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京滬高鐵開展“複速”試驗 四股有飛漲潛力

京滬高鐵開展"複速"試驗 9月中旬"復興號"望提速運營

中國鐵路總公司透露, 預計九月中旬京滬高鐵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後, 將組織“復興號”按時速350公里正式上線運營。 屆時, 京滬高鐵全程執行時間在4個半小時左右。

來自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資料顯示, 中國標準動車組在研製過程中, 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準、鐵道行業標準、鐵路總公司企業標準, 及專門為新型標準化動車組制定的一批技術標準, 在涉及的254項重要標準中, 中國標準占84%。

中國中車專家認為, “復興號”CR400系列動車組構建了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先進科學的高速動車組技術標準體系,

標誌著我國高速動車組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標準化和系列化, 極大增強了我國高鐵的國際話語權和核心競爭力。

中國標準動車組研製專案列入了國家“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工程, 是國家重點支援專案。 從中國高鐵運輸需求出發, 採用正向設計思路, 開展技術條件和技術方案設計, 並創造了420km/h交會、重聯的世界最高紀錄。

目前,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有“CR400AF”和“CR400BF”兩種型號。 “CR”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英文縮寫, “400”為速度等級代碼, 代表該型動車組試驗速度可達400km/h及以上, 持續運行速度為350km/h;“A”和“B”為企業標識代碼, 代表生產廠家;“F”為技術類型代碼, 代表動力分散電動車組;其他還有“J”代表動力集中電動車組,

“N”代表動力集中內燃動車組。

另外, 近日, 國家發改委召開鐵路建設專案前期工作協商會議, 協調推進新開工專案和儲備專案前期工作。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主持會議強調, 今年第三季度十分關鍵。 要決戰三季度, 狠抓落實, 確保如期完成新開工項目任務。

中國中鐵:公路及軌交成為基建業務增長新驅動

中國中鐵 601390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蘇多永 撰寫日期:2017-07-24

事項:公司公告2017年第二季度主要經營資料,新簽合同額3042.7億元,同比增長33.1%;2017年上半年累計新簽合同額5617.3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基建建設業務新簽合同額4751.8億元,同比增長32.5%。

上半年新簽訂單大幅增加,PPP 項目落地助推基建業務高速增長:

公司公告顯示,2017Q2新簽合同額3042.7億元(同比+33.1%),較2017Q1環比增加18.2%;2017H1累計新簽合同額5617.3億元(同比+34.5%),相當於公司2016年全年新簽合同額12350億元的45.5%。 從公司2017年上半年新簽合同業務結構來看,基建建設主業新簽合同額4751.8億元(同比+32.5%),占新簽合同總額的84.6%,是公司新簽合同總額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公司2013H1至2016H1基建建設新簽合同增速分別為44.0% / 14.7% / -16.5% / 29.6%,2017H1增速雖低於2013H1,仍達到五年來第二高增速;公司基建主業在大基數基礎上仍實現了較快增長,反映出公司較強的承攬能力及良好經營態勢。

從公司2017年上半年新簽合同地區分佈來看,新簽境內合同5331.1億,占新簽合同總額的94.9%,同比增長37.9%;新簽境外合同286.2億,占新簽合同總額的5.1%,同比下滑8.2%。 我們判斷公司境內新簽合同額快速增長主要受益於PPP 專案施工訂單落地推動基建業務高速增長。

鐵路業務增速及占比下滑,公路及城軌業務成為新增長驅動:公司2017H1基建建設業務中,鐵路、公路及市政(包含城軌工程)新簽合同額分別為738.4億元(同比-27.0%)、1115.0億元(同比+149.8%)及2898.4億元(同比+36.2%);此外公司單獨披露了市政業務中的城軌工程新簽合同額為481.1億元(同比+44.2%)。

各業務占新簽基建建設合同的比重分別為15.5%(同比-12.7個pct)、23.5%(同比+11.1個pct)及61.0%(同比+1.7個pct)。 鐵路業務增速及占比均出現較大下滑,而公路、市政(含城軌)業務今年以來同比、環比均實現了較快增長。

目前公路、市政(含城軌)業務成為公司基建業務新簽合同額最大來源。 非基建業務中,工業設備、房地產業務、勘察設計業務2017H1新簽合同額分別同比增加40.3%、16.5%、72.2%,占比分別為18.4%、18.1%、13.9%,勘察設計業務增速較快,我們判斷主要受益於公司基建PPP 項目帶動的前期勘察設計任務大幅增加。

