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細看大足石刻造像,寶頂山上的摩崖藝術寶庫(圖)

題記:西元3世紀, 石窟藝術自印度傳入。 魏晉至盛唐, 中國北方歷經兩次造像高峰, 天寶之後走向衰落。 而長江流域摩崖造像卻異軍突起。
趙宋之世, 以寶頂山摩崖造像為代表的大足石刻, 代表著中國石窟藝術史上又一次造像高峰, 成為中國後期石窟藝術的傑出例證。

新建的廣場和門樓。 每一處地方, 都蘊藏著故事。

景區入門處懸匾:藝術寶藏, 是喬石遺墨。

當代石刻。 任繼愈題:國之瑰寶, 天懷奇珍。

穿過“廣大寶樓閣”, 就是寶頂山石刻精華所在大佛灣。 這是一座馬蹄形山灣, 密宗六祖趙智鳳於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1174-1252)歷時70餘年開鑿而成。 崖壁上刻“寶頂”, 每字高1.65米, 寬1.25米。 大足知縣王德嘉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所書。 寶頂是極具密宗色彩的詞彙, 意即“金剛頂”。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據說這組雕刻是民國的,體現了大足石刻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理念。

太上老君李耳與伏虎山君同塑一窟,兩邊的楹聯是“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鎮橋頭”。

伏虎山君,三頭六臂。

正覺像。據考證,是趙智鳳的師父五祖柳本尊的成佛像。像之右為《重修寶頂山壽聖寺碑記》,明洪熙元年(1425)立,大足儒學教諭劉畋(tián)人所書。碑記追敘了大佛灣石刻的來歷和趙智鳳的生平:“傳自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1159)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趙智鳳者,始生於米糧裡沙溪。年甫五歲,靡尚華飾,以所居近舊有古佛岩,遂落髮剪爪,入其中為僧。年十六,西往彌牟,雲遊三晝。既還,命工首建聖壽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寶頂’。發弘誓願,普施法水,禦災捍患,德洽遠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岩後洞,琢諸佛像,建無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于智鳳,莫不畢具……”

手結外縛印,頭上有“平頂金剛印”。

平頂金剛印。

佛頭頂的兩道毫光之間,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圓覺洞,洞外側伏雄獅。在佛教中使人正心不起邪念,也象徵佛說法如獅子吼,威震四方,讓眾生豁然開朗。

圓覺道場,窟內正中端坐三身佛,居中者毗盧遮那佛(法身佛大日如來)左尊為報身佛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左尊左邊一拱手方冠者疑為柳本尊,右尊右邊一比丘疑為趙智鳳。左右壁鑿刻十二圓覺菩薩,毗盧遮那佛面前一跪地菩薩為十二圓覺之化身。代表各菩薩依次向佛問法。

三身佛。面前的跪地菩薩實乃神來之筆,在莊嚴的道場中加入世俗的想像,只有在浪漫的宋朝才有如此亦莊亦諧。

自左向右:賢善首菩薩,普覺菩薩,觀音菩薩,清淨慧菩薩, 金剛藏菩薩,普賢菩薩。

自右向左:圓覺菩薩,淨業障菩薩,威德自在菩薩,彌勒菩薩,普眼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造像融裝飾、排水、採光於一體。雍容華貴,形神兼備,堪為經典。

洞高600、寬900、深1200釐米,刻像52尊。

把經書的名字刻在石頭上,大概是寓意銘記在心,永志不忘。

寶頂山,臨邛魏了翁書。字徑60釐米,魏了翁為朝散大夫守太常少卿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官。

牧牛圖,是寶頂山石刻中最具禪意的長卷式組雕,既有文人情懷,又有世俗歡樂,加諸佛家理想。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馴牛的過程即是修行者調服心意,悟禪入門的過程。

第一組“未牧”。佛家認為,初生牛犢不怕虎,人心亦然。第一頭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後沖出柵欄,正昂頭強項拼命朝山間狂奔,後面的牧人雙手緊拽韁繩,正使勁地把它往回拉。

