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輕盈起舞」招商銀行信用卡“輕”樣本研究

《金卡生活》雜誌

中國銀聯 主管主辦

理論研究 實務探討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插圖 | 蔡鴻君

策劃|《金卡生活》編輯部

年報研讀 | 王海銀

分析製圖(表)| 葛辛晶

在古代, 人們將女子十五歲稱作“及笄之年”, 當事人一到此年紀便“束髮結簪”, 表示能嫁。 古人又將十五歲稱作“志學之年”, 而後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 今年, 是招商銀行信用卡發行“及笄之年”,

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到來之前, 發現其信用卡的“輕”趨勢已然成立。

資產“輕”表現。 信用卡貸款在年末貸款及墊款、年末零售貸款及墊款中的占比逐年提高, 2016年末與2005年末相比分別提高了12.61和20.74個百分點, 一張信用卡從“消費支付工具”演變成為“消費信貸工具”。

收入“輕”結構。 存貸利差收窄, 獨辟非息收入的蹊徑。 2012年至2014年連續三年信用卡非利息收入超過信用卡利息收入的同比增幅, 並且2008年至2016年連續九年信用卡非利息收入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獲客“輕”管道。

發現趨勢, 然後不與趨勢作對;而對於沒有發現趨勢的人, 已經失去順應趨勢的資格, 更不用說去拿一張反對票。 我們預見, 未來信用卡發展“輕”已成趨勢, 這不僅是《金卡生活》雜誌研究招商銀行信用樣本的初衷,

而且是立足於行業知微見著的歸宿。

宏觀背景

疾速奔跑“馬車”非消費莫屬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可謂“功不可沒”。 分析發現, 基於需求側, 投資、消費和出口“三駕馬車”已經不能齊步前行。 投資、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均減少, 只有“消費馬車”疾速狂奔。 2009年至2016年期間,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經濟資料顯示, 除了2010年之外, 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固守了“半壁江山”(圖1), 消費成為拉動經濟向前的重要引擎。

圖1 2009—2016年消費對GDP增長貢獻

消費欲望受制於價格, 而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Consumer Price Index)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價格水準的變動情況。 2008年9月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我國的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滑, 通貨緊縮的延遲效應在2009年集中體現, 從實證角度來看, 該年物價比2008年相對便宜, 具體到CPI指標, 其同比跌幅達6.6%(圖2)。 一般而言, 等量的貨幣可以購買更多的消費品或服務, 因此, 人們的消費熱情在通貨緊縮時得到釋放。 相反, 物價上漲致使等量貨幣購買的消費品或服務相對減少,

人們的消費欲望在通貨膨脹時受到抑制。

圖2 2002—2016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表現

國內消費需求最直接的資料表現在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TRSCG, Total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我國從1993年啟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反映國內市場景氣情況, 取消了社會農業生產資料零售額的統計。 在招商銀行發行信用卡的次年、成立的第三年,即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統計範圍縮小到以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為主。

與GDP在2007年迭創新高相比,TRSCG到了2008年仍在慣性沖高,而到了2010年,與GDP同步沖高(圖3)。當經濟學成為顯學時,無論“看門道”者,抑或“看熱鬧”的人,喜歡借助“裙長理論”“裙擺指數”“高跟鞋理論”“罩杯經濟學”“口紅效應”“床墊指數”及“行走速度指數”等趣味經濟學,從而更加生動地反應經濟的興衰榮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也就是說,人們的消費表現還是符合經濟不景氣,開始節衣縮食的“通論”。

圖3 2002—2016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情況

行業視野

基於卡基消費增長勢頭不減

作為使用最廣泛的非現金支付工具,銀行卡促進消費的穩定、持續和快速增長。

卡均消費呈現穩定增長。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銀行卡消費除2012年、2016年兩個年度之外,均出現兩位數增長。其中,2015年銀行卡卡均消費金額突破萬元大關(圖4)。

