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前五月機械工業指標保持恢復性增長

1-5月機械工業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 發展態勢穩中向好, 但也存在隱憂。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 2017年1-5月機械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增速高位回落。

多個行業增速高位回落

機械行業的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7%, 比1-4月回落0.2個百分點, 高於上年同期機械工業增速(7.6%)3.1個百分點;繼續分別高於全國工業(6.7%)及製造業(7.2%)4個和3.5個百分點。

在主要大類行業中, 汽車製造業繼續引領全行業增長, 1-5月該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2%, 高於機械全行業平均水準2.5個百分點。

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總體平穩, 略有提升。 1-5月同比增長9%,

比1-4月(8.4%)加快0.6個百分點, 比上年同期增速(8.7%)提高0.3個百分點, 低於行業平均水準1.7個百分點。

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儀器儀錶製造業上年同期基數較低, 2017年1-5月回升明顯, 同比分別增長10.8%、12%和12%, 比上年同期增速(4.4%、4.5%、7.3%)分別加快6.4個、7.5個和4.7個百分點。

主要產品產量增長趨勢穩中向好

1-5月在機械工業重點監測的119種主要產品產量中, 同比增長的產品91種, 占比76.47%。 其中43種產品由上年同比下降轉為同比增長, 31種產品產量在上年同比增長的基礎上增速繼續加快, 17種產品產量雖保持增長, 但增速回落。

在同比下降的28種產品產量中, 15種產品產量仍未擺脫上年負增長的趨勢;13種產品產量由上年同比增長轉為同比下降。

機械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增長特點表現為,

一是與消費市場關係密切的產品產量保持增長。 1-5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35.8萬輛和1118.2萬輛, 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5%和3.7%。 汽車用發動機同比增長22.77%、汽車儀錶同比增長5.82%;與物流倉儲消費相關的電動叉車累計同比增長18.21%, 包裝專用設備累計同比增長3.52%;與旅遊相關的照相機同比增長10.33%, 其中數碼照相機同比增長25.38%;與消費產品加工相關的塑膠加工專用設備累計同比增長19.33%, 棉花加工機械同比增長9.54%, 農產品加工機械同比增長6.87%, 飼料生產專用設備同比增長2.01%。 與民生消費相關的各類低壓電器同比增長18.17%, 通信及電子網路用電纜同比增長9.77%, 光纜同比增長8.71%, 電動手提工具同比增長9.35%, 摩托車整車同比增長8.61%。

二是與環境保護相關的產品銷售快速增長。

5月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錶同比增長7.03%, 環境污染防治設備同比增長7.46%, 其中水質污染防治設備同比增長21.24%;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累計同比增長13.08%。

三是與國家產業升級相關的產品增長勢頭向好。 工業自動化儀錶與控制系統同比增長19.62%, 比上年同期加快29.66個百分點, 試驗機同比增長76.66%, 分析儀器及裝置同比增長6.2%, 光學儀器同比增長6.17%。 機床產品中的金切機床同比增長9.9%, 機床數控裝置從上年同比下降轉為同比增長22.44%。

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拉動工程機械產品明顯增長。 機場、鐵路、公路、礦山、農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 資金到位逐漸好轉, 對工程機械設備的拉動明顯。 1-5月工程機械行業挖掘機、鏟土運輸機械同比增長46.9%, 其中挖掘機同比增長71.39%,

裝載機同比增長24.4%, 壓實機械同比增長17.65%, 混凝土機械增長4.86%。

五是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拉動相關產品增長。 在國家重點輸電通道建設項目和配電網建設改造以及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拉動下, 輸變電相關產品保持增長, 其中, 輸變電相關的變壓器同比增長3.74%, 其中大型電力變壓器同比增長19.04%, 電力電容器增長11.42%, 高壓開關設備(11萬伏以上)同比增長16.62%, 電力電纜同比增長8.67%, 絕緣製品同比增長12.76%。

