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篆刻雜談:“浙朱切”的由來與特徵

猛的收到群友提出讓我說說“浙朱切”, 乍一聽, 有點懵圈, 仔細思量, 原來“浙朱切”大概是指的“浙派的、朱文切刀”吧。

浙派以刀立派, 其最大的特徵就是切刀, 這始于丁敬繼承于明代朱簡的碎切刀法。 而浙派的朱文, 依照羅叔子的論斷, 丁敬的朱文可以概括成五個類型:

一、浙派的朱文印

1、細元朱文

所謂的細元朱文, 指的是細邊框, 細文字的元朱文, 漢印中沒有這種印式, 完全脫胎起始于元代趙孟頫的元朱文, 丁敬受過明代梁袠的啟發, 他的細朱文印也源於此:

(丁敬刻“詩正”)

(丁敬刻“敬身”)

(丁敬刻“了癡”)

元朱文有它的用字特徵, 就是小篆入印, 細字, 粘邊, 丁敬此類作品並不多。

2、方角朱文

此類朱文印, 也是細邊細文, 但是用字方折轉角, 如屈鐵盤絲,

丁敬借鑒前人經驗, 加入自家思想, 創造了浙派典型印式, 通常我們所說的浙派朱文, 指的即是此類印式, 我們現在提及浙派朱文, 指的也大多是此類印式的朱文印:

(丁敬刻“丁敬身印”)

請點擊此(丁敬刻“汪魚亭藏閱書”)處輸入圖片描述

(丁敬刻“曹芝印信”)

(丁敬刻“四忠三節一義之門”)

如果是新人學浙派, 大部入手點就是選用此類作品入手。 相對來說此類作品量也最大, 後期浙派諸家此類作品也較多,這類作品的文字雖出自漢朱文印,但篆法上又不同于漢印,大部分筆劃線條全以方折處理,因此氣勢上顯得更加清剛雄健。

3、細邊粗言的方體朱文

這類朱文的筆劃粗壯,像是東漢滿白文的反刻,強調文字筆劃的體積感與裝飾效果。這一類作品筆劃與筆劃的交接處處理成方轉角。

(丁敬刻“大宗”)

(丁敬刻“用拙齋”)

4、方圓結合的朱文

這一類朱文印是用浙派的方法,表現小篆與漢繆篆相結合的字體,這也是浙派特有的朱文印式,它不像方角朱文一樣生硬,相對也有較多的方圓參照。

(丁敬刻“硯林亦石”)

(丁敬刻“南徐居士”)

這一類作品,不同于漢印,也不是完全的方折,更多是方圓結合。丁敬後浙派印人多用此類印式。

5、仿古璽的朱文

此類印式的文字系統完全不同於前四種,是採用的大篆系統,這一類朱文多是寬邊細文,是典型的古璽印式:

(丁敬刻“家書抵萬金”)

(丁敬刻“杉屋”)

(丁敬刻“靜甫”)

二、浙派技法的特徵

既然以刀立派,浙派的刀法就值得多說兩句,我們知道,切刀的刀法刀程的長短基本依刀刃的寬度為限,每一刀刻畫的線條的長度相對沖刀要短得多,因此,一個線條刻畫完成,通常需要很多刀來完成,因此,兩刀之間的連接就較為重要,次一刀與上一刀切下的方向如果相同,則刻畫完成的線條較為光潔,如果方向有差異,則刻畫的線條就會出現毛刺與波磔。

(切刀刀法每一刀的刀程)

浙派的切刀,特別是丁敬的切刀,是典型的短切澀進,後面的次一切與前面的上一切的切割方向存在差異,因些,筆劃線條顯露特有的生澀,因此印風古拗,蒼古樸茂。

我們可以把浙派作品的印蛻放大,以學習浙派的刀法特徵。

學習浙派的切刀要注意筆劃的兩端、筆劃與筆劃的連接和轉折處以及筆劃的形式三個方面的細節:

1、筆劃的兩端:

