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唐晶賀涵走不過10年,而袁泉夏雨攜手18年相愛如初,她說

有一種明星, 她沒有大紅大紫。 卻是國內為數不多只靠作品說話的好演員。 比如袁泉。

黃渤稱讚她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女演員之一。

韓寒對她的評價是“遇上一個好的演員就是希望有幾萬尺膠片永不停機。 ”

01

如果不是因為《我的前半生》的持續火熱, 可能很多人早已遺忘了這位真正演戲的好演員。 在最近的熱播劇《我的前半生》裡, 面臨陳道明、馬伊琍、靳東、雷佳音等一眾演技派,

袁泉的表演亮眼出色, 吸粉無數。 唐晶這個角色的多面性, 被她拿捏的恰到好處。

在職場時, 她是雷厲風行的OL, 走路帶風。

在子君面前, 她是踏實的靠山和保護傘。

面對男友時, 也會展現出難得的小女人一面。

可愛、俏皮、靈動, 這樣的字眼用在已經四十歲的她身上毫不違和。

幾場哭戲層次分明,張弛有度。

不得不說,遇到袁泉,是唐晶的幸運。

02

唐晶是袁泉少有的職場精英角色。

“我覺得唐晶是非常主動地積極面對自己人生的角色,身上有很多正能量。她有非常強大的世界,她會用她的能力、去保護她的親人、朋友,她是別人心中特別強大的支點。”

這是袁泉決定接下這個角色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唐晶的性格太強了,她喜歡這樣的人物,所以決心挑戰。

戲外的袁泉,有著不輸唐晶的堅強與強大。

1977年,袁泉出生在湖北荊州的一個知識份子家庭,少小離家,十一歲那年,袁泉考上了中國戲曲學校附中學習京劇,於是她首次離開父母,離開老家湖北,隻身一人來到北京,開始寄宿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辛,每天排練京劇特別辛苦,但年幼的袁泉都咬牙堅持下來,實在想家了,就給爸媽寫信,從武漢到北京來回傳遞了幾百封家信。袁父曾向媒體展示過279封家信,其中有116篇是袁泉寫的。

魯豫曾在《魯豫有約》的節目現場朗讀袁泉的一封家信。一個年幼的小女孩在北京隻身一人,在孤獨的燈光下寫出來的話,隨便讀上一段,字裡行間透露著堅強與獨立:

“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托人給我帶物,家裡4口人,花的錢不少,不要再給我寄錢了。媽媽,我再重複一遍,不用寄錢,也不要把家裡搞得太緊。還有,我自從到這兒來,從來沒生過病,你們不要擔心。”

“好久沒給你們寫信了,真想你們,說真的,我有幾次都想給你們寫信,但沒時間。今天,我是借著午睡時間給你們寫信。每天中午,我總是坐在床上一封封地看,有時看到一半,淚水就止不住地流下來,可真談得上是家書抵萬金”。

袁泉的父母照片

那時候通訊不發達,從信中父母為女兒吃的苦受的罪心疼,也為她的成長和獨立欣慰。袁泉的骨子裡,就像劇中的唐晶一般堅韌。

03

生活中的袁泉羞澀,安靜,舞臺上的她張力十足。二十二歲第一次亮相大銀幕,就憑藉《春天的狂想》,摘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桂冠。二十五歲一部《美麗的大腳》,讓她再次摘此殊榮。

她的每一部作品,每一次表演都稱得上專心,專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藍色愛情》裡的劉雲

▼《簡愛》裡的簡

▼《琥珀》中執著的狂情少女小優

▼《暗戀桃花源》中溫柔婉約的雲之凡

▼《心花路放》裡的康小雨

▼《後會無期》裡的劉鶯鶯

▼《羅曼蒂克消亡史》中吳小姐

舉手投足之間把那種哀怨演繹的淋漓盡致。

然而,誰能想到,舞臺上張力十足的袁泉,卻在《魯豫有約》中坦承,剛入大學時自己也曾經歷特別自卑的階段。

袁泉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1996級表演系,與章子怡、秦海璐、胡靜、梅婷、曾黎、傅晶等人並稱“七朵金花”。