圖4 2008—2016年銀行卡卡均消費情況

卡基推動非生活必需品消費,則從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BCCI,Bankcard Consumption Confidence Index)表現消費者對未來經濟形勢和個人收入前景的樂觀與否。中國銀聯發佈的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反映城市居民除吃、穿、用之外的非生活必需品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結構變化。2011年至2015年由於生活必需品需求產生的“擠出效應”,非生活必需品消費釋放力度不夠,占比下滑,BCCI持續走低,在2015年創下81.76的新低之後,2016年開始“觸底”反彈(圖5)。

圖5 2008—2016年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變化情況

注:2008年、2009年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系年度平均值,其他均系年末12月值。

卡基消費不斷推動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的發展,銀行卡滲透率則逐年推高。在剔除房地產、大宗批發等交易類型之後,銀行卡消費金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體現了銀行卡滲透率。其指標越高,表明用卡環境越成熟。有研究表明,銀行卡滲透率每上升10%,能提升GDP0.5%。以分析資料樣本的起、止年度計算,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08年比2016年銀行卡滲透率提高了24.27個百分點,相應提升GDP1.21個百分點(圖6)。

圖6 2008—2016年銀行卡滲透率表現

銀行角度

科技手段解決問題成常態

機緣巧合的是,筆者曾經作為中國銀聯“第一代”對口招商銀行的服務代表,有幸關注其銀行、信用卡,從PC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DT時代(DT,Data Technology,資料處理技術,姑且認同此提法),面對金融脫媒的縱深發展、客戶行為的巨變以及利率市場化的演進,求索與變革所帶來的市場回饋、反響。不忽略每個時間視窗,儘量用資料說話,除注明資料引用招商銀行集團境外審計報告、公司境外審計報告之外,其他資料均引用公司境內審計報告。為此,我們得以跟蹤招商銀行信用卡借力金融科技的成長印記。

當其他銀行同樣致力於零售銀行業務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化之際,招商銀行網上企業銀行客戶數量、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鐵人三項”也呈現高增長。其網上企業銀行的客戶數量、交易筆數、交易金額快速增長,2008年至2016年期間,同比增長分別在24.43%至71.47%、10.51%至72.87%、11.21%至72.25%的區間,高位運行(圖7、圖8、圖9)。

圖7 2008—2016年招商銀行網上企業銀行客戶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圖8 2008—2016年招商銀行網上企業銀行交易筆數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圖9 2008—2016年招商銀行網上企業銀行交易金額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未取得2009年、2010年網上企業銀行累計交易金額及其同比增長

“零售之王”注重擴張和優化網上銀行、遠端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管道,分流線下營業網點的壓力,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上升。招商銀行零售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明顯要高於公司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具體在2008年至2015年期間,零售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明顯高出公司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34.94個百分點至39.8個百分點的區間值。可喜的是,零售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從2012年開始便在九成的高位運行(圖10)。

圖10 2008—2015年招商銀行零售及公司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未取得2016年零售及公司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資料

個人手機銀行(不含手機支付)及個人手機支付交易筆數和金額涇渭分明。招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交易筆數遠遠低於個人手機支付交易筆數,這也體現後者的高頻特徵;而個人手機支付交易金額遠遠不及個人手機銀行交易金額,則充分體現前者的小額特徵。以2016年為例,個人手機支付交易筆數是個人手機銀行交易筆數的5.2倍,個人手機銀行交易金額反而是個人手機支付交易金額的5.8倍(圖11、圖12)。

圖11 2011—2016年招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及個人手機支付交易筆數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圖12 2011—2016年招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及個人手機支付交易金額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招商銀行零售網上管道及網上支付交易筆數、金額呈現持續增長。零售網上管道及網上支付交易筆數除了在2015年同比出現波動,網上支付交易金額在2016年同比出現負增長之外,其他年份均在處於增長狀態(圖13、圖14)。

圖13 2008—2016年招商銀行零售網上管道及網上支付交易筆數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圖14 2008—2016年招商銀行零售網上管道及網上支付交易金額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依靠技術驅動提升經營效率,盡可能多地用科技解決問題。

具體到信用卡業務方面,“掌上生活”App連接持卡人的生活、消費和金融理財,持續打造“掌上生活”經營平臺。2014年、2015年其綁定用戶分別達到1150萬戶和2054萬戶,2016年則突破了3000萬戶。

