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制度性套利:深港通名單調整 誰會被內地投資者翻牌?

麵包財經在上周的文章中對本月港交所可能會調入港股通名單的部分公司進行了介紹, 旨在向內地潛在投資者提示風險、發掘投資機會。

一般認為, 一隻港股若能夠調進港股通名單, 相當於是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僅從成交量上來看, 就能發生量級的變化, 這要感謝內地投資者洶湧而來的資金。

一旦有機會出現在內地眾多投資者的面前, 被資金“翻牌”的幾率也就大增, 極有可能會一改原先清如寡水的交易量情況。 若是質地本就優良的公司, 那麼其價值獲得重估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強了。 下圖為麵包財經本次選取的部分備選標的公司名單:

前文中, 麵包財經已替各位初步摸了摸上表中前五家公司的基本情況。

接下來, 麵包財經將為各位介紹剩餘五家可能被調入港股通名單的公司。 至於買還是不買, 一切仍需各位看官自己衡量。

長飛光纖光纜(6869.HK):謀求A股上市的光纖光纜供應商

長飛光纖光纜是光纖預製棒、光纖及光纜供應商之一, 於2014年12月在港交所主機板上市。 公司為中外合資企業, 截至2016年底, 中國華信和長江通信分別持26.36%和17.58%股份, Draka Holding B.V.(目前全球僅有的兩家運用PCVD生產工藝進行光纖預製棒大規模生產的公司之一)間接持有26.36%股份。

2015年, 公司在國內光纜市場份額排第一(18%), 光纖市場份額排第二(12%)。 雖然公司所占市場份額較大, 但受限於自有產能不足, 需要委託加工以及外采大量光纖光纜進行再銷售, 這直接拉低了公司毛利率至20.67%, 明顯低於同行業其他供應商。

2016年, 長飛光纖光纜業績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營業收入為81.02億元, 同比增長20.4%;歸母公司淨利潤為7.01億元, 同比增長22.9%。

從整個行業來看, 2016年, 國內光棒產能約6100噸左右, 自給率約為73%, 也就是說, 仍有27%的光棒依賴進口。 研究顯示:由於光棒供應緊張, 國內光纖光纜的供需緊張局面有望維持到2018年底, 而供需緊張將支撐產品價格持續堅挺。

日前, 工信部發佈通知, 目標到2017年要興建40萬個基站並在2020年增加至150萬個,

以及近期比較熱門的5G推廣, 這將成為行業新的發展動力。

當前, 長飛光纖光纜總市值114億港元, 市淨率為2.45倍, 動態市盈率為14.6倍。

今年7月初, 公司在A股的發行申請獲證監會受理, 公司能否在A股成功上市?是否能帶來正面效應?值得關注。

中國奧園(3883.HK):持續回購後股價已翻番

中國奧園是一家複合地產開發企業, 前身是1996年4月在香港註冊成立的香港金業集團, 2002正式更名為中國奧園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並於2007年在香港上市。

2016年底, 公司土地儲備面積為1476萬平米, 其中三四線城市占比高達57%。 按省份看, 前五大省合計占比達到89%, 其中廣東約53%, 其餘四省依次是廣西12%、遼寧11%、湖南7%、安徽5%。

2016年末, 公司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04.71億元,

占淨資產的71.57%;營業收入為118.48億元, 同比增加23.3%;淨利潤為8.81億元, 同比增加8.5%, 公司ROE維持在10%左右。 下圖為中國奧園盈利情況:

中國奧園的營收從2010年的24.45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118.48億元, 年複合增長率達30%。 其淨利潤則從2010年的3.21億增長到2016年的8.81億元, 年複合增長率為18%。

8月1日,公司發佈正面盈利預告,預計今年中期純利與同期相比錄得不低於40%增幅。由於低線城市情緒好轉及專案平均售價上升,公司上半年未經審核合同銷售金額約165.2億元,同比增長57%,高於同業的32%。