第二組“初調”。在牧人的強制和鞭策下,牛雖然並未顯得馴服,但頭已經開始勉強轉過來了。這比喻在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下,放任頑化的心性開始得以收斂。

第三組“受制”。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牽牛,左手揚鞭,正驅牛下山,牛已能勉強順從人意。旁邊的頌詞寫道:芳草綿綿信自由,不牽終是不回頭,雖然牛是知人意,萬去低昂不易收。比喻貪執頑化的心性雖然受到制約,但還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

第四組“回首”。牧人背著心愛的鳥籠,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輕挽韁繩,在風雨泥濘的山路上行走。山中狼嚎虎嘯,但牛卻並未驚慌奔跑。這比喻貪執頑化的心性有所轉化,不易受世俗凡塵的干擾和影響,但還時時需要清規戒律的約束,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第五組“馴服”與第六組“無礙”。兩個年青的牧人手握韁繩並坐在一起,正親密地攀肩說著悄悄話。左邊的牧人說得滔滔不絕,舌頭都頂出來了。右邊的牧人聽得喜笑顏開。左邊的牛也悄悄地湊過來,豎著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聽哥倆兒的秘密。右邊的牛安靜地跪在一旁飲水。在這裡,牧人和牛的關係已顯得輕鬆、和諧。

“馴服”與“無礙”。

第七組“任運”。一頭牛悠閒站立正欲飲水,牧人面帶微笑,左手挽繩右手指碑。碑上刻:牛鼻牽空鼻無繩,水草由來性自任,澗下岩前無定上,朝昏不免要人尋。比喻此時已無需清規戒律來時時約束,但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失去了馴服無礙的心性。
第八組“相忘”與第九組“獨照”。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橫笛獨奏。笛聲悠揚動聽,連天上飛過的仙鶴也為之卻步。旁邊年青的牧人聽得如癡如醉,正偏著腦袋為老牧人擊拍而歌。如此優美的笛聲卻沒有使旁邊的牛受到干擾,它依然悠閒地舔著蹄。牛的鼻繩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而是隨意地繞在牛脖子上了。老牧人的牛更是連鼻繩也解除了,它正在一旁仰頸暢飲山泉。這說明人的心性已不再執著於外界的誘惑而顯得純淨自樂。但牛在飲水就表明它對外界還有需求。對外界還有所求,煩惱就不能淨絕,所以還需繼續修煉。
第十組“雙忘”。牛不吃不喝溫順而臥。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懷地在一棵大樹下暢然酣睡。樹上一隻調皮的小猴倒懸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擾和紅塵的誘惑,這一切對牧人不再起作用,說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體澄靜。到了這種境界,即使出入紅塵凡世也無所謂,因為他的心性已經純化透明、清淨自由,外界的一切已無法干擾他了。

“雙忘”。牛不吃不喝溫順而臥。

第十一組“禪定”。牛已經不見了,只剩下修行者結趺而坐:無牛人自鎮安閒,無住無依性自寬。只此分明誰是侶,寒山樵竹與岩泉。比喻執著貪戀的心欲已全然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清風,與大自然的林間翠竹,山岩清泉溶為了一體。但這還不是最高境界,因為修行者的“本我”還存在。第十二組“心月圖”。修煉到最後,修行者由定生慧,進入萬象皆空之境界。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這輪亙古長存的皓月。這組造像叫做“心月圖”。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心”大多數代表的是思維器官,“心月”的意思就是通過逐步的磨煉使自己的思想達到空靈如皓月,一塵不染的境界。
護法神像:護法神個個身著袍甲,猙獰剽悍,氣勢高昂,以最忿怒的形象來為眾生摧毀魔障。密宗的護法神與顯宗不一樣,共9個。中間是佛,上邊是他的化身。兩邊的是八大菩薩,也稱作天龍八部。密宗講究威懾力,目的是要為眾生掃除“魔障”。

