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平安銀行躁動:淨利增速大幅下滑 資產品質堪憂

來源: 新浪財經

2016年註定是平安銀行“躁動”的一年, 無論是高管團隊的大換血、組織架構的重新排兵佈陣, 亦或是來自監管的一張張罰單,

都無一不在證明著平安銀行的“不平安”現狀。

3月16日晚間, 平安銀行公佈2016年度業績報告, 該行實營業收入1077.15億元, 同比增長12.01%;淨利潤225.99億元, 同比增長3.36%。

但市場似乎並不買帳。 3月17日, 平安銀行新高管團隊在深圳總部32樓國際會議廳開發佈會的同時, 平安銀行股價一路下跌, 當天跌幅2.31%。 截止到3月22日, 平安銀行股價仍在下跌。

股價的一路下跌,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市場對其2016年業績的不認可。 2016年的平安銀行怎麼了?

利潤增速大幅下滑 不良貸款率持續上升

年報季來襲, 上市銀行2016年年報接連出爐。 毫不意外, 平安銀行年報仍是股份制大行中第一份公開披露的, 這也是謝永林接替平安銀行董事長一職後的首份成績報告。

不過, 謝永林於2016年10月接任董事長一職,

這份2016年年報並不足以說明謝永林時代的平安銀行。 但正是這份年報, 見證了轉型中的平安銀行, 也恰好驗證了平安銀行“躁動”的2016。

平安銀行業績報告顯示, 2016年末其資產總額29, 534.34億元, 較年初增長17.80%;實現營業收入1, 077.15億元, 同比增長12.01%;淨利潤225.99億元, 同比增長3.36%。 值得注意的是, 平安銀行淨利潤增速大幅下滑。

平安銀行淨利潤增速大不如前, 從其2016年四季度資料可探知一二。 2016年第四季度, 平安銀行淨利潤為38.8億元, 相比起一季度淨利60.86億元、二季度淨利62.06億元、三季度淨利64.27億元, 四季度淨利可謂是被“攔腰斬斷”。

此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 平安銀行2016年計提了大量資產減值損失。 年報顯示, 2016年平安銀行計提貸款減值損失454.35億元, 同比增幅達52.12%。 而在2015年, 平安銀行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為298億元。 這意味著, 去年該行撥備前利潤的近60%, 被用於計提貸款減值損失。

在市場上關於銀行業不良貸款迎來“拐點”的聲音愈加強烈時, 平安銀行為何大幅計提資產減值損失?

年報資料顯示, 平安銀行資產品質存在隱憂。

截至2016年末, 平安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74%, 同比增加了29個百分點;而其2015年不良貸款率為1.45%, 2014年不良貸款率為1.02%。

高管團隊大換血

2016年, 平安銀行是各大財經媒體的關注焦點, 高管團隊大換血、組織架構大刀闊斧改革都成為了這一年最顯著的記號。

10月初有消息稱, 平安銀行董事長孫建一、行長邵平雙雙辭職, 辭呈已經正式提交。 此前不久, 原平安銀行行長助理、北京分行行長劉樹雲被警方帶走調查。 而一同與邵平從民生銀行(8.600, 0.01, 0.12%)奔赴平安的高管也所剩無幾。

也正如傳聞所講, 曾任平安證券董事長的謝永林接任了平安銀行董事長一職、曾任平安銀行副行長的胡躍飛接任平安銀行行長一職。 高管層大換血之後, 新的領導班子大多為“平安系”,

比如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於1994年10月加入中國平安(36.550, -0.02, -0.05%), 在平安壽險、平安集團、平安銀行、平安證券都曾擔任要職, 平安銀行現任行長胡躍飛於1990年加入深發展銀行, 此後一直在平安銀行(原深發展銀行)擔任要職。

隨著新高管團隊的走馬上任, 平安銀行迎來了組織架構的大變革。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所稱, 架構調整細節為:撤並大客戶金融事業部、小企業金融事業部、信貸工廠、大資料部、對公綜拓部、機構金融事業部、機構管理部、戰略規劃部等13個一級部門, 增設特殊資產管理事業部, 八大行業事業部架構保持不變。 調整後, 將從以往對公、中小企業、零售、資產負債、風險管理、綜合保障、行政科技等條線垂直管理調整為大對公、大零售、大內控、大行政四大條線。

高管團隊大換血、組織架構改革的背後是平安銀行發展策略的轉變。2012年深圳發展銀行收購深圳平安銀行,更名為平安銀行。同年,曾為民生銀行副行長的邵平帶領多位中層幹部加盟平安。近5年來,平安銀行飛速發展,連續3年利潤高速增長,但激進發展也帶來了沉重的代價。

內控管理嚴重缺位 絕不了的“飛單”業務?