與此同時,招商銀行信用卡通過“場景連接、科技金融”去重塑人與消費、人與金融的關係。一方面擴展支付產品,通過“掌上生活”可註冊使用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等 NFC及銀聯“雲閃付” 移動支付產品。另一方面聚焦“飯票”“影票”兩大移動互聯消費場景線上線下立體化經營。線上,“掌上生活”App聚焦用戶關注的吃、喝、玩、樂,推出“電影線上選座”“美食限時搶購”“積分商品即時兌換”“機票酒店隨時預訂”等生活消費服務。線下,推出二維碼掃碼支付、“一招過”混合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此外,引入人工智慧技術打造新一代智慧服務平臺,利用人臉及聲紋核身、智慧語音處理和人機協作等前沿技術,一則提升服務效率,同時優化服務體驗。

與經濟同“冷暖”

利差受壓獨辟非息收入蹊徑

從影響商業銀行收入結構林林總總的因素之中,我們聚焦利害相權的主幹,發現經濟下行傳壓、存貸利差受到擠壓、互聯網金融企業衝壓,自然形成了“三壓”合力。但是,招商銀行面對壓力,其信用卡業務卻找到了突圍的路徑。

既然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作為衡量總體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那麼,談到經濟“冷暖”,它的地位便不可替代。GDP是一宏觀維度,對應微觀,我們聚焦2001年12月12日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成立,以其成立次年至今,作為研究GDP的資料樣本。2002年至2007年GDP增速迭創新高,上破“9”“10”“11”和“12”,最高直破“14”。之後的年份GDP增速選擇向下突破,至今沒有守住“7”的重要關口,並且難以重拾升勢。儘管在2010年出現“迴光返照”,但是,接下來連續六年處於下降通道之中,充分反應了經濟下行的壓力在放大(圖15)。

圖15 2002—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增長情況

不能簡單理解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對微觀個體形成“傳導效應”,換言之,若干微觀個體趨勢疊加,最終勾勒出宏觀經濟的整體趨勢。具體到研究樣本招商銀行,其營業收入增速曲線與GDP增速走勢基本吻合(圖16)。

圖16 2002—2016年招商銀行營業收入及增長情況

注:2002系公司境外審計報告,2003—2004年系集團境外審計報告,其他年份均為境內審計報告

2005年銀行業整體面臨宏觀調控、直接融資管道拓寬等多重因素影響,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發生了變化。具體微觀招商銀行,其貸款有效需求增速放緩,從而導致營業收入增速拐頭向下。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並迅速擴展到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陷入了衰退,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減緩。中國的銀行業不可能獨善其身,具體到招商銀行該年度營業收入增速同比下降超過30個百分點。而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影響及深化,經濟增長放緩,淨息差大幅收窄的嚴峻經營環境所致,營業收入增速出現負數。

我們看到,2002年至2016年期間,銀行半年、一年、兩年、三年及五年的存貸款利差收窄。以起(2002年)止(2016年)年度觀察,利差收窄區間分別為3.15和3.05、3.33和2.85、3.24和2.65、3.06和2.00、2.97和1.80(圖17、圖18、圖19、圖20、圖21),因中國人民銀行從2014年開始不再公佈五年期存款利率,1.80系2013年度利差收窄區間值。

圖17 2002—2016年銀行半年存貸款利率變化情況

在招商銀行發行信用卡的次年、成立的第三年,即200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統計範圍縮小到以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為主。

與GDP在2007年迭創新高相比,TRSCG到了2008年仍在慣性沖高,而到了2010年,與GDP同步沖高(圖3)。當經濟學成為顯學時,無論“看門道”者,抑或“看熱鬧”的人,喜歡借助“裙長理論”“裙擺指數”“高跟鞋理論”“罩杯經濟學”“口紅效應”“床墊指數”及“行走速度指數”等趣味經濟學,從而更加生動地反應經濟的興衰榮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也就是說,人們的消費表現還是符合經濟不景氣,開始節衣縮食的“通論”。

