出一條道路的人,是艱辛的。哪怕是一條很小很小的道路,哪怕是一條曲曲折折的道路,都是異常艱辛的。

人們傾向於看著別人去開創道路,等到那條道路筆直了、通暢了,自己再走上去。但是,我想說的是,當有人在開創道路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不僅僅在旁邊鼓掌,也可以幫著拔拔草、培培土。

因為這每一條路,都是我們自己的路。

___END___

備註:本文插圖來自于《窗邊的小豆豆》,插圖作者為日本著名藝術家岩崎千弘。

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

通過童書媽媽分享好東西

敬 請 聯 系

QQ 63330426

MAIL ts-mama@qq.com

分享 | 好書 | 好觀念 | 好夏令營 | 好親子行

好設計 | 好玩具 | 好文創 | 好製造

從年初誕生到六月份,小豆豆的首次印刷的兩萬冊還沒有賣完,作為童書的“小豆豆”在中國顯然沒有大紅大紫的跡象。

中文版的出版者新經典對於自己極為看好的作品如此的市場反應感到極為迷惑。他們開會分析之後,把小豆豆的定位從少兒文學轉變為教育圖書——就是不熟悉圖書分類的讀者也能感覺到此間的巨大差別。他們不但這樣認為,還這樣做了,開始給全國的1000所學校和老師免費寄書,給各大教育媒體寄書。

《北京少年報》副主編王旭君告訴我,她現在還記得新經典的編輯給她送書的情景。那天下著大雨,圖書編輯顯然還沒有私家車,“她坐公交把書送到我辦公室,不是一本兩本,而是滿滿一紙箱,說是要給辦公室的每個同事都看”,“我都不知道她是用什麼方式、花多大力氣送來的,我連夜讀完,滿心都是感動。遇到每個人都推薦,當然也在我們媒體上做宣傳。”

“小豆豆“的內容本身,和她的出版者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中國教育界和宣傳界。教師之間瘋傳這本書,老師向一個班一個班一屆又一屆的學生推薦這本書,真切而且深情地。

與此同時,新經典也派出編輯去給全國書店的店員“講書”,讓店員能夠理解這本書究竟是講什麼的。那些非常嚮往書中教育方式的店員被打動,他們主動給“小豆豆”碼堆、做海報,遇到讀者掏心掏肺地推薦——我曾經跟廣州購書中心的店員老師去“講過書”,他們只給了我20分鐘,聽完20分鐘後,他們要了2000本,之後我再去巡店,發現他們主動把報紙有關報導做了剪報版,展示給讀者看。給一線店員講書的威力可見一斑。

正是借助第一批看完書被深深打動的讀者的口碑傳播和推薦,“小豆豆”的發行量從2萬冊到1000萬冊。跟日本出版伊始就年銷售450萬冊不同的是,小豆豆的1000萬來得很慢很遲,一共經歷了14年。

新經典的副總編輯黎遙後來感歎,“小豆豆”的慢慢熱銷是一件好事。如果圖書一上市就狂賣100萬冊,也許就在150萬左右停住了,因為猛烈的行銷會“借”來一些不是這本書的讀者,而這些借來的讀者會令書的生命週期萎縮停止,他們不願意去傳播它,推薦它。

我們喜歡這本非虛構作品

是因為我們覺得它不可能實現

“小豆豆”如今在全球賣出了30多個語種的版權,但銷售得最好的,是日本和中國,兩者都擁有了1000萬這樣可以稱為奇跡數位的發行量。

在日本,能夠賣得這麼好,人們並不意外。書的作者黑柳徹子是日本家喻戶曉的大名人,是電視主持的大頭牌,我問講談社的朋友黑柳徹子是否相當於中國的楊瀾,他們說,比楊瀾在中國的名氣還大,大概還要加上魯豫和現在正在當紅的董卿——黑柳徹子從投身電視圈到如今83歲,她一直堅持每週五次節目,依然深受歡迎。日本人看“小豆豆”,更多的是看一個幾十年保持熱度的大名人的童年傳記。

