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坐著火車游新疆 相約敦煌·文化」古絲綢路上的文化敦煌

敦煌的歷史古老而久遠

二千年前

中國漢使張騫出使西域

開闢絲綢之路,橫跨歐亞

古老的中國首次與世界相連

"敦煌"一詞最早見於《史記·大宛列傳》

東漢應劭解釋

"敦, 大也;煌, 盛也"

取盛大輝煌之意

歷史上的敦煌曾是中西交通的樞紐要道

絲綢之路上的咽喉鎖鑰

對外交往上的國際都會

經營西域的軍事重鎮

在中華歷史的長卷上佔有光輝的篇章

曆 史 敦 煌

西漢時期

在西漢早期,

敦煌為匈奴所占。 西漢時期, 漢武帝派遣霍去病統帥萬騎出賽西域, 並設置了陽關和西門關。 六年後, 張騫再次出使西域, 並開啟了絲綢之路。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 當朝政府十分關注該區域, 並派軍駐紮維護該區域的和平。 這些措施是的敦煌得以在一個祥和的環境裡繼續發展。

而此時, 敦煌也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 成為了印度、西亞以及中亞的文化融合地。

清朝

清朝光緒26年, 敦煌藏經洞的發現終於再一次震驚了世界。 許多西方的探險家紛紛來到了敦煌瞻仰這一珍貴的歷史遺跡。 1987年, 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立敦煌市,

也是第一批對外國遊客開放的城市之一。

敦煌石窟的壁畫規模宏大, 風格各異。 站在那連綿不絕的畫作前, 我們仿佛回到古人生活的時代。 國畫大師張大千所說:“敦煌壁畫代表了北魏至元一千年來我們中國美術的發展史。

敦煌壁畫內容豐富, 種類繁多。 壁畫大體可分為佛像畫、神怪畫、故事畫、山水畫等七種。 其中, 故事畫又分為五種, 畫面生活氣息濃郁, 情節動人有趣, 反映了古代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

在莫高窟第二百九十窟中,有按順序繪製的八十七幅壁畫,描繪了佛祖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節。這樣的長篇巨制連環畫,在我國佛教故事畫中是罕見的。

著名的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就繪製在莫高窟第三百二十三窟的北壁西端上。這幅壁畫是現存的最早印證“張騫出使西域”這段歷史的繪畫作品。

造型特色

敦煌壁畫中有種靈形象(佛、菩薩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畫中的人物之分.這兩類形象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質。

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像和誇張成分較多。從衣冠服飾上說,俗人多為中原漢裝,神靈則多保持異國衣冠;暈染法也不一樣,畫俗人多採用中原暈染法,神靈則多為西域凹凸法。所有這些又都隨著時代的不問而不斷變化。

繪畫風格

敦煌壁畫各個窟的時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風格也不是很一致。較早之十六國和北魏各窟壁畫(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強烈外露、動態明顯誇張的人物造型,以勁細線條勾勒並注重暈染的表現方法,以及用赭紅色加散花圖案裝飾襯底的形式,都明顯帶有域外或新疆的繪畫風格。

線條色彩

敦煌壁畫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現力,能夠以簡練的筆墨,塑造出個性鮮明和內心複雜,並適應創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發展。壁畫的起稿線豪放自由,粗壯有力。敦煌壁畫的定形線是比較嚴謹的,早期的鐵線描,秀勁流暢,用於表現瀟灑清秀的人物,如西魏的諸天神靈和飛天,線描與形象的結合,堪稱關五無暇。唐代流行蘭葉描,中鋒探寫,圓潤、豐滿、汗厚,外柔而內剛。

敦煌,這個神秘的地方

是佛與藝術共同締造的神話

茫茫大漠間

敦煌莫高窟

用建築、雕塑、壁畫

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繁華和高超技藝

你知道嗎?

那些如今已略顯斑駁的壁畫

其中蘊藏著有趣的故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屍毗王

《屍毗王本生圖》北魏 壁畫

在這幅壁畫中,我們可見一人盤膝而坐

旁邊一位侍者正用刀

從他的左腿上割下肉來

這位盤膝而坐的,是一位名叫屍毗的國王

他慈善非常,廣施仁政,憐憫一切眾生

一天,他看見一隻鷹緊緊追捕鴿子

鴿子驚慌害怕,飛到屍毗王面前

鑽進他的腋下,求他庇護

鷹緊跟著飛到大殿前,要求歸還鴿子

屍毗王說:“我發過誓願,

要普救一切生靈,

現在這只鴿子求我保護,

我是不能把它給你的。”

鷹說:“大王,我不吃鴿子,

就會餓死。

你說普救一切生靈,

難道我就不該得救?”