2016年,是平安銀行“不太平安”的一年。這一年,平安深受內控管理不嚴的漩渦。

2016年9月22日,多位老人站在平安銀行北京朝陽門支行門外,手中拉扯著白底黑字的橫幅,要求平安銀行給個說法。投資者稱,其在平安銀行朝陽門支行理財經理的推薦之下購買了一款名為“同富愛晚”的理財產品,當時承諾保本保息,但到期之後卻無法兌付。

據瞭解,“同富愛晚”正是一家公司的私募基金產品,銀行員工將其私自賣給了儲戶,這也便是業界所稱的“飛單”,即銀行工作人員利用儲戶對銀行的信任,偷賣其他投資公司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傭金提成,這次也並非平安銀行首次被曝出“飛單”一事。

北京銀監局對此事回應稱,這反映出平安銀行北京朝陽門支行和天通苑支行內部控制管理嚴重缺位,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對支行員工異常行為的監控和管理嚴重缺失。

再回到2017年的2月9日,天津銀監局“一氣呵成”公佈了15張罰單,而這15張罰單皆指向了平安銀行,原因也皆是員工私自銷售非平安銀行天津分行發售或代理發售產品。

有媒體報導稱,平安銀行總行零售合規部曾對全行下發過郵件,通報2016年零售員工私售情況並公佈案件防控指引。2016年平安銀行共計查處8件“私售事件”,涉及6家分行,金額超過1000萬元,涉及人數10人,有8人收到平安銀行的紅牌處罰。

監管頻出罰單,內部也曾主動查處,為何還是絕不了平安銀行的“飛單”業務呢?內控管理的缺位何時能補上?

轉型零售成一級戰略 痛點仍存

2016年,轉型發展零售業務毫無置疑已成為平安銀行的一級戰略,無論是股東大會上所定的基調,亦或是業績發佈會上高管的侃侃而談,都在證明著談平安銀行必談零售戰略的時代來臨。

邵平時代的結束、謝永林時代的伊始,平安銀行便迅速轉型零售業務。2016年11月7日,平安銀行新管理層現身股東大會。行長胡躍飛在現場表示,平安集團擁有豐富的零售業務資源,零售轉型也符合當下銀行發展的大方向,發展零售將是全行、全集團重中之重的戰略。

平安銀行進行零售轉型後的首份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零售存款餘額與年初基本持平,零售貸款(含信用卡)餘額較年初增長22.62%;管理個人客戶資產快速增長,期末餘額7,976.00億元,較年初增長19.54%。零售客戶數4,047.32萬戶,較年初增長27.43%。

據謝永林介紹,截至2017年3月初,平安銀行零售利潤增長很快,日均資金餘額超千億元,達到去年全年的增幅。“零售轉型是關鍵性的戰略方向,堅定信心零售轉型,”謝永林表示道。

其實,發展零售業務並非平安銀行一家所獨有,招商銀行(18.780, 0.14, 0.75%)曾憑藉其零售優勢迅速擴展業務,如今包括工商銀行(4.690, 0.02, 0.43%)、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皆在發力零售。不過,零售銀行同樣存在痛點。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趙建曾撰文指出,“慢工出細活”的零售銀行,痛點是成本和缺乏優質資產。就當前的情況來粗略估算,零售銀行能盈利的銀行不多,其進步主要體現在存款的提升和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此外,作為“費用驅動型”和 “人海戰術”的零售業務,投入的成本可能也很高,大部分銀行的成本收入比遠遠高於全行平均值。

他認為,零售銀行業務另外的一個痛點是缺乏優質資產,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不一樣,中國居民淨儲蓄率過高,杠杆較低且主要集中在住房按揭貸款,導致零售金融主要集中於負債業務,在當前資產荒的局勢面前,無法供給有效的零售生息資產,因此也就無法形成完整的價值鏈閉環,導致短期內中國的零售業務無法產生成熟有力的利潤貢獻點。

毋庸置疑,2016年是平安銀行稍顯動盪、轉型開端的一年。新的高管團隊、新的轉型思路、新的組織架構,能否帶領平安銀行複製曾有的輝煌?

謝永林時代剛剛啟幕,2016年年報甚至不能算是他的首份成績單,但卻是平安銀行2016年的最真實的記錄者。在淨利潤增速達四年以來最低點,在不良貸款率持續上升、內控管理嚴重缺失的時間點,謝永林將如何帶領平安銀行開疆擴土,轉型能否成功?這些都還是個未知數。

高管團隊大換血、組織架構改革的背後是平安銀行發展策略的轉變。2012年深圳發展銀行收購深圳平安銀行,更名為平安銀行。同年,曾為民生銀行副行長的邵平帶領多位中層幹部加盟平安。近5年來,平安銀行飛速發展,連續3年利潤高速增長,但激進發展也帶來了沉重的代價。

內控管理嚴重缺位 絕不了的“飛單”業務?