圖3 2002—2016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情況

行業視野

基於卡基消費增長勢頭不減

作為使用最廣泛的非現金支付工具,銀行卡促進消費的穩定、持續和快速增長。

卡均消費呈現穩定增長。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銀行卡消費除2012年、2016年兩個年度之外,均出現兩位數增長。其中,2015年銀行卡卡均消費金額突破萬元大關(圖4)。

圖4 2008—2016年銀行卡卡均消費情況

卡基推動非生活必需品消費,則從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BCCI,Bankcard Consumption Confidence Index)表現消費者對未來經濟形勢和個人收入前景的樂觀與否。中國銀聯發佈的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反映城市居民除吃、穿、用之外的非生活必需品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結構變化。2011年至2015年由於生活必需品需求產生的“擠出效應”,非生活必需品消費釋放力度不夠,占比下滑,BCCI持續走低,在2015年創下81.76的新低之後,2016年開始“觸底”反彈(圖5)。

圖5 2008—2016年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變化情況

注:2008年、2009年銀行卡消費信心指數系年度平均值,其他均系年末12月值。

卡基消費不斷推動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的發展,銀行卡滲透率則逐年推高。在剔除房地產、大宗批發等交易類型之後,銀行卡消費金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例體現了銀行卡滲透率。其指標越高,表明用卡環境越成熟。有研究表明,銀行卡滲透率每上升10%,能提升GDP0.5%。以分析資料樣本的起、止年度計算,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2008年比2016年銀行卡滲透率提高了24.27個百分點,相應提升GDP1.21個百分點(圖6)。

圖6 2008—2016年銀行卡滲透率表現

銀行角度

科技手段解決問題成常態

機緣巧合的是,筆者曾經作為中國銀聯“第一代”對口招商銀行的服務代表,有幸關注其銀行、信用卡,從PC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DT時代(DT,Data Technology,資料處理技術,姑且認同此提法),面對金融脫媒的縱深發展、客戶行為的巨變以及利率市場化的演進,求索與變革所帶來的市場回饋、反響。不忽略每個時間視窗,儘量用資料說話,除注明資料引用招商銀行集團境外審計報告、公司境外審計報告之外,其他資料均引用公司境內審計報告。為此,我們得以跟蹤招商銀行信用卡借力金融科技的成長印記。

當其他銀行同樣致力於零售銀行業務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化之際,招商銀行網上企業銀行客戶數量、交易筆數和交易金額“鐵人三項”也呈現高增長。其網上企業銀行的客戶數量、交易筆數、交易金額快速增長,2008年至2016年期間,同比增長分別在24.43%至71.47%、10.51%至72.87%、11.21%至72.25%的區間,高位運行(圖7、圖8、圖9)。

圖7 2008—2016年招商銀行網上企業銀行客戶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圖8 2008—2016年招商銀行網上企業銀行交易筆數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圖9 2008—2016年招商銀行網上企業銀行交易金額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未取得2009年、2010年網上企業銀行累計交易金額及其同比增長

“零售之王”注重擴張和優化網上銀行、遠端銀行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管道,分流線下營業網點的壓力,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上升。招商銀行零售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明顯要高於公司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具體在2008年至2015年期間,零售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明顯高出公司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34.94個百分點至39.8個百分點的區間值。可喜的是,零售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從2012年開始便在九成的高位運行(圖10)。

圖10 2008—2015年招商銀行零售及公司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未取得2016年零售及公司電子管道綜合櫃面替代率資料

個人手機銀行(不含手機支付)及個人手機支付交易筆數和金額涇渭分明。招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交易筆數遠遠低於個人手機支付交易筆數,這也體現後者的高頻特徵;而個人手機支付交易金額遠遠不及個人手機銀行交易金額,則充分體現前者的小額特徵。以2016年為例,個人手機支付交易筆數是個人手機銀行交易筆數的5.2倍,個人手機銀行交易金額反而是個人手機支付交易金額的5.8倍(圖11、圖12)。

圖11 2011—2016年招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及個人手機支付交易筆數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圖12 2011—2016年招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及個人手機支付交易金額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招商銀行零售網上管道及網上支付交易筆數、金額呈現持續增長。零售網上管道及網上支付交易筆數除了在2015年同比出現波動,網上支付交易金額在2016年同比出現負增長之外,其他年份均在處於增長狀態(圖13、圖14)。

