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蕭紅 除了魯迅,她從沒選對人

“滿天星光, 滿屋月亮, 人生何如, 為什麼這麼悲涼。 ”1942年, 年僅31歲的她香消玉損, 含恨客死於香港, 結束了一生漂泊。

“半生盡遭白眼冷遇, 身先死, 不甘, 不甘。 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是因為我是一個女人。 ”到了生命的盡頭, 她念著的, 卻還是那個人, 等他不遠萬里來接她回去。

蕭紅:女性的天空是低的, 羽翼是稀薄的。

01

1911年6月, 她出生于黑龍江呼蘭縣的一戶富裕家庭, 本應是金枝玉葉富足嬌貴。 不曾想被傳統命相認定為命賤不祥, 父親的冷漠暴力, 母親的惡言惡語, 讓她的幼年裡除了憎惡便是冰冷。 和所有天性敏感的孩子一樣, 冰冷的家庭生活冥冥之中造就了她脫軌悲劇的一生。

所幸的是, 她從小獨得祖父寵愛, 常常帶她去種花栽菜, 識字念《千家詩》, 成了她文學造詣的啟蒙師。 祖父在呼蘭河小城裡的後花園, 有她孤單中又偶爾溫暖的童年, 是她和祖父逃避祖母責駡的樂園。

她說:“一到了後園裡, 立刻就另是一個世界了, 決不是那房子裡的狹窄世界, 而是寬廣的, 人和天地在一起, 天地是多麼大, 多麼遠, 用手摸不到天空, 而土地上所長的又是那麼的繁華, 一眼看上去, 是看不完的, 只覺得眼前鮮綠的一片。 ”

因為祖父, 呼蘭河這小城, 在她心裡永永遠遠綻放著光亮。 在她後來顛沛流離的艱苦生涯裡, 祖父所給予她的愛, 化成了她精神世界裡熾熱的陽光, 使她得以堅強地應付日後許許多多常人所無法面對的災難與不幸!

02

1929年, 祖父去世, 18歲的她受了沉重的打擊, 失去了唯一的依靠。 自此, 她對家庭再沒有感情和留戀。 次年, 為了反對包辦婚姻, 她終是逃出了家門, 與自己有遠親關係的表哥陸振舜,

私奔前往北平求學。 這是她生命中第一次為自己所喜歡的人, 義無反顧不懼世俗規矩, 而當時陸振舜已婚, 可她就是愛他。

他倆在老家引起軒然大波, 陸家、張家都拒絕寄生活費, 除非他們返回。 於是, 這浪漫的愛情也就只持續到第二年春節前夕。 北平天冷、米貴, 居大不易。 陸振舜終是抵不住經濟拮据與家庭壓力, 久而久之漸生悔意。 便放下海誓山盟, 回歸家人的懷抱。 她一腔希望愛戀落空, 當深愛的人轉身離去的那一刻, 愛情在現實面前化為煙雲, 她被愛情的傷深深的劃了一道。

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 蕭紅的離家出走, 是一種驚世駭俗之舉。 她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話對象。 當她無奈回到家裡, 父親又氣又恨,

舉家搬到鄉下。 出於同情, 她替佃戶長工勸說伯父不要提高地租。 伯父把她痛打一頓, 鎖在一間空房子裡, 並催促父親張廷舉將她勒死埋掉, 以免危害家族。

03

也許由於生在冰天雪地的東北, 她自小帶有一股倔強的秉性。 被父親軟禁, 她與家人周旋, 假裝同意與包辦婚姻的物件汪恩甲結婚, 要置辦嫁妝, 得以去往哈爾濱, 隨即再次抵達北平。

14歲時, 由父親做主把她許配給汪恩甲, 這個省防軍第一路幫統汪廷蘭的次子。 他是個小學老師, 卻身染一些習氣, 是個沒有有理想喜歡抽鴉片的癮君子, 與她理想中的愛人相去甚遠。