護法神龕下層鬼卒。

騰雲駕霧的護法者。

騰雲駕霧的護法者。

中間佛,上面是他的化身。

菩薩位列兩旁,也稱天龍八部。金庸先生來到這裡,一定欣喜於自己同名小說的靈感,正源於此。

菩薩化身。

望柱頭雕像,也是充滿趙宋之世的閒適和自然氣息。
六道輪回圖。反映了佛教的“業力果報說”和“因果輪回說”。上中為天道。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安宮殿,展示極樂世界;上左為阿修羅道。一三頭六臂之神,手擎日月,側有侍者,下有獻供者,表示享天福而懷嗔心;右為人道。共刻四人表四大部洲,苦樂同道;下中為地獄道。漆黑的地獄之門旁設有沸騰的油鍋,一馬面卒正拖一人去受刑,這是眾苦集聚的場所;下左為畜生道。刻有一獅、一牛、一馬;下右為餓鬼道。一餓鬼手抱一人,口咬其頭,側邊一鬼貪饞欲奪,下有一人恐懼欲奔。整個六道是佛教對眾生的分類。其中上三道為善三道,下三道為惡三道。
手托直徑3米的輪回盤。
三界輪中萬種身,自從貪愛業沉淪。君看輪外恒沙佛,盡是輪中舊日人。
無常大鬼,怒目圓睜。
求食不得,求生不能。唯有修行佛法才可跳出輪回。
廣大寶樓閣圖即“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變相圖”,說是寶髻、金髻、金剛髻篤信佛法,常效釋迦牟尼普提樹下悟道成佛,死後在埋骨的地方生出三根竹子。十月後,竹內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三根竹子變成三所廣大寶樓閣。下方的“寶頂山”三字,署銜為“朝散大夫權尚書兵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兼實錄院官修撰杜孝嚴書”。杜孝嚴是大足的鄰縣安嶽人,他於1223年與臨邛魏了翁結伴返鄉省親,途經大足,揮毫留下了這三個大字。
頭頂示化佛,中間化佛結最上菩提印,左佛結禪定印,右佛雙手置袖中。
三根竹子變成三所廣大寶樓閣。廣大寶樓閣是一個能降諸魔,生清淨心,能讓刀山變寶山,能使兵杖變蓮花的金剛不壞之地。
“華嚴三聖”,鑿於南宋,龕高8.2米,寬15.5米,深2.05米。毗盧遮那佛居中,左為普賢菩薩,右為文殊菩薩。立像通高7米,肩寬2.9米,胸厚1.4米,頭頂龕簷,腳踏蓮台,身體略微前傾,袈裟衣褶自然下垂,整體看上去舒展大方,氣勢莊嚴。

自左向右,華嚴三聖之文殊菩薩、毗盧遮那佛、普賢菩薩;廣大寶樓閣被枝條遮住;六道輪回圖。大佛灣蜿蜒起伏,至此收窄,優雅地展示著人生與信仰。
毗盧遮那佛蓮花座。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又叫無量光佛,頭上放出兩道毫光,叫金剛頂儀,是密宗佛教的重要特徵。

文殊菩薩花冠高聳,手托七級方形寶塔,塔高1.8米,重逾千斤,前伸1.2米懸空八百年不墜,系巧妙利用袈裟支撐,將重力逐級傳遞至膝部、蓮花座、地面的緣故,古人力學原理運用之嫺熟可見一斑。
普賢頭戴五佛花冠,手捧舍利寶塔,塔基為八角蓮花座,簷柱鏤空,每面雕一小型立佛。
造像向岩外傾斜約2米,觀眾向上仰視,並沒有比例失調的感覺。佛垂目下視,恰好與觀眾的目光相融合,顯示出一種肅穆慈祥、俯覽大幹的慈悲胸懷。袈裟衣紋豪放流暢,給人以絲綢的質感。
華嚴三聖後壁鑿圓形小佛龕81個,連同塔上小佛,整龕共刻造像119尊。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舍利寶塔。
這座川派建築,重簷,兩簷間側面採光。裡面珍藏著密宗兩大本尊之一的千手觀音。
屋脊雕刻