剛入學時,面對身邊專業素質都很不錯的同學,袁泉感受到了一種綜合性的自卑。

袁泉:你來到了專業素質各個方面都很不錯的,有很多人比你強的地方,就會覺得有點緊張。然後呢,雖然我從小11歲開始獨立生活,但其實,對於去到一個新的環境集體生活是有一種恐懼感的。所以我進中戲的前半年,我一直覺得天空是灰的,走路永遠是低著頭,特別懼怕參加集體活動。我那會兒很胖,比較崩潰的時候,就會穿著減肥褲,從學校東棉花胡同出來,沿著寬街那條路跑到交道口,然後一直跑到二環,安定門橋上。下面有很多車流,晚上亮著燈,我就站在橋上,叫一叫,然後能讓自己稍微的情緒,感覺舒緩一下,行了跑回去,就這樣。

因為這些經歷,她成長得愈發敏感而柔韌。

作家柏邦妮曾採訪袁泉,並評價說:“她有絕頂的才華,絕頂的敏感,也有絕頂的驕傲,這些東西揉合在一起,她的一生不會是容易的。十年之後,她好像還像我初見她的時候一樣,始終沒有大紅大紫,卻是沉金冷玉那樣的女演員,她每次出場,哪怕只有一個鏡頭,卻如此雋永難忘。她的柔弱和強韌,就像一株風中的蘆葦,隨時都會折斷,卻永遠不。她的冷香和熱毒,就像一味珍稀的丸藥,你可以治好自己,但捨不得。”

04

《我的前半生》中袁泉飾演的唐晶,三十多歲,不結婚不生孩子,把所有精力放在工作上,對待對手毫不留情。

自己掌控金錢、事業和愛情,所有的一切。智商全天候線上,即便男人用新房子來邀請她入住,她也是雲淡風輕,並沒有感動得痛哭涕零。

因為在她眼裡,不存在什麼“房子才是安全感”,她想要的安全感,也從來不需要男人給予。

相反,她的閨蜜羅子君,結婚之後就辭職在家做起全職主婦,沒有工作也不接觸社會,所有精力都在孩子老公家庭上,最後無情遭遇“被離婚”。

可以說,唐晶和羅子君是當下都市女性的兩個極端案例。

有人覺得唐晶活得太過精明獨立註定孤獨終老,有人覺得羅子君太過依賴老公導致最終失婚。

女人到底該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這一直是困擾著都市女性的一個未解難題。

走出戲裡的角色,袁泉有她的回答:在適當的時候發展事業,在適當的時候結婚生子。

2009年與夏雨結婚,2010年夏哈哈出生。

在孩子和家庭最需要她的時候,她選擇暫停事業在家照顧孩子;2011年袁泉重新複出做客《魯豫有約》,再次回歸大眾視野,這也是她生完孩子後首次接受採訪,聊到成為母親後的變化:

袁泉:無論是做一個女強人,還是一個好媽媽。女人,終其一生,最要緊的事,永遠都是經營好自己。

袁泉與女兒

05

《我的前半生》最新劇情裡,唐晶和賀涵這對外界看好的金童玉女終於分手了。

最近這幾年,我們很流行講“勢均力敵”。愛情友情如此,婚姻更是如此。相親角都明碼標價,條條款款,相貌,學歷,身價,房子,車子都成了天秤上的一組組砝碼,入門條件就是物質上的勢均力敵。

賀涵說,“人家找上你,是要看一看,你手裡有沒有船槳。”

都擁有船槳的賀涵和唐晶,應該算是最合拍的一對了。相戀十年,要感情有感情;事業有成,物質上不需要憂慮。如此勢均力敵的一對,為什麼最終還是分手了?

的確,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看的是彼此是否登對;但決定兩個人能走多遠,一定是雙方在一起的狀態,是不是輕鬆和舒服。

在戲外,唐晶扮演者袁泉和丈夫夏雨,從大學時代就在一起,如今已經18年。做客《魯豫有約》時,袁泉也談起這段愛情長跑:

1999年是袁泉邁入中戲的第一年,師兄夏雨約她一起去爬了長城,吃了一頓飯,坐在車裡聽了一首歌,就這樣確定了戀愛關係。

夏雨在自己書裡所說:“袁泉是我的第三個女朋友,也是最後一個。我覺得人慢慢長大,會明白很多道理。比如以前我老想找那麼一個100%我喜歡又適合我的,現在明白了不可能,所以我覺得最好的辦法不是要找個100%的人,而是兩個人加起來爭取達到100%。”