再次從家中跑掉, 她隻身在外親戚家不願收留, 她衣衫單薄, 身無分文, 暫時落腳同學家, 也曾流落街頭。

1931年底, 她無奈之下, 鬼使神差地投奔了汪恩甲, 但汪氏家族已對她深惡痛絕, 哥哥強迫弟弟與她分手, 他倆遂同居於哈爾濱東興順旅館。 直到第二年5月, 他們在旅館賒欠的食宿費已達四百多元, 汪恩甲聲稱回家取錢還債, 這一走卻從此失蹤。 而當時, 她已經懷孕, 還是遭到了遺棄。

04

已有五個多月身孕的她陷入絕境, 旅館老闆將她趕到簡陋、陰暗的儲藏室。 聽說旅館老闆已經找好妓院, 要賣她抵債, 蕭紅急中生智, 投書《國際協報》求助, 隨即又去電話催促。 時任副主編的裴馨園因為之前她曾投過稿, 略有印象, 但苦於暫無經費和救援之策。 便委派了助理編輯蕭軍, 攜了幾冊書先行前往探望。

也便是這次遇見, 他闖進了她的人生, 這個她生命中第一個也可能是唯一一個真心愛過的男人。原本蕭軍是準備打算放下書冊,便要離開的。但是她開口留住了他,能坐下來談一會兒嗎?蕭軍坐下後,她很坦率地說了她正在讀他的小說以及她自己的經歷。在談話中,蕭軍無意中發現了她放在桌上的一首小詩:“去年的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時節;今年的五月,我生活的痛苦,真是有如青杏般滋味。”

兩人一番晤談,彼此傾心,火速墜入情網。8月大雨,松花江大堤全線潰決,洪水湧入哈爾濱市區,她因禍得福,逃出了旅館。不久她住進了醫院分娩,因無錢交住院費,蕭軍用刀子逼著醫生救人。孩子生下後因無力撫養很快就被送人。出院後,兩人住進了新城大街白俄開的歐羅巴旅館,開始新一輪的婚外同居。這段被她稱為“沒有青春只有貧困”的生活,應是她此生最美好的時光。

蕭紅與蕭軍的遇見,如英雄救美。

05

1932年11月,蕭軍找到了家庭教師的工作,學生家住商市街,同意提供住處,兩人總算有了棲身之所。婚後他們的生活是貧困的,但相濡以沫的日子也是幸福的。“電燈照耀著滿城市的人家。鈔票帶在我的衣袋裡,就這樣兩個人理直氣壯的走在街上,穿過電車道,穿過擾嚷著的那條破街。”寒夜裡,兩人行走在商市街道,她便用文字記下了這溫存。

在蕭軍的鼓勵下,她提筆以俏吟為筆名,寫出了第一個短篇《王阿嫂之死》,之後又陸續創作了不少小說,包括記錄她第一個孩子的《棄兒》,並與蕭軍一起自費出版了他們合著的一本小說集《跋涉》。很快,這本書就遭到了當局的查禁,他們不得不逃到青島。在青島,她想起了魯迅這個如日中天的文豪,她再次拿起了手中的筆。

1934年11月30日,對她與蕭軍而言,無疑是一個盛大的喜慶之日,他們終於等到了與魯迅相見的那一刻。根據約定的時間,二人準時來到了內山書店。出人意料的是,魯迅已在那裡等候他們了,這使兩人簡直有點不知所措。在此之前,魯迅起先也是很怠慢她的,那時的她不過是普通的一個女人,看不出什麼才華,但性格特別好。

在與魯迅通信後不久,她就對魯迅發出了抗議書,不許魯迅在信裡稱呼她為女士。這種近于孩子撒嬌的抗議改變了兩人之間拘謹的關係。魯迅曾在回信裡開玩笑:“悄女士在提出抗議,但叫我怎麼寫呢?悄嬸子,悄姊姊,悄妹妹,悄侄女——都並不好,所以我想,還是夫人太太,或是女士先生罷。”

06

1935年,在魯迅的幫助下,在24歲的青嫩年齡,她完成了震動文壇的長篇小說《生死場》,爆紅了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贏得了像茅盾、鄭振鐸、巴金這樣的重量級人物的稱讚。魯迅以他少有的熱情在她的序言裡說:“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與新鮮。”