千手觀音正處維修階段,自2008年6月開始,2015年完工。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刻于88平米的崖面上,形若孔雀開屏,斑斕奪目。刻於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密宗造就千手觀音,以示其法力無邊,可以拯救眾生。每只手上有一眼,以言其普觀世界,明察秋毫,智慧無窮。觀音額頭上豎著一隻"慧眼",這也是密宗的特徵。

釋迦涅槃聖跡圖。龕高7米,寬32米,深5米,刻像37尊。釋迦涅槃像右脅側臥,長達31米,僅現半身。此為宋代浪漫的匠師採用意到筆伏的手法,示意佛大不可度量。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並非死亡,是一種對外界已無所需求、常樂我淨的超脫生死的境界。造像完全合於宗教儀軌。釋迦在拘屍那加城外兩棵梭羅樹間逝世,故稱雙梭聖跡。涅槃時,頭北腳南,背東面西,枕右脅而臥。涅槃前,眾弟子由地下湧出,聽釋迦最後一次說法。這些半身造像全是“湧”出來的釋迦弟子。

佛頭前的弟子。

佛首前卷髮拱立者疑似趙智鳳,其面對的一方冠捧金瓜居士裝扮者,疑似柳本尊。

手持不同法器。

佛前天王,帝釋天,弟子等像共十九身,十二弟子像皆只刻本身,如從地湧出。

涅槃的儀式,原是那樣祥和自然。

涅槃的儀式,原是那樣祥和自然。

頭戴冠冕,手持笏板。

似人間的帝王,在佛的面前也自甘手持稱臣的笏板。

涅槃前,聆聽最後的教誨。 有佛,有眾生。

是暫時的告別,不曾遠離。

佛的造像神態安詳,氣象莊嚴,慧眼微閉,似睡非睡,展示出涅槃那種不生不死的崇高境界。

支撐龕頂柱子的“柱礎”雕成錫杖型。

柱頭、柱身皆刻滿雲紋。

莊嚴、寧靜、肅穆。

亦悲亦喜。

佛手纖纖。
九龍浴太子圖。龕高6.2米,刻九龍口口吐清泉,洗浴坐於盆中的釋迦太子。
九龍口。或含珠,或昂首,或張嘴,姿態各異。
釋迦太子坐于盆中,合十跏趺而坐,虔誠地接受九龍香水的洗沐。
石盆兩旁半身天王, 頭戴鐵盔,身穿鎧甲,嚴峻肅穆。據佛經記載:摩耶夫人從腋下生出悉達多太子,他剛降生就能行走,並且一步映出一朵盛開的蓮花。這時,九龍從天而降,噴香水為太子洗浴。 佛經的傳說經過匠師的創作,活靈活現的呈現在世人面前。歷經時間的漫漶,青苔綠草也不甘寂寞地做起畫筆。這幅九龍浴太子圖更顯無上的尊貴。

孔雀明王經變相。

孔雀明王坐於孔雀背負之蓮臺上。他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現的,其他明王皆以憤怒相出現。

龕右壁刻有佛弟子阿難手持經書念誦,旁邊有莎底比丘俯臥在地,後面枯樹中有蛇爬出。據佛經載,莎底比丘出家為眾僧砍柴,被朽木中的黑蛇咬傷,毒氣遍身,悶絕於地。

毗盧道場。洞高6.9米,寬8米,深5米。洞內現存像287尊

毗盧道場。洞高6.9米,寬8米,深5米。洞內現存像287尊

洞門刻力士

佛像慈祥,佛心莊嚴。

手持寶劍的金剛,身著鎧甲,披巾繞身

門邊的另一位侍者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橫匾:毗盧道場。

洞內中心立柱,刻大日如來說法像。

龕頂小塔

大日如來像兩邊的立柱

大日如來像兩邊的立柱

菩薩一尊

左右壁以及前壁刻有毗盧佛的化身像八身,旁有文殊、普賢、觀音、彌勒、金剛等菩薩聽法。
獅子座下刻有許多小獅子,這些獅子或匍伏,或倒立,姿式誇張而各不相同,造型活潑奔放。