如圖所示,浙派作品的筆劃,每條筆劃的兩端都是呈方角狀。

2、筆劃和筆劃的連結或轉折處:

筆劃的轉折交接處,一般狀態下,內側都是刻成圓弧狀的,外側則刻成方折狀的。

3、筆劃呈不規則的波磔狀

由是刀法的特徵,上下兩刀的連接,切刀的方向完全不一致,自然會呈現每一個筆劃的波磔與毛刺感,如同書法特徵中的用筆。

不論何種刀法程式,都既需要守固定的刀法程式以養成規矩,又依據不同的章法特徵和印面特徵加以變換創新,這是浙派“思離群”的篆刻思想的精髓,每一個學浙派的人都應當深刻領悟,並以之來統領自己篆刻技法,如此以來,方可以說是學到了浙派的精髓,而不僅僅是上面說的這些刀法表像。

(【老李刻堂】179,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後期浙派諸家此類作品也較多,這類作品的文字雖出自漢朱文印,但篆法上又不同于漢印,大部分筆劃線條全以方折處理,因此氣勢上顯得更加清剛雄健。

3、細邊粗言的方體朱文

這類朱文的筆劃粗壯,像是東漢滿白文的反刻,強調文字筆劃的體積感與裝飾效果。這一類作品筆劃與筆劃的交接處處理成方轉角。

(丁敬刻“大宗”)

(丁敬刻“用拙齋”)

4、方圓結合的朱文

這一類朱文印是用浙派的方法,表現小篆與漢繆篆相結合的字體,這也是浙派特有的朱文印式,它不像方角朱文一樣生硬,相對也有較多的方圓參照。

(丁敬刻“硯林亦石”)

(丁敬刻“南徐居士”)

這一類作品,不同于漢印,也不是完全的方折,更多是方圓結合。丁敬後浙派印人多用此類印式。

5、仿古璽的朱文

此類印式的文字系統完全不同於前四種,是採用的大篆系統,這一類朱文多是寬邊細文,是典型的古璽印式:

(丁敬刻“家書抵萬金”)

(丁敬刻“杉屋”)

(丁敬刻“靜甫”)

二、浙派技法的特徵

既然以刀立派,浙派的刀法就值得多說兩句,我們知道,切刀的刀法刀程的長短基本依刀刃的寬度為限,每一刀刻畫的線條的長度相對沖刀要短得多,因此,一個線條刻畫完成,通常需要很多刀來完成,因此,兩刀之間的連接就較為重要,次一刀與上一刀切下的方向如果相同,則刻畫完成的線條較為光潔,如果方向有差異,則刻畫的線條就會出現毛刺與波磔。

(切刀刀法每一刀的刀程)

浙派的切刀,特別是丁敬的切刀,是典型的短切澀進,後面的次一切與前面的上一切的切割方向存在差異,因些,筆劃線條顯露特有的生澀,因此印風古拗,蒼古樸茂。

我們可以把浙派作品的印蛻放大,以學習浙派的刀法特徵。

學習浙派的切刀要注意筆劃的兩端、筆劃與筆劃的連接和轉折處以及筆劃的形式三個方面的細節:

1、筆劃的兩端:

如圖所示,浙派作品的筆劃,每條筆劃的兩端都是呈方角狀。

2、筆劃和筆劃的連結或轉折處:

筆劃的轉折交接處,一般狀態下,內側都是刻成圓弧狀的,外側則刻成方折狀的。

3、筆劃呈不規則的波磔狀

由是刀法的特徵,上下兩刀的連接,切刀的方向完全不一致,自然會呈現每一個筆劃的波磔與毛刺感,如同書法特徵中的用筆。

不論何種刀法程式,都既需要守固定的刀法程式以養成規矩,又依據不同的章法特徵和印面特徵加以變換創新,這是浙派“思離群”的篆刻思想的精髓,每一個學浙派的人都應當深刻領悟,並以之來統領自己篆刻技法,如此以來,方可以說是學到了浙派的精髓,而不僅僅是上面說的這些刀法表像。

(【老李刻堂】179,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