屍毗王便在自己的身上割下同等重量的肉

來換回鴿子的性命

這幅壁畫,是在讚譽屍毗王的仁慈

以傳達眾生平等,慈悲為懷的道理

九色鹿

《鹿王本生圖》北魏 壁畫

古印度恒河邊,有一隻美麗的鹿

她身上的毛色由九種不同的顏色組成

一天,九色鹿在恒河裡奮力救起一個失足溺水者

當溺水者要報答它時

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不要透露自己的藏身地

溺水者滿口答應,謝恩而去

但次日國中王后夢見一鹿,身毛九色

便向國王要求捕捉九色鹿,剝其皮以做衣服

回到城裡後,

溺水者看到國王重金懸賞尋找九色鹿

卻經不住誘惑,向國王透露了秘密

並帶路去獵殺九色鹿

當九色鹿見到那個溺水者時,流下了悲憤的眼淚

它用人語向國王說明了一切,國王被感動了

下令不許任何人傷害、捕捉九色鹿

而溺水者因為自食其言,恩將仇報

頓時渾身長瘡而死

壁畫讚揚了九色鹿無私的精神

《九色鹿》 動畫電影海報

童年記憶

取材同樣來自于《鹿王本生圖》

捨身飼虎

《薩垂那太子本生圖》北魏 壁畫

這幅畫的畫面底部,躺著一個人

圍著幾隻吃他的老虎

這個人是寶典國的三王子

一天,他隨兩位哥哥在森林中遊玩

看到崖下山谷中,有一隻母虎奄奄一息

而生下不久的七隻小虎正嗷嗷待哺

"這老虎吃什麼能夠活命?"

忽然,三王子詢問兩位哥哥

"他只吃新鮮的熱血肉,

但替他尋食來不及了。"

三王子聽後,急匆匆回到老虎身邊,脫去衣服

躺於母虎的嘴邊,讓母虎食用自己

可母虎已近死亡的邊緣,

連吃他的力氣都沒有了

三王子救虎心切,轉身爬上懸崖

攀折一根幹竹刺,刺破自己的身體,

讓熱血奔流

再縱身跳下懸崖到母虎身邊

這勇敢的犧牲精神把天地都感動了:

"大地六種震動,如風激水,湧沒不安;

日無精明,如羅睺障;

天雨眾華及妙香末繽紛亂墜遍滿林中。"

《薩垂那太子本生圖》北周 壁畫

千年已過,壁畫留存

敦煌留給我們的絕不是美景那麼簡單

“她”需要用心去發現

每一寸土地都充滿

濃重的歷史文化氣息

那麼,趕緊坐著烏魯木齊直達敦煌的火車

出發吧!

坐著火車游新疆

列車時刻

本版編輯:時聰穎

在莫高窟第二百九十窟中,有按順序繪製的八十七幅壁畫,描繪了佛祖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出家的全部情節。這樣的長篇巨制連環畫,在我國佛教故事畫中是罕見的。

著名的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就繪製在莫高窟第三百二十三窟的北壁西端上。這幅壁畫是現存的最早印證“張騫出使西域”這段歷史的繪畫作品。

造型特色

敦煌壁畫中有種靈形象(佛、菩薩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畫中的人物之分.這兩類形象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質。

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像和誇張成分較多。從衣冠服飾上說,俗人多為中原漢裝,神靈則多保持異國衣冠;暈染法也不一樣,畫俗人多採用中原暈染法,神靈則多為西域凹凸法。所有這些又都隨著時代的不問而不斷變化。

繪畫風格

敦煌壁畫各個窟的時代都是不同的,所以風格也不是很一致。較早之十六國和北魏各窟壁畫(如275、254、257等窟)感情強烈外露、動態明顯誇張的人物造型,以勁細線條勾勒並注重暈染的表現方法,以及用赭紅色加散花圖案裝飾襯底的形式,都明顯帶有域外或新疆的繪畫風格。

