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激智科技同Nanosys合作發力新品 董事長張彥:將拓展醫療、汽車等新業務領域

作為光學膜國產化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寧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激智科技”, 300566.SZ)的使命是成為光學薄膜領域很有影響力的高科技企業。 現在, 這家國內光學膜行業龍頭又在致力拓展“新業務”。

3月16日, 在位於上海虹橋的元一希爾頓酒店內, 激智科技對外宣佈與全球量子點生產領頭羊企業Nanosys達成戰略合作, 雙方將利用各自的優勢資源, 致力於打造全球更具競爭力的QDEF產品並用於改善全人類對顯示高端化的需求。

除明星新品量子點膜外, 激智科技的這一發佈會還展示了其霧化膜、裸眼3D膜、COP、DOP、防藍光護眼膜等多種特種薄膜新品。

“現在我們要告訴大家, 激智提供的是一系列產品, 而不是單一產品。 ”當天,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董事長張彥博士這樣表示。 他稱, 激智科技是在“合適的時間進入了合適的行業”, 未來, 除了在顯示領域, 其還將持續拓展業務範圍, 包括醫療、汽車等行業。 “上市後讓我有更多的條件去做以前想做的事情。 ”

加碼量子點薄膜業務

在量子點薄膜的研發上, 激智科技在國內一眾企業中顯然是早的, 且進度也並不慢:2013年其開始進行相應的專案, 2015年推出產品, 去年就已經產生一些銷售。

據稱, 目前行業內已知的量子膜生產銷售企業共有三家, 除去激智科技, 剩餘兩家則是3M同韓國Mntech, 後者技術來源於三星。

就中國市場來看, 激智科技在量子點薄膜的佈局上, 顯然是首個。 在搶佔了先機後, 激智科技覺得目前這一部分業務已經到了可以加速發展的時候。

在3月16日, 激智科技研發副總李剛博士向外界揭開量子點膜的“神秘面紗”。 據悉, 量子點薄膜是一層嵌入了由磷化銦和鎘組成的納米尺寸球狀量子點的塑膠膜。 加入了它的LCD可具與OLED媲美的色域, 而在製造工藝上則不需任何改變, 成本不會增加太多。

為了進一步推進量子點薄膜業務的發展, 當天, 激智科技宣佈同Nanosys在光學量子點增強膜的開發方面達成戰略合作, 根據協定, 雙方將在技術、製造、市場和平臺等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與佈局, Nanosys將致力於提供更優惠和更具技術競爭力的量子點產品,

激智科技則將該技術應用於量子點薄膜的開發, 擴大規模效益, 提高量子點薄膜應用於電視製造的比重, 促使量子點電視迎來普及的大潮, 並在未來幾年迅速提高滲透率。

同日, 激智科技與微鯨科技有限公司也在上海簽訂了戰略合作, 據悉, 激智科技將致力於量子點薄膜的開發, 提高量子點薄膜的品質, 微鯨則將致力於提高量子點薄膜應用於電視製造的比重, 促使量子點電視 迎來普及的大潮, 並在未來幾年迅速提高滲透率。

“眼下, 顯示行業最關注的是色澤飽和度。 解決色澤飽和度現在有兩個技術, 一個是OLED, 一個是量子點。 對於我們激智來講, 這些新的技術反而是機會。 我們在大尺寸上採用的是量子點技術,

現在所走的路線是和三星一樣的, 在大尺寸上支援量子點技術, 小尺寸上是支援OLED。 這兩個新的技術我們都會有新的產品出來。 ”張彥透露, 在量子點薄膜業務上, 其目前已經收到冠捷、熊貓、海信等的訂單, 估計今年下半年可以大批量生產。 而在OLED產品上, 儘管其目前尚未量產, 但公司已針對OLED產品進行了相關的技術研發和儲備。

張彥同時表示, 過去客戶大多購買的是激智科技的擴散膜和增亮膜, 但現在, 其要告訴大家, 激智不僅僅示提供這些產品。 “我們有COP、DOP, 我們有量子點薄膜, 我們又加了OLED, 我們激智提供的是一系列產品, 而不是單一產品。 ”

