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論語有關丨我們需要祭孔嗎?“孔子”是誰呀?我們如何祭孔?

當今中國迎來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新時期, 如何讓祭孔儀式更加規範、莊嚴, 如何讓祭孔活動更具社會化、生活化、年輕化、現代化和國際化, 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同時, 也引來“我們需要祭孔嗎?”的疑問。 有些人更是講“孔子”是誰呀?

在今天(7月13日)召開的“全球祭孔聯盟·2017全球同祭孔籌備研討會”上, 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王大千秘書長在致辭中說:孔子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優秀代表, 是中華文明最傑出的奠基人。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在政治、哲學、教育、倫理道德等方面包含了許多有價值的優秀思想, 對我們為人處世、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具有積極意義。 如今, 我們以莊重、誠敬的方式和心態來祭祀孔子、禮敬孔子, 彰顯了我們對孔子、和以他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禮敬。

2017年是孔子誕辰2568周年, 為感念先師, 彰顯孔子至德, 7月13日上午, 由中國孔子基金會主辦的“全球祭孔聯盟·2017全球同祭孔籌備研討會”在濟南隆重開幕。 本次研討會旨在深入研究探討“2017全球同祭孔”面臨的問題, 普及祭孔規範, 傳播祭孔禮儀。

其實每年祭孔大典之後, 網上評論如潮, 確有不少反對的意見, 一些著名的文化學者也加入到抨擊祭孔的行列, 一些評論說, 煌煌大典沒有掌聲, 熱了于丹, 冷了孔子。 有一些網友質問說, 都什麼年代了, 還在大肆祭孔?

我們需要祭孔嗎?

1984年, 沉寂了多年以後, “孔子故里遊”在曲阜舉辦,

祭孔儀式演出出現在人們眼前。

孔子到過的地方一古滕國今滕州的國學講師任澤美和她的學生在一起。

祭孔, 是華夏民族為了尊崇與懷念至聖先師孔子, 而主要在孔(文)廟舉行的隆重祀典, 兩千多年來少有間斷,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稱作“國之大典”,

成為世界祭祀史、人類文化節史上的一個奇跡。

祭孔活動可追溯到西元前478年, 孔子卒後第二年, 魯哀公將孔子故宅辟為壽堂祭祀孔子, 孔子故居成為世界上第一座孔廟。

目前的祭孔大典是山東省曲阜專門祭祀孔子的大型廟堂樂舞活動, 亦稱“丁祭樂舞”或“大成樂舞”,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於每年陰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時舉行。祭孔大典一般從每年9月26日持續到10月10日。自2004年曲阜公祭孔子以來,至2016年已是第13次祭祀孔子。

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曲阜市申報的祭孔大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省儒教研究會執行會長高士濤發願積極推動祭孔禮儀早日恢復為國家祀典,說:祭孔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傳統禮儀的活化石。全球同祭孔活動已經把一國的祭祀禮儀發展成全球的祭祀禮儀,將中國祭祀孔子的活動發展擴大為全球祭祀至聖先師的活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文化復興,禮儀先行。

2016年9月,為了在全國甚至世界範圍內普及祭孔規範,傳播祭孔禮儀,中國孔子基金會聯合世界二十多家文廟、書院、儒學機構等成立了聯合祭孔組織--“全球祭孔聯盟”。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儒學文化機構均加入該聯盟。

中華孔子學會秘書長、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唐文明先生認為:“今天的‘孔子熱’、‘國學熱’並非偶然,孔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是中華文化的代言人,具有普世價值;祭孔不是復古,而是敬古,古為今用,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復興中找到自信。”

我們如何祭孔?