線條色彩

敦煌壁畫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表現力,能夠以簡練的筆墨,塑造出個性鮮明和內心複雜,並適應創造新形象的需要而有所發展。壁畫的起稿線豪放自由,粗壯有力。敦煌壁畫的定形線是比較嚴謹的,早期的鐵線描,秀勁流暢,用於表現瀟灑清秀的人物,如西魏的諸天神靈和飛天,線描與形象的結合,堪稱關五無暇。唐代流行蘭葉描,中鋒探寫,圓潤、豐滿、汗厚,外柔而內剛。

敦煌,這個神秘的地方

是佛與藝術共同締造的神話

茫茫大漠間

敦煌莫高窟

用建築、雕塑、壁畫

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繁華和高超技藝

你知道嗎?

那些如今已略顯斑駁的壁畫

其中蘊藏著有趣的故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屍毗王

《屍毗王本生圖》北魏 壁畫

在這幅壁畫中,我們可見一人盤膝而坐

旁邊一位侍者正用刀

從他的左腿上割下肉來

這位盤膝而坐的,是一位名叫屍毗的國王

他慈善非常,廣施仁政,憐憫一切眾生

一天,他看見一隻鷹緊緊追捕鴿子

鴿子驚慌害怕,飛到屍毗王面前

鑽進他的腋下,求他庇護

鷹緊跟著飛到大殿前,要求歸還鴿子

屍毗王說:“我發過誓願,

要普救一切生靈,

現在這只鴿子求我保護,

我是不能把它給你的。”

鷹說:“大王,我不吃鴿子,

就會餓死。

你說普救一切生靈,

難道我就不該得救?”

屍毗王便在自己的身上割下同等重量的肉

來換回鴿子的性命

這幅壁畫,是在讚譽屍毗王的仁慈

以傳達眾生平等,慈悲為懷的道理

九色鹿

《鹿王本生圖》北魏 壁畫

古印度恒河邊,有一隻美麗的鹿

她身上的毛色由九種不同的顏色組成

一天,九色鹿在恒河裡奮力救起一個失足溺水者

當溺水者要報答它時

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不要透露自己的藏身地

溺水者滿口答應,謝恩而去

但次日國中王后夢見一鹿,身毛九色

便向國王要求捕捉九色鹿,剝其皮以做衣服

回到城裡後,

溺水者看到國王重金懸賞尋找九色鹿

卻經不住誘惑,向國王透露了秘密

並帶路去獵殺九色鹿

當九色鹿見到那個溺水者時,流下了悲憤的眼淚

它用人語向國王說明了一切,國王被感動了

下令不許任何人傷害、捕捉九色鹿

而溺水者因為自食其言,恩將仇報

頓時渾身長瘡而死

壁畫讚揚了九色鹿無私的精神

《九色鹿》 動畫電影海報

童年記憶

取材同樣來自于《鹿王本生圖》

捨身飼虎

《薩垂那太子本生圖》北魏 壁畫

這幅畫的畫面底部,躺著一個人

圍著幾隻吃他的老虎

這個人是寶典國的三王子

一天,他隨兩位哥哥在森林中遊玩

看到崖下山谷中,有一隻母虎奄奄一息

而生下不久的七隻小虎正嗷嗷待哺

"這老虎吃什麼能夠活命?"

忽然,三王子詢問兩位哥哥

"他只吃新鮮的熱血肉,

但替他尋食來不及了。"

三王子聽後,急匆匆回到老虎身邊,脫去衣服

躺於母虎的嘴邊,讓母虎食用自己

可母虎已近死亡的邊緣,

連吃他的力氣都沒有了

三王子救虎心切,轉身爬上懸崖

攀折一根幹竹刺,刺破自己的身體,

讓熱血奔流

再縱身跳下懸崖到母虎身邊

這勇敢的犧牲精神把天地都感動了:

"大地六種震動,如風激水,湧沒不安;

日無精明,如羅睺障;

天雨眾華及妙香末繽紛亂墜遍滿林中。"

《薩垂那太子本生圖》北周 壁畫

千年已過,壁畫留存

敦煌留給我們的絕不是美景那麼簡單

“她”需要用心去發現

每一寸土地都充滿

濃重的歷史文化氣息

那麼,趕緊坐著烏魯木齊直達敦煌的火車

出發吧!

坐著火車游新疆

列車時刻

本版編輯:時聰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