對於激智科技的產品擴張, 業內人士表示看好, 認為技術及客戶資源一直是其競爭優勢,

隨著量子點膜等新品為公司主營產品注入新的血液, 將帶來公司產品結構的優化以及綜合實力的提升, 為其開啟嶄新的光學薄膜時代。

打造世界500強企業

無疑, 量子點薄膜是大屏液晶顯示領域的發展趨勢, 激智科技擁有量子點薄膜專利技術並實現批量供貨, 在合適的時間提前佈局新的業績增長點, 顯然已經搶先佔據了未來制高點。 而這一切的決策, 和自稱曾經做過“張江男”的董事長張彥息息相關。

2001年, 張彥從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 獲博士學位。 2003年, 張彥回國進入通用電氣中國研發中心工作, 專門負責光學薄膜、特種薄膜的技術研發, 並擁有多項發明專利。 不過此後的2007年, 張彥即選擇來到寧波, 開始了他人生的創業之旅。

“我當時出來創業是有一個夢想,是想把激智打造成一個世界500強企業。為什麼這麼想,我自己認為,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很少。按照經濟發展規律,中國未來必然會有民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我想做一個示範給大家看,在成功的道路上,成為不了分子至少可以成為分母。”回顧創業初的想法時,張彥這樣表示。

在這位擅長搞科研的董事長的帶領下,激智科技用了短短2年時間,就順利完成了工廠裝修、設備安裝、試生產並成功實現了產業化,也成為了國內首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TFT液晶顯示薄膜”研髮型生產企業。同時,產品品質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一舉打破了國外行業壟斷的局面,填補了國內空白。

2009年4月,張彥被列入2008年度國家“千人計畫”,獲得100萬元的資助。他是當時國內第一批、寧波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人才。

作為國內較早從事液晶顯示器用光學膜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目前激智科技已發展成為業內知名的液晶顯示器用光學膜方案提供商。除獲得28項專利授權,其擁有產品種類近80種,客戶覆蓋國際、國內眾多一線品牌。

2016年11月15日,激智科技經過首次新股發行後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對我本人沒有影響,對別人有影響。”在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四個月後,張彥很坦然得這樣表示。他說,上市並不是激智科技追求的目標。“我們招股說明書中上市要做的事情其實在之前都做了。上市是我們一個新的起點,讓我有更多的條件去做以前想做的事情。”

對於上市後是否會覺得壓力更大,張彥說用“還好”給了一個中肯的回答。他補充表示,在寧波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中,激智科技的高管平均年齡是較小的,因而其對公司團隊後續的戰鬥力相當看好。

“合適的時間進入合適的行業”

在外界看來,從2007年創立到2016年上市,激智科技的發展可謂迅速。但張彥則表示,其是趕上了行業的蓬勃發展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出正確的事情,我們前期對行業也做了判斷,儘管當時並不知道這個判斷是否正確。”

現在來看,張彥乃至激智科技的判斷顯然是正確的,目前這家公司的業績也在持續增長中。

上個月底,激智科技公佈了其上市後的首份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7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6348.5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75%。具體到財務狀況來看,鑒於其2016年11月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募集資金到位以及淨利潤推動,公司總資產、淨資產、每股淨資產和股本較上期同比增長超過30%。

為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控制投資風險及提高投資效果回報股東,除了在業績上發力,去年12月份,激智科技還發佈公告表示擬與北京沃衍資本管理中心、陝國投股權投資一號信託計畫、上海德實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寧波玖智投資基金,基金規模3億元人民幣,將從事新材料投資、投資諮詢及投資管理服務。

激智科技表示,這一項目將提高公司投資項目的整體品質,進一步促進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提高公司盈利水準、業務協同性,完善公司戰略佈局。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要講究對股民的回報。我用自己質押的錢投資一些對激智將來有利(的項目),早期風險我們自己先來承擔,後面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並進來。”張彥指出。

DisplaySearch此前預計,到2017年,全球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用光學膜片市場需求將達到7.20億平方米,較2013年增長27.76%。同時,全球液晶顯示器用光學膜的市場需求也正在持續向國內集中。對於激智科技來說,這是一個好事。張彥說,在顯示領域其會繼續耕耘。

但激智科技還有更為延展的擴張計畫。“我們從來沒有把激智當作一個做光學膜的公司,我們激智就是一個擁有塗布、複合、配方、工業自動這四大技術的平臺公司,現在這個階段是聚焦在光學膜行業,以後還會做別的行業。只要用的功能性薄膜的行業都能做。”張彥說。他一併表示,目前,醫療、新能源、汽車行業薄膜的需求量都非常大,接下來其均會進入,採取的方式是自己培育公司、並購或者和別人合資。

