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信託資產跨入“20萬億元”時代 風險項雙降

3月22日, 中國信託業協會發佈“2016年信託公司主要業務資料”顯示, 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 繼三季度突破18萬億後, 四季度達到20.22萬億, 同比增長24.01%, 環比增長11.29%。 2016年信託資產規模跨入“20萬億元”時代。

從信託資產規模的季度環比增速看, 2016年四個季度環比增速分別是1.7%、4.25%、5.11%和11.29%。 中國人民大學信託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評價, 這是行業進入增長態勢的實際信號。

邢成進一步指出, 2016年, 信託公司依賴於外部市場環境刺激、利用相對靈活的制度安排追求“短平快”短期套利模式已經不可持續, 信託投資收益增速大幅回落,

信託業經營收入與信託項目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均呈現回落狀態。

但與此同時, 伴隨著信託公司風險治理的完善, 成本控制能力的提升, 以及信託本源的逐漸回歸, 主營業務凸顯, 信託業利潤總額持續上升。

利潤總額保持增長勢頭

2016年末, 信託業實現經營收入1116.24億元, 較2015年末的1176.06億元同比下降5.09%。 同時, 信託業利潤總額保持增長勢頭。 2016年末, 信託業實現利潤771.82億元, 較2015年末的750.59億元增長2.83%。

從具體構成來看, 利息收入與信託業務收入占經營收入比均呈現上升趨勢, 而投資收益占比則呈現下降趨勢。

從項目和投向來看, 2016年12月份清算信託項目1882個, 平均年化綜合信託報酬率為0.73%, 略高於2015年12月份的0.53%。 2016年平均年化綜合信託報酬率情況為3月份0.5%、6月份0.5%、9月份0.58%;就清算信託項目為受益人的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而言,

2016年3月份8.18%、6月份6.35%、9月份7.59%、12月份7.6%。 而2015年該收益率情況為3月份8.11%、6月份10.19%、9月份7.3%、12月份13.96%。 因此, 2016年信託項目年化綜合實際收益率, 相對於2015年而言, 整體呈現下降趨勢。

2016年信託財產的投向, 依舊是在工商企業、基礎產業、證券投資、金融機構和房地產五大領域。 2016年四季度末, 信託資產投向工商企業占比24.82%, 基礎產業占比15.64%, 證券投資占比16.2%, 金融機構占比20.71%, 房地產占比8.19%, 其他占比14.44%。 相較於2015年四季度工商企業占比上升2.31個百分點, 證券投資下降4.15個百分點, 金融機構上升2.78個百分點, 基礎產業下降2.25個百分點。

邢成分析, 2016年弱週期環境下信託業仍實現利潤穩步增長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 面對低迷的投資環境, 信託公司發力信託業務, 加大主動管理業務的研發創新, 努力提高信託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其次, 信託公司綜合管理能力普遍提升, 經營成本控制達到較高水準。 2016年信託公司普遍加強資產清收, 資產減值大幅減少, 初步統計總成本僅300多億元, 同比下降超過25%。 最後, 轉型創新步伐大幅度加快, 市場深度拓展, 盈利模式得以升級。 基金化信託產品廣泛操作, 部分信託公司不僅可以通過固定的管理傭金獲得利潤, 而且還可以通過基金投資分成獲得浮動收益。

邢成指出,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深入, 我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信託業也在轉型路口迎來了發展機遇期。

2016年12月26日,

時任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中國信託業年會“信託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中重點提到, 信託業要回歸信託本源並且服務實體經濟。

首先, 信託公司要以信託本業為主體, 聚焦資產管理、財富管理、受託服務。 其次, 信託公司要通過開展投貸聯動、債轉股等業務支援實體產業的發展, 通過並購基金促進落後產能轉型升級, 通過資產證券化盤活市場流動性, 將社會閒置資金引入實體經濟領域。

行業風險總體可控

值得注意的是, 中國信託業協會資料顯示, 信託風險專案個數和資金規模, 自2015年第四季度持續快速增加以來, 2016年第四季度實現雙雙回落。

2016年末, 信託業的風險項目個數為545個, 較第三季度減少61個, 資產規模為1175.39億元, 較第三季度末的1418.96億元減少243.57億元,

環比下降17.17%。 在1175.39億元的風險專案中, 其中集合類信託600.71億元, 占比為51.11%, 較第三季度降低21.12%;單一類信託556.92億元, 占比為47.38%, 較第三季度降低12.52%;財產管理權信託風險專案資金規模為17.76億元, 占比為1.51%, 較第三季度降低14.71%。

