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蛤蜊的黑暗變形史

麻雀變花蛤 聶璜《海錯圖》

蛤蜊是夏日佐酒的佳餚, 它們是來自海濱的貝類, 生活在泥沙中, 用鐵鉤或鏟, 把它們從自築的洞穴中挖出來,

源源不斷地運到各地, 夏日的夜晚, 蛤蜊皮碰撞出碎瓷的聲響, 這是肥美而又熾烈的夜晚。

古人早已注意到蛤蜊的食用價值, 西周時蛤蜊成為進貢王室的貢品, 歷代沿襲。 清袁枚《隨園食單》中記道:“剝蛤蜊肉, 加韭菜炒之佳。 ”歐陽修在揚州任上與賓客爭食蛤蜊令人忍俊不禁:“其食唯恐後, 爭先屢成嘩。 ”嗜吃蛤蜊的蘇東坡曾說:“莫談國事, 且食蛤蜊”, 蛤蜊在彼時已是常見之物。 雖然常見, 但對蛤蜊的認知卻嚴重不足。 在古人看來, 幾乎所有的蛤蜊, 都有著黑暗的變形史, 它們的前身, 或是鳥雀, 或是蝙蝠, 花樣百出。

幹寶《搜神記》載:“百年之雀, 入海為蛤。 ”《太平廣記》亦載:“淮水中, 黃雀至秋化為蛤, 至春複為黃雀。 雀五百年化為蜃蛤。

”雀和蛤蜊之間的互相轉化, 居然還有季節規律, 這種思維, 是道家的“物化”思想在起作用。 莊子在一場大夢中變成了蝴蝶, 醒來後即產生困惑:到底是莊子做夢變成了蝴蝶, 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子?莊子進入了物我混一之境, 此身與外物的界限轟然塌陷。

葛洪在《抱樸子》中發揚了這一思想, 他列舉了若干互相轉化的動物:“若謂受氣皆有一定, 則雉之為蜃, 雀之為蛤, 壤蟲假翼, 川蛙翻飛, 水蠣為蛤, 荇苓為蛆, 田鼠為鴽, 腐草為螢, 鼉之為虎, 蛇之為龍, 皆不然乎?”在葛洪看來, 這是理所當然的自然現象。

清代畫家聶璜在《海錯圖》中繪製了《瓦雀變花蛤》《蝙蝠化魁蛤》《雉入大水為蜃》等幾幅圖, 用圖像見證了一種古老的觀念。 麻雀與花蛤互變,

蝙蝠與魁蛤互變, 雉雞與蜃互變, 這些奇談先前只出現在典籍中, 只有聶璜在《海錯圖》中為之專門繪像。

蝙蝠化魁蛤 聶璜《海錯圖》

在《瓦雀變花蛤》的題跋中, 聶璜講述了自己在福建時, 海濱百姓向他傳授了瓦雀變花蛤的知識, 瓦雀即麻雀, 聶璜不太相信,

因為麻雀個頭遠比花蛤大。 直到當地有位鄉賢謝若翁談到曾親眼所見, 他見到有麻雀死在海灘上, “其羽與骨星散, 所存血肉變成小花蛤無數”。 看來, 雀化為蛤蜊的說法, 是古人見了麻雀死在海灘上, 而恰巧麻雀隕落之處又有蛤蜊, 這才產生了二者互化的聯想, 在這幅圖中, 幾隻麻雀在灘塗上殞身, 它們身邊生出了花蛤。 《蝙蝠化魁蛤》則複雜得多, 聶璜認為, 鼠老後化作蝙蝠, 棲身在山谷, 壽可千歲, 然後又沉入海中, 變為魁蛤, 一變再變, 這種說法的源頭, 出自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聶璜寫道:“仙鼠化蝠, 飛騰上屋, 蝠老入海, 忽又生殼”, 畫面中是一隻蝙蝠落進貝殼。 《雉入大水為蜃》一圖, 則直接畫了一隻五彩的雉雞浮在海面上,
因《禮記·月令》載:“水始冰, 地始凍, 雉入大水為蜃”, 變形尚未開始, 只畫了雉雞入水的一瞬。 蜃即是大蛤蜊, 古人認為所謂的海市蜃樓, 就是蜃噴氣而幻化為亭臺樓閣, 人誤走其中, 便會被蜃吃掉。

雉入水化為蜃

蜃 聶璜《海錯圖》

而在唐人段成式看來,蛤蜊是鳥雀所化,因而又時時顯露出飛翔的姿態,他在《酉陽雜俎》中寫道:“蛤蜊,候風雨,能以殼為翅飛。”這是對蛤蜊最為浪漫的想像,薄暮時分的海灘,蛤蜊翔集,兩片殼作為翅膀,不住地碰撞,發出哢哢的聲響,從人們頭頂上掠過,飛蛤的白肉在雙殼中忽隱忽現,耀眼的白光令人目眩,那真是蛤蜊的黃金年代。

如今看來,蛤蜊的變形史是古人認知上的謬誤,但也不能全然以今日的所謂科學理性直斥其非,古人樸素的認識論,有著饒有趣味的一面,亦有著沛然的詩性。

現今已發現的最長壽的蛤蜊活了五百多歲,被稱為不死神獸,而在東南亞發現的一種巨型蛤蜊,直徑近兩米,重達五百公斤,這種巨蛤蜊似乎即是傳說中的蜃的原型。這些新發現不斷刷新了我們有限的蛤蜊知識,蛤蜊究竟還有多少秘密?我們當下對蛤蜊的認識,再過多少年以後,或許會像古人“麻雀化蛤蜊”一樣破綻百出。

蜃 聶璜《海錯圖》

而在唐人段成式看來,蛤蜊是鳥雀所化,因而又時時顯露出飛翔的姿態,他在《酉陽雜俎》中寫道:“蛤蜊,候風雨,能以殼為翅飛。”這是對蛤蜊最為浪漫的想像,薄暮時分的海灘,蛤蜊翔集,兩片殼作為翅膀,不住地碰撞,發出哢哢的聲響,從人們頭頂上掠過,飛蛤的白肉在雙殼中忽隱忽現,耀眼的白光令人目眩,那真是蛤蜊的黃金年代。

如今看來,蛤蜊的變形史是古人認知上的謬誤,但也不能全然以今日的所謂科學理性直斥其非,古人樸素的認識論,有著饒有趣味的一面,亦有著沛然的詩性。

現今已發現的最長壽的蛤蜊活了五百多歲,被稱為不死神獸,而在東南亞發現的一種巨型蛤蜊,直徑近兩米,重達五百公斤,這種巨蛤蜊似乎即是傳說中的蜃的原型。這些新發現不斷刷新了我們有限的蛤蜊知識,蛤蜊究竟還有多少秘密?我們當下對蛤蜊的認識,再過多少年以後,或許會像古人“麻雀化蛤蜊”一樣破綻百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