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看2016薪酬報告,選擇加薪增幅大的行業就業

2016年, 中國企業平均員工薪酬增長為6.7%, 員工離職率為20.8%, 其中主動離職率為14.9%, 被動離職率為5.9%。

薪酬漲幅行業差異化顯著

2016年, 全國平均薪酬漲幅(不含晉升)增長為6.7%, 與GDP增幅持平, 2017年預計平均薪酬漲幅為6.9%(不含晉升)。 然而, 今年薪酬漲幅行業差異化顯著。 其中, 以互聯網(10.3%)領先, 地產(8.0%)、高科技(7.9%)和醫療器械(7.6%)位居前列。 外資醫藥(7.0%)和零售行業(6.8%)的薪酬漲幅也高於全國平均, 而工程(5.3%)和酒店行業(4.5%)的薪酬漲幅則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準。

員工離職率依然居高不下

2016年全國員工離職率為20.8%, 依然保持在高位, 這凸現了長期以來人才儲備不足和人才供給的不平衡。 從行業來看, 酒店行業員工離職率最高(43.4%), 互聯網次之(36%), 地產、零售、物流和消費品行業的離職率也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互聯網行業, 尤其是互聯網創業公司, 由於擁有更加扁平化的結構、更快的職業晉升路徑和開放創新的組織文化,

形成人才競爭的高地, 依然深受求職者(尤其是85和90後)的青睞。 但同時, 互聯網創業公司管理粗放, 業務模式不成熟和不確定, 因此員工離職率較高。 ”

人力成本持續攀升, 人員效能有待提升

人員薪酬福利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

比如, 2015年工程行業員工薪酬福利占比為32.1%, 比2014年(30.9%)高出1.2個百分點。 物流行業2015年占比為16.1%, 比2014年(15.0%)高出1.1個百分點。 儘管各大企業人員編制收緊, 甚至不少企業紛紛凍結人員增長。 但全行業看來, 企業的人員增長還在緩步上升。

同時, 今年全國平均薪酬增長儘管下降至6.7%, 但仍處於7%左右的高位。 人員增加、最低工資和調薪的增長是促使人力成本持續攀升的主要因素。 而且這些只是顯性的人力成本, 如果再加上人員流失、人員培訓等隱性成本, 人力成本占比勢必更高, 擠壓企業的利潤空間。 ”

在人力成本持續升高的情況下, 人均效能亟待提高。 2016年外資醫藥公司中國全職員工的人均薪酬福利成本約為313620元人民幣, 比2015年上升了12%。 而且中國高管和同等級別的美國高管薪酬不相上下,

人力成本相當。

在領先的外資醫藥公司中, 中國員工的人均營業收入約為1568000元人民幣, 全球員工的人均營業收入約為3216000 元人民幣, 幾乎是中國員工效能的兩倍。 此外, 互聯網行業發達國家員工人均薪酬福利成本(約536000元人民幣)是中國員工(約348400元人民幣)的1.5倍左右, 而發達國家員工的人均營業收入(約5762000元人民幣)則是中國員工(約3015000元人民幣)的1.9倍。 對比顯示中國企業提高員工效能迫在眉睫。 ”

高績效文化行業不一, 民營企業勢頭強勁

把績效與薪酬掛鉤一直是企業領導和人力資源數十年來的口頭禪。 然而, 真正做到按績效付薪、把績效與薪酬高度關聯起來的企業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多。

例如, 消費品行業平均薪酬漲幅為6.7%, 而最優績效的員工平均漲薪13.9%, 而較差績效的員工平均漲薪僅為4.4%。 同樣, 儘管汽車行業平均薪酬漲幅低於全國平均, 但最優績效的員工平均漲薪可達13%, 而績效較差的員工平均漲薪僅4%。

相比之下, 化工行業除了少數最優績效和高績效員工外, 大部分集中在一般績效員工的群體,凸顯出該行業一如既往的溫和平穩的績效管理理念。對多數行業亦或是企業而言,真正把績效和薪酬有效關聯起來、建立績效驅動的文化還待時日。

反觀近年來民營企業的高績效文化建設,成績斐然,從民營企業的獎金在全面薪酬的占比以及獎金分配可見一斑。和外資企業相比,民營企業的獎金分配向最優績效員工和高績效員工的傾斜力度更大。

除此之外,在互聯網時代,民營企業在人才激勵方面不斷嘗試、創新和突破,在長期激勵方面的方法更為豐富和多元化。

除此之外,民營企業在股權激勵方面的探索更為大膽和多樣,近年來掀起的合夥人熱潮,不僅使核心人才有機會享有股權,還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實現自我的平臺,結合搭建扁平化、平等的企業文化,讓合夥人與股東共用創造的價值。

保留人才和提高員工效能是當務之急

在人力成本持續攀升、調薪預算繼續下降的情況下,如何更為有效地激勵和保留優秀人才、提高員工效能是所有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高績效文化建設——打造公平、透明的高績效文化、按績效付薪並加大獎酬差異力度是企業當一以貫之的策略。

培養敬業的領導——企業提高中基層管理人員領導力的同時,還應提高他們的敬業度,並培養他們激勵下屬、提高員工敬業度的能力。

全面報酬及溝通——企業應提供差異化、多元化、個性化的員工福利,並加強和員工對全面報酬理念的宣貫和溝通。

企業文化和雇主品牌建設——企業應堅持不懈地塑造自身企業文化,並打造積極健康的雇主品牌。

大部分集中在一般績效員工的群體,凸顯出該行業一如既往的溫和平穩的績效管理理念。對多數行業亦或是企業而言,真正把績效和薪酬有效關聯起來、建立績效驅動的文化還待時日。

反觀近年來民營企業的高績效文化建設,成績斐然,從民營企業的獎金在全面薪酬的占比以及獎金分配可見一斑。和外資企業相比,民營企業的獎金分配向最優績效員工和高績效員工的傾斜力度更大。

除此之外,在互聯網時代,民營企業在人才激勵方面不斷嘗試、創新和突破,在長期激勵方面的方法更為豐富和多元化。

除此之外,民營企業在股權激勵方面的探索更為大膽和多樣,近年來掀起的合夥人熱潮,不僅使核心人才有機會享有股權,還有更多的話語權和實現自我的平臺,結合搭建扁平化、平等的企業文化,讓合夥人與股東共用創造的價值。

保留人才和提高員工效能是當務之急

在人力成本持續攀升、調薪預算繼續下降的情況下,如何更為有效地激勵和保留優秀人才、提高員工效能是所有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企業應從以下方面著手:

高績效文化建設——打造公平、透明的高績效文化、按績效付薪並加大獎酬差異力度是企業當一以貫之的策略。

培養敬業的領導——企業提高中基層管理人員領導力的同時,還應提高他們的敬業度,並培養他們激勵下屬、提高員工敬業度的能力。

全面報酬及溝通——企業應提供差異化、多元化、個性化的員工福利,並加強和員工對全面報酬理念的宣貫和溝通。

企業文化和雇主品牌建設——企業應堅持不懈地塑造自身企業文化,並打造積極健康的雇主品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