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王大千對“2017全球同祭孔”活動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要讓祭孔活動有儀式感和莊嚴感,要懷虔敬之心,要通過“全球同祭孔”提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孔子到過的地方一古滕國今滕州的國學美女講師任澤美在修學。

第二、要深入挖掘祭孔的時代意義與文化價值,使孔子思想與當今時代發生關聯,與現代生活相協調,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豐富祭孔內容,提高大眾的參與性和互動性。

第三、要把祭孔活動組織的極具全球性和國際視野,關注年輕人,以高起點、高站位,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資源,集中發力,把全球同祭孔做成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孔子文化的重要品牌。使“詩書禮樂”成為文化自信的重要實踐,不忘本來,面向未來。

有人認為,新的歷史時期祭孔大典,將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群體集體緬懷先聖、繼承優良傳統、弘揚中華美德、提高民族素質、加強民族凝聚、增強民族自信、振奮民族精神、激勵後代奮進、促進世界和諧、推動人類文明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將在中國文化史、世界祭祀史、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資料:孔廟在世界

十七世紀以來,中國周邊國家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興建了許多禮制孔廟。18世紀以來,隨著孔子思想的對外傳播和華人的外移,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出現了許多孔廟。

全盛時期,世界上共有孔廟3000多座,其中禮制孔廟2000餘座,是世界上最多的禮制廟宇。

這裡是論語世界:論語國學 書畫文化一盡在論語世界

撰文/CFRS.XQJ 許慶軍

亦稱“丁祭樂舞”或“大成樂舞”,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於每年陰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時舉行。祭孔大典一般從每年9月26日持續到10月10日。自2004年曲阜公祭孔子以來,至2016年已是第13次祭祀孔子。

2006年5月20日,山東省曲阜市申報的祭孔大典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河北省儒教研究會執行會長高士濤發願積極推動祭孔禮儀早日恢復為國家祀典,說:祭孔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傳統禮儀的活化石。全球同祭孔活動已經把一國的祭祀禮儀發展成全球的祭祀禮儀,將中國祭祀孔子的活動發展擴大為全球祭祀至聖先師的活動,影響深遠,意義重大。文化復興,禮儀先行。

2016年9月,為了在全國甚至世界範圍內普及祭孔規範,傳播祭孔禮儀,中國孔子基金會聯合世界二十多家文廟、書院、儒學機構等成立了聯合祭孔組織--“全球祭孔聯盟”。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的儒學文化機構均加入該聯盟。

中華孔子學會秘書長、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唐文明先生認為:“今天的‘孔子熱’、‘國學熱’並非偶然,孔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是中華文化的代言人,具有普世價值;祭孔不是復古,而是敬古,古為今用,讓我們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復興中找到自信。”

我們如何祭孔?

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王大千對“2017全球同祭孔”活動提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要讓祭孔活動有儀式感和莊嚴感,要懷虔敬之心,要通過“全球同祭孔”提升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孔子到過的地方一古滕國今滕州的國學美女講師任澤美在修學。

第二、要深入挖掘祭孔的時代意義與文化價值,使孔子思想與當今時代發生關聯,與現代生活相協調,與社會發展相適應,豐富祭孔內容,提高大眾的參與性和互動性。

第三、要把祭孔活動組織的極具全球性和國際視野,關注年輕人,以高起點、高站位,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資源,集中發力,把全球同祭孔做成在世界範圍內傳播孔子文化的重要品牌。使“詩書禮樂”成為文化自信的重要實踐,不忘本來,面向未來。

有人認為,新的歷史時期祭孔大典,將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群體集體緬懷先聖、繼承優良傳統、弘揚中華美德、提高民族素質、加強民族凝聚、增強民族自信、振奮民族精神、激勵後代奮進、促進世界和諧、推動人類文明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將在中國文化史、世界祭祀史、人類文明史上留下濃墨重彩。

資料:孔廟在世界

十七世紀以來,中國周邊國家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興建了許多禮制孔廟。18世紀以來,隨著孔子思想的對外傳播和華人的外移,在歐洲、美洲和亞洲的其他國家也出現了許多孔廟。

全盛時期,世界上共有孔廟3000多座,其中禮制孔廟2000餘座,是世界上最多的禮制廟宇。

這裡是論語世界:論語國學 書畫文化一盡在論語世界

撰文/CFRS.XQJ 許慶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