從市場表現來看,在公司於2016年持續回購43次,合計回購1.12億股(約占股本4%)後,股價從年初時的1.6港元左右飆升至目前3.3港元附近,漲幅超過一倍。

截至8月3日,中國奧園總市值約88億港元,當前市淨率為0.88,動態市盈率為8.9。

北京燃氣藍天(6828.HK):轉型天然氣的印刷公司

北京燃氣藍天原名為中國威力印刷,於2007年在新加坡主機板上市,2011年7月在香港上市,長期以來其主營業務為書籍印刷及專用產品的製造。2014年轉型天然氣行業,改名為藍天威力。2016年北京燃氣入股後,更名為北京燃氣藍天。

頻繁改名,但公司持續低迷的業績並沒有得到多少改善。儘管,其於2015年出售附屬公司後扭虧,2016年的營業收入為6.35億港元,同比增加4.8倍;淨利潤1億港元,同比增加4.8倍,不過,扣非後淨利潤仍為虧損1.31億港元。

2016年,北京燃氣藍天的售氣量已達2.8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倍;非貿易售氣量達675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79%。公司銷量大幅度增長屬於正常,畢竟是轉型公司,基數比較小。

就目前來看,北京燃氣藍天在燃氣行業所占份額不到千分之二,體量比較小。2016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達2058億立方米,包括昆侖能源、北京燃氣、華潤燃氣、中國燃氣、新奧能源在內的行業前五名總售氣量約766億立方米,占比為37%。

2016年5月,北燃集團(北京控股全資子公司)以13.2億港元入股,成為了北京燃氣藍天的第一大股東。市場認為,北燃集團入股後,其豐富的行業經驗將成為有力背書,有可能幫助北京燃氣藍天持續取得優質專案。

而同行業的中國燃氣(0384.HK)也屬北京控股旗下,將來是會產生協同效應,還是會存在同業競爭問題?轉型之路會怎麼走?還得看公司接下來表現。

雅迪控股(1585.HK):面臨共用出行威脅的兩輪電動車大王

雅迪控股是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佔有率居首的品牌,總部位於江蘇無錫,於2016年5月在港交所主機板上市,發行價每股1.72港元。截至8月3日,總市值為59.4億港元,當前市淨率為2.39倍,動態市盈率為12.4倍。

上市之後,由創始人董經貴及其配偶錢靜紅直接持有的大為投資和方圓投資合共持股66.4%。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照2015年的收入計算,雅迪控股的市場份額是10.5%,為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份額最大的公司,年產能500萬台,其次是愛瑪,市場份額為8.75%,年產能590萬台。

2016年,雅迪控股的營業收入為66.68億元,同比增加3.57%;淨利潤為4.3億元,同比增加14.56%;毛利率增至20.31%,淨利率為6.45%。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其營業收入增速在逐年下滑。

雅迪控股目前手頭現金充裕,對分銷商和供應商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對於經銷商是採取先款後貨的形式進行銷售,在銷售交付前已經預先向分銷商收取了全額款項。

2016年底,公司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合計32.87億元。而這筆資金相當於是公司的無息借款,因此其雖然有息借款為零,手頭現金卻照樣比較充裕,2016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加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32.13億,超過淨資產約8億元。

不過,最近兩年共用單車呈爆發式增長,共用電動車也已經在一二線城市投放,這可能會對整個兩輪電動車市場形成衝擊。

猶記得摩托車之王——嘉陵摩托,在行業衰退之下,最後虧到負資產,也是淒慘無比。

熊貓綠能(0686.HK):不斷配售增股的太陽能發電站

熊貓綠能是一家太陽能發電站的投資運營商,主營業務為光伏電站的開發、投資、運營和管理,包括電站並購運營和電站開發運營兩種模式。

其於2000年在港交所上市。截至8月3日,總市值約為95億港元,當前市淨率為3.4倍,動態市盈率為23.2倍。

除創始股東招商新能源(招商局集團子公司)之外,熊貓綠能近期還引入了新的戰略股東:2016年12月引入中國華融,2017年3月引入歐力士(ORIX)。截至2017年6月,三大主要股東中國華融、招商新能源和ORIX分別占總發行股本的24%、22%和12%。

今年5月,熊貓綠能與西藏能源達成協議,收購其75%的股份,開始進軍水電和風電領域。

雖然,其在資本市場上表現活躍,業績卻持續低迷。2016年,熊貓綠能的營業收入為11.32億港元,同比增長8%;淨利潤為4.1億港元,同比增長1.66%,扣非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99億港元,同比下滑52.71%。

