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奧園集團!中體產業終於公佈接盤方,講的還是體育地產的老故事

體育產業生態圈——www.ecosports.cn

2017年7月5日, 從去年11月就開始尋求控股轉讓的國家體育總局旗下的惟一上市公司中體產業, 終於公開了一家意向方——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開創奧林匹克公園模式的港股地產公司。

意外殺出的黑馬也正是老熟人, 目前看來, 中體產業股權轉讓的大戲還會繼續, 但似乎距離水落石出不那麼遙遠了。

文/ 董武英、郭陽

日光底下並無新事。 說起中體產業股權轉讓, 已經足夠體育人寫出一部皇皇巨著《舊事重提》。

自去年11月啟動的中體產業大股東股權轉讓, 在占盡長達半年的體育頭條之後, 最終篩選出的四個意向方竟然全部不符合條件, 造成這件體育圈最關注的盛事最終以流拍告終。

延伸閱讀:中體產業轉讓流標, 4家競購方悉數出局 | 重磅

而在流拍之後的不到一個月後的5月18日, 中體產業再次停牌, 停牌原因還是大股東股權轉讓, 不過這一次卻的確有一些不同。

與上一次停牌之後上午開盤一路走低截然不同, 這一次資本市場表現也十分積極, 5號複牌, 到了下午就直接漲停, 相當給面子。 說到底, 雖然事件中心的公司是哪一個還並不知道, 但在體育總局改革的熱潮下,

投資者已經直接表現出了對中體產業股權轉讓的看好。

5月27日, 中體產業中標烏魯木齊奧體中心PPP項目, 當時的海報中很高調的使用了“中國體育產業的國家隊”這樣的字樣

終於, 到了6月21日, 中體產業發佈公告稱, 財政部原則上同意體育總局基金中心以公開徵集的方式協定轉讓所持中體產業股份,

公開徵集期為10個工作日, 從6月22日到7月5日。 這一次的公開徵集, 再一次將中體產業推上風口浪尖, 當日股票再次大漲。

其實, 自從中體產業股轉的消息出來之後, 眾說紛紜的小道消息已經將中體產業股轉搞得滿城風雨。 眾多先知先覺者最早宣傳的受讓方有萬達體育、騰訊體育和阿裡體育這些背靠巨頭的體育行業大鱷, 也包括第二大股東、中國奧會控股的體育產業企業集團華體集團有限公司。

然而, 之後公佈出來的四家受讓方——北京翔明體育、新理益集團、天津樂體安鴻與深圳鵬星船務, 並沒有出現上面的Big Name, 委實讓市場失望了一把。 雖然之後大家很快挖出天津樂體安鴻為樂視體育旗下公司,

深圳鵬星船務背後為地產巨頭佳兆業, 但這四家公司的競標下, 中體產業的上一輪轉讓依然流產了。

在新的一輪股權轉讓之外, 這些消息靈通的傳播者又傳出中體內部出現分歧, 最終可能導致此次股轉流拍, 這一次似乎他們的確說對了;在中體產業官方確認股轉流拍之後, 又有傳言說中體產業內部屬意首鋼, 首鋼可能最終成功接盤中體產業……

在這一連串的肥皂劇之後, 卻突然風平浪靜, 市面上關於中體產業的消息少的可憐, 連猜測都不見了蹤影, 只有股吧中的少量散戶還在苦苦張望著。

終於, 在此次公開徵集的最後一天, 中體產業仿佛吊人胃口那樣, 一直拖到傍晚時分才發佈公告, 公佈了他們目前徵集到的公開受讓方——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月5日中體產業的公告

對於中體產業的潛在接盤方,市場今日的反響似乎比較冷淡,7月5日中體產業開盤大跌8%,最終收盤跌幅也逾7%,不甚理想。

今日中體產業股價跌幅超7%,似乎體現了市場對於接盤方會出現巨頭的信心不足

而最終受讓方,從旁殺出的黑馬廣東奧園,也讓人感到頗為好奇。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轉讓的公開受讓方中國奧園地產集團創立於1998年,於2007年10月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正式上市(股票代號3883),2013年進入百億俱樂部行列。

該集團持有的房地產項目主要分佈於廣東省、北京、瀋陽,其餘為重慶、廣西及江西等,目前已在全國打造100多個精品專案,構建了“地產、商業、奧買家、文旅、國際投資”五大集團,形成了“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健康養生、文化旅遊、跨境電商、物管服務”六大核心業務。

其官網首頁寫著“構築健康生活”,並且展示了一座高爾夫場

整理以上資料並且劃重點,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兩個關鍵字,一個是港股,一個是地產公司。

回想上輪四家受讓方,鵬星船務背後的佳兆業同樣是港股上市房地產,並且在今年剛剛複盤。

從市值上看,奧園集團目前的市值為76.14億元,而佳兆業的市值為129.46億元,佳兆業的實力還要更強勁一些。那麼,佳兆業沒有做到的事,奧園集團能夠成功做到嗎?