魯迅之於她,亦師亦友,亦兄亦父。在魯迅面前,她表現得像個小女兒,這大概也是她一生當中,極少有的可以扮演女兒的角色。她會穿著自己以為好看的衣服,站在魯迅面前討要誇獎,魯迅卻說“不怎麼好看”,然後一五一十地告訴她不好看的理由。她與蕭軍二人後來在文壇成名,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多得先生鼎力引薦與照拂。

不幸的是,時間一長,兩人性格差異導致摩擦漸多。在亂世紅塵中,蕭軍是主張“愛便愛,不愛便丟開”的愛情哲學,頗能東鱗西爪地留情。兩人同居五年多,他在感情上的旁逸斜出,每次都戳得她流血、戰慄。在上海期間,他們經常為此爭吵,蕭軍脾氣暴烈,有時竟將她打得鼻青臉腫。

1936年7月,兩人決定暫時分開一年。她去了日本,孤寂無聊,幾番生病,又抽上香煙。寫給蕭軍的信仍充滿思念,常牽掛他的健康、起居。隔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狂風鄹雨般的愛情與烽火漫天的古國都蒙上了一層懷想的輕霧。而漂泊了那麼久,她在魯迅的提攜下日益自由,終於可以停下來感歎一句:“自由和舒適,平靜和安閒,經濟上一點也不壓迫,這真是黃金時代,是在籠子裡過的。”

這在籠子裡短暫的安定,她時又愛又怕的。寫信的一個月前,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這讓她震驚和悲慟,再次失去了僅有的慰藉與依靠,孤寂的靈魂只得再次起程。

蕭紅與魯迅妻子許廣平及孩子海嬰

07

不久,她啟程從日本回上海,她是被請回去結束一段無結果的戀愛。在她前往日本修養創作期間,蕭軍與她初到日本時同住的好友許粵華之間戀情瘋長。因為“道義上”的原因,他們沒有結合的可能,所以需要她回來幫忙終結。但感情創痕已深,矛盾依舊。她寫下《沙粒》,照例有說不出的落寞絕望,卻又似乎已經被類似重創打擊得有些麻木:“我的胸中積滿了沙石”,“煩惱相同原野上的青草,生遍我的全身了。”

1937年秋武漢,她與蕭軍在朋友蔣錫金介紹下,認識了因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頗受文壇矚目的端木蕻良。他們四人像兄弟姐妹般親密,端木起初沒有住處,還曾跟蕭紅夫婦同床擠了一晚。曾就讀清華歷史系的端木,斯文秀氣,跟蕭軍的粗獷豪放迥異其趣。他不像蕭軍那樣經常貶抑蕭紅,對她還不乏仰慕。她對端木漸生好感,曾在他桌上寫下“恨不相逢未嫁時”,並幾次念給他聽。

構成她一生悲劇性的成分,大多來自她對愛情的追逐與拋棄。她把蕭軍當做生命中的最大依靠,她追求安穩的生活,而他有男兒報之志,終是沒辦法走到最後。1938年初,從武漢到臨汾,又到西安,她發現自己懷孕了,仍堅決要與蕭軍分手。她負氣般,故意當著眾人的面兒,走到蕭軍面前,說:“三郎,我們永遠分開吧。”

蕭軍硬生生地回答了一個字:“好。”

蕭紅與端木

08

1938年春,她與端木蕻良回武漢就同居了,並在5月下旬舉辦婚禮。這是她第二次懷著別人的孩子開始新的感情。她因為想安定選擇了這段婚姻,卻並未得到雙方親友團的祝福。隨著日軍逼近武漢,1938年八九月,她隨端木先後抵達重慶。從宜昌出發時,她帶著八個月身孕在碼頭絆倒,無力爬起,幸而被陌生人扶起。她過後對朋友感慨,自己總是一個人走路,好像命定要一個人走路似的。

