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銀行多項收費暫停,主要因為?——金拐棍

銀行多項收費暫停, 主要因為?--金拐棍理財資訊平臺

據報導, 國家發改委和銀監會日前聯合印發通知, 自2017年8月1日起取消個人異地本行櫃檯取現手續費, 暫停收取本票、匯票的手續費、掛失費、工本費等六項收費, 各商業銀行應主動對客戶在本行開立的唯一帳戶免收帳戶管理費和年費等。

這些傳統業務一直以來都是銀行利潤的重要支柱, 看似割捨的是小利潤, 實則是大出血。 有統計顯示, 本次出臺的相關措施實施後, 預計每年可減輕客戶負擔61.05億元。 客戶負擔的減少, 意味著銀行負擔的增加。 更壞的消息是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

未來的商業銀行費用只能不斷的減免。

那麼銀行未來要拿什麼來拯救自己?

我們通常會在競爭前, 盤點一下自己的優勢和劣勢。 傳統銀行的優勢明顯的是長期以來建立的信用優勢、人們的使用習慣優勢、特殊國情下的特權優勢。

不過, 所有的優勢都有可能會變成劣勢, 比如在富饒的土壤裡, 上帝會加大我們勤勞奮進的難度, 讓我們不用太過辛勞, 就能摘取到甜美的果實。 長此以往, 當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我們會不知所措,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 從組織內部打破重組, 利用自己的優勢, 警惕使其變成劣勢。

傳統銀行業最初就是利用特權優勢來獲取果實的。 當互聯網來臨時, 銀行沒有產生恐懼之心, 認為只要利用自己的特權把其排除在外, 不主動去觸碰它, 就不會威脅到自己的地盤。 結果現況是把某些小貓養成了猛虎, 銀行不願意放棄的優勢變成了阻礙自己進步的牢籠, 成了劣勢。

還有, 本來原以為靠著特權還可以不用努力就能瓜分市場利潤,

比如國家需要通過銀行做些金融調控, 銀行同業拆借、央行逆回購、短期常備借貸便利(SLF)和中期借貸便利(MLF)等業務獲取收入, 可是沒曾想國家把收取一些特殊服務費的權利一紙收回, 如果銀行能夠自己看清可能更好。

現在, 國家想驅趕銀行向市場靠攏,

於是用倒逼的手段, 希望銀行能夠警醒。

據瞭解, 目前在中間業務收入中, 投資銀行業務收入、理財業務收入、結算類業務收入已經佔據前三位。 其中, 在混業經營趨勢逐漸加強的環境下, 銀行開展投行業務已成為主流的經營模式, 投行業務範圍也正在加緊拓展。

投資業務是金融業的根本, 如果銀行把貸款的思路轉換成專業化的投資, 銀行會多了一塊營收板塊, 少了一些壞賬。

除了投資業務, 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也是一塊肥肉。 銀行積攢的高信用度是新興金融機構現在還無法比擬的, 銀行信用構建成本的花費幾乎為零, 國人依然認為銀行是最可信的金融機構, 所以在資產管理業務上, 如果銀行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

相信它有未來。

銀行從追求收益本身而轉向追求產生收益的機制, 越早越是好事。 銀行把存量服務轉為增量服務是趨勢。 本票、匯票的手續費、掛失費、工本費等六項收費都屬於銀行的存量服務, 這些服務不僅不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市場份額, 還會拉低自己的優勢, 趕走自己的客戶。

最好及早擁抱網路科技, 數位貨幣, 區塊鏈這些新技術和先進的服務思想, 服務他人, 賺取利潤, 要相信, 幫助他人創造了價值, 自己才能獲取價值。

金拐棍聽說,商業的真諦不是“競爭”,而是“生長”。在存量中的“競爭”,再聰明都不會誕生偉大的生意。而和時代一起“生長”,則時代本身的偉大性將通過你的生意表達出來。

所以銀行應該在自己的優勢中,用實際產生的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服務定價權和自主的服務收費權,主動擺脫傳統的盈利模式,摒棄舊有的收費思維,抓住新的增長點。

來自:金拐棍理財資訊平臺

金拐棍聽說,商業的真諦不是“競爭”,而是“生長”。在存量中的“競爭”,再聰明都不會誕生偉大的生意。而和時代一起“生長”,則時代本身的偉大性將通過你的生意表達出來。

所以銀行應該在自己的優勢中,用實際產生的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服務定價權和自主的服務收費權,主動擺脫傳統的盈利模式,摒棄舊有的收費思維,抓住新的增長點。

來自:金拐棍理財資訊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