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著名書法家周俊傑一幅書法被網友挑出三個“錯字”,怎麼回事兒?

哈, 出“錯”的就是這幅作品。 哪三個字呢?一是“千山鳥飛絕”的“飛”, 二是“萬徑人蹤滅”的“蹤”, 三是周俊傑的“傑”。 真的錯了嗎?容我一一道來!

“飛”, 寫的不是“蜚”嗎?流言蜚語的“蜚”, 大家都認識。 這“錯”, 太離譜了!我查《書法字典》, “飛”字確實沒有這種寫法。 完全是兩個字嘛, 怎麼可能有呢?還好, 身邊兒有本《漢語大字典》, 我在1193頁(縮印本)找到了“蜚”字。 《廣韻 · 微韻》:“飛”古通用“蜚”。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蟲部》:“蜚, 古書多假為飛字。 ”《墨子 · 飛樂》:“今人固與禽獸、麋鹿、蜚鳥、負蟲異者也。 ”《史記 · 楚世家》:“三年不蜚, 蜚將沖天。 ”其實, “流言蜚語”就可以寫成“流言飛語”。


“蹤”, 怎麼寫成那樣了?不好意思, 我打不出那個字, 是不是字形檔中都沒有呀?查各種《書法字典》, “蹤”可以寫成“踨”或“蹤”, 但都沒有“車”字旁的這種寫法。

再問《漢語大字典》, 居然找到了答案!果然, 它與“蹤”和“蹤”通用。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 車部》:“(那個字)古字只作從……俗變為蹤, 再變為蹤。 ”

“傑”, 周俊“傑”的“傑”, 在落款中。 有網友說, 這不是簡體字嗎?連自己的名字都寫錯?繁簡混用, 確是大忌!可是, 這真是今人簡化的字嗎?《書法字典》終於派上用場上!一查, 顏真卿就這麼寫過!“傑”從魏晉時就開始使用, 只用於人名, 非“傑”之簡化。 對此, 周俊傑先生早就作過說明。 沙孟海、季羨林為周先生題的書名中寫的也是“傑”。

周俊傑先生手稿

其實, 現在的簡體字, 大多數都是古已有之。 中國太大, 寫字的人太多, 又經常處於割據的狀態, 每個字的寫法都統一是不可能的。 一個字, 有正書, 有俗寫, 很常見。 在古時, 算是異體字吧。 翻開古籍, 繁簡共存的字非常多。 比如《蘭亭序》起首的“會於會稽之蘭亭”中的“於”字就是簡寫, 在柳公權的《玄秘塔》中“禮”字簡寫為“禮”, 而王獻之早就把“書”字簡寫為“書”了(還好, 沒人說“周俊傑書”中的“書”字是簡體字)。 在明末刊印的馮夢龍《警世通言》中,

簡寫的字更是觸目可見!

明末刊印馮夢龍《警世通言》中的一頁

書法尚古。 充滿金石氣正是周俊傑書法的特點之一。 在書法中使用古字, 更加增添了作品的古意。

各位網友, 我替周俊傑先生給出的解釋, 您滿意嗎?其實, “飛”和“蹤”的這種寫法, 以前我也不知道,但我不敢輕言別人是錯的,尤其是對待像周俊傑先生這樣的大家。至少,在挑錯的時候,先做一點兒功課。我以為,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學問的尊重——您說呢?

以前我也不知道,但我不敢輕言別人是錯的,尤其是對待像周俊傑先生這樣的大家。至少,在挑錯的時候,先做一點兒功課。我以為,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學問的尊重——您說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