2016年業績穩健提升,充足現金流為2017Q1業績延續增長提供基礎:公司2017Q1實現營收1339.92億元(同比+5.23%),相當於 2016年全年營收規模的20.96%;實現歸母淨利潤26.2億元(同比+15.32%),相當於2016年全年歸母淨利潤規模的20.96%。 公司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速2.95%、2.02%。報告期末,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為544.95億元,較2015年大幅增加78.33%,自2013年以來已連續4年實現經營性現金流為正且CAGR 高達89.59%,主要得益於清欠工作的有效成果。公司貨幣資金餘額達到1240.85億元,同比增加23.3%,為上市以來的歷史最高。2016年公司業績穩健增長疊加經營性現金流及貨幣資金的增加,為2017Q1業績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新簽PPP 合同額大幅增長,為2017H1業績提供動力:2016年公司PPP 業務擁有重大發展,全年新簽PPP 專案訂單2911.6億元,占2016年新簽訂單比例的23.58%,同比大幅增長593%。公司獲得重大PPP 主要集中於公路基建及市政業務中的城軌建設。昆明地鐵4號線項目已經進入有序建設階段,截至2016年底已完工19.14%。2016年新簽陝西省綏德至延川高速公路專案、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一期專案、烏魯木齊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專案及蕪湖市軌道交通1號線及2號線一期項目均為投資額百億以上的公路、城軌建設專案。我們判斷隨著這些重大PPP 項目的逐步推進,其帶來的前期勘察設計任務推動公司勘察設計業務在2017H1取得較高增幅,PPP 專案施工訂單的逐步落地也推動了公司基建業務高速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7年-2019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9.9%、8.8%、7.2%,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3.7%、20.3%、5.1%,對應EPS 分別為0.62、0.75、0.79元,給予增持-A 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 10.25元,相當於2017年16.50的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大幅波動風險,國內基建投資增速下滑風險,PPP 專案執行不達預期風險,海外專案執行不達預期風險,專案回款風險等。

中國中車:鐵路裝備在手訂單充足 城軌持續發力

中國中車 601766

研究機構:東吳證券 分析師:陳顯帆 撰寫日期:2017-05-03

2017年一季度營收335.92億元,同比-16.71%,歸母淨利潤11.52億元,同比-42.05%。綜合毛利率22.08%,環比+1.29pct,同比-1.11pct。三費費率16.87%,環比+3.77pct,同比+1.25pct;分產品看,鐵路裝備營收131.03億元,同比-39.61%;新產業88.82億元,同比-14.59%;現代服務業61.03億元,同比+39.84%;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55.04億元,同比+42.16%。綜合來看,鐵路裝備業務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39.61%,主要是受生產週期和在手訂單影響,本期動車組和客車交付量同比下降所致。新產業業務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14.59%,主要是本期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業務實現的收入下降所致。現代服務業務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39.84%,主要是本期物流業務收入增長所致。根據公司公告披露資料,公司2017年迄今共中標海外訂單119億元,2016年同期中標41億元,同比+190%,增速超預期,2016年底在手訂單1881億元,一季度新簽總訂單417.5億元,在手訂單充足,助力業績穩定增長。

2017年傳統車型預期回暖+標動推出有望利好公司鐵路裝備板塊反彈。2017年伊始,貨車第一次啟動招標,數量達到40000輛,相比2016年+58%,客車和機車預期今年採購量將同比增加。根據十三五長期發展規劃,我們測算2017-2018年年均可移交動車組400列。動車組從招標到交付一般為7-10個月,如若今年5月底之前鐵總不能啟動動車組招標,大概率會影響全年動車移交數量,但我們認為市場無須過分擔憂,根據鐵路長期發展規劃,動車組需求總數確定性強,如果今年移交數目低於預期,則意味著未來大概率會有超預期的表現。總體來講,軌道交通行業景氣度旺盛,隨著2017年一帶一路的推進和國內傳統車型市場的回暖,以及公司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看好公司全年的業績增長。

城市軌道交通板塊發展迅猛,景氣度將貫穿十三五,積極探索PPP發展模式。公司2016年連中城軌PPP大單,以投資帶動設備銷售。另外,根據我們行業模型測算,預測2017年國內城軌新開通里程可能達到800-1000公里,2018年相對2017年新開通里程可能小有下滑,2019和2020年預期將達到高峰值,當年新開通里程有望超過1200公里,預測整個十三五期間將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里程4800公里以上。同時考慮新增線路對車輛需求,以及存量線路對車輛的加密需求,公司城軌板塊業務增長有望超預期。

