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通拓李鵬博:在新興市場掘金有三條好路子

【億邦動力網訊】在全球市場需求的驅動下, 近幾年成就了不少年銷售上億、十億甚至近百億元的跨境出口電商賣家。 然而, 這並不代表新創企業已經可以放棄“巨頭夢”了, 因為廣闊的新興市場暫時不一定能被一家獨佔, 抓住此機遇或能當上“一方霸主”。

但面對電商、物流、支付等基礎設施並未成熟發展的新興市場, 出口電商如何把握商機呢?日前, 在“2017深圳跨境電商出口峰會”, 通拓科技合夥人李鵬博給出了答卷。

通拓科技合夥人李鵬博

以下為通拓科技合夥人李鵬博演講實錄(經億邦動力網整理及刪改):

從過去這些年跨境出口電商的發展情況上看, 歐美市場依舊是主流市場, 翻開各個大賣家的資料, 歐美市場裡的銷售額絕對都是占比非常大的。

但是, 從增量市場來看, 實際上很多賣家在非洲、中東、印度、東南亞、南美、俄羅斯、土耳其、巴基斯坦、東歐等新興市場的增速都是很快的,

每個月環比可以就是翻一倍。 這也顯示著新興市場的潛力。

那麼在這些具有極大潛力的新興市場裡面, 出口電商如何抓住機遇呢?根據不同的三個痛點有三條很好的打法。

第一、缺乏線上品牌痛點

線上品牌一定會隨著整個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而做起來的。 但在新興市場裡面, 線上品牌還是很缺乏的, 這就會成為各個出口賣家的機會——用產品品牌深挖一個新興市場。

當然, 要注意的是, 雖然出口電商要打造線上品牌, 但其實沒必要固執於線上管道。 這是出口電商行業發展這麼多年所學到的教訓, 即未來管道一定是多元化的。

目前來看, 新興市場大部分主流市場還是線上下,

如果賣家現在馬上純粹把自己禁錮線上上這個管道, 自己在這個市場的銷量可能不會特別大, 所以在新市場只做線上是沒有必要的。

所以, 目標是要打造線上品牌, 線下也是一個市場, 也不能放棄, 哪怕用一點點資源佈局一下也行。

現在其實很多中國出口商品根據當地痛點已經開始在海外市場站穩腳了。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出口充電寶品牌ANKER, 在過去這些年通過歐美市場做起來品牌化的經驗是非常值得人學習的。 也有一些品牌商抓住新市場的痛點, 如抓住黑人拍照的痛點把黑人拍出非常亮的照片, 這些產品和品牌是有機會的。

第二、缺乏多元化的線上管道

以中國電商為例, 中國電商發展這麼多年, 從過去一兩家獨大的電商狀況到現在已經發展很多不錯的小而美平臺。

包括拼多多這種流量幾十億的平臺。 在全球, 未來肯定會有更多元化的管道出來。 對於出口賣家而言, 是可以爭取這個紅利的——即通過一個管道品牌挖掘一個新興市場。

比如做一個獨立站。 Shein和執禦科技是兩個比較典型的代表。 兩家都是服裝起家的, Shein主要深耕歐盟市場, 而執禦主要挖掘的是新興市場機會。

目前, Shein主要市場還在歐盟, 從Shein例子看, 歐盟成熟市場要做類似亞馬遜這裡全品類的平臺機會實在太渺茫了, 只能做細分市場, 把服裝搞好, 網垂直化去走。

但到了新興市場就不一樣了。 執禦目前在中東市場的佔有率非常靠前, 現在已經把類目擴展到電子產品闔家居了。

因此, 新興市場還是有做大而全平臺的機會的。

第三、缺乏上游供應鏈體系痛點

即使現在一部分的中國產品已經轉移到東南亞進行製造, 但整個系統性的中國製造體系還是在的。 部分鞋類產品可以轉移到東南亞這裡國家生產, 但為人汽車製造企業和週邊配件企業是很難一下子搬過去的。

因此, 擁有中國製造基礎的企業在整個出口行業中是有非常大的競爭力的。 這就早就了新興市場第三個機遇——海量鋪貨覆蓋所有新興市場。

這個打法主要針對超級大賣家。 眾所周知, 環球易購、TOMTOP、Banggood等都是很早很典型的泛供應鏈企業。 這些超級大賣家有很多SKU, 可以應對多語言、多幣種、多管道、多無聊、多倉庫等複雜狀況。 對於這類企業,要拿下新興市場,是具備合適的土壤的。

此外,雖然歐盟市場對品牌自民黨和智慧財產權這塊很關注,但在新興市場確實另外一種景象,賣家可以去尋找一下生意的機會,實際上每個新興市場都不太一樣,但包括中國等各個市場,都有這麼一段“做生意”的紅利期。

比如印度市場,對於產品品質這塊,亞馬遜印度可能還是要求比較高,但印度老百姓對產品品質要求實際上沒那麼高的,只要有一定品質標準就行了,他們對價格更加敏感。

總得來說,通過以上三點,空間電商企業要往一些新的爆發增量市場是可以獲得一些潛在機會的,這個機會和中國的一個字——“機”特別相似。

“機”是微弱的勢能、一個苗頭。如果一個商人能在茫茫的商道裡發現這樣的“機”和苗頭,他的業務很可能在接下來幾年爆發、成長,超越原有的大型品牌,相信這個“機”在新興市場裡體現得非常明顯,這個“機”不能太短,也不能超前,恰到好處,抓到這樣的機很可能就恰到好處地抓到新興市場的機會。

對於這類企業,要拿下新興市場,是具備合適的土壤的。

此外,雖然歐盟市場對品牌自民黨和智慧財產權這塊很關注,但在新興市場確實另外一種景象,賣家可以去尋找一下生意的機會,實際上每個新興市場都不太一樣,但包括中國等各個市場,都有這麼一段“做生意”的紅利期。

比如印度市場,對於產品品質這塊,亞馬遜印度可能還是要求比較高,但印度老百姓對產品品質要求實際上沒那麼高的,只要有一定品質標準就行了,他們對價格更加敏感。

總得來說,通過以上三點,空間電商企業要往一些新的爆發增量市場是可以獲得一些潛在機會的,這個機會和中國的一個字——“機”特別相似。

“機”是微弱的勢能、一個苗頭。如果一個商人能在茫茫的商道裡發現這樣的“機”和苗頭,他的業務很可能在接下來幾年爆發、成長,超越原有的大型品牌,相信這個“機”在新興市場裡體現得非常明顯,這個“機”不能太短,也不能超前,恰到好處,抓到這樣的機很可能就恰到好處地抓到新興市場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