2016年,是平安銀行“不太平安”的一年。這一年,平安深受內控管理不嚴的漩渦。

2016年9月22日,多位老人站在平安銀行北京朝陽門支行門外,手中拉扯著白底黑字的橫幅,要求平安銀行給個說法。投資者稱,其在平安銀行朝陽門支行理財經理的推薦之下購買了一款名為“同富愛晚”的理財產品,當時承諾保本保息,但到期之後卻無法兌付。

據瞭解,“同富愛晚”正是一家公司的私募基金產品,銀行員工將其私自賣給了儲戶,這也便是業界所稱的“飛單”,即銀行工作人員利用儲戶對銀行的信任,偷賣其他投資公司的理財產品,從中獲得高額傭金提成,這次也並非平安銀行首次被曝出“飛單”一事。

北京銀監局對此事回應稱,這反映出平安銀行北京朝陽門支行和天通苑支行內部控制管理嚴重缺位,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對支行員工異常行為的監控和管理嚴重缺失。

再回到2017年的2月9日,天津銀監局“一氣呵成”公佈了15張罰單,而這15張罰單皆指向了平安銀行,原因也皆是員工私自銷售非平安銀行天津分行發售或代理發售產品。

有媒體報導稱,平安銀行總行零售合規部曾對全行下發過郵件,通報2016年零售員工私售情況並公佈案件防控指引。2016年平安銀行共計查處8件“私售事件”,涉及6家分行,金額超過1000萬元,涉及人數10人,有8人收到平安銀行的紅牌處罰。

監管頻出罰單,內部也曾主動查處,為何還是絕不了平安銀行的“飛單”業務呢?內控管理的缺位何時能補上?

轉型零售成一級戰略 痛點仍存

2016年,轉型發展零售業務毫無置疑已成為平安銀行的一級戰略,無論是股東大會上所定的基調,亦或是業績發佈會上高管的侃侃而談,都在證明著談平安銀行必談零售戰略的時代來臨。

邵平時代的結束、謝永林時代的伊始,平安銀行便迅速轉型零售業務。2016年11月7日,平安銀行新管理層現身股東大會。行長胡躍飛在現場表示,平安集團擁有豐富的零售業務資源,零售轉型也符合當下銀行發展的大方向,發展零售將是全行、全集團重中之重的戰略。

平安銀行進行零售轉型後的首份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零售存款餘額與年初基本持平,零售貸款(含信用卡)餘額較年初增長22.62%;管理個人客戶資產快速增長,期末餘額7,976.00億元,較年初增長19.54%。零售客戶數4,047.32萬戶,較年初增長27.43%。

據謝永林介紹,截至2017年3月初,平安銀行零售利潤增長很快,日均資金餘額超千億元,達到去年全年的增幅。“零售轉型是關鍵性的戰略方向,堅定信心零售轉型,”謝永林表示道。

其實,發展零售業務並非平安銀行一家所獨有,招商銀行(18.780, 0.14, 0.75%)曾憑藉其零售優勢迅速擴展業務,如今包括工商銀行(4.690, 0.02, 0.43%)、招商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皆在發力零售。不過,零售銀行同樣存在痛點。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趙建曾撰文指出,“慢工出細活”的零售銀行,痛點是成本和缺乏優質資產。就當前的情況來粗略估算,零售銀行能盈利的銀行不多,其進步主要體現在存款的提升和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此外,作為“費用驅動型”和 “人海戰術”的零售業務,投入的成本可能也很高,大部分銀行的成本收入比遠遠高於全行平均值。

他認為,零售銀行業務另外的一個痛點是缺乏優質資產,與西方發達國家的情況不一樣,中國居民淨儲蓄率過高,杠杆較低且主要集中在住房按揭貸款,導致零售金融主要集中於負債業務,在當前資產荒的局勢面前,無法供給有效的零售生息資產,因此也就無法形成完整的價值鏈閉環,導致短期內中國的零售業務無法產生成熟有力的利潤貢獻點。

毋庸置疑,2016年是平安銀行稍顯動盪、轉型開端的一年。新的高管團隊、新的轉型思路、新的組織架構,能否帶領平安銀行複製曾有的輝煌?

謝永林時代剛剛啟幕,2016年年報甚至不能算是他的首份成績單,但卻是平安銀行2016年的最真實的記錄者。在淨利潤增速達四年以來最低點,在不良貸款率持續上升、內控管理嚴重缺失的時間點,謝永林將如何帶領平安銀行開疆擴土,轉型能否成功?這些都還是個未知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