這世間很難有完美的愛情,也不存在天造地設的金童玉女,兩個人能否長久的生活下去,靠的一定不是愛情,而是一種互相包容和理解。

很多人會覺得愛情會被婚姻中的瑣碎生活打破,那是因為不懂得你進我退的道理。

能修好的東西就儘量修好它,不要輕易就說扔。畢竟,在一起那麼久,那些填補各自生命的漫長歲月,是真實存在過的。

正如袁泉所說:

編輯:豆子、不二

幾場哭戲層次分明,張弛有度。

不得不說,遇到袁泉,是唐晶的幸運。

02

唐晶是袁泉少有的職場精英角色。

“我覺得唐晶是非常主動地積極面對自己人生的角色,身上有很多正能量。她有非常強大的世界,她會用她的能力、去保護她的親人、朋友,她是別人心中特別強大的支點。”

這是袁泉決定接下這個角色最主要的原因,因為唐晶的性格太強了,她喜歡這樣的人物,所以決心挑戰。

戲外的袁泉,有著不輸唐晶的堅強與強大。

1977年,袁泉出生在湖北荊州的一個知識份子家庭,少小離家,十一歲那年,袁泉考上了中國戲曲學校附中學習京劇,於是她首次離開父母,離開老家湖北,隻身一人來到北京,開始寄宿生活。

那時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辛,每天排練京劇特別辛苦,但年幼的袁泉都咬牙堅持下來,實在想家了,就給爸媽寫信,從武漢到北京來回傳遞了幾百封家信。袁父曾向媒體展示過279封家信,其中有116篇是袁泉寫的。

魯豫曾在《魯豫有約》的節目現場朗讀袁泉的一封家信。一個年幼的小女孩在北京隻身一人,在孤獨的燈光下寫出來的話,隨便讀上一段,字裡行間透露著堅強與獨立:

“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再托人給我帶物,家裡4口人,花的錢不少,不要再給我寄錢了。媽媽,我再重複一遍,不用寄錢,也不要把家裡搞得太緊。還有,我自從到這兒來,從來沒生過病,你們不要擔心。”

“好久沒給你們寫信了,真想你們,說真的,我有幾次都想給你們寫信,但沒時間。今天,我是借著午睡時間給你們寫信。每天中午,我總是坐在床上一封封地看,有時看到一半,淚水就止不住地流下來,可真談得上是家書抵萬金”。

袁泉的父母照片

那時候通訊不發達,從信中父母為女兒吃的苦受的罪心疼,也為她的成長和獨立欣慰。袁泉的骨子裡,就像劇中的唐晶一般堅韌。

03

生活中的袁泉羞澀,安靜,舞臺上的她張力十足。二十二歲第一次亮相大銀幕,就憑藉《春天的狂想》,摘得金雞獎最佳女配角桂冠。二十五歲一部《美麗的大腳》,讓她再次摘此殊榮。

她的每一部作品,每一次表演都稱得上專心,專業,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藍色愛情》裡的劉雲

▼《簡愛》裡的簡

▼《琥珀》中執著的狂情少女小優

▼《暗戀桃花源》中溫柔婉約的雲之凡

▼《心花路放》裡的康小雨

▼《後會無期》裡的劉鶯鶯

▼《羅曼蒂克消亡史》中吳小姐

舉手投足之間把那種哀怨演繹的淋漓盡致。

然而,誰能想到,舞臺上張力十足的袁泉,卻在《魯豫有約》中坦承,剛入大學時自己也曾經歷特別自卑的階段。

袁泉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1996級表演系,與章子怡、秦海璐、胡靜、梅婷、曾黎、傅晶等人並稱“七朵金花”。

剛入學時,面對身邊專業素質都很不錯的同學,袁泉感受到了一種綜合性的自卑。

袁泉:你來到了專業素質各個方面都很不錯的,有很多人比你強的地方,就會覺得有點緊張。然後呢,雖然我從小11歲開始獨立生活,但其實,對於去到一個新的環境集體生活是有一種恐懼感的。所以我進中戲的前半年,我一直覺得天空是灰的,走路永遠是低著頭,特別懼怕參加集體活動。我那會兒很胖,比較崩潰的時候,就會穿著減肥褲,從學校東棉花胡同出來,沿著寬街那條路跑到交道口,然後一直跑到二環,安定門橋上。下面有很多車流,晚上亮著燈,我就站在橋上,叫一叫,然後能讓自己稍微的情緒,感覺舒緩一下,行了跑回去,就這樣。

