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歐美國家是如何安置產業轉型分流員工的?趕緊來看看!

國外產業轉型升級

員工安置主要做法

歐美等西方國家先後經歷了5次產業轉型升級, 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從立法、 專項資金設立到標準操作規程 “三位一體” 下崗員工安置模式,

簡稱AFO模式。

(一) 制定法律

確保員工安置有法可依

美國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頒佈的 《貿易擴大法案》 明確規定, 對在國際貿易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導致的集體性失業人員進行就業援助, 並設立了美國貿易調整基金, 專門為集體失業人員提供資金支持。

歐盟於1975年頒佈了 《歐盟集體裁員指令》, 明確了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對集體裁員數量的限制、裁員提前通知期、 工會協商、 培訓與補償等具體內容。 日本於1959年頒佈了 《日本煤炭工人下崗安置措施臨時法案》。 法案規定, 解決煤炭下崗失業工人再就業是國家、 企業以及煤礦所在地區政府共同的責任。

(二) 設立專項基金

為員工安置提供資金保障

設立產業轉型升級員工安置援助專項基金是歐、 美、 日等國家的通用做法。 該類基金與一般的就業資金不同, 也不同於失業保險金, 它是專門為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導致的集體性下崗失業人員而設立的用於再就業援助的專項資金。

美國貿易調整基金設立以來, 專門為產業轉型升級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培訓、 求職、 重新安置補貼、收入補助和其他再就業服務, 以使失業工人重新找到工作。 自1975年以來, 近360萬名工人享受到該資金的就業援助。

歐盟自2007年開始運行全球化調整基金, 主要提供求職援助服務 (包括職業引導、 個性化培訓和再培訓、 職業介紹、 創業能力培養、 自主開業輔導), 限期特殊補助 (包括求職補貼、 勞動力流動或異地就業補貼、 教育培訓補貼)以及貧困或年長人員再就業激勵三類救助服務。

這為結構性調整導致的大規模失業人員再就業發揮了積極作用。

(三) 嚴格執行標準操作規程

實現精准安置

歐美國家重視產業轉型升級員工安置工作實施的系統性和精准性建設, 形成了由失業預防、被裁員工早期干預、 勞動關係解除與經濟補償、 定制化培訓以及定制化公共就業服務五個環節構成的員工安置標準化操作規程。

積極開展失業預防。 從集體失業預防入手, 著重突出失業預測與預防為重點的預警系統, 提前預測轉型升級產業失業員工總量, 提前做好轉崗培訓, 避免“井噴式”下崗, 實現有計劃有控制下崗,

避免造成社會穩定風險。

實施被裁員工早期干預。 政府或工會對企業集體裁員行為進行干預, 主要內容有企業裁員原因、數量、 時間、 被裁人員標準確定以及救助標準等。

解除勞動關係並給予經濟補償。 根據國家法律規定, 結合企業自身狀況, 企業、 工會通過談判方式制定被裁員工勞動關係解除和經濟補償方案。 被裁人數超過一定規模後, 企業裁員經濟補償方案報勞動部門進行備案或報批。

開展定制性培訓。 工會組織與被裁員工進行 “一對一” 面談, 結合其自身職業技能現狀和職業發展意願, 制定被裁員工轉崗培訓計畫。 被裁人員培訓費用, 由設立的專項基金資助。

提供定制性就業服務。 當政府接到企業裁員通知後,

便會指定就業服務機構派出工作人員到企業與被裁人員談話, 瞭解情況, 進行登記, 並對他們的再就業進行指導、 幫助, 提供定制性就業服務, 為下崗失業人員介紹新工作。

啟示與借鑒

歐美國家產業轉型升級員工再就業安置做法對我國的啟示與借鑒如下:

(一) 注重解決問題的系統性

歐美國家的立法、 專項資金、操作規程構成下崗員工安置的一個完整體系, 三者之間相互關聯互為依託。 立法是下崗員工安置的法律依據, 專項資金為員工安置提供資金保障, 五大操作規程是員工安置的具體措施。

產業轉型升級員工安置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 既涉及政策法規、資金配套和具體實施三個層面, 也涉及行業、 區域的差異。做好產業轉型升級下崗員工安置工作, 必須突出系統性和完整性,從政策法規、 資金支援和實際操作標準規程三個層面系統地去考慮,做好頂層系統設計。

(二) 高度重視失業預防和

失業人員早期干預的重要作用

失業預防宗旨是把下崗職工安置工作前移, 抓早抓巧, 突出產業轉型升級職工安置工作的完整性、系統性和計劃性。 提前預測與預警, 提前做好轉崗培訓和轉崗安置, 可以有序有計劃地實施下崗員工再就業安置工作, 避免群體性員工下崗帶來的安置工作壓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社會不穩定風險。

(三) 充分發揮專項基金的作用

歐美實踐證明, 設立專項救助基金對產業轉型升級下崗員工安置非常有效。

以美國貿易調整基金在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實施年度為例, 此間共涉及11.7345萬工人, 其中85%的人接受了培訓, 接受培訓的人中,70%完成了規定時間的培訓, 平均培訓時間大約58周。70%的工人重新找到了工作, 76%的工人領到了補發的工資, 就業穩定率為91%。

