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豐子愷評價老師弘一法師的三個層次,對號入座,你在幾層?

弘一法師在出家前應該說是個“翩翩佳公子”, 他以擅書法、工詩詞、通丹青、達音律、精金石、善演繹而馳名於世。

他為人風流倜儻,

搞藝術風生水起, 做話劇是演員水準, 油畫方面是個美術家, 彈鋼琴更是音樂家水準, 做老師為人師表、受人愛戴, 這樣一個近乎完美的全才怎麼突然想去出家了呢?

他的學生, 文藝大師豐子愷說自己的老師出家是必然的, 並給出了以下理由:“我以為人的生活, 可以分作三層, 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 物質生活就是衣食, 精神生活就是文學藝術, 靈魂生活就是宗教”。

豐子愷分析道, 人生就是這樣的三層樓, 懶的或無力走樓梯的人便待在第一層, 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 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孝子慈孫, 這樣就滿足了, 這種人生觀在世間是占大多數的。

其次, 高興的或者有力走樓梯的人, 便爬到二樓去玩玩, 或者就居裡頭, 這樣的人就是所謂的知識份子、學者、藝術家。

還有第三種人, 人生欲很強, 腳力大, 在第二層仍不滿足, 一定要爬到第三層樓去, 物質不能滿足自己, 精神不能滿足自己, 還要探究人生的究竟, 財產子孫皆是身外之物, 文學藝術也都是暫時的美景,

他們很想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 這就是宗教徒。

弘一法師這樣的人, 普通的生活根本不能使其滿足, 所以才最終決定出家, 一洗鉛華, 篤志修行, 弘揚佛法, 追求人生真諦。

仔細品味豐子愷所說的三個層次, 弘一法師確實如此, 而且在三個層次都做的十分出色:早年翩翩公子、生活富足,

對母盡孝、對妻盡愛, 這是第一個層次;中年專注研究文學藝術, 並且各領域都成就斐然, 這是第二個層次;晚年芒鞋布衲、修行佛法, 最終得大成, 這是第三個層次。

我們可以說弘一法師是遺世而獨立的, 綜觀眾生百態,

多少人在為物質生活奔波忙碌, 多少人把第二個層面的藝術淪為了第一層的賺錢工具, 又有多少人打著第三層次的幌子滿足個人私欲。

《論語》裡講:“一簞食, 一瓢飲, 在陋巷,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在弘一法師眼裡, 這世間沒有不好的東西, 白菜蘿蔔鹹菜籽各有味道, 掛褡破席舊衣裳更有所用, 把瑣碎生活活出如此境界, 自然就能做到苦中作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