延伸閱讀:港股複盤暴漲!年銷售額近300億的地產巨頭,為何被認為有望接盤中體產業?

此前在分析佳兆業接盤邏輯時,我們曾寫道:佳兆業最有力的兩個資本是場館資源+內容佈局。

在2016年中體產業的年報中,房地產業務和體育業務幾乎各占一半,而佳兆業本身就是一家優秀的地產商,在2012年開始涉足體育業務,擁有充分的賽事運營和場館運營經驗。

在這一點上,奧園也不逞多讓。

首先,奧園集團的營收能力很強。7月4日剛剛披露的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審核合同銷售表現上看,其在2017年1月至6月,未經審核合同銷售額累計約人民幣165.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約57%。這一點,或許可以符合國家體育總局和財政部的要求。

此外,奧園集團的最早作為複合型地產進軍市場,恰恰是始於體育與奧運,也是體育總局的老熟人。資料顯示,1988年8月,通過中國奧園地產的創始人郭梓文與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的伍紹祖的深度交流之後,順利助推奧園地產取得官方授權,在中國範圍內的房地產領域獨家使用“奧林匹克”的名稱和徽標,開啟了奧園地產之路,也被業內標榜為複合型地產開發的起勢。

當年,中體產業與廣東金業集團共同開發廣州奧林匹克花園專案,並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全國主要城市進行複製,2002年7月,廣東金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廣東奧園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到2004年,房地產收入已經占到整個公司收入的六成以上。

事實上,而在官方資料方面,奧園集團也有著一連串光輝的記錄——

2000年4月,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為廣州奧園題詞,向廣州奧園的開發建設者表示祝賀。中國奧會主席何振梁先生考察廣州奧園,給予高度評價。

2001年09月,國際奧會主席羅格先生為奧園題詞。

2001年11月中國奧會主席袁偉民先生蒞臨南國奧園考察並題詞。

……

如果把奧園的名稱蓋上,你或許會認為,這根本就是一家體育館的名字。體育,尤其是奧林匹克一脈的資源方面,奧園集團可謂十分雄厚。

2012年5月,作為奧園集團特邀大使、羽毛球世界冠軍謝杏芳,出席南沙奧園活動,可以視為奧園集團體育行銷方面的動作

而在理念方面,奧園地產集團也表示,他們會秉承“構築健康生活”的品牌理念,引領城市健康生活,把低碳、運動、養生的健康生活概念帶入居住社區,反復強調著運動、健康的概念。

因此,在第一次轉讓流標的情況下,奧園集團這個名字,又一次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成為了目前唯一的公開受讓方,也很有可能可以通過盡調和審查,順利入主中體產業。

那麼,這樁股轉交易,是否已經板上釘釘了呢?是否會對中國體育產業起到助推作用呢?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中體產業的業務。

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體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3月,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基金管理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等共同發起組建的中國體育產業規模最大的股份制企業。

在成立初期,中體產業因為體育總局等背景,主推體育相關業務發展。作為上市公司的他們擁有著雄厚資金支持,在起初一片荒蕪的體育產業土地上,率先開始了一項又一項新的嘗試。

隨著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奧運概念的升溫,中體產業開始推廣開發奧林匹克花園住宅等地產專案。

當時,中體產業房地產主要分兩種模式,一種為收購專案公司股權參與專案開發建設,一種為奧林匹克花園品牌與地產項目進行合作分成,其中中體地產和各地方地產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投資業務,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集團主要從事品牌管理和資訊服務。這類型業務成為中體產業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也是其多年最為熱衷的一項業務,然而這卻被人詬病沒有真正與體育場館開發結合,更多的房地產專案僅僅是提供一個“奧林匹克花園”的概念。

