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突發|紅牛中國商標糾紛問題並未解決,泰方把紅牛包裝商奧瑞金也告了!

曠日持久的紅牛中國商標授權糾紛, 不但沒有解決, 似乎還在升級。 昨天深夜, 紅牛包裝廠商奧瑞金包裝股份有限公司(002701, 下稱奧瑞金)突發公告, 宣佈次日起停牌, 今天(7月11日)發出的公告讓外界大吃一驚。 小食代這就帶大家看看。

紅牛包裝商被起訴

今天午間, 奧瑞金發出公告表示, 近日收到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電話告知, 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泰國天絲”)向該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北京奧瑞金包裝容器有限公司提起民事訴訟, 事項涉及本公司與中國紅牛的合作事宜。

奧瑞金在公告中表示,

由於目前對中國紅牛的銷售占公司總收入的60%以上, 中國紅牛對本公司業務具有重大影響;為保證公平資訊披露, 維護投資者利益, 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 自2017年7月 11日開市起停牌。

在公告中, 奧瑞金沒有披露因何事被泰國天絲起訴, 為何涉及與中國紅牛的合作事宜。

該公司僅表示, 將在收到訴訟檔後及時披露訴訟事項公告, 並儘快與相關方溝通, 評估該訴訟事項的影響並公告後申請股票複牌。

上述公告毫無疑問讓紅牛中國商標授權問題再度蒙上陰霾。

就在本月早些時候, 紅牛維他命飲料公司才宣佈花1.98億元在全國發“紅包雨”搞促銷活動,

這一度引發市場猜測:紅牛中國大手筆的動作, 被業界看做是華彬已經搞定紅牛商標續約。

資料顯示, 上世紀90年代中期, 嚴彬與泰國天絲擁有者Yoovidhya集團合作, 獲得了紅牛飲料在中國的生產銷售權。 在後來延長紅牛商標使用權等一系列條款上, 嚴彬和泰國天絲一直都有分歧。

華人許書標(Chaleo Yoovidhya)則是泰國紅牛的發明者。 2012年去世的許書標在1956年創立了出售抗生素的天絲醫藥。 他後來轉向以能量補劑為中心, 並在1975年發明了一種由咖啡因、糖和氨基酸、牛磺酸製成的飲料, 他稱之為Krating Daeng(泰語的“紅牛”)。

對簿公堂

小食代留意到, 對簿公堂事實上早有跡象。

根據一份落款為今年4月7日的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顯示, 紅牛泰國公司曾經以請求變更公司登記糾紛為由提起的訴訟, 並請求紅牛公司立即向北京市工商局辦理紅牛公司的董事變更備案。

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簡稱紅牛公司)的董事長即為嚴彬, 紅牛維他命飲料(泰國)有限公司(簡稱紅牛泰國公司)的授權代表人為帕瓦娜·拉撒拉。

在廣州的一家便利店, 中國紅牛、奧地利紅牛和可口可樂旗下的“魔爪”一起陳列

紅牛公司上訴稱, 由於案情複雜, 屬於重大涉外案件, 同時本案屬於“在本轄區內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依法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因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裁定,將本案移送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紅牛泰國公司答辯稱,紅牛公司要求將本案移送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主張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且紅牛公司在上訴中的表述與事實不符。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法院在裁定書中表示,紅牛公司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其上訴請求應予駁回。

談判破裂?

儘管外界都知道中國紅牛面對商標授權的糾紛,但是無論是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均沒有正式把雙方談判的過程公開,不過他們並沒有放棄透過外文媒體“喊話”。

小食代此前曾經報導過,大約1年多前,泰國天絲醫藥CEO許馨雄曾在接受英文《中國日報》的採訪中表示,雙方正在談判怎麼才能繼續一起工作,以進一步強化紅牛在中國不斷增長的能量飲料市場的份額。“我們正在談怎樣的架構才是正確的,怎樣在未來作為夥伴一起做生意才是正確的方法。”他說。

《中國日報》報導指出,天絲醫藥的商業擴張模式是在全球範圍裡基於合資公司進行的,在合資公司中,泰方總是持有大多數股權。

時間來到今年6月,英國金融時報又採訪了雙方。

在該報的報導中,天絲集團表示,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無論是紅牛品牌歸屬權,還是所有紅牛商標等一系列智慧財產權,嚴彬都不具有這些權利。

“20多年前將紅牛首次引入中國時,我們集團就一直致力於擴大紅牛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泰國天絲集團方面稱。

上述報導也引述嚴彬針鋒相對地說到,“我本人對此(獲得紅牛商標使用權)相當有把握。我把所有的錢都投向了廣告宣傳和工廠。這是我最關心的首要大事。這也是所有中國人都認為紅牛屬於嚴彬的原因。”

依法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因此請求二審法院撤銷一審裁定,將本案移送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紅牛泰國公司答辯稱,紅牛公司要求將本案移送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主張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且紅牛公司在上訴中的表述與事實不符。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法院在裁定書中表示,紅牛公司的上訴理由不成立,其上訴請求應予駁回。

談判破裂?

儘管外界都知道中國紅牛面對商標授權的糾紛,但是無論是泰國天絲和華彬集團,均沒有正式把雙方談判的過程公開,不過他們並沒有放棄透過外文媒體“喊話”。

小食代此前曾經報導過,大約1年多前,泰國天絲醫藥CEO許馨雄曾在接受英文《中國日報》的採訪中表示,雙方正在談判怎麼才能繼續一起工作,以進一步強化紅牛在中國不斷增長的能量飲料市場的份額。“我們正在談怎樣的架構才是正確的,怎樣在未來作為夥伴一起做生意才是正確的方法。”他說。

《中國日報》報導指出,天絲醫藥的商業擴張模式是在全球範圍裡基於合資公司進行的,在合資公司中,泰方總是持有大多數股權。

時間來到今年6月,英國金融時報又採訪了雙方。

在該報的報導中,天絲集團表示,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其他國家,無論是紅牛品牌歸屬權,還是所有紅牛商標等一系列智慧財產權,嚴彬都不具有這些權利。

“20多年前將紅牛首次引入中國時,我們集團就一直致力於擴大紅牛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泰國天絲集團方面稱。

上述報導也引述嚴彬針鋒相對地說到,“我本人對此(獲得紅牛商標使用權)相當有把握。我把所有的錢都投向了廣告宣傳和工廠。這是我最關心的首要大事。這也是所有中國人都認為紅牛屬於嚴彬的原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