公司是軌道交通行業的絕對龍頭,中國高端裝備的名片,2017年是PPP和“一帶一路”的政策性大年,助推公司快速成長。預測公司主業2017-2019年貢獻EPS為0.44/0.48/0.52元/股,對應PE23/21/20X,維持“增持”評級。

時代新材:減振降噪產品穩步增長 新型材料彈性十足

時代新材 600458

研究機構:華金證券 分析師:張仲傑 撰寫日期:2017-07-14

投資要點

標準動車組開啟高鐵新篇章:6月26日,“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率先在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路等關鍵技術都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公司是軌交領域減振降噪的領先企業,在國內市場份額目前已佔據50%以上;而在高端動車領域,優勢更為顯著。公司為標準動車組提供的彈性元件包括軸箱定位節點、牽引中心銷、電機節點、空氣彈簧、抗側滾扭杆等,主要應用於列車轉向架一系、二系懸掛系統、中心牽引系統、電機齒輪箱懸掛系統以及二系抗側滾扭杆系統和橫向限位元系統。公司未來將持續受益標準動車組的國產化率提高,以及提速後所需動車組數量的提升。

高端Pl膜打破進口壟斷在即:近年公司著力佈局新型材料產業,相繼研發成功可替代進口和填補國內空白的聚醯亞胺薄膜(PI膜)、芳綸製品、特種尼龍等先進高分子材料,正加快推進項目產業化建設。其中Pl膜產線設備安裝和工廠附屬配套設施已在2016年全部完成,目前調試或接近完成,即將量產,有望打破市場目前被進口品牌杜邦壟斷的局面。依產能規劃,每年將為公司帶來3億元銷售收入,毛利率或將超過50%。公司Pl薄膜初步將供應原有軌交領域的客戶,如中車電機、永濟電機等,可替代目前國內軌交牽引電機的進口Pl薄膜。

BOGE的降本增效與國內市場開拓穩步推進:公司在完成BOGE收購後,重點整合方案是開展降本增效和開拓國內市場。2016年BOGE公司實現盈利627.84萬歐元,公司對德國BOGE的管理協同、全球擴能、全球採購降本、IT國際化等整合工作正齊頭並進和初見成效。公司在2016年相繼取得大眾MQB平臺大額訂單,保時捷超輕全塑踏板箱訂單:另外,BOGE主動控制減振產品發動機支撐繼在全球首發獲得Q5批量銷售後,可在不同行駛模式下切換工作特性的電子控制襯套又率先獲奧迪訂單600萬歐元。在開拓全球市場上,BOGE無錫公司、日本子公司、墨西哥子公司相繼完成註冊。隨著產能向低成本國家轉移,並逐步打開國內龐大的汽車市場,BOGE將在收入規模上繼續保持增長,同時成本端控制也將逐步見效。

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27億元、142億元、162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43元、0.74元、1.10元。維持“買入-A”投資評級。考慮到新材料市場的打開需要一定的時間,標準動車組國產化率的提升也將是個漸進過程,以及市場風險偏好的變化,我們下調6個月目標價至15元,相當於2017年35倍的市盈率。

風險提示:投資的新材料產業化項目進展不及預期:收購BOGE公司整合不及預期;軌道交通行業投資不及預期;匯率波動為公司利潤率帶來不利影響。

鼎漢技術:業績持續轉暖 完善產業鏈佈局奠定發展潛力

鼎漢技術 300011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王書偉 撰寫日期:2017-07-18

事件:公司7月13日發佈2017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2017H1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850-1050萬元,同比增長5.84-30.74%。

業績冰點已過,未來高增長可期。公司是國內稀缺的軌道交通裝備龍頭企業,主營業務為軌交電源設備、電線電纜和車載空調及相關配套產品和服務。據公司公告稱,2016年受鐵總招標大幅減少影響,公司業績出現下行,實現營收9.54億元(-16.65%),實現歸母淨利潤1.11億元(-57.69%)。今年以來,動車組招標企穩向好,公司項目交付順利推進,新中標金額大幅提升,拉動公司業績持續回暖,截止3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13.99億元,產能飽滿且有序執行。根據《中長期鐵路規劃》,到2020年鐵路運營里程要達到15萬公里, 由於2016-2017年新線投產不及預期,未來三年鐵路建設需求有望加速釋放。隨著中國高鐵技術日益成熟,零部件國產化需求強烈,根據我們測算“十三五”期間,車載輔助電源/車載空調/電纜系統/遮罩門系統/地鐵制動儲能系統年均市場需求有望達到109.61/291.03/23.91/137.63/24.57億元。

