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為什麼五歲之後需要學習文化知識?

文/李躍兒

“媽媽, 我不想去上學。 我的拼音讀不好, 字不認識, 寫得也不好。 我成了全班最差的了, 怕老師批評我。 ”之前, 一名媽媽在天涯論壇上發帖《孩子上一年級, 每天哭著去上學》, 帖子一經刊登便收穫了超10萬的點擊量, “幼小銜接”的話題在網上迅速引起了熱議。

從幼稚園到小學是一個轉折, 孩子往往會產生諸多不適應。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幼升小”的“斷奶期”, 是很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 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順利幼小銜接呢?

目前國家要求不可以將小學教學內容下沉到幼稚園, 但很多幼稚園仍然在教授知識。

因為長久以來我們中國人大多以為, 學習就是記住和理解前人留下的發現和思想(那些叫做知識的東西)。

因為他們不知道小孩子不應該坐在凳子上課一整天, 不知道孩子除了學習知識還能做什麼, 於是他們只能把小學的教學內容全部照搬,

提前教給孩子。

他們還沒學會從孩子的玩耍中看到人類的偉大發展, 所以不太知道該怎樣給孩子有意義的玩耍。 即使不教知識, 孩子還是被要求坐在凳子上不許動, 或者老師拿著蒙氏教具去教孩子。 這樣孩子到了小學以後就有可能變成“不能專心聽講, 上課時總坐不住”。

而且很多人還不瞭解, 人類必須帶著他們的基礎人格、基礎素養、基礎能力和健康心理去學習這些知識才能激發出人對知識創造性的運用。

如果你的孩子(和芭學園的孩子一樣), 從出生開始, 就使用身體學習, 按照人類發展規律成長, 已經進行了五年的人格建構和基礎能力的建構, 這時, 孩子就需要更高的精神內涵, 需要把五年積累的經驗變成符號。

幼小銜接, 我們需要引領孩子進行以下四個方面的建構:

1符號與精神探索

當孩子長到五歲時, 大腦中積累了大量的資訊, 需要用工具去表達, 這時就需要給孩子成長機會和引領。

如果這時我們沒有引領孩子發現人類符號與人類表達和記錄的關係, 沒有讓孩子發現這些符號的意義, 沒有讓孩子對學習這些符號產生興趣, 那麼孩子就會像遠古人類那樣自己去創造符號, 但他們創造的符號並不能通用在人類交流中, 因此他們就會放棄對符號的興趣, 這個結果是破壞性的。

我們要鼓勵孩子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另一個符號的領域, 老師引領孩子發現在這個符號和精神世界裡探索的方式, 並鼓勵孩子為自己的探索而自豪。

這跟應試教育中的一開始就給孩子教、給孩子灌輸是完全不同的, 前者造成了熱愛的結果, 後者造成厭煩和擔心害怕的結果。 興趣能夠支持孩子一生去研究去追求, 厭煩會造成孩子一生逃避。

2培養對文化的興趣

幼小銜接其實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文化興趣,

讓孩子對畫、對字感興趣, 而孩子不聽課, 這不是孩子的問題, 是老師的課堂教學問題。

把文化知識滲透在故事當中, 邊畫邊寫, 孩子就會感興趣;邊寫邊使用人類文化的符號, 孩子就會被感染被薰染。 不要專門盯著數字、拼音去教他死記硬背, 這樣的方式孩子很難對學習感興趣。

3群體的建立

老師和家長都需要給孩子自由建立群體的機會。 芭學園是這樣做的, 所有孩子到彩虹園(學前班)後會有幾天離開家長的生活, 讓孩子發現和夥伴及老師在一起也能生活, 由此激發孩子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群體, 這就是將來建立人脈關係的基礎能力。

孩子在意群體, 老師則在課上課下協助每個孩子群體關係能力的成長。 而孩子心中這棵社會的胚芽,在應試教育過分組織的教學中是無法健康發展的。

4人的發展幫助

芭學園彩虹園是在人類學基礎上對孩子進行人的發展幫助。利用符號世界引領孩子發現各種不同領域的奧秘,數位的,邏輯的,文字的,文學的,繪畫的,藝術的,樂理的,器樂的,舞蹈的,音樂的,外語的,語義的以及創造了這一切的人的故事。

孩子五歲之前使用的是實在的、有形的玩具,在五歲之後,使用的是符號及精神內涵作為無形玩具來幫助孩子另一個時期的起航。

五歲之後孩子進入人類的學徒時期,這是少年成長的土壤,是拐杖,是陽光,是營養,他們需要一年的時間,老師進行有系統、有方法地給予和引領。所以芭學園的幼小銜接是繼混齡班後的同齡班,是為了孩子發展需要設計的,不只是為了上小學。

而孩子心中這棵社會的胚芽,在應試教育過分組織的教學中是無法健康發展的。

4人的發展幫助

芭學園彩虹園是在人類學基礎上對孩子進行人的發展幫助。利用符號世界引領孩子發現各種不同領域的奧秘,數位的,邏輯的,文字的,文學的,繪畫的,藝術的,樂理的,器樂的,舞蹈的,音樂的,外語的,語義的以及創造了這一切的人的故事。

孩子五歲之前使用的是實在的、有形的玩具,在五歲之後,使用的是符號及精神內涵作為無形玩具來幫助孩子另一個時期的起航。

五歲之後孩子進入人類的學徒時期,這是少年成長的土壤,是拐杖,是陽光,是營養,他們需要一年的時間,老師進行有系統、有方法地給予和引領。所以芭學園的幼小銜接是繼混齡班後的同齡班,是為了孩子發展需要設計的,不只是為了上小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