同時,其資產負債率較高,近五年基本維持在80%左右,2016年末,資產負債率高達84.82%。

值得注意的是,熊貓綠能自上市以來經過多次配售、可轉債轉股後,其股本已從2001年初的2億股增加到當前的89.7億股。

總結: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走得是勢如破竹,恒指年初至今漲幅達25%,不少板塊更是漲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科技板塊和內房板塊,騰訊創新高已經不是新聞,比亞迪電子年初至今漲幅已超過2倍、中國恒大則漲幅超過3倍。由於被調入深港通,加上公司質地優良,沉寂許久的IGG終於得到市場認可,股價從2016年最低3.1港元,飆升到13港元以上,而內地券商最新給出的目標價已經超過19港元,擁躉們已經開始討論IGG是否可以突破20港元。

隨著港股牛市呼聲高漲,相信會吸引更多的內地資金南下,而能被調入港股通名單、接受南下資金“洗禮”的公司將逐漸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誠然,存在這種“制度套利”的機會讓人十分心動,但是,若自己沒有對公司進行仔細的研究和篩查,盲目跟風買入,反倒是將自己置於投資的危險之境。

畢竟港股的生態圈和A股市場不同:機構投資者為主、“老千股”遍地、偽低估股橫行。內地投資者南下淘金時,一定要提前做好工作,尤其是在市場規則、會計政策等方面。

麵包財經認為,以此套利機制為基礎,做好研究分析的功課,方是套利行為正確的打開方式。

本系列兩篇文章中所列的公司,誰會是下一個大牛股,讓提前埋伏的投資者斬獲超額收益?誰又是銀樣鑞槍頭,見光死?幾個月之後自見分曉。

正如查理·芒格最愛說的一句話:“我的劍留給能揮舞它的人。”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8月1日,公司發佈正面盈利預告,預計今年中期純利與同期相比錄得不低於40%增幅。由於低線城市情緒好轉及專案平均售價上升,公司上半年未經審核合同銷售金額約165.2億元,同比增長57%,高於同業的32%。

從市場表現來看,在公司於2016年持續回購43次,合計回購1.12億股(約占股本4%)後,股價從年初時的1.6港元左右飆升至目前3.3港元附近,漲幅超過一倍。

截至8月3日,中國奧園總市值約88億港元,當前市淨率為0.88,動態市盈率為8.9。

北京燃氣藍天(6828.HK):轉型天然氣的印刷公司

北京燃氣藍天原名為中國威力印刷,於2007年在新加坡主機板上市,2011年7月在香港上市,長期以來其主營業務為書籍印刷及專用產品的製造。2014年轉型天然氣行業,改名為藍天威力。2016年北京燃氣入股後,更名為北京燃氣藍天。

頻繁改名,但公司持續低迷的業績並沒有得到多少改善。儘管,其於2015年出售附屬公司後扭虧,2016年的營業收入為6.35億港元,同比增加4.8倍;淨利潤1億港元,同比增加4.8倍,不過,扣非後淨利潤仍為虧損1.31億港元。

2016年,北京燃氣藍天的售氣量已達2.8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倍;非貿易售氣量達6750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79%。公司銷量大幅度增長屬於正常,畢竟是轉型公司,基數比較小。

就目前來看,北京燃氣藍天在燃氣行業所占份額不到千分之二,體量比較小。2016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總量達2058億立方米,包括昆侖能源、北京燃氣、華潤燃氣、中國燃氣、新奧能源在內的行業前五名總售氣量約766億立方米,占比為37%。

2016年5月,北燃集團(北京控股全資子公司)以13.2億港元入股,成為了北京燃氣藍天的第一大股東。市場認為,北燃集團入股後,其豐富的行業經驗將成為有力背書,有可能幫助北京燃氣藍天持續取得優質專案。

而同行業的中國燃氣(0384.HK)也屬北京控股旗下,將來是會產生協同效應,還是會存在同業競爭問題?轉型之路會怎麼走?還得看公司接下來表現。

雅迪控股(1585.HK):面臨共用出行威脅的兩輪電動車大王

雅迪控股是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佔有率居首的品牌,總部位於江蘇無錫,於2016年5月在港交所主機板上市,發行價每股1.72港元。截至8月3日,總市值為59.4億港元,當前市淨率為2.39倍,動態市盈率為12.4倍。