公司近年來在產業鏈佈局日益完善,產品市占率排名前列,未來業績高增長可期。

收購SMA RT+設立南寧鼎漢,國際化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據公司公告稱,公司通過香港鼎漢以0.23億歐元收購了SMA AG 持有的SMA Railway Technology GmbH(簡稱“SMA RT”)100%股權,並於2017年3月完成交割。SMA RT 是全球有軌電車和地鐵車載輔助電源領域的領軍企業,本次收購將完善公司車載輔助電源序列的產品,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提升公司國際化水準。此外,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6月27日與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政府簽署了《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專案投資協議書》,公司擬規劃投資6億元,在南寧市青秀區打造軌道交通高端裝備研發、生產基地,並擬以初期註冊資本3億元在南寧市青秀區投資設立南寧鼎漢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本次投資設立的子公司南寧鼎漢將聚焦軌道交通高端裝備研發、生產,完成公司在中國西南地區和面向東盟國家的戰略佈局,公司國際化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

新產品陸續上線支撐未來業績持續增長,高管認購彰顯發展信心。據草根調研得知,公司地鐵制動儲能系統已獲得了該產品的試用機會,動車輔助電源產品已開始裝車試用,高鐵空調系統已經通過了部分動車車型的技術鑒定和上道試驗,部分車型實現小規模銷售。2017年6月30日鼎漢技術在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車輛特種電纜產品成功應用于“復興號”相關列車。此外,2017年4月11日,公司發佈公告稱證監會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本次非公開發行擬募集資金4.1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非公開發行物件顧慶偉、侯文奇、張霞和幸建平均為公司高管或重要合作夥伴,高管認購彰顯對公司發展的信心,看好公司中長期發展。

投資建議:公司內生+外延不斷完善產業鏈佈局,國際化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且動車組招標企穩向好,看好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淨利潤1.72/2.49/3.08億元,對應EPS0.32/0.47/0.58元,對應PE46/32/26倍。繼續給予公司買入-A 的評級,6個月目標價20.00元。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鐵總招標不及預期。

公司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速2.95%、2.02%。報告期末,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為544.95億元,較2015年大幅增加78.33%,自2013年以來已連續4年實現經營性現金流為正且CAGR 高達89.59%,主要得益於清欠工作的有效成果。公司貨幣資金餘額達到1240.85億元,同比增加23.3%,為上市以來的歷史最高。2016年公司業績穩健增長疊加經營性現金流及貨幣資金的增加,為2017Q1業績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新簽PPP 合同額大幅增長,為2017H1業績提供動力:2016年公司PPP 業務擁有重大發展,全年新簽PPP 專案訂單2911.6億元,占2016年新簽訂單比例的23.58%,同比大幅增長593%。公司獲得重大PPP 主要集中於公路基建及市政業務中的城軌建設。昆明地鐵4號線項目已經進入有序建設階段,截至2016年底已完工19.14%。2016年新簽陝西省綏德至延川高速公路專案、呼和浩特地鐵1號線一期專案、烏魯木齊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專案及蕪湖市軌道交通1號線及2號線一期項目均為投資額百億以上的公路、城軌建設專案。我們判斷隨著這些重大PPP 項目的逐步推進,其帶來的前期勘察設計任務推動公司勘察設計業務在2017H1取得較高增幅,PPP 專案施工訂單的逐步落地也推動了公司基建業務高速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7年-2019年的收入增速分別為9.9%、8.8%、7.2%,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3.7%、20.3%、5.1%,對應EPS 分別為0.62、0.75、0.79元,給予增持-A 的投資評級,6個月目標價為 10.25元,相當於2017年16.50的動態市盈率。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大幅波動風險,國內基建投資增速下滑風險,PPP 專案執行不達預期風險,海外專案執行不達預期風險,專案回款風險等。