右壁飾三身佛像,左右脅侍菩薩環繞。

左壁佛像。
窟內前壁上方雕飾二飛天。

萬事無常四大空,唯有佛法沐春風。(今天就看到這裡,餘下的母親節奉上)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據說這組雕刻是民國的,體現了大足石刻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理念。

太上老君李耳與伏虎山君同塑一窟,兩邊的楹聯是“道祖乘牛登岸上,山君伏虎鎮橋頭”。

伏虎山君,三頭六臂。

正覺像。據考證,是趙智鳳的師父五祖柳本尊的成佛像。像之右為《重修寶頂山壽聖寺碑記》,明洪熙元年(1425)立,大足儒學教諭劉畋(tián)人所書。碑記追敘了大佛灣石刻的來歷和趙智鳳的生平:“傳自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1159)七月十有四日,有曰趙智鳳者,始生於米糧裡沙溪。年甫五歲,靡尚華飾,以所居近舊有古佛岩,遂落髮剪爪,入其中為僧。年十六,西往彌牟,雲遊三晝。既還,命工首建聖壽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寶頂’。發弘誓願,普施法水,禦災捍患,德洽遠近,莫不皈依。凡山之前岩後洞,琢諸佛像,建無量功德……初,是院之建,肇于智鳳,莫不畢具……”

手結外縛印,頭上有“平頂金剛印”。

平頂金剛印。

佛頭頂的兩道毫光之間,刻有柳本尊的居士像。

圓覺洞,洞外側伏雄獅。在佛教中使人正心不起邪念,也象徵佛說法如獅子吼,威震四方,讓眾生豁然開朗。

圓覺道場,窟內正中端坐三身佛,居中者毗盧遮那佛(法身佛大日如來)左尊為報身佛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釋迦牟尼佛。左尊左邊一拱手方冠者疑為柳本尊,右尊右邊一比丘疑為趙智鳳。左右壁鑿刻十二圓覺菩薩,毗盧遮那佛面前一跪地菩薩為十二圓覺之化身。代表各菩薩依次向佛問法。

三身佛。面前的跪地菩薩實乃神來之筆,在莊嚴的道場中加入世俗的想像,只有在浪漫的宋朝才有如此亦莊亦諧。

自左向右:賢善首菩薩,普覺菩薩,觀音菩薩,清淨慧菩薩, 金剛藏菩薩,普賢菩薩。

自右向左:圓覺菩薩,淨業障菩薩,威德自在菩薩,彌勒菩薩,普眼菩薩,文殊師利菩薩。造像融裝飾、排水、採光於一體。雍容華貴,形神兼備,堪為經典。

洞高600、寬900、深1200釐米,刻像52尊。

把經書的名字刻在石頭上,大概是寓意銘記在心,永志不忘。

寶頂山,臨邛魏了翁書。字徑60釐米,魏了翁為朝散大夫守太常少卿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官。

牧牛圖,是寶頂山石刻中最具禪意的長卷式組雕,既有文人情懷,又有世俗歡樂,加諸佛家理想。牧人代表修行者,牛代表修行者的心,馴牛的過程即是修行者調服心意,悟禪入門的過程。

第一組“未牧”。佛家認為,初生牛犢不怕虎,人心亦然。第一頭牛受到外界刺激之後沖出柵欄,正昂頭強項拼命朝山間狂奔,後面的牧人雙手緊拽韁繩,正使勁地把它往回拉。

第二組“初調”。在牧人的強制和鞭策下,牛雖然並未顯得馴服,但頭已經開始勉強轉過來了。這比喻在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下,放任頑化的心性開始得以收斂。

第三組“受制”。牧人站在牛首旁,右手牽牛,左手揚鞭,正驅牛下山,牛已能勉強順從人意。旁邊的頌詞寫道:芳草綿綿信自由,不牽終是不回頭,雖然牛是知人意,萬去低昂不易收。比喻貪執頑化的心性雖然受到制約,但還不能麻痹大意,放任自流。