2007-2014年間, 歐盟全球化調整基金批准了來自各成員國的134個救助申請, 批准資金5.6億歐元, 共資助了12余萬名下崗員工再就業。

(四) 完善的標準化操作規程

是安置工作精細化的關鍵

完整的操作規範流程是歐美國家實施下崗員工安置工作精細化的重要體現。 我國下崗員工安置更多地注重員工勞動關係解除與補償、提供轉崗培訓和就業服務三個層面, 往往忽略了對關停並轉企業開展失業預防和群體下崗員工失業干預。 在員工培訓和再就業服務方面, 精細化程度也不夠。

對策建議

(一) 適時設立我國產業轉型

升級員工安置專項救助基金

結合我國未來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趨勢以及當前我國化解產能過剩現實情況, 在保持現有就業專項資金運行體制情況下, 著手研究制定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員工安置專項基金, 專門針對因鼓勵產業轉型升級而帶來的群體性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援助, 從而助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戰略實施,加快推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進程, 不斷培育我國產業競爭力,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

(二) 制定並完善我國產業

轉型升級員工安置標準操作規程

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產業轉型升級職工安置標準操作規程,建立群體性員工下崗失業預測系統,做到早預測、 早準備、 早行動,指導企業做好下崗員工安置方案。重視對產業轉型升級集體裁員的早期干預, 充分發揮工會在早期干預中的重要作用, 促進下崗員工主動參加轉崗培訓, 干預結果要提交當地政府部門備案。突出抓好下崗員工定制性培訓和定制性就業服務。 深入瞭解下崗失業人員的年齡、 性別、 文化程度、 就業意願等實際情況, 科學確定培訓的專業和課程, 在全國範圍內選擇培訓學校和培訓資源, 滿足失業人員培訓需求, 提高失業人員再就業能力。 提供 “一對一”“一人一策” “零距離” 的“私人定制” 就業援助幫扶服務, 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下崗員工再就業精准服務管理模式。

作者:王永奎 編輯:鄧小栗

(一) 注重解決問題的系統性

歐美國家的立法、 專項資金、操作規程構成下崗員工安置的一個完整體系, 三者之間相互關聯互為依託。 立法是下崗員工安置的法律依據, 專項資金為員工安置提供資金保障, 五大操作規程是員工安置的具體措施。

產業轉型升級員工安置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 既涉及政策法規、資金配套和具體實施三個層面, 也涉及行業、 區域的差異。做好產業轉型升級下崗員工安置工作, 必須突出系統性和完整性,從政策法規、 資金支援和實際操作標準規程三個層面系統地去考慮,做好頂層系統設計。

(二) 高度重視失業預防和

失業人員早期干預的重要作用

失業預防宗旨是把下崗職工安置工作前移, 抓早抓巧, 突出產業轉型升級職工安置工作的完整性、系統性和計劃性。 提前預測與預警, 提前做好轉崗培訓和轉崗安置, 可以有序有計劃地實施下崗員工再就業安置工作, 避免群體性員工下崗帶來的安置工作壓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社會不穩定風險。

(三) 充分發揮專項基金的作用

歐美實踐證明, 設立專項救助基金對產業轉型升級下崗員工安置非常有效。

以美國貿易調整基金在2004年10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實施年度為例, 此間共涉及11.7345萬工人, 其中85%的人接受了培訓, 接受培訓的人中,70%完成了規定時間的培訓, 平均培訓時間大約58周。70%的工人重新找到了工作, 76%的工人領到了補發的工資, 就業穩定率為91%。

2007-2014年間, 歐盟全球化調整基金批准了來自各成員國的134個救助申請, 批准資金5.6億歐元, 共資助了12余萬名下崗員工再就業。

(四) 完善的標準化操作規程

是安置工作精細化的關鍵

完整的操作規範流程是歐美國家實施下崗員工安置工作精細化的重要體現。 我國下崗員工安置更多地注重員工勞動關係解除與補償、提供轉崗培訓和就業服務三個層面, 往往忽略了對關停並轉企業開展失業預防和群體下崗員工失業干預。 在員工培訓和再就業服務方面, 精細化程度也不夠。

對策建議

(一) 適時設立我國產業轉型

升級員工安置專項救助基金

結合我國未來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趨勢以及當前我國化解產能過剩現實情況, 在保持現有就業專項資金運行體制情況下, 著手研究制定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員工安置專項基金, 專門針對因鼓勵產業轉型升級而帶來的群體性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援助, 從而助推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戰略實施,加快推進我國產業轉型升級進程, 不斷培育我國產業競爭力,順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

(二) 制定並完善我國產業

轉型升級員工安置標準操作規程

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產業轉型升級職工安置標準操作規程,建立群體性員工下崗失業預測系統,做到早預測、 早準備、 早行動,指導企業做好下崗員工安置方案。重視對產業轉型升級集體裁員的早期干預, 充分發揮工會在早期干預中的重要作用, 促進下崗員工主動參加轉崗培訓, 干預結果要提交當地政府部門備案。突出抓好下崗員工定制性培訓和定制性就業服務。 深入瞭解下崗失業人員的年齡、 性別、 文化程度、 就業意願等實際情況, 科學確定培訓的專業和課程, 在全國範圍內選擇培訓學校和培訓資源, 滿足失業人員培訓需求, 提高失業人員再就業能力。 提供 “一對一”“一人一策” “零距離” 的“私人定制” 就業援助幫扶服務, 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下崗員工再就業精准服務管理模式。

作者:王永奎 編輯:鄧小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