而在中國,幾乎沒有人看過黑柳徹子的節目,人們對“小豆豆”感興趣,顯然不是出於同樣的原因。

在這裡要講講“小豆豆”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小豆豆在小時候是個非常與眾不同的小孩,比如她不好好上課,卻熱衷在教室窗邊看過路的巡演藝人,還招呼全班同學去看;她因為好奇,在上課的時候不停地掀開課桌蓋子又蓋上……小豆豆做的一切事情都有情可原,但非常糟糕的是,她意識不到她不該在上課的時候做這些,她後來被這所拿她毫無辦法的學校開除了,之後去了巴學園。這是一所開在公共汽車車廂裡面的學校,每天中午吃飯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最重要的是,這個學校不但不覺得小豆豆是個麻煩,還愉快地接受了她。

簡而言之,一個叫豆豆的小女孩,被一個學校拒絕了。更準確一點說,被一種教育理念甚至可以說是被某種教育制度拒絕了。幸運的是,巴學園的小林校長卻愉快地接受了這個被其他學校淘汰出來的孩子。小林校長,差不多成了全日本第一個聚精會神地聽一個小女孩一口氣講了四個小時的人。

在答謝會上,主持人問所有嘉賓對“小豆豆”有什麼特殊的回憶,所有人無一例外的,會覺得自己就是書中的那個小豆豆,而在生命之中,曾經遇到過像小林校長那樣的老師和長輩。小豆豆的故事讓我們人人都感同身受。

這是一個非虛構作品,也就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品應該具有的魅力。

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窗邊的小豆豆》是童書作品裡面非常非常罕見的非虛構作品——裡面發生的每個細節都是真的,它不像《長襪子皮皮》《小淘氣尼古拉》這些小說一樣是作家虛構出來的作品。

然而,“小豆豆”又讓所有的人都感覺到這是一個夢幻——我們都覺得自己是小豆豆,我們都渴望遇到小林校長和巴學園。

“小豆豆”這本書展示了世界上有一所學校可以讓你盡情地做小孩,在小孩的時候活得像小孩的樣子。這聽起來不難,卻難於登天。

一名中國讀者回憶說,“第一次看《窗邊的小豆豆》是三年級的時候。我第一次讀這麼厚的書,也是讓我第一次在被窩裡哭了一晚上的書。”

作為孩子,我們必須活得像個守規矩的、社會化的成年人;作為兒童,我們不可以過兒童的生活,因為所有人都認為“兒童如果真像個兒童,那麼必定不能成為成功的大人”;作為教育者,我們不相信真的可以有一所學校,有一種教育制度,是可以讓小林豐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存在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的是,我們的童年在為成年做準備,今天在為明天做犧牲,而且我們都認為這是真理。像小豆豆那樣遇見巴學園,像黑柳徹子那樣堅持天真爛漫地過一輩子居然還很風光——這對於中國讀者來說簡直比哈利波特和他的魔法學校還要不可思議。

昨天我特地去看了孩子們大愛的幻想作品《哈利波特》中文版的最新的版權頁,我看見2017年2月印刷的版本上面,單冊的銷量都不過百萬,甚至七部作品加起來都不超過千萬。

我終於明白了“小豆豆”能夠賣十倍於《哈利波特》的原因:

它擁有現實主義作品的所有讀者,讓每個人都感覺這本書在寫自己;

它同時擁有浪漫主義作品(幻想作品)的所有讀者,因為所有人,包括老師、包括校長,包括家長,當然也包括孩子,都認為巴學園是跟彼得潘的永無鄉、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愛麗絲的兔子洞一樣的永遠無法到達的地方;

我們喜歡這本現實的非虛構作品,是因為我們憧憬它永遠不可實現的夢幻感。

我驚歎於“小豆豆”的魅力,我欣慰小豆豆的魅力,我為“小豆豆”能夠同時收服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作品的讀者感到激動興奮,乃至莫名的自豪,然而我卻因為其中的原因感到深深的悲傷。

我從“小豆豆”的出版方日本講談社瞭解到了它的發行版本圖:小豆豆全球發行約2300萬,共30多個語種,其中一千萬在日本,因為作者黑柳徹子是日本電視界大名人常青樹;其中一千萬在中國,因為被當成了教育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混合體;其他大部分在東亞,很少部分在歐美——講談社的潘岳先生說,大概是因為歐美的孩子本來就被尊重了天性,小豆豆和巴學園的故事天天順理成章地發生,所以,他們不覺得稀奇。

寫作風雲一時的《中日夏令營的較量》報告文學的教育家孫雲曉那天就坐在我的旁邊,他說:《窗邊的小豆豆》令人驚訝地證明了童年是永恆的,是超越時空的,是有獨特價值的。實際上,黑柳徹子對童年的發現與證明,不亞於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

一本書孕育的一些夢想

那天,跟我們一起出現在答謝會現場的,還有中科院附屬玉泉小學的一群孩子們。他們一起朗讀了“小豆豆”裡面的一個章節,正是小林校長聽小豆豆天馬行空胡扯了四個小時的那一段。

我留意到,這個學校的孩子都長得紅潤結實,他們回答問題也顯然不按常理出牌,“你為什麼喜歡小豆豆?”“我也不知道,就是喜歡!”

