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連姜文都開始拍電視劇了,技術革新後,電視劇趕超電影不遠了!

姜文曾說過, 電影是桔子汁, 電視劇就是把桔子汁倒在澡盆裡, 然後你就喝那洗澡水。

然而, 曾經把電視劇比作洗澡水的姜文, 要拍電視劇了。

3月13日, 第21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上浙江天意影視有限公司帶來了《曹操》將於今年開機的消息。 該劇將由《人間正道是滄桑》《大明王朝1566》的導演張黎執導, 姜文領銜主演, 易中天擔任顧問。

如果一切屬實, 這將是姜文23年後再次主演電視劇。

“電影咖回流拍電視劇”是最近的一個熱門話題。 前有周迅、趙薇、範冰冰等大花挑大樑回歸, 後有白百何、王珞丹姐妹花齊演醫院職業劇。 最近官宣的《凰權》更是請來了陳坤、倪妮兩位電影咖加盟。 一時間, 電影咖出演電視劇成為一種流行。 這次回歸的姜文格外有重量, 不僅僅是23年這個數字, 還有被稱為電影天才導演的名頭。

為什麼連姜文這樣的人都來演電視劇了?電影咖不斷回流電視劇, 對行業又意味著什麼?

拍攝風險大, 電影咖號召力沒那麼好使了

談到電影咖, 自然要先說電影行業。

1、“拐點”來臨, 電影不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最近, 各大電影公司的財報都陸續出來了。 2016年, 是電影行業增速放緩的一年, 也被很多業內人士評為“拐點”的一年。

萬達2015年營收增幅為50%左右, 2016年降低為40%。 光線傳媒經歷了2015年27%的營收增幅之後, 2016年僅有14%。 華誼兄弟最慘, 從2015年營收增幅63%, 到了2016年變成了負增長, 縮減了10%。

從電影行業三巨頭2016年的業績可以管中窺豹, 2016年電影市場發展速度放緩, 進入了平穩期。 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是擠掉泡沫的時期。

總之, 電影市場不再如之前那麼火爆, 利潤空間縮小, 大製作也不乏有石沉大海之作。 2016年賠本的知名電影非常之多。

《長城》《擺渡人》《爵跡》《葉問3》等電影都是巨額投資來勢洶洶, 最終卻無力回本。 電影利潤空間的壓縮, 也代表著電影演員片酬的壓縮。

2、粉絲經濟下, 資深電影咖不那麼好使了

近年除了成龍、周星馳、葛優等少數幾個電影咖, 當年的高逼格電影咖還有誰有票房號召力。

章子怡等眾星加盟的《太平輪》虧得連底褲都不剩了。 梁朝偉、金城武合作的《擺渡人》也是成績慘澹。 邀請了好萊塢巨星和劉德華的《長城》, 照樣成為最虧電影。

現在的電影咖不再像之前那樣是票房的保障了。 粉絲經濟的到來, 讓“小鮮肉”“小鮮花”的商業價值激增。 他們這些人反而比所謂的電影咖更有票房號召力。 這就讓人很尷尬了, 粉絲會為自己喜歡的偶像包場、鎖場甚至掏錢做宣傳, 這都是一些演技派的電影咖所不能想像的。

電影咖的電影票房還要依靠電影本身品質過硬, 如果口碑惡化,便沒有人買帳。偶像明星的票房就算爛評如潮,仍然有粉絲在大把大把掏錢。換做你是電影製作方,你選誰?

優質的電影當然更喜歡選擇電影咖,但是一年之中,優質電影又有多少?周迅也是演了兩部校園愛情電影之後,才等來了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

拍電視劇錢多又賺粉,誰會不幹

與電影圈的頹勢相比,雖然電視劇行業問題多多,但仍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態。大劇投資的天花板不斷被突破。

2014年,媒體嚷著電視劇成本“哄抬”,最大投資的新版《三國》不過1.5億。而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國產電影的頂級製作費也不過3億左右,像《捉妖記》、《尋龍訣》、《美人魚》。當你在為《幻城》喊出3億造價的吆喝驚歎時,《贏天下》已經要用5億製作費衝擊“亞洲電視劇單體劇碼最高紀錄”。而你還沒喘過氣來,喜天影業的《阿麥從軍》也畫出了5億的大餅,和唐德影視“深情對望”。這還不算完,近期業內更有消息傳來《武動乾坤》投資已過6億!

