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今日視點:立體化打擊市場操縱確保市場公平乾淨高效

立體化打擊市場操縱

確保市場公平乾淨高效

■朱寶琛

證監會日前公佈了2017年第二批專項執法案件的進展。 通報的案件中, 有一起是行為人糾集違法團夥、籌集巨量資金、使用大量帳戶輪番炒作“次新股”。

具體看, 今年2月份至3月份期間, 某企業及其實際控制人組建、控制一個分工明確的操盤團隊, 通過多個資金仲介籌集數十億元資金, 利用300多個證券帳戶, 採用頻繁對倒成交、盤中拉抬股價、快速封漲停等異常交易手法, 連續炒作多隻“次新股”, 涉嫌操縱市場。

“次新股”一直是A股市場上資金熱衷的投資標的。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 從規避年報業績風險的角度, 選擇投資“次新股”相對安全。 同時, “次新股”往往因流通盤較小的特點而極易被炒作, 因此吸引了大量遊資。

但是, 如果是操縱市場, 那麼這種行為必然會受到嚴厲打擊。 因為操縱市場的行為, 其本質是通過不正當手段, 營造虛假的市場供求關係和證券期貨價格, 誤導投資者的投資決策。 這種行為既扭曲了市場價格形成機制, 破壞了市場秩序, 又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其實, 操縱市場行為一直是監管層稽查的重點。 我們不妨看看今年以來證監會公佈的幾起較為典型的案件, 不難發現監管層對於這類行為的處罰是非常嚴厲的:盛巍惡意操縱英威騰股價被罰沒逾200萬元;唐漢博等人操縱股價被罰沒12億元;王耀沃操縱市場被罰沒逾3747萬元;李健操縱市北高新被罰沒近3751萬元;朱康軍操縱中興商業等股票被罰沒超5億元;馬永威、曹勇操縱福達股份股價被罰沒9153萬元;徐留勝操縱37檔股票被罰沒逾1.11億元。

如果我們再用一組資料來進行分析, 或許更能直觀地說明這一點:2017年上半年證監會共罰沒金額63.61億元, 上述處罰金額占比近三分之一。

筆者認為, 監管層通過加大處罰力度, 向市場表明了證監會維護證券市場秩序的堅定決心與能力。

其實, 如查處朱康軍操縱中興商業、馬永威團夥操縱福達股份等這些案件, 只是證監稽查打擊操作市場案件的一個開始。 而對於市場上陸續湧現出的成批使用地域特徵明顯的帳戶,

利用短期資金優勢, 通過盤中拉抬、封漲停、對倒等多種欺詐手法, 在短時間內輪番炒作多檔股票的這些行為, 監管層同樣予以高度關注, 該盯住的線索盯住不放, 該立案的及時立案, 該徹查的及時徹查。

可以預期的是, 隨著證監會對操縱市場行為保持“零容忍”, 打擊力度持續加大, 調查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加深、拓展, 對市場操縱違法行為的震懾效果將進一步凸顯。 而這種立體化地打擊市場操縱行為, 其目的就是為了確保市場公平、乾淨、高效。

在這裡, 筆者想提醒一下試圖操縱市場的那些人:法網密織之下, 任何操縱行為終難逃脫法律的嚴厲制裁。 同時, 筆者還想提醒一下廣大投資者:切莫盲目跟風,

要時刻保持警惕, 使自己不成為操縱市場的受害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