第四組“回首”。牧人背著心愛的鳥籠,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輕挽韁繩,在風雨泥濘的山路上行走。山中狼嚎虎嘯,但牛卻並未驚慌奔跑。這比喻貪執頑化的心性有所轉化,不易受世俗凡塵的干擾和影響,但還時時需要清規戒律的約束,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第五組“馴服”與第六組“無礙”。兩個年青的牧人手握韁繩並坐在一起,正親密地攀肩說著悄悄話。左邊的牧人說得滔滔不絕,舌頭都頂出來了。右邊的牧人聽得喜笑顏開。左邊的牛也悄悄地湊過來,豎著耳朵,瞪大眼睛,正在偷聽哥倆兒的秘密。右邊的牛安靜地跪在一旁飲水。在這裡,牧人和牛的關係已顯得輕鬆、和諧。

“馴服”與“無礙”。

第七組“任運”。一頭牛悠閒站立正欲飲水,牧人面帶微笑,左手挽繩右手指碑。碑上刻:牛鼻牽空鼻無繩,水草由來性自任,澗下岩前無定上,朝昏不免要人尋。比喻此時已無需清規戒律來時時約束,但仍然要提防外界因素的干擾,而失去了馴服無礙的心性。
第八組“相忘”與第九組“獨照”。老牧人在晚霞中怡然忘情地橫笛獨奏。笛聲悠揚動聽,連天上飛過的仙鶴也為之卻步。旁邊年青的牧人聽得如癡如醉,正偏著腦袋為老牧人擊拍而歌。如此優美的笛聲卻沒有使旁邊的牛受到干擾,它依然悠閒地舔著蹄。牛的鼻繩也不用掌握在牧人手中,而是隨意地繞在牛脖子上了。老牧人的牛更是連鼻繩也解除了,它正在一旁仰頸暢飲山泉。這說明人的心性已不再執著於外界的誘惑而顯得純淨自樂。但牛在飲水就表明它對外界還有需求。對外界還有所求,煩惱就不能淨絕,所以還需繼續修煉。
第十組“雙忘”。牛不吃不喝溫順而臥。牧人怡然自得,敞胸露懷地在一棵大樹下暢然酣睡。樹上一隻調皮的小猴倒懸而下去扯他的衣襟他也全然不知。小猴在此代表外界的干擾和紅塵的誘惑,這一切對牧人不再起作用,說明修行到此他已是心體澄靜。到了這種境界,即使出入紅塵凡世也無所謂,因為他的心性已經純化透明、清淨自由,外界的一切已無法干擾他了。

“雙忘”。牛不吃不喝溫順而臥。

第十一組“禪定”。牛已經不見了,只剩下修行者結趺而坐:無牛人自鎮安閒,無住無依性自寬。只此分明誰是侶,寒山樵竹與岩泉。比喻執著貪戀的心欲已全然消失,修行者的心性已化作清風,與大自然的林間翠竹,山岩清泉溶為了一體。但這還不是最高境界,因為修行者的“本我”還存在。第十二組“心月圖”。修煉到最後,修行者由定生慧,進入萬象皆空之境界。人和牛都消失了,只剩下這輪亙古長存的皓月。這組造像叫做“心月圖”。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心”大多數代表的是思維器官,“心月”的意思就是通過逐步的磨煉使自己的思想達到空靈如皓月,一塵不染的境界。
護法神像:護法神個個身著袍甲,猙獰剽悍,氣勢高昂,以最忿怒的形象來為眾生摧毀魔障。密宗的護法神與顯宗不一樣,共9個。中間是佛,上邊是他的化身。兩邊的是八大菩薩,也稱作天龍八部。密宗講究威懾力,目的是要為眾生掃除“魔障”。