而在2014年那份被專家稱為“開啟體育產業元年”的46號檔發佈後,中體產業也進行了業務重心調整,逐步向更體育的角度回歸,去年11月大股東國家體育總局基金管理中心也承諾將在3年內轉讓所持所有股份,也似乎在印證著這一趨勢。而在2016年中體產業的年報中,房地產業務和體育業務幾乎各占一半。

然而,頻頻擁抱體育產業的樂視體育和佳兆業相繼失手,而最終很可能將要擁抱他們的老熟人——奧園集團,這似乎意味著在中體產業的盤子裡,地產依然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2017年這個體育小年裡,體育產業的創投也被廣泛認為進入了寒冬時期。而中體產業最終歸屬的年終大戲,似乎沒能因為“國退民進”的戲碼而對體育產業市場進行太多的提振,反而又回歸了房地產的傳統套路中去。

隨著體育小鎮的概念在2017陡然走紅,“體育+地產”的概念似乎成為了“46號文”裡那份5萬億藍圖的濟世良藥。在1000家特色小鎮政策的引領下,無論是曾經在體育產業大潮中衝鋒在前的樂視體育,還是A股上市公司萊茵體育、棕櫚股份,亦或是嗨球科技和電競領域的多家創業公司,都紛紛打起了體育小鎮的概念。

↓第一批127所特色小鎮的分佈

延伸閱讀:第二批300家特色小鎮名單即將公佈,但別忘了體育小鎮的王牌還是體育

如同從“北京中信國安”到“北京國安樂視”再到“北京中赫國安”的名稱改變顯示的那樣,兜兜轉轉一整圈,即便是國家隊的陣營萌生去意,體育產業公司也沒能順利接盤。無論是中體產業,還是眾多曾經貴為先鋒的體育產業公司,都紛紛擁抱傳統行業,回歸了房地產的陣營中去。

這樣的故事,似曾相識。

公佈了他們目前徵集到的公開受讓方——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7月5日中體產業的公告

對於中體產業的潛在接盤方,市場今日的反響似乎比較冷淡,7月5日中體產業開盤大跌8%,最終收盤跌幅也逾7%,不甚理想。

今日中體產業股價跌幅超7%,似乎體現了市場對於接盤方會出現巨頭的信心不足

而最終受讓方,從旁殺出的黑馬廣東奧園,也讓人感到頗為好奇。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轉讓的公開受讓方中國奧園地產集團創立於1998年,於2007年10月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正式上市(股票代號3883),2013年進入百億俱樂部行列。

該集團持有的房地產項目主要分佈於廣東省、北京、瀋陽,其餘為重慶、廣西及江西等,目前已在全國打造100多個精品專案,構建了“地產、商業、奧買家、文旅、國際投資”五大集團,形成了“地產開發、商業運營、健康養生、文化旅遊、跨境電商、物管服務”六大核心業務。

其官網首頁寫著“構築健康生活”,並且展示了一座高爾夫場

整理以上資料並且劃重點,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兩個關鍵字,一個是港股,一個是地產公司。

回想上輪四家受讓方,鵬星船務背後的佳兆業同樣是港股上市房地產,並且在今年剛剛複盤。

從市值上看,奧園集團目前的市值為76.14億元,而佳兆業的市值為129.46億元,佳兆業的實力還要更強勁一些。那麼,佳兆業沒有做到的事,奧園集團能夠成功做到嗎?

延伸閱讀:港股複盤暴漲!年銷售額近300億的地產巨頭,為何被認為有望接盤中體產業?

此前在分析佳兆業接盤邏輯時,我們曾寫道:佳兆業最有力的兩個資本是場館資源+內容佈局。

在2016年中體產業的年報中,房地產業務和體育業務幾乎各占一半,而佳兆業本身就是一家優秀的地產商,在2012年開始涉足體育業務,擁有充分的賽事運營和場館運營經驗。

在這一點上,奧園也不逞多讓。

首先,奧園集團的營收能力很強。7月4日剛剛披露的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審核合同銷售表現上看,其在2017年1月至6月,未經審核合同銷售額累計約人民幣165.2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約57%。這一點,或許可以符合國家體育總局和財政部的要求。

此外,奧園集團的最早作為複合型地產進軍市場,恰恰是始於體育與奧運,也是體育總局的老熟人。資料顯示,1988年8月,通過中國奧園地產的創始人郭梓文與時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的伍紹祖的深度交流之後,順利助推奧園地產取得官方授權,在中國範圍內的房地產領域獨家使用“奧林匹克”的名稱和徽標,開啟了奧園地產之路,也被業內標榜為複合型地產開發的起勢。