因為這些經歷,她成長得愈發敏感而柔韌。

作家柏邦妮曾採訪袁泉,並評價說:“她有絕頂的才華,絕頂的敏感,也有絕頂的驕傲,這些東西揉合在一起,她的一生不會是容易的。十年之後,她好像還像我初見她的時候一樣,始終沒有大紅大紫,卻是沉金冷玉那樣的女演員,她每次出場,哪怕只有一個鏡頭,卻如此雋永難忘。她的柔弱和強韌,就像一株風中的蘆葦,隨時都會折斷,卻永遠不。她的冷香和熱毒,就像一味珍稀的丸藥,你可以治好自己,但捨不得。”

04

《我的前半生》中袁泉飾演的唐晶,三十多歲,不結婚不生孩子,把所有精力放在工作上,對待對手毫不留情。

自己掌控金錢、事業和愛情,所有的一切。智商全天候線上,即便男人用新房子來邀請她入住,她也是雲淡風輕,並沒有感動得痛哭涕零。

因為在她眼裡,不存在什麼“房子才是安全感”,她想要的安全感,也從來不需要男人給予。

相反,她的閨蜜羅子君,結婚之後就辭職在家做起全職主婦,沒有工作也不接觸社會,所有精力都在孩子老公家庭上,最後無情遭遇“被離婚”。

可以說,唐晶和羅子君是當下都市女性的兩個極端案例。

有人覺得唐晶活得太過精明獨立註定孤獨終老,有人覺得羅子君太過依賴老公導致最終失婚。

女人到底該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這一直是困擾著都市女性的一個未解難題。

走出戲裡的角色,袁泉有她的回答:在適當的時候發展事業,在適當的時候結婚生子。

2009年與夏雨結婚,2010年夏哈哈出生。

在孩子和家庭最需要她的時候,她選擇暫停事業在家照顧孩子;2011年袁泉重新複出做客《魯豫有約》,再次回歸大眾視野,這也是她生完孩子後首次接受採訪,聊到成為母親後的變化:

袁泉:無論是做一個女強人,還是一個好媽媽。女人,終其一生,最要緊的事,永遠都是經營好自己。

袁泉與女兒

05

《我的前半生》最新劇情裡,唐晶和賀涵這對外界看好的金童玉女終於分手了。

最近這幾年,我們很流行講“勢均力敵”。愛情友情如此,婚姻更是如此。相親角都明碼標價,條條款款,相貌,學歷,身價,房子,車子都成了天秤上的一組組砝碼,入門條件就是物質上的勢均力敵。

賀涵說,“人家找上你,是要看一看,你手裡有沒有船槳。”

都擁有船槳的賀涵和唐晶,應該算是最合拍的一對了。相戀十年,要感情有感情;事業有成,物質上不需要憂慮。如此勢均力敵的一對,為什麼最終還是分手了?

的確,兩個人能不能在一起,看的是彼此是否登對;但決定兩個人能走多遠,一定是雙方在一起的狀態,是不是輕鬆和舒服。

在戲外,唐晶扮演者袁泉和丈夫夏雨,從大學時代就在一起,如今已經18年。做客《魯豫有約》時,袁泉也談起這段愛情長跑:

1999年是袁泉邁入中戲的第一年,師兄夏雨約她一起去爬了長城,吃了一頓飯,坐在車裡聽了一首歌,就這樣確定了戀愛關係。

夏雨在自己書裡所說:“袁泉是我的第三個女朋友,也是最後一個。我覺得人慢慢長大,會明白很多道理。比如以前我老想找那麼一個100%我喜歡又適合我的,現在明白了不可能,所以我覺得最好的辦法不是要找個100%的人,而是兩個人加起來爭取達到100%。”

這世間很難有完美的愛情,也不存在天造地設的金童玉女,兩個人能否長久的生活下去,靠的一定不是愛情,而是一種互相包容和理解。

很多人會覺得愛情會被婚姻中的瑣碎生活打破,那是因為不懂得你進我退的道理。

能修好的東西就儘量修好它,不要輕易就說扔。畢竟,在一起那麼久,那些填補各自生命的漫長歲月,是真實存在過的。

正如袁泉所說:

編輯:豆子、不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