邢成指出, 伴隨著信託業保障基金有效運行、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的正式揭牌, 加上之前已經成立的履行行業自律職能的中國信託業協會, 在信託公司自身不斷加強風控能力的同時, 支持信託業發展的“一體三翼”架構全面建成, 形成了監管部門為監管主體, 行業自律、市場約束、安全保障為補充的多層次、多維度的信託業風險防控體系。 因此, 對應20.22萬億的信託資產規模, 不良率為0.58%的中國信託行業, 風險總體可控。

就信託賠償準備而言,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信託賠償準備規模為187.03億元,環比增長14.39%,同比增長18.83%。2016年4個季度的信託賠償準備規模分別是:一季度161.06億元,二季度161.32億元,三季度163.5億元,四季度187.03億元。其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較去年整體水準有小幅增加,由2015年末的4.12%增長到2016年末的4.15%。信託賠償準備規模的不斷擴大,說明信託公司在有意識地增強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2017年關注風險防控與監管

隨著資產規模擴大,風險因素也在逐步積累。邢成指出,這一方面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與信託業自身的結構性問題、業務短板有關。2017年信託業發展將更加關注於風險防控與監管,伴隨較大的信託資產存量,預計2017年信託業資產規模增速將有所放緩。

而且從大資管市場背景來看,大資管市場行業競爭加劇,擠壓了信託業的市場佔有率,影響了信託公司的規模擴張。信託業在2017年將繼續面臨深化轉型的壓力。

在競爭壓力上升的同時,信託行業也面臨新的監管環境。

邢成分析,在2016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將信託業務分為八類。新的分類方式表明,信託業務除了面臨傳統的信用風險管理責任之外,還要承擔市場風險、合規風險、戰略風險管理責任等,信託業風險管理形勢趨於複雜化。因此,針對信託業風險的監管規則將愈發細化完善。

首先,從行業監管視角來看,2016年監管層相繼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託公司風險監管工作的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從強調實質風險化解、引導配資業務、加大非標資金池清理力度、強化資本管理等方面明確提出信託公司要嚴守風險底線,促進行業穩健發展。

其次,信託行業評級體系和信託監管評級體系分別建立,信託公司風險控制、資產品質、合規經營全面納入監管體系。

最後,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使信託業“一體三翼”監管框架建成,信託產品統一的交易、流轉平臺的出現將極大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信託大資料平臺建立與制度的完善也使監管工具更加靈活,信託保障基金費率的差異化調整有可能成為新常態。

風險總體可控。

就信託賠償準備而言,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信託賠償準備規模為187.03億元,環比增長14.39%,同比增長18.83%。2016年4個季度的信託賠償準備規模分別是:一季度161.06億元,二季度161.32億元,三季度163.5億元,四季度187.03億元。其占所有者權益的比例,較去年整體水準有小幅增加,由2015年末的4.12%增長到2016年末的4.15%。信託賠償準備規模的不斷擴大,說明信託公司在有意識地增強行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2017年關注風險防控與監管

隨著資產規模擴大,風險因素也在逐步積累。邢成指出,這一方面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大環境有關,另一方面與信託業自身的結構性問題、業務短板有關。2017年信託業發展將更加關注於風險防控與監管,伴隨較大的信託資產存量,預計2017年信託業資產規模增速將有所放緩。

而且從大資管市場背景來看,大資管市場行業競爭加劇,擠壓了信託業的市場佔有率,影響了信託公司的規模擴張。信託業在2017年將繼續面臨深化轉型的壓力。

在競爭壓力上升的同時,信託行業也面臨新的監管環境。

邢成分析,在2016年中國信託業年會上,銀監會主席助理楊家才將信託業務分為八類。新的分類方式表明,信託業務除了面臨傳統的信用風險管理責任之外,還要承擔市場風險、合規風險、戰略風險管理責任等,信託業風險管理形勢趨於複雜化。因此,針對信託業風險的監管規則將愈發細化完善。

首先,從行業監管視角來看,2016年監管層相繼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託公司風險監管工作的意見》、《銀行業金融機構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從強調實質風險化解、引導配資業務、加大非標資金池清理力度、強化資本管理等方面明確提出信託公司要嚴守風險底線,促進行業穩健發展。

其次,信託行業評級體系和信託監管評級體系分別建立,信託公司風險控制、資產品質、合規經營全面納入監管體系。

最後,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使信託業“一體三翼”監管框架建成,信託產品統一的交易、流轉平臺的出現將極大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信託大資料平臺建立與制度的完善也使監管工具更加靈活,信託保障基金費率的差異化調整有可能成為新常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