“我對激智有一個20年的定位,前10年做進口替代,第10年到15年,是做進口替代加自己的創新,後面5年是自己的創新為主進口替代為輔。”張彥最後表示。

開始了他人生的創業之旅。

“我當時出來創業是有一個夢想,是想把激智打造成一個世界500強企業。為什麼這麼想,我自己認為,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進入世界500強的企業很少。按照經濟發展規律,中國未來必然會有民營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我想做一個示範給大家看,在成功的道路上,成為不了分子至少可以成為分母。”回顧創業初的想法時,張彥這樣表示。

在這位擅長搞科研的董事長的帶領下,激智科技用了短短2年時間,就順利完成了工廠裝修、設備安裝、試生產並成功實現了產業化,也成為了國內首家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TFT液晶顯示薄膜”研髮型生產企業。同時,產品品質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一舉打破了國外行業壟斷的局面,填補了國內空白。

2009年4月,張彥被列入2008年度國家“千人計畫”,獲得100萬元的資助。他是當時國內第一批、寧波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人才。

作為國內較早從事液晶顯示器用光學膜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目前激智科技已發展成為業內知名的液晶顯示器用光學膜方案提供商。除獲得28項專利授權,其擁有產品種類近80種,客戶覆蓋國際、國內眾多一線品牌。

2016年11月15日,激智科技經過首次新股發行後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對我本人沒有影響,對別人有影響。”在成為一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四個月後,張彥很坦然得這樣表示。他說,上市並不是激智科技追求的目標。“我們招股說明書中上市要做的事情其實在之前都做了。上市是我們一個新的起點,讓我有更多的條件去做以前想做的事情。”

對於上市後是否會覺得壓力更大,張彥說用“還好”給了一個中肯的回答。他補充表示,在寧波大部分的上市公司中,激智科技的高管平均年齡是較小的,因而其對公司團隊後續的戰鬥力相當看好。

“合適的時間進入合適的行業”

在外界看來,從2007年創立到2016年上市,激智科技的發展可謂迅速。但張彥則表示,其是趕上了行業的蓬勃發展期。“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在合適的時間做出正確的事情,我們前期對行業也做了判斷,儘管當時並不知道這個判斷是否正確。”

現在來看,張彥乃至激智科技的判斷顯然是正確的,目前這家公司的業績也在持續增長中。

上個月底,激智科技公佈了其上市後的首份年度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9.7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 6348.5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75%。具體到財務狀況來看,鑒於其2016年11月首次公開發行新股募集資金到位以及淨利潤推動,公司總資產、淨資產、每股淨資產和股本較上期同比增長超過30%。

為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控制投資風險及提高投資效果回報股東,除了在業績上發力,去年12月份,激智科技還發佈公告表示擬與北京沃衍資本管理中心、陝國投股權投資一號信託計畫、上海德實澄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聯合成立寧波玖智投資基金,基金規模3億元人民幣,將從事新材料投資、投資諮詢及投資管理服務。

激智科技表示,這一項目將提高公司投資項目的整體品質,進一步促進公司主營業務的發展、提高公司盈利水準、業務協同性,完善公司戰略佈局。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要講究對股民的回報。我用自己質押的錢投資一些對激智將來有利(的項目),早期風險我們自己先來承擔,後面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並進來。”張彥指出。

DisplaySearch此前預計,到2017年,全球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用光學膜片市場需求將達到7.20億平方米,較2013年增長27.76%。同時,全球液晶顯示器用光學膜的市場需求也正在持續向國內集中。對於激智科技來說,這是一個好事。張彥說,在顯示領域其會繼續耕耘。

但激智科技還有更為延展的擴張計畫。“我們從來沒有把激智當作一個做光學膜的公司,我們激智就是一個擁有塗布、複合、配方、工業自動這四大技術的平臺公司,現在這個階段是聚焦在光學膜行業,以後還會做別的行業。只要用的功能性薄膜的行業都能做。”張彥說。他一併表示,目前,醫療、新能源、汽車行業薄膜的需求量都非常大,接下來其均會進入,採取的方式是自己培育公司、並購或者和別人合資。

“我對激智有一個20年的定位,前10年做進口替代,第10年到15年,是做進口替代加自己的創新,後面5年是自己的創新為主進口替代為輔。”張彥最後表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