11月初,她到女友在江津的家裡待產,她情緒很壞,焦躁易怒,甚至對好友及其婆母發脾氣,讓老太太難以接受。她生下一個男嬰,三天后死亡。回重慶時,她苦笑著對好友說:“我將孤寂憂悒以終生。”不曾想,此話在後來竟一語成讖。

1940年初,她與端木飛往香港。這裡尚遠離戰火,海闊水清,鳥鳴花媚,她卻難驅孤獨、抑鬱。彼時的香港報刊,被濃郁的故園之思籠罩。蕭紅的《呼蘭河傳》雖然醞釀、開端於武漢,卻在香港一氣呵成,1940年9月至12月在《星島日報》連載。孤寂中愈加思念家鄉,但呼蘭對於於,除了戰爭與空間阻隔,更多一層有家不能回的難堪。要重返故園,她有遊子與逆子的雙重不易。她在暖洋洋的南方,想念寒風凜冽的北國,想得心尖發顫。

09

第二年夏秋之際,她因肺結核病情加重,住進了醫院,邊治療邊寫《馬伯樂》第二部。直到12月,日軍進攻香港,炮火連天,全城淪陷。已臥床半年,不能走動的她比健康人更多一層恐慌。大難來臨,她顯然對丈夫、對任性、對時局都極不樂觀,擔心自己被棄之不管。

曾有一段時間,端木一度計畫先行撤離,不在身邊。求生欲望讓她說服了駱賓基,他放棄去九龍搶救手稿,留下來照料她。駱賓基是她弟弟的朋友,跟她夫婦二人相識不算久。後來端木返回,他倆為蕭紅的安全與治療費盡心力。然而,彼時的香港炮火震耳欲聾,人命細若琴弦。要躲要藏要求生,幾經折騰她的病情再次加重,醫院被日軍搶佔,她術後感染高燒不退。

躺在病床上的她,自知命不久矣,用無助的口氣歎道:“如果這時候我給三郎發電報,不知道他是否還會像當初那樣奮力把我從水中救起。”伯牙弦絕已無聲。心高氣傲,可終究是菟絲花。

10

她一直想要的自由是: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而到最後,她用顫抖的手給駱賓基留下了這樣的絕筆:“我將于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31歲,她就這樣帶著她最後的愛恨與不甘,離開了人世。如她所願:

這一次,她不再漂泊。

她叫蕭紅,原名張廼瑩。

作者:路小山

連結:http://www.jianshu.com/p/991f4c4fc357

來源:簡書

這個她生命中第一個也可能是唯一一個真心愛過的男人。原本蕭軍是準備打算放下書冊,便要離開的。但是她開口留住了他,能坐下來談一會兒嗎?蕭軍坐下後,她很坦率地說了她正在讀他的小說以及她自己的經歷。在談話中,蕭軍無意中發現了她放在桌上的一首小詩:“去年的五月,正是我在北平吃青杏的時節;今年的五月,我生活的痛苦,真是有如青杏般滋味。”

兩人一番晤談,彼此傾心,火速墜入情網。8月大雨,松花江大堤全線潰決,洪水湧入哈爾濱市區,她因禍得福,逃出了旅館。不久她住進了醫院分娩,因無錢交住院費,蕭軍用刀子逼著醫生救人。孩子生下後因無力撫養很快就被送人。出院後,兩人住進了新城大街白俄開的歐羅巴旅館,開始新一輪的婚外同居。這段被她稱為“沒有青春只有貧困”的生活,應是她此生最美好的時光。

蕭紅與蕭軍的遇見,如英雄救美。

05

1932年11月,蕭軍找到了家庭教師的工作,學生家住商市街,同意提供住處,兩人總算有了棲身之所。婚後他們的生活是貧困的,但相濡以沫的日子也是幸福的。“電燈照耀著滿城市的人家。鈔票帶在我的衣袋裡,就這樣兩個人理直氣壯的走在街上,穿過電車道,穿過擾嚷著的那條破街。”寒夜裡,兩人行走在商市街道,她便用文字記下了這溫存。

