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怎樣分配股權才能保證將來公司實權在自己手上?

相信這是每一個創業者都非常關心的問題, 誰都不想“自己種樹, 他人乘涼”, 自己歷經千辛萬苦做起來的公司, 最終落入到其他人手裡。 那麼, 到底什麼才叫擁有公司的“實權”呢?

我們先來舉幾個例子:

案例一:你們是產品驅動型公司, 你占股51%且兼任產品總監。 但是你的專長在於產品, 財務是你比較薄弱的地方, 所以進賬出賬不歸你管, 你也沒有足夠的精力來管。 假如團隊成員各懷鬼胎, 而你需要做一個新產品, 要花錢招幾個牛人過來, 但是其他股東和財務找各種理由不予批准, 請問你覺得你掌握實權嗎?

案例二:你占股100%, 而且為了財務管理上的方便, 你們公司進出賬用的不是公司對公帳戶而是你的個人帳戶。 但是你對團隊管理並不在行, 人事任命都是你的助理在處理。 突然有一天, 你發現整個公司的核心人員幾乎都被你的助理安插成了他的心腹, 你為了抓權, 打算開掉幾個人殺雞儆猴。 可是你招進來的每一個人, 都會被排擠掉。 而你又不可能對整個團隊進行大換血, 請問你覺得你掌握實權嗎?

案例三:股權和人事權都是你的, 但是你對公司運營一竅不通, 你只好招一個經理人來幫助你進行管理。 經理人把一切都打理得不錯, 一切似乎都進行的很美滿。 突然有一天, 經理人辭職了, 公司的核心管理人員紛紛要辭職投奔他,

請問你覺得你掌握實權嗎?

相信看了這三個案例, 大家心裡都有所感悟。 其實很多時候, 大家所認為的“實權”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幻影。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作為企業創始人, 你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事事精通。 但是, 如果創始人能夠抓住下面這三項, 就能握住企業的根本。

經濟權

經濟權即你對於你們公司的金錢的支配能力。 而一個公司錢的支配, 股權的確佔有一大權重, 但僅僅只有股權是遠遠不夠的。

經濟權分為兩個方面:經濟支配權和經濟處罰權。

經濟支配權代表對公司財務支出的管理權力。 如果公司帳戶是私人帳戶或者你個人負責的對公帳戶, 大家都知道你對財務有支配權,

誰用錢都得找你, 這樣你就具有經濟支配權。 如果公司帳戶是2個人以上負責的對公帳戶, 一般會有一個人負責填單號、填資訊這類的粗活累活, 另一個人負責通過與否。 那麼這個有審批權的人, 也具有經濟支配權。

經濟處罰權代表制定績效考核規則、薪資福利、獎金的權力。 這個權力可以很直觀地讓員工認為, 你是企業領導人。 相比起經濟支配權, 經濟處罰權可以分配出去, 讓你的某位心腹來享有, 也讓跟著你幹事的人提升一定管理水準。

人事權。

人事權, 就是決定公司員招聘、解聘、職位調動等方面的權力。 對於創始人來說, 一定要合理的使用人事權, 並不需要你來對每個員工的人事進行管理, 而是涉及公司核心的相關人員。

如果公司是市場驅動型, 那你必須抓好銷售隊伍的任用權, 尤其是核心銷售骨幹, 需要由你親自招聘;如果公司是產品驅動型, 那你必須抓好產品和運營隊伍, 尤其是產品條線負責人。

舉個例子, 牛根生和鄭懷俊兩人, 當年牛根生出走伊利, 幾年後創辦蒙牛, 伊利的很多要職上的老員工紛紛來投奔老牛。 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 幾年後, 鄭懷俊鋃鐺入獄, 牛根生的蒙牛越做越大, 最終成了乳製品龍頭企業。

公司最大的資源就是團隊, 即使創業失敗了, 但是有一幫對你死心塌地的人, 就是你東山再起的最大資本。 你對這些人是否具有掌控權, 直接決定了這個公司的實權是否在你手裡。 所以, 如果你發現核心團隊中有人拉幫結派,

務必儘早處理。

管理權

雖然說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中, 所有權決定管理權。 但是實際上, 是管理權對所有權也存在反侵蝕作用, 這取決於職業經理人的職業道德水準。 例如臭名昭著的“門口的野蠻人”, 還有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MBO(管理層收購), 公司的經理層利用借貸所融資本或股權交易收購本公司, 從而引起公司所有權、控制權、剩餘索取權、資產等變化, 通過收購使企業的經營者變成了企業的所有者。

誰制定的制度?制度對誰最有力?很多大股東只投錢, 不管事, 發展到最後, 除了分利益的權力以外, 一點其他權力都沒有, 因為沒那個能力!管理權取決於實際能力, 你能把事規劃好, 能把人鎮住, 能把錢用在刀刃上,能拉來業務,你就必然擁有和你能力對等的權力。

所以,對於創業者,必須打磨好自己的每一項本領。“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對自身的打磨,也是創業行為對於創業者最大的回報!

敬請期待下一篇文章:創業公司股權分配的十大陷阱,別再被坑了

能把錢用在刀刃上,能拉來業務,你就必然擁有和你能力對等的權力。

所以,對於創業者,必須打磨好自己的每一項本領。“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對自身的打磨,也是創業行為對於創業者最大的回報!

敬請期待下一篇文章:創業公司股權分配的十大陷阱,別再被坑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