中國中車:鐵路裝備在手訂單充足 城軌持續發力

中國中車 601766

研究機構:東吳證券 分析師:陳顯帆 撰寫日期:2017-05-03

2017年一季度營收335.92億元,同比-16.71%,歸母淨利潤11.52億元,同比-42.05%。綜合毛利率22.08%,環比+1.29pct,同比-1.11pct。三費費率16.87%,環比+3.77pct,同比+1.25pct;分產品看,鐵路裝備營收131.03億元,同比-39.61%;新產業88.82億元,同比-14.59%;現代服務業61.03億元,同比+39.84%;城軌與城市基礎設施55.04億元,同比+42.16%。綜合來看,鐵路裝備業務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39.61%,主要是受生產週期和在手訂單影響,本期動車組和客車交付量同比下降所致。新產業業務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14.59%,主要是本期風電裝備、新材料等業務實現的收入下降所致。現代服務業務的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39.84%,主要是本期物流業務收入增長所致。根據公司公告披露資料,公司2017年迄今共中標海外訂單119億元,2016年同期中標41億元,同比+190%,增速超預期,2016年底在手訂單1881億元,一季度新簽總訂單417.5億元,在手訂單充足,助力業績穩定增長。

2017年傳統車型預期回暖+標動推出有望利好公司鐵路裝備板塊反彈。2017年伊始,貨車第一次啟動招標,數量達到40000輛,相比2016年+58%,客車和機車預期今年採購量將同比增加。根據十三五長期發展規劃,我們測算2017-2018年年均可移交動車組400列。動車組從招標到交付一般為7-10個月,如若今年5月底之前鐵總不能啟動動車組招標,大概率會影響全年動車移交數量,但我們認為市場無須過分擔憂,根據鐵路長期發展規劃,動車組需求總數確定性強,如果今年移交數目低於預期,則意味著未來大概率會有超預期的表現。總體來講,軌道交通行業景氣度旺盛,隨著2017年一帶一路的推進和國內傳統車型市場的回暖,以及公司新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看好公司全年的業績增長。

城市軌道交通板塊發展迅猛,景氣度將貫穿十三五,積極探索PPP發展模式。公司2016年連中城軌PPP大單,以投資帶動設備銷售。另外,根據我們行業模型測算,預測2017年國內城軌新開通里程可能達到800-1000公里,2018年相對2017年新開通里程可能小有下滑,2019和2020年預期將達到高峰值,當年新開通里程有望超過1200公里,預測整個十三五期間將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里程4800公里以上。同時考慮新增線路對車輛需求,以及存量線路對車輛的加密需求,公司城軌板塊業務增長有望超預期。

公司是軌道交通行業的絕對龍頭,中國高端裝備的名片,2017年是PPP和“一帶一路”的政策性大年,助推公司快速成長。預測公司主業2017-2019年貢獻EPS為0.44/0.48/0.52元/股,對應PE23/21/20X,維持“增持”評級。

時代新材:減振降噪產品穩步增長 新型材料彈性十足

時代新材 600458

研究機構:華金證券 分析師:張仲傑 撰寫日期:2017-07-14

投資要點

標準動車組開啟高鐵新篇章:6月26日,“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率先在京滬高鐵兩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橋站雙向首發。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路等關鍵技術都是我國自主研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公司是軌交領域減振降噪的領先企業,在國內市場份額目前已佔據50%以上;而在高端動車領域,優勢更為顯著。公司為標準動車組提供的彈性元件包括軸箱定位節點、牽引中心銷、電機節點、空氣彈簧、抗側滾扭杆等,主要應用於列車轉向架一系、二系懸掛系統、中心牽引系統、電機齒輪箱懸掛系統以及二系抗側滾扭杆系統和橫向限位元系統。公司未來將持續受益標準動車組的國產化率提高,以及提速後所需動車組數量的提升。

高端Pl膜打破進口壟斷在即:近年公司著力佈局新型材料產業,相繼研發成功可替代進口和填補國內空白的聚醯亞胺薄膜(PI膜)、芳綸製品、特種尼龍等先進高分子材料,正加快推進項目產業化建設。其中Pl膜產線設備安裝和工廠附屬配套設施已在2016年全部完成,目前調試或接近完成,即將量產,有望打破市場目前被進口品牌杜邦壟斷的局面。依產能規劃,每年將為公司帶來3億元銷售收入,毛利率或將超過50%。公司Pl薄膜初步將供應原有軌交領域的客戶,如中車電機、永濟電機等,可替代目前國內軌交牽引電機的進口Pl薄膜。

BOGE的降本增效與國內市場開拓穩步推進:公司在完成BOGE收購後,重點整合方案是開展降本增效和開拓國內市場。2016年BOGE公司實現盈利627.84萬歐元,公司對德國BOGE的管理協同、全球擴能、全球採購降本、IT國際化等整合工作正齊頭並進和初見成效。公司在2016年相繼取得大眾MQB平臺大額訂單,保時捷超輕全塑踏板箱訂單:另外,BOGE主動控制減振產品發動機支撐繼在全球首發獲得Q5批量銷售後,可在不同行駛模式下切換工作特性的電子控制襯套又率先獲奧迪訂單600萬歐元。在開拓全球市場上,BOGE無錫公司、日本子公司、墨西哥子公司相繼完成註冊。隨著產能向低成本國家轉移,並逐步打開國內龐大的汽車市場,BOGE將在收入規模上繼續保持增長,同時成本端控制也將逐步見效。