在蕭軍的鼓勵下,她提筆以俏吟為筆名,寫出了第一個短篇《王阿嫂之死》,之後又陸續創作了不少小說,包括記錄她第一個孩子的《棄兒》,並與蕭軍一起自費出版了他們合著的一本小說集《跋涉》。很快,這本書就遭到了當局的查禁,他們不得不逃到青島。在青島,她想起了魯迅這個如日中天的文豪,她再次拿起了手中的筆。

1934年11月30日,對她與蕭軍而言,無疑是一個盛大的喜慶之日,他們終於等到了與魯迅相見的那一刻。根據約定的時間,二人準時來到了內山書店。出人意料的是,魯迅已在那裡等候他們了,這使兩人簡直有點不知所措。在此之前,魯迅起先也是很怠慢她的,那時的她不過是普通的一個女人,看不出什麼才華,但性格特別好。

在與魯迅通信後不久,她就對魯迅發出了抗議書,不許魯迅在信裡稱呼她為女士。這種近于孩子撒嬌的抗議改變了兩人之間拘謹的關係。魯迅曾在回信裡開玩笑:“悄女士在提出抗議,但叫我怎麼寫呢?悄嬸子,悄姊姊,悄妹妹,悄侄女——都並不好,所以我想,還是夫人太太,或是女士先生罷。”

06

1935年,在魯迅的幫助下,在24歲的青嫩年齡,她完成了震動文壇的長篇小說《生死場》,爆紅了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贏得了像茅盾、鄭振鐸、巴金這樣的重量級人物的稱讚。魯迅以他少有的熱情在她的序言裡說:“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與新鮮。”

魯迅之於她,亦師亦友,亦兄亦父。在魯迅面前,她表現得像個小女兒,這大概也是她一生當中,極少有的可以扮演女兒的角色。她會穿著自己以為好看的衣服,站在魯迅面前討要誇獎,魯迅卻說“不怎麼好看”,然後一五一十地告訴她不好看的理由。她與蕭軍二人後來在文壇成名,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多得先生鼎力引薦與照拂。

不幸的是,時間一長,兩人性格差異導致摩擦漸多。在亂世紅塵中,蕭軍是主張“愛便愛,不愛便丟開”的愛情哲學,頗能東鱗西爪地留情。兩人同居五年多,他在感情上的旁逸斜出,每次都戳得她流血、戰慄。在上海期間,他們經常為此爭吵,蕭軍脾氣暴烈,有時竟將她打得鼻青臉腫。

1936年7月,兩人決定暫時分開一年。她去了日本,孤寂無聊,幾番生病,又抽上香煙。寫給蕭軍的信仍充滿思念,常牽掛他的健康、起居。隔著時間和空間的距離,狂風鄹雨般的愛情與烽火漫天的古國都蒙上了一層懷想的輕霧。而漂泊了那麼久,她在魯迅的提攜下日益自由,終於可以停下來感歎一句:“自由和舒適,平靜和安閒,經濟上一點也不壓迫,這真是黃金時代,是在籠子裡過的。”

這在籠子裡短暫的安定,她時又愛又怕的。寫信的一個月前,1936年10月19日,魯迅逝世,這讓她震驚和悲慟,再次失去了僅有的慰藉與依靠,孤寂的靈魂只得再次起程。

蕭紅與魯迅妻子許廣平及孩子海嬰

07

不久,她啟程從日本回上海,她是被請回去結束一段無結果的戀愛。在她前往日本修養創作期間,蕭軍與她初到日本時同住的好友許粵華之間戀情瘋長。因為“道義上”的原因,他們沒有結合的可能,所以需要她回來幫忙終結。但感情創痕已深,矛盾依舊。她寫下《沙粒》,照例有說不出的落寞絕望,卻又似乎已經被類似重創打擊得有些麻木:“我的胸中積滿了沙石”,“煩惱相同原野上的青草,生遍我的全身了。”