護法神龕下層鬼卒。

騰雲駕霧的護法者。

騰雲駕霧的護法者。

中間佛,上面是他的化身。

菩薩位列兩旁,也稱天龍八部。金庸先生來到這裡,一定欣喜於自己同名小說的靈感,正源於此。

菩薩化身。

望柱頭雕像,也是充滿趙宋之世的閒適和自然氣息。
六道輪回圖。反映了佛教的“業力果報說”和“因果輪回說”。上中為天道。日月繞須彌山頂,頂上安宮殿,展示極樂世界;上左為阿修羅道。一三頭六臂之神,手擎日月,側有侍者,下有獻供者,表示享天福而懷嗔心;右為人道。共刻四人表四大部洲,苦樂同道;下中為地獄道。漆黑的地獄之門旁設有沸騰的油鍋,一馬面卒正拖一人去受刑,這是眾苦集聚的場所;下左為畜生道。刻有一獅、一牛、一馬;下右為餓鬼道。一餓鬼手抱一人,口咬其頭,側邊一鬼貪饞欲奪,下有一人恐懼欲奔。整個六道是佛教對眾生的分類。其中上三道為善三道,下三道為惡三道。
手托直徑3米的輪回盤。
三界輪中萬種身,自從貪愛業沉淪。君看輪外恒沙佛,盡是輪中舊日人。
無常大鬼,怒目圓睜。
求食不得,求生不能。唯有修行佛法才可跳出輪回。
廣大寶樓閣圖即“廣大寶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經變相圖”,說是寶髻、金髻、金剛髻篤信佛法,常效釋迦牟尼普提樹下悟道成佛,死後在埋骨的地方生出三根竹子。十月後,竹內各生一童子,于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三根竹子變成三所廣大寶樓閣。下方的“寶頂山”三字,署銜為“朝散大夫權尚書兵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兼實錄院官修撰杜孝嚴書”。杜孝嚴是大足的鄰縣安嶽人,他於1223年與臨邛魏了翁結伴返鄉省親,途經大足,揮毫留下了這三個大字。
頭頂示化佛,中間化佛結最上菩提印,左佛結禪定印,右佛雙手置袖中。
三根竹子變成三所廣大寶樓閣。廣大寶樓閣是一個能降諸魔,生清淨心,能讓刀山變寶山,能使兵杖變蓮花的金剛不壞之地。
“華嚴三聖”,鑿於南宋,龕高8.2米,寬15.5米,深2.05米。毗盧遮那佛居中,左為普賢菩薩,右為文殊菩薩。立像通高7米,肩寬2.9米,胸厚1.4米,頭頂龕簷,腳踏蓮台,身體略微前傾,袈裟衣褶自然下垂,整體看上去舒展大方,氣勢莊嚴。

自左向右,華嚴三聖之文殊菩薩、毗盧遮那佛、普賢菩薩;廣大寶樓閣被枝條遮住;六道輪回圖。大佛灣蜿蜒起伏,至此收窄,優雅地展示著人生與信仰。
毗盧遮那佛蓮花座。毗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又叫無量光佛,頭上放出兩道毫光,叫金剛頂儀,是密宗佛教的重要特徵。

文殊菩薩花冠高聳,手托七級方形寶塔,塔高1.8米,重逾千斤,前伸1.2米懸空八百年不墜,系巧妙利用袈裟支撐,將重力逐級傳遞至膝部、蓮花座、地面的緣故,古人力學原理運用之嫺熟可見一斑。
普賢頭戴五佛花冠,手捧舍利寶塔,塔基為八角蓮花座,簷柱鏤空,每面雕一小型立佛。
造像向岩外傾斜約2米,觀眾向上仰視,並沒有比例失調的感覺。佛垂目下視,恰好與觀眾的目光相融合,顯示出一種肅穆慈祥、俯覽大幹的慈悲胸懷。袈裟衣紋豪放流暢,給人以絲綢的質感。
華嚴三聖後壁鑿圓形小佛龕81個,連同塔上小佛,整龕共刻造像119尊。
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舍利寶塔。
這座川派建築,重簷,兩簷間側面採光。裡面珍藏著密宗兩大本尊之一的千手觀音。
屋脊雕刻

千手觀音正處維修階段,自2008年6月開始,2015年完工。千手觀音被譽為天下奇觀,刻于88平米的崖面上,形若孔雀開屏,斑斕奪目。刻於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密宗造就千手觀音,以示其法力無邊,可以拯救眾生。每只手上有一眼,以言其普觀世界,明察秋毫,智慧無窮。觀音額頭上豎著一隻"慧眼",這也是密宗的特徵。

