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他20年花了14億,為了看看700年後的未來世界

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專訪

請看獨家原創視頻

這部科幻片叫《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前兩天剛剛在美國上映, 一片盛讚,

稍後也會在中國上映。

影片由法國導演呂克·貝松執導,

籌備20年, 耗資約14億人民幣,

是法國電影史上最貴的電影。

影片改編自法國的一部著名漫畫,

呂克·貝松從10歲起就追看, 是鐵杆粉絲,

如今搬上大螢幕, 算是圓了他童年的一個夢想。

每一個看過預告片的人,

都會被影片的畫風驚豔:

迷幻、詩意、鮮豔,

勾勒出呂克·貝松對700年後未來世界的想像。

點擊視頻, 看導演呂克·貝松的獨家專訪!

1959年, 呂克·貝松出生於巴黎。

小時候, 他常常呆在海邊,

夢想是成為一名潛水夫。

1988年, 他拍了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電影

——《碧海藍天》。

1994年, 《這個殺手不太冷》上映。

這部充滿藝術氣息的商業片

令呂克·貝松的名字家喻戶曉。

在中國, 這部電影人氣非常旺。

豆瓣上的評分高達9.4,

位列總排名第3位。

1997年, 呂克·貝松拍《第五元素》,

這部充滿想像力的影片,

幾乎重新定義了科幻電影。

但呂克·貝松卻認為這部電影“生不逢時”,

只有180個特效鏡頭, 技術非常原始。

而一年之後, 數碼科技時代來臨,

“如果再等一年, 我的電影就能用上各種技術了。 ”

2014年, 他請來斯嘉麗·詹森拍攝《超體》,

影片腦洞大開,探索人類腦部的潛力,

成為那一年最具話題性的科幻電影。

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導演:

既有法國人的詩意浪漫,

卻又不會故作深沉;

他不排斥商業大片,

卻游離於好萊塢,自成一派。

他擅長各式各樣的電影類型,

卻對科幻電影情有獨鍾。

科幻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正是呂克·貝松的最愛。

這部電影改編自法國漫畫《韋勒瑞恩和洛瑞琳》,

漫畫原著甚至曾經影響過《星球大戰》,

堪稱太空科幻的鼻祖。

這部漫畫在法國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西遊記》,

美國的“漫威宇宙”,

從1967年開始在雜誌上連載,

一直到2010年才完結。

呂克·貝松正是這部漫畫的鐵杆粉絲。

他從10歲就開始看,

每週都迫不期待等著漫畫更新,

還把女主角洛瑞琳視為“初戀”。

他很早就想拍洛瑞琳的故事,

但在看完《阿凡達》之後,

他受到了刺激,

覺得自己的劇本不夠好,

又開始重新寫劇本。

影片設定在28世紀。

太空中的兩名特工,

相當於史密斯夫婦,

穿梭於星際之間,執行任務。

他們分別由兩位年輕演員

戴恩·德哈恩和維密超模卡拉·迪瓦伊扮演。

吳亦凡在影片中飾演了一名太空戰士。

流行天后蕾哈娜在影片中也有演出。

演員並不是最費錢的,特效才是。

影片裡有200多個外星人,

構建了一個多種族共存的世界。

呂克·貝松花了一年時間,

從世界各地搜羅了5000多張設計圖。

全片總計有2700個特效鏡頭。

為了達到這種特效,

呂克·貝松找來曾經操刀過《阿凡達》的維塔、

《星球大戰》的工業光魔、

《權力的遊戲》背後的Rodeo FX,

三家全球頂級特效公司聯合制作,

這也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呂克·貝松說這部電影融合了

《第五元素》、《銀河護衛隊》、《盜夢空間》,

這些經典電影的元素。

他對科幻電影充滿興趣,

是因為它象徵著未來,

可以天馬行空地去創造一切事物。

在他眼中,未來應該是有趣的。

他請來斯嘉麗·詹森拍攝《超體》,

影片腦洞大開,探索人類腦部的潛力,

成為那一年最具話題性的科幻電影。

呂克·貝松就是這樣一位導演:

既有法國人的詩意浪漫,

卻又不會故作深沉;

他不排斥商業大片,

卻游離於好萊塢,自成一派。

他擅長各式各樣的電影類型,

卻對科幻電影情有獨鍾。

科幻電影《星際特工:千星之城》,

正是呂克·貝松的最愛。

這部電影改編自法國漫畫《韋勒瑞恩和洛瑞琳》,

漫畫原著甚至曾經影響過《星球大戰》,

堪稱太空科幻的鼻祖。

這部漫畫在法國的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西遊記》,

美國的“漫威宇宙”,

從1967年開始在雜誌上連載,

一直到2010年才完結。

呂克·貝松正是這部漫畫的鐵杆粉絲。

他從10歲就開始看,

每週都迫不期待等著漫畫更新,

還把女主角洛瑞琳視為“初戀”。

他很早就想拍洛瑞琳的故事,

但在看完《阿凡達》之後,

他受到了刺激,

覺得自己的劇本不夠好,

又開始重新寫劇本。

影片設定在28世紀。

太空中的兩名特工,

相當於史密斯夫婦,

穿梭於星際之間,執行任務。

他們分別由兩位年輕演員

戴恩·德哈恩和維密超模卡拉·迪瓦伊扮演。

吳亦凡在影片中飾演了一名太空戰士。

流行天后蕾哈娜在影片中也有演出。

演員並不是最費錢的,特效才是。

影片裡有200多個外星人,

構建了一個多種族共存的世界。

呂克·貝松花了一年時間,

從世界各地搜羅了5000多張設計圖。

全片總計有2700個特效鏡頭。

為了達到這種特效,

呂克·貝松找來曾經操刀過《阿凡達》的維塔、

《星球大戰》的工業光魔、

《權力的遊戲》背後的Rodeo FX,

三家全球頂級特效公司聯合制作,

這也是歷史上的第一次。

呂克·貝松說這部電影融合了

《第五元素》、《銀河護衛隊》、《盜夢空間》,

這些經典電影的元素。

他對科幻電影充滿興趣,

是因為它象徵著未來,

可以天馬行空地去創造一切事物。

在他眼中,未來應該是有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