投資建議:我們預測公司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27億元、142億元、162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43元、0.74元、1.10元。維持“買入-A”投資評級。考慮到新材料市場的打開需要一定的時間,標準動車組國產化率的提升也將是個漸進過程,以及市場風險偏好的變化,我們下調6個月目標價至15元,相當於2017年35倍的市盈率。

風險提示:投資的新材料產業化項目進展不及預期:收購BOGE公司整合不及預期;軌道交通行業投資不及預期;匯率波動為公司利潤率帶來不利影響。

鼎漢技術:業績持續轉暖 完善產業鏈佈局奠定發展潛力

鼎漢技術 300011

研究機構:安信證券 分析師:王書偉 撰寫日期:2017-07-18

事件:公司7月13日發佈2017上半年業績預告,公司2017H1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850-1050萬元,同比增長5.84-30.74%。

業績冰點已過,未來高增長可期。公司是國內稀缺的軌道交通裝備龍頭企業,主營業務為軌交電源設備、電線電纜和車載空調及相關配套產品和服務。據公司公告稱,2016年受鐵總招標大幅減少影響,公司業績出現下行,實現營收9.54億元(-16.65%),實現歸母淨利潤1.11億元(-57.69%)。今年以來,動車組招標企穩向好,公司項目交付順利推進,新中標金額大幅提升,拉動公司業績持續回暖,截止3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13.99億元,產能飽滿且有序執行。根據《中長期鐵路規劃》,到2020年鐵路運營里程要達到15萬公里, 由於2016-2017年新線投產不及預期,未來三年鐵路建設需求有望加速釋放。隨著中國高鐵技術日益成熟,零部件國產化需求強烈,根據我們測算“十三五”期間,車載輔助電源/車載空調/電纜系統/遮罩門系統/地鐵制動儲能系統年均市場需求有望達到109.61/291.03/23.91/137.63/24.57億元。

公司近年來在產業鏈佈局日益完善,產品市占率排名前列,未來業績高增長可期。

收購SMA RT+設立南寧鼎漢,國際化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據公司公告稱,公司通過香港鼎漢以0.23億歐元收購了SMA AG 持有的SMA Railway Technology GmbH(簡稱“SMA RT”)100%股權,並於2017年3月完成交割。SMA RT 是全球有軌電車和地鐵車載輔助電源領域的領軍企業,本次收購將完善公司車載輔助電源序列的產品,有助於公司進一步打開國際市場,提升公司國際化水準。此外,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17年6月27日與南寧市青秀區人民政府簽署了《軌道交通高端裝備專案投資協議書》,公司擬規劃投資6億元,在南寧市青秀區打造軌道交通高端裝備研發、生產基地,並擬以初期註冊資本3億元在南寧市青秀區投資設立南寧鼎漢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本次投資設立的子公司南寧鼎漢將聚焦軌道交通高端裝備研發、生產,完成公司在中國西南地區和面向東盟國家的戰略佈局,公司國際化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

新產品陸續上線支撐未來業績持續增長,高管認購彰顯發展信心。據草根調研得知,公司地鐵制動儲能系統已獲得了該產品的試用機會,動車輔助電源產品已開始裝車試用,高鐵空調系統已經通過了部分動車車型的技術鑒定和上道試驗,部分車型實現小規模銷售。2017年6月30日鼎漢技術在互動平臺上透露,公司車輛特種電纜產品成功應用于“復興號”相關列車。此外,2017年4月11日,公司發佈公告稱證監會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批復,本次非公開發行擬募集資金4.1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非公開發行物件顧慶偉、侯文奇、張霞和幸建平均為公司高管或重要合作夥伴,高管認購彰顯對公司發展的信心,看好公司中長期發展。

投資建議:公司內生+外延不斷完善產業鏈佈局,國際化戰略邁出實質性步伐。且動車組招標企穩向好,看好公司未來業績增長。我們預計公司2017-2019年淨利潤1.72/2.49/3.08億元,對應EPS0.32/0.47/0.58元,對應PE46/32/26倍。繼續給予公司買入-A 的評級,6個月目標價20.00元。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鐵總招標不及預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