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莊子的無情,是人間世的德之大道,是大情《莊子德充符》有分別心才能立足“人為的社會”再去掉人為即能通達

有人之形, 無人之情。 性情即為人為的, 正是人通往大道的業障。

在人間世, 自然與人為就是道的二大基本組成。 人為有人為的人為, 還有自然的人為即德。 道的屬性有2個, 物化的世界, 萬物齊一。 沒有“人為”就沒有道的存在, 只有自然不能稱其為道。 因此得道其實也是去“人為”, 你能把“人為”自然而然的去掉, 就可以充分的得道。

如何才能得道?

首先, 必須會分別, 才能萬物齊一, 因為社會是人為的, 人為的就必須會分別, 當你能充分的分別了, 自然也就可以不需要分別了, 這時候, 非常接近去萬物齊一。

其次, 必須先“得二”。

很多人說, 要先得“道”, 也就是說先得一, 才能得其它。 這個說不通。 尤其在社會, 在人間世, 直白的說, 你在一個“人為”的社會中, 必須先“得二”, 最後才能得一。 (當然你能超脫於社會, 就可以直接得一, 但現實中這樣的情況似乎不存在。 )

怎麼分別?怎麼分別“人為”?

人為的社會, 每時每刻都是“物”, 莫若以明, 觀, 就可以分別。

如果你能“物化”, 那麼現實的物質, 對你來說輕鬆獲取。

有分別心才能立足“人為的社會”;然後去掉人為即能通達《莊子德充符》先得二, 才能得道。

莊子的無情, 是人間世的德之大道,是人間世的大情。

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 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

自其同者視之, 萬物皆一也。 夫若然者, 且不知耳目之所宜, 而遊心乎德之和。

常季曰:"彼為己, 以其知得其心, 以其心得其常心。

仲尼曰:"人莫鑒於流水而鑒於止水。 唯止能止眾止。

【大閑|夏少】

萬物皆一, 皆為道。 道又遵循自然。 外在的形、色等都是迷惑, 很容易讓人執迷不悟。

人為的東西很可怕, 也非常容易就自我陷阱, 永不能醒悟。 但是如果沒有人為,

人又如何生長和延續。 人為也是道的範疇, 自然與人為就是道的二大基本組成, 莊子讓我們不要只是人為而人為, 而是要用道的無為來人為。

聞之曰:'鑒明則塵垢不止, 止則不明也。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唯有德者能之。

【大閑|夏少】

這裡有“知天命”的意思。

人註定有做不到的事情, 不可為的事情。 需要我們接受他。 人生的艱難就在於, 在未知的當下, 去做事, 成功了就是可為的, 不成功就是不可為, 而且每個人都不同, 你不可為不代表別人也不可為。

夫天無不覆, 地無不載,

以死生為一條, 以可不可為一貫者,

【大閑|夏少】

生死齊一, 可不可同一。 人一旦有分別就會產生枷鎖套住自己。

未嘗有聞其唱者也, 常和人而已矣。

【大閑|夏少】

只要是在人類社會, 競爭不可避免。 應和、順勢而為就是行道的入口, 因為, 沒人任何一個個體的能力和力量大過道。 應和、順勢是為了掌握“道”。

哀公曰:"何謂才全?"

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使日夜無隙,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是之謂才全。"

"何謂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大閑|夏少】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不入靈府是什麼樣的狀態。嬰兒和小孩就是這樣的狀態,天然的心靈。

“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德是什麼?德就是人類,人間世獨有的“道”。也是競爭法則。

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故聖人有所游,而知為孽,約為膠,德為接,工為商。聖人不謀,惡用知?不斵,惡用膠?無喪,惡用德?不貨,惡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於天,又惡用人!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熬乎大哉,獨成其天。

【大閑|夏少】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性情即為人為的,正是人通往大道的業障。

在人間世,自然與人為就是道的二大基本組成。人為有人為的人為,還有自然的人為即德。道的屬性有2個,物化的世界,萬物齊一。沒有“人為”就沒有道的存在,只有自然不能稱其為道。因此得道其實也是去“人為”,你能把“人為”自然而然的去掉,就可以充分的得道。

如何才能得道?

首先,必須會分別,才能萬物齊一,因為社會是人為的,人為的就必須會分別,當你能充分的分別了,自然也就可以不需要分別了,這時候,非常接近去萬物齊一。

其次,必須先“得二”。很多人說,要先得“道”,也就是說先得一,才能得其它。這個說不通。尤其在社會,在人間世,直白的說,你在一個“人為”的社會中,必須先“得二”,最後才能得一。(當然你能超脫於社會,就可以直接得一,但現實中這樣的情況似乎不存在。)

怎麼分別?怎麼分別“人為”?

人為的社會,每時每刻都是“物”,莫若以明,觀,就可以分別。

如果你能“物化”,那麼現實的物質,對你來說輕鬆獲取。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

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

【大閑|夏少】

不要讓,好惡,是非損害了自己內在的本性。

社會,或者說人間世,其質就是“人為的社會吞噬著人為的人”,在這樣的社會,不要讓自己的“人為”隨意被萌發,就算萌發了也要不要傷到自己的內在本性。那麼,別人的任何舉動,傷害不了你。

應和、順勢是為了掌握“道”。

哀公曰:"何謂才全?"

仲尼曰:"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規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使之和豫,通而不失於兌。使日夜無隙,而與物為春,是接而生時於心者也。是之謂才全。"

"何謂德不形?"

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

【大閑|夏少】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於靈府。”不入靈府是什麼樣的狀態。嬰兒和小孩就是這樣的狀態,天然的心靈。

“德不形者,物不能離也。”德是什麼?德就是人類,人間世獨有的“道”。也是競爭法則。

故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謂誠忘。

故聖人有所游,而知為孽,約為膠,德為接,工為商。聖人不謀,惡用知?不斵,惡用膠?無喪,惡用德?不貨,惡用商?四者,天鬻也。天鬻者,天食也。既受食於天,又惡用人!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於人;無人之情,故是非不得於身。眇乎小哉,所以屬於人也;熬乎大哉,獨成其天。

【大閑|夏少】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性情即為人為的,正是人通往大道的業障。

在人間世,自然與人為就是道的二大基本組成。人為有人為的人為,還有自然的人為即德。道的屬性有2個,物化的世界,萬物齊一。沒有“人為”就沒有道的存在,只有自然不能稱其為道。因此得道其實也是去“人為”,你能把“人為”自然而然的去掉,就可以充分的得道。

如何才能得道?

首先,必須會分別,才能萬物齊一,因為社會是人為的,人為的就必須會分別,當你能充分的分別了,自然也就可以不需要分別了,這時候,非常接近去萬物齊一。

其次,必須先“得二”。很多人說,要先得“道”,也就是說先得一,才能得其它。這個說不通。尤其在社會,在人間世,直白的說,你在一個“人為”的社會中,必須先“得二”,最後才能得一。(當然你能超脫於社會,就可以直接得一,但現實中這樣的情況似乎不存在。)

怎麼分別?怎麼分別“人為”?

人為的社會,每時每刻都是“物”,莫若以明,觀,就可以分別。

如果你能“物化”,那麼現實的物質,對你來說輕鬆獲取。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惡得不謂之人?"

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莊子曰:"道與之貌,天與之形,無以好惡內傷其身。

【大閑|夏少】

不要讓,好惡,是非損害了自己內在的本性。

社會,或者說人間世,其質就是“人為的社會吞噬著人為的人”,在這樣的社會,不要讓自己的“人為”隨意被萌發,就算萌發了也要不要傷到自己的內在本性。那麼,別人的任何舉動,傷害不了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