1937年秋武漢,她與蕭軍在朋友蔣錫金介紹下,認識了因長篇小說《科爾沁旗草原》頗受文壇矚目的端木蕻良。他們四人像兄弟姐妹般親密,端木起初沒有住處,還曾跟蕭紅夫婦同床擠了一晚。曾就讀清華歷史系的端木,斯文秀氣,跟蕭軍的粗獷豪放迥異其趣。他不像蕭軍那樣經常貶抑蕭紅,對她還不乏仰慕。她對端木漸生好感,曾在他桌上寫下“恨不相逢未嫁時”,並幾次念給他聽。

構成她一生悲劇性的成分,大多來自她對愛情的追逐與拋棄。她把蕭軍當做生命中的最大依靠,她追求安穩的生活,而他有男兒報之志,終是沒辦法走到最後。1938年初,從武漢到臨汾,又到西安,她發現自己懷孕了,仍堅決要與蕭軍分手。她負氣般,故意當著眾人的面兒,走到蕭軍面前,說:“三郎,我們永遠分開吧。”

蕭軍硬生生地回答了一個字:“好。”

蕭紅與端木

08

1938年春,她與端木蕻良回武漢就同居了,並在5月下旬舉辦婚禮。這是她第二次懷著別人的孩子開始新的感情。她因為想安定選擇了這段婚姻,卻並未得到雙方親友團的祝福。隨著日軍逼近武漢,1938年八九月,她隨端木先後抵達重慶。從宜昌出發時,她帶著八個月身孕在碼頭絆倒,無力爬起,幸而被陌生人扶起。她過後對朋友感慨,自己總是一個人走路,好像命定要一個人走路似的。

11月初,她到女友在江津的家裡待產,她情緒很壞,焦躁易怒,甚至對好友及其婆母發脾氣,讓老太太難以接受。她生下一個男嬰,三天后死亡。回重慶時,她苦笑著對好友說:“我將孤寂憂悒以終生。”不曾想,此話在後來竟一語成讖。

1940年初,她與端木飛往香港。這裡尚遠離戰火,海闊水清,鳥鳴花媚,她卻難驅孤獨、抑鬱。彼時的香港報刊,被濃郁的故園之思籠罩。蕭紅的《呼蘭河傳》雖然醞釀、開端於武漢,卻在香港一氣呵成,1940年9月至12月在《星島日報》連載。孤寂中愈加思念家鄉,但呼蘭對於於,除了戰爭與空間阻隔,更多一層有家不能回的難堪。要重返故園,她有遊子與逆子的雙重不易。她在暖洋洋的南方,想念寒風凜冽的北國,想得心尖發顫。

09

第二年夏秋之際,她因肺結核病情加重,住進了醫院,邊治療邊寫《馬伯樂》第二部。直到12月,日軍進攻香港,炮火連天,全城淪陷。已臥床半年,不能走動的她比健康人更多一層恐慌。大難來臨,她顯然對丈夫、對任性、對時局都極不樂觀,擔心自己被棄之不管。

曾有一段時間,端木一度計畫先行撤離,不在身邊。求生欲望讓她說服了駱賓基,他放棄去九龍搶救手稿,留下來照料她。駱賓基是她弟弟的朋友,跟她夫婦二人相識不算久。後來端木返回,他倆為蕭紅的安全與治療費盡心力。然而,彼時的香港炮火震耳欲聾,人命細若琴弦。要躲要藏要求生,幾經折騰她的病情再次加重,醫院被日軍搶佔,她術後感染高燒不退。

躺在病床上的她,自知命不久矣,用無助的口氣歎道:“如果這時候我給三郎發電報,不知道他是否還會像當初那樣奮力把我從水中救起。”伯牙弦絕已無聲。心高氣傲,可終究是菟絲花。

10

她一直想要的自由是:我不能選擇怎麼生,怎麼死;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而到最後,她用顫抖的手給駱賓基留下了這樣的絕筆:“我將于藍天碧水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31歲,她就這樣帶著她最後的愛恨與不甘,離開了人世。如她所願:

這一次,她不再漂泊。

她叫蕭紅,原名張廼瑩。

作者:路小山

連結:http://www.jianshu.com/p/991f4c4fc357

來源:簡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