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剛毅男人的藝術信條,用身體表現“自然環境”

1971年9月, 紐約的米勒頓郊區, 攝影師阿諾·拉菲爾·閔奇恩(Arno Rafael Minkkinen)脫掉外套, 拍攝了一張自拍照, 他那時還沒能預料到這對他意味著什麼——從那天起, Minkkinen的自拍攝影系列開始了, 而且, 從此再未停止過。

閔奇恩是一位芬蘭裔美國攝影師。 1945年出生于芬蘭赫爾辛基, 在羅德島設計學院作為一名碩士學生, 師從于著名攝影師哈裡·卡拉漢和阿倫·西斯金德, “生於內心, 印於影像”(他為柯尼卡美能達寫的廣告語)成為他的藝術信條。

從1971年開始徒步旅行, 足跡遍及美國、歐洲的東西部、日本和北歐國家。 在許多歷史名城拍攝了一系列影像, 例如巴黎、布拉格和赫爾辛基。 閔奇恩的照片中無法忽視的自然元素: 森林、湖泊、河流、山脈、沙漠、峽谷、海洋與他的身體融為一體,

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 無論他做出環狀手姿, 遠方的月光從中透過, 形成光球, 還是用伸出的胳膊模擬山脊上的溝壑, 他的照片流露出他對環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構成某一風景的形狀和圖案的敏銳感。 他的身體體現了環境最有趣的特點。

而且, 一切都是真實的——他真的會在寒冬臘月躺在雪地中。 他堅持用單一曝光的方法進行自我肖像的拍攝, 沒有刻意調校相機或是在暗房裡對相片進行更改。 閔奇恩對他的照片沒有經過PS合成感到非常自豪:“我的作品有一些可能看起來很簡單,

但是在現實條件中能檢測出人體的極限在哪或者你是否願意冒險。 ”

除了對自然景色富有寓意的模仿, 閔奇恩還善於使用自然元素的屬性, 如水的反射加強照片的審美力度。 他富有創意的視角和出色的拍攝技能將水邊一排樹的最簡單風景轉變為攝影師手拔一束木棍的花園。 如果沒有閔奇恩拳頭插入水中的手勢,給人一隻手握著一束乾草的印象,樹映在水中的輪廓將不被人察覺。

他通過圖片向我們介紹他自己和他的生活,複雜的思想和情緒像河流一般流淌在他的藝術中,絕望、悲傷、憤怒、恐懼、孤獨、寂寞和深深的內心世界,在人與自然的前景背景之間一一展現出來。

每次看到他的照片,我都會感到一種信服――一個男人關於文明與自然世界最初的信奉,還有他自己精神上長期探索和一個孤獨靈魂的旅程,無不讓人想像歌德一樣驚呼,“真美啊,快停下吧”,哪怕一轉念,你又希望這旅程永遠不會停止。

Una

# YT活動大贈票#

只限在上海的小夥伴參與,小夥伴移步後臺留言報名即有機會獲得價值500¥的 2017鈦媒體T-EDGE科技生活節——《鈦空艙體驗展》 (每天抽取三名)

T-EDGE試圖引領大家張開透視未來生活之眼,發起一場由科技生活領袖峰會與大型體驗式創想空間相結合的線下未來實驗。

如果沒有閔奇恩拳頭插入水中的手勢,給人一隻手握著一束乾草的印象,樹映在水中的輪廓將不被人察覺。

他通過圖片向我們介紹他自己和他的生活,複雜的思想和情緒像河流一般流淌在他的藝術中,絕望、悲傷、憤怒、恐懼、孤獨、寂寞和深深的內心世界,在人與自然的前景背景之間一一展現出來。

每次看到他的照片,我都會感到一種信服――一個男人關於文明與自然世界最初的信奉,還有他自己精神上長期探索和一個孤獨靈魂的旅程,無不讓人想像歌德一樣驚呼,“真美啊,快停下吧”,哪怕一轉念,你又希望這旅程永遠不會停止。

Una

# YT活動大贈票#

只限在上海的小夥伴參與,小夥伴移步後臺留言報名即有機會獲得價值500¥的 2017鈦媒體T-EDGE科技生活節——《鈦空艙體驗展》 (每天抽取三名)

T-EDGE試圖引領大家張開透視未來生活之眼,發起一場由科技生活領袖峰會與大型體驗式創想空間相結合的線下未來實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