釋迦涅槃聖跡圖。龕高7米,寬32米,深5米,刻像37尊。釋迦涅槃像右脅側臥,長達31米,僅現半身。此為宋代浪漫的匠師採用意到筆伏的手法,示意佛大不可度量。
涅槃是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並非死亡,是一種對外界已無所需求、常樂我淨的超脫生死的境界。造像完全合於宗教儀軌。釋迦在拘屍那加城外兩棵梭羅樹間逝世,故稱雙梭聖跡。涅槃時,頭北腳南,背東面西,枕右脅而臥。涅槃前,眾弟子由地下湧出,聽釋迦最後一次說法。這些半身造像全是“湧”出來的釋迦弟子。

佛頭前的弟子。

佛首前卷髮拱立者疑似趙智鳳,其面對的一方冠捧金瓜居士裝扮者,疑似柳本尊。

手持不同法器。

佛前天王,帝釋天,弟子等像共十九身,十二弟子像皆只刻本身,如從地湧出。

涅槃的儀式,原是那樣祥和自然。

涅槃的儀式,原是那樣祥和自然。

頭戴冠冕,手持笏板。

似人間的帝王,在佛的面前也自甘手持稱臣的笏板。

涅槃前,聆聽最後的教誨。 有佛,有眾生。

是暫時的告別,不曾遠離。

佛的造像神態安詳,氣象莊嚴,慧眼微閉,似睡非睡,展示出涅槃那種不生不死的崇高境界。

支撐龕頂柱子的“柱礎”雕成錫杖型。

柱頭、柱身皆刻滿雲紋。

莊嚴、寧靜、肅穆。

亦悲亦喜。

佛手纖纖。
九龍浴太子圖。龕高6.2米,刻九龍口口吐清泉,洗浴坐於盆中的釋迦太子。
九龍口。或含珠,或昂首,或張嘴,姿態各異。
釋迦太子坐于盆中,合十跏趺而坐,虔誠地接受九龍香水的洗沐。
石盆兩旁半身天王, 頭戴鐵盔,身穿鎧甲,嚴峻肅穆。據佛經記載:摩耶夫人從腋下生出悉達多太子,他剛降生就能行走,並且一步映出一朵盛開的蓮花。這時,九龍從天而降,噴香水為太子洗浴。 佛經的傳說經過匠師的創作,活靈活現的呈現在世人面前。歷經時間的漫漶,青苔綠草也不甘寂寞地做起畫筆。這幅九龍浴太子圖更顯無上的尊貴。

孔雀明王經變相。

孔雀明王坐於孔雀背負之蓮臺上。他是佛教密宗的一大本尊,在佛教所有的明王中,他是唯一以慈悲相出現的,其他明王皆以憤怒相出現。

龕右壁刻有佛弟子阿難手持經書念誦,旁邊有莎底比丘俯臥在地,後面枯樹中有蛇爬出。據佛經載,莎底比丘出家為眾僧砍柴,被朽木中的黑蛇咬傷,毒氣遍身,悶絕於地。

毗盧道場。洞高6.9米,寬8米,深5米。洞內現存像287尊

毗盧道場。洞高6.9米,寬8米,深5米。洞內現存像287尊

洞門刻力士

佛像慈祥,佛心莊嚴。

手持寶劍的金剛,身著鎧甲,披巾繞身

門邊的另一位侍者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橫匾:毗盧道場。

洞內中心立柱,刻大日如來說法像。

龕頂小塔

大日如來像兩邊的立柱

大日如來像兩邊的立柱

菩薩一尊

左右壁以及前壁刻有毗盧佛的化身像八身,旁有文殊、普賢、觀音、彌勒、金剛等菩薩聽法。
獅子座下刻有許多小獅子,這些獅子或匍伏,或倒立,姿式誇張而各不相同,造型活潑奔放。

右壁飾三身佛像,左右脅侍菩薩環繞。

左壁佛像。
窟內前壁上方雕飾二飛天。

萬事無常四大空,唯有佛法沐春風。(今天就看到這裡,餘下的母親節奉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