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生物技術的國際合作趨勢是必然的,在合作中究竟是什麼?

對5月30日, 第10屆上海國際生物技術與醫藥研討會暨第13屆美國華人生物醫藥科技協會年會在滬隆重閉幕, 來自20多個國家的近千名代表的出席, 彰顯了會議的國際規格和影響力。 會議主題為生物技術創新與可持續發展, 加強區域間合作, 在全球範圍內促進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發展的形式已經形成, 也使將來生物技術的發展方式趨於清晰。

1、全球合作共創良好環境已是必然的趨勢。

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的法律法規從全球範圍內看都處於起步階段, 不但很多發展中國家沒有具體的發展政策,

即使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也存在諸多爭議。 各國應共同探討如何在本國建立適合新技術發展的環境, 以形成推動全球生物技術和醫藥發展的積極氛圍。 雖然專利保護使得以往一些公開可被借鑒的知識技術被遮罩, 但在全球分工合作的大環境裡, 專利保護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這是合作的前提和保障。 我們應該看到當今的科學技術發展是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的, 各國間儘管有競爭, 但更多的是合作, 尤其是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領域的合作, 還處在非常年輕的時期。 這樣專利保護和藥品定價;已經成為了核心問題, 特別是產品銷售的全球化, 使得產品的定價已然上升為全球性問題;雖然生物技術中的60%已運用於醫學臨床和生物製藥,
但還處在學科的發展初期, 仍需不斷投入, 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價格居高不下重要原因。

全球化的競爭是友好的, 最終目的都是為戰勝沒有國界的疾病, 為此要建立國際通用語即為國際認可的GMP體系尤為必要。 現在面臨的問題是:智慧財產權、生產工藝和產品在全球而非在一個國家或地區流通, 各國的配套政策均有差別, 在這樣的情況下, 各國企業間需要更多的合作, 以更有效的方法讓更多的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儘快應用於全球臨床。

2、時代契機帶來合作機遇

從一個設想的產生, 到以專利為標誌的產品研發, 直至完成生產的整個過程, 已無法停留在一家企業內部完成, 必須借助外包、收購、授權等多種形式,

是多家企業共同參與的結果, 而這些優勢企業, 可能分佈在世界各地。 即便是在自建研發中心的跨國藥企, 他們也應不同國家市場需要改變了商業運作模式, 並積極探索其內部運營模式。 跨國公司正試圖改變發明藥物的傳統方法, 由封閉式競爭式走向開放式、夥伴式的共存。 在國內的生物製藥企業中, 已有一批能夠在生物製藥領域提供外包服務, 包括藥明康得、美迪西、上海睿智化學等, 這些企業表示, 他們在與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合作的同時, 也接到了不少海外訂單。

3、雖然生物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仍須努力提升其核心智慧財產權

一位元來自藥品監管系統的官員表示, 在生物醫藥和生物技術的臨床應用上,

中國需要更加合理地劃分和確定, 並高度重視倫理評價和道德判讀, 儘快建立適應時代要求的審評體系。 他肯定了在審評工作人員隊伍建設中優先吸納生物技術人員的做法, 同時發揮外部專家力量, 共同審評先進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

據瞭解, 包括複星醫藥、先聲藥業、正大天晴等在內的中國藥企均有開展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究和生產, 但整體上看, 該產業尚處在發展初期, 且缺乏知名的以生物醫藥為主營業務的企業;當一些大型生物醫藥企業介紹了自身感興趣的生物製藥領域後, 有大量的小型研究企業表示願意進一步洽談。 在以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中心、幹細胞研究中心等為代表的生物醫藥平臺上,

眾多中小型研究公司共同組成了我國生物技術和醫藥研究的活躍氛圍。 對此, 曾獲得中國藥學會生物科學技術科技獎的溫州醫學院院長李校堃評價說:國內生物技術和生物醫藥整體快速發展, 但創新實力仍須進一步提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