電視劇單體投資的增加,表示能給演員的片酬多了。現在明星片酬高是熱門的話題。對於電影咖來說,動輒幾千萬的砸過來,誰能不動心?

陳坤在真人秀《二十四小時》發佈會上接受群訪時就曾坦白,之所以會接拍電視劇,是因為電視劇片酬給得高。

其實電影咖接拍電視劇,好處不僅僅是給的片酬高賺的多。在互聯網時代,粉絲經濟的盛行,也讓演員意識到了人氣的重要性。接拍電視劇恰恰是演員最快速又有效的吸粉方式。

君不見,被捧了那麼久的大甜甜,和那麼多大咖合作拍電影,除了得到一個有後臺的名聲外還得了什麼?現在拍攝了大女主電視劇《大唐榮耀》,雖然該劇在電視臺的收視率比較一般,但景甜的人氣就是急升,已經快成為流量,演技也獲得了眾人的點贊。

演員的選擇是風向標,電影電視劇界限越來越模糊

其實電影咖回流電視劇並不僅僅是中國特色,這種現象已經蔓延到全世界。

奧斯卡影后妮可·吉德曼與瑞茜·威瑟斯彭,聯手謝琳·伍德蕾、蘿拉·鄧、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主演劇碼《大小謊言》。同樣是奧斯卡影后的潔西嘉·蘭格和蘇珊·薩蘭登主演電視劇《宿敵:貝蒂和瓊》,劇中還邀請了諸如凱薩琳·澤塔·鐘斯、凱西·貝茨、史坦利·圖奇、裘蒂·大衛斯等一眾奧斯卡獲得者或提名人助陣。

《德州長子》的主演是前任“007”皮爾斯·布魯斯南,此外新科奧斯卡影后艾瑪·斯通、“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都將出演美劇……梅麗爾·斯特裡普、羅伯特·德尼祿、朱麗安·摩爾等電影大咖也全都敲定了電視劇項目。

曾經那條橫在電影和電視劇之間的鴻溝已經在慢慢消失。

歸根結底,在於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劇投資的提高,以前只能用在電影中的技術,已經開始可以越來越廣泛地用在電視劇中了。電影的逼格已經不能甩開電視劇了。

《權力的遊戲》中惟妙惟肖的特效放在以前是不敢想像放在電視劇中的。美劇現在號稱的電影品質就是趨勢,未來,也許大家連電影品質這個詞都不會用。品質這個詞,已經不再僅僅屬於電影。

網劇《熱血長安》是“在北京拍攝的唐朝故事”,90%的佈景由特效完成。這項即時渲染引擎之前多用於電影領域,現在網劇都開始運用了。

電視劇在拍攝技術提升的同時,相比電影只有兩個小時的故事,可以發揮的空間更大,也可以使人物更為豐滿生動。

在中國,引發社會話題討論的往往是電視劇,例如《歡樂頌》在2016年引發了全民討論。但是電影卻鮮少有這樣的效果。

瘋狂湧入影視圈的資本也是打破電影和電視劇界限的推動者。電視劇單體投資的增高是市場的加大,《贏天下》5億的投資僅網路版權就售出了5.6億的天價。

資本的注入,讓IP產業鏈這個概念開始興起,電影和電視劇都成為了產業鏈中的一環,兩者的界限也就更模糊了。《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影劇聯動變得越來越普遍。

目前越來越多公司開始電影電視劇兩手都要抓。萬達影視收購電視劇公司新媒誠品,華誼兄弟設有電視劇事業部,華策也開始出品電影。

電影咖的選擇是行業風向標,在不久的未來,電影再也不能高高在上地俯視電視劇了。

如果口碑惡化,便沒有人買帳。偶像明星的票房就算爛評如潮,仍然有粉絲在大把大把掏錢。換做你是電影製作方,你選誰?