上市之後,由創始人董經貴及其配偶錢靜紅直接持有的大為投資和方圓投資合共持股66.4%。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照2015年的收入計算,雅迪控股的市場份額是10.5%,為中國電動兩輪車市場份額最大的公司,年產能500萬台,其次是愛瑪,市場份額為8.75%,年產能590萬台。

2016年,雅迪控股的營業收入為66.68億元,同比增加3.57%;淨利潤為4.3億元,同比增加14.56%;毛利率增至20.31%,淨利率為6.45%。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其營業收入增速在逐年下滑。

雅迪控股目前手頭現金充裕,對分銷商和供應商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對於經銷商是採取先款後貨的形式進行銷售,在銷售交付前已經預先向分銷商收取了全額款項。

2016年底,公司應付款項及應付票據合計32.87億元。而這筆資金相當於是公司的無息借款,因此其雖然有息借款為零,手頭現金卻照樣比較充裕,2016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加上交易性金融資產合計32.13億,超過淨資產約8億元。

不過,最近兩年共用單車呈爆發式增長,共用電動車也已經在一二線城市投放,這可能會對整個兩輪電動車市場形成衝擊。

猶記得摩托車之王——嘉陵摩托,在行業衰退之下,最後虧到負資產,也是淒慘無比。

熊貓綠能(0686.HK):不斷配售增股的太陽能發電站

熊貓綠能是一家太陽能發電站的投資運營商,主營業務為光伏電站的開發、投資、運營和管理,包括電站並購運營和電站開發運營兩種模式。

其於2000年在港交所上市。截至8月3日,總市值約為95億港元,當前市淨率為3.4倍,動態市盈率為23.2倍。

除創始股東招商新能源(招商局集團子公司)之外,熊貓綠能近期還引入了新的戰略股東:2016年12月引入中國華融,2017年3月引入歐力士(ORIX)。截至2017年6月,三大主要股東中國華融、招商新能源和ORIX分別占總發行股本的24%、22%和12%。

今年5月,熊貓綠能與西藏能源達成協議,收購其75%的股份,開始進軍水電和風電領域。

雖然,其在資本市場上表現活躍,業績卻持續低迷。2016年,熊貓綠能的營業收入為11.32億港元,同比增長8%;淨利潤為4.1億港元,同比增長1.66%,扣非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虧損5.99億港元,同比下滑52.71%。

同時,其資產負債率較高,近五年基本維持在80%左右,2016年末,資產負債率高達84.82%。

值得注意的是,熊貓綠能自上市以來經過多次配售、可轉債轉股後,其股本已從2001年初的2億股增加到當前的89.7億股。

總結: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走得是勢如破竹,恒指年初至今漲幅達25%,不少板塊更是漲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科技板塊和內房板塊,騰訊創新高已經不是新聞,比亞迪電子年初至今漲幅已超過2倍、中國恒大則漲幅超過3倍。由於被調入深港通,加上公司質地優良,沉寂許久的IGG終於得到市場認可,股價從2016年最低3.1港元,飆升到13港元以上,而內地券商最新給出的目標價已經超過19港元,擁躉們已經開始討論IGG是否可以突破20港元。

隨著港股牛市呼聲高漲,相信會吸引更多的內地資金南下,而能被調入港股通名單、接受南下資金“洗禮”的公司將逐漸獲得更多投資者的關注。

誠然,存在這種“制度套利”的機會讓人十分心動,但是,若自己沒有對公司進行仔細的研究和篩查,盲目跟風買入,反倒是將自己置於投資的危險之境。

畢竟港股的生態圈和A股市場不同:機構投資者為主、“老千股”遍地、偽低估股橫行。內地投資者南下淘金時,一定要提前做好工作,尤其是在市場規則、會計政策等方面。

麵包財經認為,以此套利機制為基礎,做好研究分析的功課,方是套利行為正確的打開方式。

本系列兩篇文章中所列的公司,誰會是下一個大牛股,讓提前埋伏的投資者斬獲超額收益?誰又是銀樣鑞槍頭,見光死?幾個月之後自見分曉。

正如查理·芒格最愛說的一句話:“我的劍留給能揮舞它的人。”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