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這下你治得了全球了(下)

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這下你治得了全球了!

哈哈。

《論語中國》分上中下三次全文刊發《論語》約1萬5千餘字。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憲問第十四

憲問恥。 子曰:“邦有道, 穀。 邦無道, 穀, 恥也。 ”

“克伐怨欲, 不行焉, 可以為仁矣?”子曰:“可以為難矣。 仁, 則吾不知也。 ”

子曰:“士而懷居, 不足以為士矣。 ”

子曰:“邦有道, 危言危行, 邦無道, 危行言孫。 ”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 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

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 鏖蕩舟, 俱不得其死然, 禹稷耕稼, 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 南宮適出, 子曰:“君子哉若人, 尚德哉若人。 ”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

子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無誨乎?”

子曰:“為命, 裨諶草創之, 世叔討論之, 行人子羽修飾之, 東裡子產潤色之。 ”

或問子產。 子曰:“惠人也。 ”問子西。 曰:“彼哉彼哉。

”問管仲。 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 飯疏食, 沒齒, 無怨言。 ”

子曰:“貧而無怨難, 富而無驕易。 ”

子曰:“孟公綽, 為趙魏老則優, 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

子路問成人。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 公綽之不欲, 卞莊子之勇, 冉求之藝, 文之以禮樂, 亦可以為成人矣。 ”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見利思義, 見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為成人矣。 ”

子問公叔文子于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 夫子時然後言, 人不厭其言。 樂然後笑, 人不厭其笑。 義然後取, 人不厭其取。 ”子曰:“其然。 豈其然乎!”

子曰:“臧武仲, 以防求為後於魯, 雖曰不要君, 吾不信也。 ”

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 齊桓公正而不譎。 ”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 召忽死之, 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管仲九合諸侯,

不以兵車, 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 不能死, 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 霸諸侯, 一匡天下, 民到於今受其賜。 微管仲, 吾其披髮左衽矣。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 自經於溝瀆, 而莫之知也。 ”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撰, 與文子同升諸公, 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

子言衛靈公之無道也, 康子曰:“夫如是, 奚而不喪?”孔子曰:“仲叔圉治賓客, 祝砣治宗廟, 王孫賈治軍旅, 夫如是, 奚其喪?”

子曰:“其言之不怍, 則為之也難。 ”

陳成子弑簡公, 孔子沐浴而朝, 告於哀公曰:“陳恒弑其君, 請討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 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 不可。 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 不敢不告也。

子路問事君, 子曰:“勿欺也, 而犯之。 ”

子曰:“君子上達, 小人下達。 ”

子曰:“古之學者為己, 今之學者為人。 ”

遽伯玉使人於孔子, 孔子與之坐而問焉, 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 ”使者出, 子曰:“使乎使乎!”

子曰:“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

子曰:“君子道者三, 我無能焉。 仁者不憂, 知者不惑, 勇者不懼。 ”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

子貢方人, 子曰:“賜也賢乎哉, 夫我則不暇。 ”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其不能也。 ”

子曰:“不逆詐, 不億不信, 抑亦先覺者, 是賢乎!”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 疾固也。 ”

子曰:“驥不稱其力, 稱其德也。 ”

或曰:“以德報怨, 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 以德報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學而上達, 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訴子路于季孫, 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 吾力猶能肆諸市朝。 ”子曰:“道之將行也與, 命也;道之將廢也與, 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曰:“賢者辟世, 其次辟地, 其次辟色, 其次辟言。 ”

子曰:“作者七人矣。 ”

子路宿于石門, 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子擊磬于衛, 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 曰:“有心哉, 擊磬乎?”既而曰:“鄙哉, 鏗鏗乎。 莫己知也, 斯已而已矣。 深則厲, 淺則揭。 ”子曰:“果哉, 末之難矣。 ”

子張曰:“書雲:高宗諒陰, 三年不言。 何謂也?”子曰:“何必高宗, 古之人皆然。 君薨, 百官總己以聽於塚宰, 三年。 ”

子曰:“上好禮, 則民易使也。 ”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闕党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衛靈公第十五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賜也,如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則於人,則遠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者,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辭,達而已矣。”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子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孔子曰:“伺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陽貨第十七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途,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宰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子謂伯魚曰:“汝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家邦者。”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敫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避人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哉?”猶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太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鼓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媧。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子張第十九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曰:“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遊曰:“喪致乎哀而止。”

子遊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與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墮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勤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堯曰第二十

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這裡是論語中國論語家園國學天地書畫文化盡在論語中國 ”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闕党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衛靈公第十五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賜也,如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裡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夫然後行。”子張書諸紳。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遽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則於人,則遠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者,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辭,達而已矣。”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子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孔子曰:“伺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吾未見其人也。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得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於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陽貨第十七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途,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曰: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曰:“不可。”“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子曰:“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宰牛刀。”子遊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佛刖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刖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子謂伯魚曰:“汝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鐘鼓雲乎哉?”

子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

子曰:“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

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家邦者。”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子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敫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子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為士師,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齊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則吾不能,以季孟之間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避之,不得與之言。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避人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哉?”猶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和苕,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太師摯適齊,亞飯幹適楚,三飯繚適蔡,四飯缺適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鼓武入於漢,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

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周有八士:伯達、伯適、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隨、季媧。

經典論語丨古人雲半部論語治天下 現在整部論語送給你

子張第十九

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子張曰:“執德不弘,通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雲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閑,小德出入,可也。”

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子遊曰:“喪致乎哀而止。”

子遊曰:“吾友張也,為難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問與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衛公孫朝問于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墮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叔孫武叔語大夫于朝曰:“子貢賢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勤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堯曰第二十

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皇皇後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簡在帝心。朕躬有罪,無以萬方,萬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賚,善人是富。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天下之民歸心焉。所重民,食喪祭。寬則得眾,信則民任焉,敏則有功,公則說。”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這裡是論語中國論語家園國學天地書畫文化盡在論語中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