當年,中體產業與廣東金業集團共同開發廣州奧林匹克花園專案,並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全國主要城市進行複製,2002年7月,廣東金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廣東奧園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到2004年,房地產收入已經占到整個公司收入的六成以上。

事實上,而在官方資料方面,奧園集團也有著一連串光輝的記錄——

2000年4月,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為廣州奧園題詞,向廣州奧園的開發建設者表示祝賀。中國奧會主席何振梁先生考察廣州奧園,給予高度評價。

2001年09月,國際奧會主席羅格先生為奧園題詞。

2001年11月中國奧會主席袁偉民先生蒞臨南國奧園考察並題詞。

……

如果把奧園的名稱蓋上,你或許會認為,這根本就是一家體育館的名字。體育,尤其是奧林匹克一脈的資源方面,奧園集團可謂十分雄厚。

2012年5月,作為奧園集團特邀大使、羽毛球世界冠軍謝杏芳,出席南沙奧園活動,可以視為奧園集團體育行銷方面的動作

而在理念方面,奧園地產集團也表示,他們會秉承“構築健康生活”的品牌理念,引領城市健康生活,把低碳、運動、養生的健康生活概念帶入居住社區,反復強調著運動、健康的概念。

因此,在第一次轉讓流標的情況下,奧園集團這個名字,又一次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成為了目前唯一的公開受讓方,也很有可能可以通過盡調和審查,順利入主中體產業。

那麼,這樁股轉交易,是否已經板上釘釘了呢?是否會對中國體育產業起到助推作用呢?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中體產業的業務。

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中體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3月,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基金管理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等共同發起組建的中國體育產業規模最大的股份制企業。

在成立初期,中體產業因為體育總局等背景,主推體育相關業務發展。作為上市公司的他們擁有著雄厚資金支持,在起初一片荒蕪的體育產業土地上,率先開始了一項又一項新的嘗試。

隨著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奧運概念的升溫,中體產業開始推廣開發奧林匹克花園住宅等地產專案。

當時,中體產業房地產主要分兩種模式,一種為收購專案公司股權參與專案開發建設,一種為奧林匹克花園品牌與地產項目進行合作分成,其中中體地產和各地方地產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投資業務,中體奧林匹克花園管理集團主要從事品牌管理和資訊服務。這類型業務成為中體產業最大的收入來源之一,也是其多年最為熱衷的一項業務,然而這卻被人詬病沒有真正與體育場館開發結合,更多的房地產專案僅僅是提供一個“奧林匹克花園”的概念。

而在2014年那份被專家稱為“開啟體育產業元年”的46號檔發佈後,中體產業也進行了業務重心調整,逐步向更體育的角度回歸,去年11月大股東國家體育總局基金管理中心也承諾將在3年內轉讓所持所有股份,也似乎在印證著這一趨勢。而在2016年中體產業的年報中,房地產業務和體育業務幾乎各占一半。

然而,頻頻擁抱體育產業的樂視體育和佳兆業相繼失手,而最終很可能將要擁抱他們的老熟人——奧園集團,這似乎意味著在中體產業的盤子裡,地產依然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2017年這個體育小年裡,體育產業的創投也被廣泛認為進入了寒冬時期。而中體產業最終歸屬的年終大戲,似乎沒能因為“國退民進”的戲碼而對體育產業市場進行太多的提振,反而又回歸了房地產的傳統套路中去。

隨著體育小鎮的概念在2017陡然走紅,“體育+地產”的概念似乎成為了“46號文”裡那份5萬億藍圖的濟世良藥。在1000家特色小鎮政策的引領下,無論是曾經在體育產業大潮中衝鋒在前的樂視體育,還是A股上市公司萊茵體育、棕櫚股份,亦或是嗨球科技和電競領域的多家創業公司,都紛紛打起了體育小鎮的概念。

↓第一批127所特色小鎮的分佈

延伸閱讀:第二批300家特色小鎮名單即將公佈,但別忘了體育小鎮的王牌還是體育

如同從“北京中信國安”到“北京國安樂視”再到“北京中赫國安”的名稱改變顯示的那樣,兜兜轉轉一整圈,即便是國家隊的陣營萌生去意,體育產業公司也沒能順利接盤。無論是中體產業,還是眾多曾經貴為先鋒的體育產業公司,都紛紛擁抱傳統行業,回歸了房地產的陣營中去。

這樣的故事,似曾相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