優質的電影當然更喜歡選擇電影咖,但是一年之中,優質電影又有多少?周迅也是演了兩部校園愛情電影之後,才等來了許鞍華的《明月幾時有》。

拍電視劇錢多又賺粉,誰會不幹

與電影圈的頹勢相比,雖然電視劇行業問題多多,但仍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狀態。大劇投資的天花板不斷被突破。

2014年,媒體嚷著電視劇成本“哄抬”,最大投資的新版《三國》不過1.5億。而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國產電影的頂級製作費也不過3億左右,像《捉妖記》、《尋龍訣》、《美人魚》。當你在為《幻城》喊出3億造價的吆喝驚歎時,《贏天下》已經要用5億製作費衝擊“亞洲電視劇單體劇碼最高紀錄”。而你還沒喘過氣來,喜天影業的《阿麥從軍》也畫出了5億的大餅,和唐德影視“深情對望”。這還不算完,近期業內更有消息傳來《武動乾坤》投資已過6億!

電視劇單體投資的增加,表示能給演員的片酬多了。現在明星片酬高是熱門的話題。對於電影咖來說,動輒幾千萬的砸過來,誰能不動心?

陳坤在真人秀《二十四小時》發佈會上接受群訪時就曾坦白,之所以會接拍電視劇,是因為電視劇片酬給得高。

其實電影咖接拍電視劇,好處不僅僅是給的片酬高賺的多。在互聯網時代,粉絲經濟的盛行,也讓演員意識到了人氣的重要性。接拍電視劇恰恰是演員最快速又有效的吸粉方式。

君不見,被捧了那麼久的大甜甜,和那麼多大咖合作拍電影,除了得到一個有後臺的名聲外還得了什麼?現在拍攝了大女主電視劇《大唐榮耀》,雖然該劇在電視臺的收視率比較一般,但景甜的人氣就是急升,已經快成為流量,演技也獲得了眾人的點贊。

演員的選擇是風向標,電影電視劇界限越來越模糊

其實電影咖回流電視劇並不僅僅是中國特色,這種現象已經蔓延到全世界。

奧斯卡影后妮可·吉德曼與瑞茜·威瑟斯彭,聯手謝琳·伍德蕾、蘿拉·鄧、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主演劇碼《大小謊言》。同樣是奧斯卡影后的潔西嘉·蘭格和蘇珊·薩蘭登主演電視劇《宿敵:貝蒂和瓊》,劇中還邀請了諸如凱薩琳·澤塔·鐘斯、凱西·貝茨、史坦利·圖奇、裘蒂·大衛斯等一眾奧斯卡獲得者或提名人助陣。

《德州長子》的主演是前任“007”皮爾斯·布魯斯南,此外新科奧斯卡影后艾瑪·斯通、“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都將出演美劇……梅麗爾·斯特裡普、羅伯特·德尼祿、朱麗安·摩爾等電影大咖也全都敲定了電視劇項目。

曾經那條橫在電影和電視劇之間的鴻溝已經在慢慢消失。

歸根結底,在於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劇投資的提高,以前只能用在電影中的技術,已經開始可以越來越廣泛地用在電視劇中了。電影的逼格已經不能甩開電視劇了。

《權力的遊戲》中惟妙惟肖的特效放在以前是不敢想像放在電視劇中的。美劇現在號稱的電影品質就是趨勢,未來,也許大家連電影品質這個詞都不會用。品質這個詞,已經不再僅僅屬於電影。

網劇《熱血長安》是“在北京拍攝的唐朝故事”,90%的佈景由特效完成。這項即時渲染引擎之前多用於電影領域,現在網劇都開始運用了。

電視劇在拍攝技術提升的同時,相比電影只有兩個小時的故事,可以發揮的空間更大,也可以使人物更為豐滿生動。

在中國,引發社會話題討論的往往是電視劇,例如《歡樂頌》在2016年引發了全民討論。但是電影卻鮮少有這樣的效果。

瘋狂湧入影視圈的資本也是打破電影和電視劇界限的推動者。電視劇單體投資的增高是市場的加大,《贏天下》5億的投資僅網路版權就售出了5.6億的天價。

資本的注入,讓IP產業鏈這個概念開始興起,電影和電視劇都成為了產業鏈中的一環,兩者的界限也就更模糊了。《何以笙簫默》《微微一笑很傾城》……影劇聯動變得越來越普遍。

目前越來越多公司開始電影電視劇兩手都要抓。萬達影視收購電視劇公司新媒誠品,華誼兄弟設有電視劇事業部,華策也開始出品電影。

電影咖的選擇是行業風向標,在不久的未來,電影再也不能高高在上地俯視電視劇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