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邵子心學管窺(05)至理與至誠

【綱】至理之學, 非至誠不至。

【目】性命至理, 誠之至者, 乃能盡性而至命。 誠有未至, 性不盡而命奚至乎?故至理之學, 惟至誠能至。

【管窺】

邵康節說, 有關至理的學問, 除非至誠, 其餘都不能達到。 這個至理, 有闡述性命的至理, 這是誠的極致, 可以窮理盡性而達乎天命。 如果誠沒有達到極致, 那麼性如何窮盡?天命如何達成?所以說, 闡述性命至理的學問, 只有至誠可以達成。

邵康節這段話, 其實是針對《中庸》這段話, 給出的解讀——

「唯天下至誠, 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 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 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 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

這裡在盡性, 可以分三個層面, 其一是「盡天下之性」, 其二是「盡人之性」, 其三是「盡物之性」。

程朱說的「窮理盡性」, 出自《周易·說卦傳》之「窮理盡性, 以至於命」。 另外, 《中庸》這一段也是關於「盡性」的解釋。 結合起來看,

我們可以發現, 邵康節對《周易》, 對《中庸》, 以及其他先秦典籍都是非常熟悉的, 若非如此, 不可能作此貫通之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