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張芝“來不及草書”、懷素堆“筆塚”、宋人寫狂草“加楷書注”

1.張芝“來不及草書”

相傳今草創于東漢張芝, 世稱張芝為“草聖”。 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礎上, 結合楷書書法發展而來。 今草不再含有隸意, 筆劃連帶, 每字相呼應或相連, 字或大或小, 或長或扁, 或圓或方, 自由靈活, 猶如一氣呵成, 書寫上比章草更為簡捷, 同一字可有多種寫法, 但有些字不易識別。

傳說, 張芝寫草書比寫楷書還費時間, 他每次用楷書給朋友寫信, 最後總要寫上:“因為太忙來不及草書, 請原諒”。

張芝書法《冠軍帖》局部

2.懷素堆“筆塚”

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礎上發展而來, 狂草的“狂”, 說明這一種草書的特點, 狂草如行雲流水, 龍飛鳳舞, 上下貫穿, 連綿不斷, 狂草字形變化繁多, 很難辨認。

相傳狂草開創于唐代張旭, 張旭曾為顏真卿之師。 唐代高僧懷素繼承了張旭的狂草風格, 謂之“以狂繼癲”。 皇帝唐文宗對張旭草書給予高度評價, 稱張旭草書、李白詩歌、斐旻劍舞為“三絕”。

懷素書法

據說, 懷素和尚在他住的寺院裡種滿了芭蕉, 每到夏天, 就把芭蕉葉子摘下來曬乾當作紙來寫字。 懷素練字非常刻苦, 把很多毛筆上的毛都磨禿了, 他把禿筆埋在土裡成了一個大土堆, 好像一座墳墓, 人們叫作“筆塚”。

3.宋代高官張商莫寫狂草“加注”

張旭及其書法

草書發展到狂草, 就只有藝術欣賞的價值, 很少有記錄語言的使用功能了。 傳說宋朝有一位高官名叫張商莫, 也很喜歡草書, 找他寫字的人希望他在草字後加注楷書。 有一次, 他在寫草書時, 一邊寫, 一邊念, 讓他的侄子在旁邊加注楷書。

寫著寫著, 有一個字, 侄子沒有請清楚, 請他再說一遍。 他看了一下自己剛寫過的草書也不認識了, 就訓斥侄子說:“你為什麼不早點問, 讓我也忘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