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回落

2017年1-5月, 機械工業自年初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655.56億元, 同比增長3.4%, 較1-4月提高1.25個百分點, 較去年同期回落2.91個百分點。 與全國和製造業同比增速比較, 分別降低5.2個和1.7個百分點。 從占比看, 機械工業占製造業比重27.51%,

較去年同期及1-4月分別縮小0.47個百分點和0.17個百分點。 從當月看, 5月份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28.29億元, 同比提高4.43%, 高於累計增速1.03個百分點。

從機械工業146個小類匯總出的國民經濟十個大類情況看:投資額超過千億元的是:汽車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和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四個大類, 分別達到4553.91億元、4477.59億元、3349.18億元和2904.39億元, 占機械行業投資額比重分別為25.79%、25.36%、18.97%和16.45%。

從同比增速看, 十個大類七升三降。 以儀器儀錶製造業大類增長最快, 達到15.72%, 其次是汽車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和金屬製品業大類增速均在5%以上。 而投資額占比位居前列的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同比則低速增長(0.09%、2.02%), 專用設備製造業則略有下降(-0.78%)。

從到位資金情況看,1-5月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到位資金16725.09億元,同比下降6.56%,雖較去年同期下降8.17個百分點,但較1-4月降幅收窄3.76個百分點,低於投資增速9.96個百分點,儘管5月仍延續了實際到位資金增速與投資增速差距縮小態勢,但投資到位資金自去年6月以來的持續負增長表明機械工業投資到位資金不足問題依然嚴峻。

主要困難及問題

機械工業的效益狀況繼續改善,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同比略有好轉,外貿進出口低迷狀態雖有所改善,但外貿進出口的增速低於全國外貿增長水準。

總體觀察,機械工業市場需求雖然有所恢復,但仍顯不足。用戶行業需求不足,傳統能源、原材料行業仍處於去產能狀態,對裝備的需求顯著下降;去年下半年煤電行業也開始了去產能。與上述行業相關的投資類產品石油天然氣裝備、冶煉設備、發電設備、重型礦山機械等行業的訂貨明顯不足,受此影響,機床行業、重型機械行業、電工電器行業形勢仍不樂觀。市場需求不足是當前機械製造企業面臨的最大壓力。

同時,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提升艱難。機械行業的過度競爭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低價競爭頻現,一些好的企業、好的產品也被迫降價,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同時,產品價格並未上漲,在同行業低價競爭的影響下,產品平均單價同比不升反降。另有企業反映,產品價格雖有小幅提高,但仍處在低位,近期原材料、配套件價格上升幅度更大,利潤空間基本被擠掉,機械產品價格上漲難度較大;國內企業對國際項目出現非理性競爭。長時期的低價競爭嚴重影響了企業產品創新的積極性。

此外,機械行業的企業經營成本雖有改善,負擔仍較沉重。隨著我國最低工資水準的不斷提高,企業的人工成本、社保繳費不斷上升,企業經營成本加大。企業物流成本不斷增加,特別是大、重型零部件企業矛盾更加突出。2016年以來,企業產品的物流運輸成本不斷上漲,有的企業反映大件運輸成本漲幅較大。機械行業是鋼材等大宗原材料的消費企業,同時也是電力、天然氣等能源的消費企業,去年10月份以來,原材料價格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造成企業運營成本不斷增加。以5月份原材料為例,各類鋼板價格、電解銅價格、生鐵價格同比上漲均超過兩位數。

目前對於機械行業來講,能源成本壓力加劇。出於環保要求,有的地區要求製造企業實行“煤改氣”鍋爐改造,一個採暖季下來,使用天然氣比原來成本增長幅度超過一半,由此造成萬元產值成本上漲。鑄造、鍛造企業反映,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企,即便使用直供電,電價依然較高,直供電的價格中電網過網費占一半之多。剛性成本上升難以消化。機械企業的應收賬款仍在高位,而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位運行,到位資金不理想。