“小豆豆”的鐵杆粉絲、《北京少年報》副主編王旭君的兒子就坐在其中,她告訴我,為了兒子能上這個幻想中的學校,她專門搬了家。

玉泉小學的校長高峰那天也坐在我的旁邊,他講話有濃郁的山東口音,很不像一個名校校長。六年前,他還在山東高密做一所學校的校長,之後被北京市作為特殊人才引進入京。他之所以能夠來北京,是因為他讓政府相信,他能夠辦一所理想中的學校。

他理想中的學校就是“小豆豆”書中寫的巴學園。為了在形式上像,他還真的去找公車廂,沒有找到,後來找了十幾節火車廂,那些火車廂成為了孩子們興趣課的教室。

玉泉小學位於北京海澱區,這是全中國優質生源爭奪最激烈的地區之一,這個地區有大量的北大清華等高校的知識份子,有“全宇宙中心五道口”互聯網企業的孩子們,有世界五百強在中國的大部分總部……海澱家長是最懂得把孩子送到哪裡去接受優質教育。

高校長在玉泉小學的六年,這個學校的學生從1400人翻倍到2800人,把學校周圍的房價從一萬多變成了十萬之巨(當然其中本來就有大環境房價上漲因素)。

高校長的法寶總結起來很簡單:“小豆豆”是對童年的發現和證明,我就相信這個被1000萬人證明的真理,尊重兒童的自然性,辦一個孩子愛來上學,過得輕鬆快樂的學校。

同時,高校長還強調孩子們的社會性,他說得非常直言不諱,“所謂社會性,就是孩子將來要歸屬於什麼階層,扮演什麼樣的社會角色,而要把孩子們歸到什麼社會階層,目前用的手段主要是考試,那麼孩子也要在考試當中勝出。”

玉泉小學使用的手段不是刷題和熬夜,而是有效率地學習,學校的教材是自己編寫的——“以前那些教材教法學法已經證明又痛苦又無效,那就要果斷拋棄”,高校長說。

最後,“社會化”的階段結果是:畢業班380多個孩子,只有不到四十個等派位,其他孩子已經被各大名校提前搶走了。

“如今的玉泉小學可以說是一本書孕育的學校,那本書就是《窗邊的小豆豆》,我從80年代得到這本書就想要辦一所這樣的學校”,高校長說。

巴學園其實也有學習物件,那就是英國的夏山學校,《窗邊小豆豆》的風行,也帶動了《夏山學校》的熱銷。

有意思的是,巴學園在戰火中不在了,夏山學校一百年後的今天還繼續存在,而它的同名圖書熱銷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會出現去那裡的留學潮,在60年代是來自於歐洲和美國的學生,80年代來自於日本,2000年後,《窗邊的小豆豆》《夏山學校》相繼在中國出版熱銷,引發了中國孩子去夏山的留學潮。我也聽說湖南等地有使用夏山模式辦學的私立學校。

安徒生獎獲得者曹文軒如此評價“小豆豆”:“這本書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因為與教育有關。這本書的主人公不是小豆豆,也不是校長,它的名字是教育。”

陳明駿的missing

“小豆豆”的中文版出版人陳明駿,是我們出版界無論官方大社,還是民間新銳出版人都由衷佩服的人物。他創辦的新經典剛剛上市,曾經出版了《百年孤獨》《張愛玲文集》等大家熱愛的圖書,也創辦了繪本啟蒙品牌“愛心樹”。

陳明駿登上臺來,是個渾身沒有一絲火氣的謙謙君子。回憶往事,他說小豆豆通過培養鐵杆粉絲到了80萬發行量的時候,有同事美美地暢想:這本書要是能夠發100萬就好了。他當即回復:“這本書如果只能賣100萬,你們別呆這裡,去阿富汗算了”,“我認為這本書能夠賣1000萬。”