圖13 2008—2016年招商銀行零售網上管道及網上支付交易筆數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圖14 2008—2016年招商銀行零售網上管道及網上支付交易金額增長情況

注:根據招商銀行各年度報告“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章節整理而成

依靠技術驅動提升經營效率,盡可能多地用科技解決問題。

具體到信用卡業務方面,“掌上生活”App連接持卡人的生活、消費和金融理財,持續打造“掌上生活”經營平臺。2014年、2015年其綁定用戶分別達到1150萬戶和2054萬戶,2016年則突破了3000萬戶。

與此同時,招商銀行信用卡通過“場景連接、科技金融”去重塑人與消費、人與金融的關係。一方面擴展支付產品,通過“掌上生活”可註冊使用Apple Pay、Samsung Pay、Huawei Pay、Mi Pay等 NFC及銀聯“雲閃付” 移動支付產品。另一方面聚焦“飯票”“影票”兩大移動互聯消費場景線上線下立體化經營。線上,“掌上生活”App聚焦用戶關注的吃、喝、玩、樂,推出“電影線上選座”“美食限時搶購”“積分商品即時兌換”“機票酒店隨時預訂”等生活消費服務。線下,推出二維碼掃碼支付、“一招過”混合支付等多種支付方式。此外,引入人工智慧技術打造新一代智慧服務平臺,利用人臉及聲紋核身、智慧語音處理和人機協作等前沿技術,一則提升服務效率,同時優化服務體驗。

與經濟同“冷暖”

利差受壓獨辟非息收入蹊徑

從影響商業銀行收入結構林林總總的因素之中,我們聚焦利害相權的主幹,發現經濟下行傳壓、存貸利差受到擠壓、互聯網金融企業衝壓,自然形成了“三壓”合力。但是,招商銀行面對壓力,其信用卡業務卻找到了突圍的路徑。

既然國內生產總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作為衡量總體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那麼,談到經濟“冷暖”,它的地位便不可替代。GDP是一宏觀維度,對應微觀,我們聚焦2001年12月12日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成立,以其成立次年至今,作為研究GDP的資料樣本。2002年至2007年GDP增速迭創新高,上破“9”“10”“11”和“12”,最高直破“14”。之後的年份GDP增速選擇向下突破,至今沒有守住“7”的重要關口,並且難以重拾升勢。儘管在2010年出現“迴光返照”,但是,接下來連續六年處於下降通道之中,充分反應了經濟下行的壓力在放大(圖15)。

圖15 2002—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及增長情況

不能簡單理解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對微觀個體形成“傳導效應”,換言之,若干微觀個體趨勢疊加,最終勾勒出宏觀經濟的整體趨勢。具體到研究樣本招商銀行,其營業收入增速曲線與GDP增速走勢基本吻合(圖16)。

圖16 2002—2016年招商銀行營業收入及增長情況

注:2002系公司境外審計報告,2003—2004年系集團境外審計報告,其他年份均為境內審計報告

2005年銀行業整體面臨宏觀調控、直接融資管道拓寬等多重因素影響,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發生了變化。具體微觀招商銀行,其貸款有效需求增速放緩,從而導致營業收入增速拐頭向下。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並迅速擴展到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陷入了衰退,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減緩。中國的銀行業不可能獨善其身,具體到招商銀行該年度營業收入增速同比下降超過30個百分點。而2009年面對金融危機影響及深化,經濟增長放緩,淨息差大幅收窄的嚴峻經營環境所致,營業收入增速出現負數。

我們看到,2002年至2016年期間,銀行半年、一年、兩年、三年及五年的存貸款利差收窄。以起(2002年)止(2016年)年度觀察,利差收窄區間分別為3.15和3.05、3.33和2.85、3.24和2.65、3.06和2.00、2.97和1.80(圖17、圖18、圖19、圖20、圖21),因中國人民銀行從2014年開始不再公佈五年期存款利率,1.80系2013年度利差收窄區間值。

圖17 2002—2016年銀行半年存貸款利率變化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