從對企業的調研看,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是國內外市場需求低迷。國內市場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產能不足。國外市場正在經歷一輪長週期調整,需求不旺,多數企業對未來投資看不准,都在觀望,投資更加謹慎。二是企業資金壓力仍較大。特別是民營企業、小企業資金借貸門檻設置條件多,融資成本高,最終導致利潤空間被擠壓,利潤率不高,企業投資意願下降。三是技術創新能力弱。機械工業多集中于傳統行業,技術儲備不足,創新能力不強。四是新興產業規模小,新舊動能轉換不足。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行業的比重總體不到全行業的10%,新動能投資擴大對傳統產業的替代仍然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本文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資訊部提供)

從到位資金情況看,1-5月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到位資金16725.09億元,同比下降6.56%,雖較去年同期下降8.17個百分點,但較1-4月降幅收窄3.76個百分點,低於投資增速9.96個百分點,儘管5月仍延續了實際到位資金增速與投資增速差距縮小態勢,但投資到位資金自去年6月以來的持續負增長表明機械工業投資到位資金不足問題依然嚴峻。

主要困難及問題

機械工業的效益狀況繼續改善,主要經濟效益指標同比略有好轉,外貿進出口低迷狀態雖有所改善,但外貿進出口的增速低於全國外貿增長水準。

總體觀察,機械工業市場需求雖然有所恢復,但仍顯不足。用戶行業需求不足,傳統能源、原材料行業仍處於去產能狀態,對裝備的需求顯著下降;去年下半年煤電行業也開始了去產能。與上述行業相關的投資類產品石油天然氣裝備、冶煉設備、發電設備、重型礦山機械等行業的訂貨明顯不足,受此影響,機床行業、重型機械行業、電工電器行業形勢仍不樂觀。市場需求不足是當前機械製造企業面臨的最大壓力。

同時,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價格提升艱難。機械行業的過度競爭影響了正常的市場秩序,低價競爭頻現,一些好的企業、好的產品也被迫降價,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同時,產品價格並未上漲,在同行業低價競爭的影響下,產品平均單價同比不升反降。另有企業反映,產品價格雖有小幅提高,但仍處在低位,近期原材料、配套件價格上升幅度更大,利潤空間基本被擠掉,機械產品價格上漲難度較大;國內企業對國際項目出現非理性競爭。長時期的低價競爭嚴重影響了企業產品創新的積極性。

此外,機械行業的企業經營成本雖有改善,負擔仍較沉重。隨著我國最低工資水準的不斷提高,企業的人工成本、社保繳費不斷上升,企業經營成本加大。企業物流成本不斷增加,特別是大、重型零部件企業矛盾更加突出。2016年以來,企業產品的物流運輸成本不斷上漲,有的企業反映大件運輸成本漲幅較大。機械行業是鋼材等大宗原材料的消費企業,同時也是電力、天然氣等能源的消費企業,去年10月份以來,原材料價格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造成企業運營成本不斷增加。以5月份原材料為例,各類鋼板價格、電解銅價格、生鐵價格同比上漲均超過兩位數。

目前對於機械行業來講,能源成本壓力加劇。出於環保要求,有的地區要求製造企業實行“煤改氣”鍋爐改造,一個採暖季下來,使用天然氣比原來成本增長幅度超過一半,由此造成萬元產值成本上漲。鑄造、鍛造企業反映,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企,即便使用直供電,電價依然較高,直供電的價格中電網過網費占一半之多。剛性成本上升難以消化。機械企業的應收賬款仍在高位,而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位運行,到位資金不理想。

從對企業的調研看,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是國內外市場需求低迷。國內市場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產能不足。國外市場正在經歷一輪長週期調整,需求不旺,多數企業對未來投資看不准,都在觀望,投資更加謹慎。二是企業資金壓力仍較大。特別是民營企業、小企業資金借貸門檻設置條件多,融資成本高,最終導致利潤空間被擠壓,利潤率不高,企業投資意願下降。三是技術創新能力弱。機械工業多集中于傳統行業,技術儲備不足,創新能力不強。四是新興產業規模小,新舊動能轉換不足。機械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全行業的比重總體不到全行業的10%,新動能投資擴大對傳統產業的替代仍然需要一個較長的發展過程。(本文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統計資訊部提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