當時所有人都認為他在說天方夜譚,多少暢銷書風行一時就寂然無聲,像小豆豆這樣十幾年後拿到1000萬銷量的圖書,可謂聞所未聞,一切來源於陳明駿和新經典的一直保持的養護,才有小豆豆的慢熱和恒溫。

“我在提醒我們勿忘初心。”陳明駿說,“我們做出版的人不能僅僅是為了錢而來,甚至不能為了錢而來,我看過一個數字,整個出版業的產值,還不如萬科一家企業多,但這個行業為什麼還要聚集這麼多上好大腦在這裡工作,因為我們熱愛工作本身。”

“我經常勸新經典的編輯少做點書,每本書都做自己特別情願,特別喜歡的書。如果經濟回報不令你滿意的話,我希望精神上能夠提供足夠的滿足感。新經典沒有選題會,編輯愛做什麼書稿就做什麼。每年,編輯都有任性做一本書的機會——這本書可以不考慮任何經濟利益,只是因為熱愛。”

“但就是這樣,我們反而做了很多賺錢的書,一點都沒有妨礙我們富裕,”這個剛剛在A股上市的董事長說,“所以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勿忘初心。”

陳明駿在答謝會上還說了一個天方夜譚的數字,他說:1000萬冊對於小豆豆僅僅是個開始,我認為它可以賣到5000萬,希望在我退休前可以見證那一天。

我的悲哀與喜悅

“小豆豆”在中國的慢熱和恒溫,歸功於出版者對作品的“教育”定位,更歸功於理想主義的出版人真的相信真理,並且踐行真理:

童年自有其獨特的價值,讓兒童像兒童一樣生活,不會妨礙他成為幸福的人——黑柳徹子用長長的、幸福而豐盛的一生,證明了它;夏山學校用一百年的真實的教育辦學證明了它;芬蘭用整個國度的教育實踐證明了它……在這些證據面前,我們是高喊不合國情,還是選擇像玉泉小學那樣試一試才心甘?

我想中國正在踐行的教育者、有思考和行動力的家長會給出答案。

我想,《窗邊的小豆豆》如果要達到5000萬銷量的話,它會不僅是個非虛構的傳記作品,不僅是幻想與現實集於一身的教育作品,還應該是一種全社會普遍承認兒童天性的理論作品,是人人都認為這是常識,這是應該去做實踐的指導作品,甚至是統一觀念的手冊。

當我們無比憧憬一些美好的教育“故事”的時候,很多人都把那當做“故事”去聽。

《理想國》《愛彌兒》《夏山學校》《56號教室的奇跡》《可汗學院》《朗讀手冊》《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一生的學習》……這些故事從幾千年前的古希臘,講到文藝復興,講到工業革命,講到資訊時代。

講的人苦口婆心、口乾舌燥,搭上了很多很多的人畢生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有些人為了維護教育的真理,像蘇格拉底一樣付出了生命。

但是,很多聽故事的人,仍然無動於衷,還會奉上嘲諷和謾駡。

“小豆豆”在中國有一千萬的讀者,這是我的喜悅;像“巴學園”一樣的學校,還只有寥寥無幾的幾所,這是我的悲哀。

我也希望能夠看到“小豆豆”在中國有發行5000萬冊的那一天;我更希望在5000萬個讀者中,能夠被感動之後,走出幾個有行動的人,做出更多的幾所巴學園那樣的學校,成就幾千個、幾萬個小林那樣的老師。

年齡漸長,我越來越覺得,做一個站在邊上觀看、鼓掌的人,是容易的;做一個腳踏實地去開創出一條道路的人,是艱辛的。哪怕是一條很小很小的道路,哪怕是一條曲曲折折的道路,都是異常艱辛的。

人們傾向於看著別人去開創道路,等到那條道路筆直了、通暢了,自己再走上去。但是,我想說的是,當有人在開創道路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不僅僅在旁邊鼓掌,也可以幫著拔拔草、培培土。

因為這每一條路,都是我們自己的路。

___END___

備註:本文插圖來自于《窗邊的小豆豆》,插圖作者為日本著名藝術家岩崎千弘。

通 往 幸 福 的 家 庭 教 育

通過童書媽媽分享好東西

敬 請 聯 系

QQ 63330426

MAIL ts-mama@qq.com

分享 | 好書 | 好觀念 | 好夏令營 | 好親子行

好設計 | 好玩具 | 好文創 | 好製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