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房產>正文

買房不能受“心魔”驅使

“樓市有風險, 離婚需謹慎”, 通過假離婚來炒房是一種高風險的投機行為, 搞不好會弄假成真、人財兩空。 在一些文藝作品中, 經常會有對“心魔”的描寫, 貪念、妄念、執念都屬於“心魔”。 現在一些人在房價上漲的蠱惑下, 為了多買一套住房, 將婚姻、親情都視為交易手段。 這些人的心理不知不覺中已經被“心魔”嚴重地扭曲了, 即使未來他們從房價上漲中撈取了好處, 恐怕也不會獲得真正的快樂。

據央行消息, 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北京市住建委、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北京地區住房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

對離婚一年內的貸款人實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從嚴防控信貸風險。 對於離婚一年以內的房貸申請人, 商貸和公積金貸款均按二套房信貸政策執行;嚴格審核首付款資金來源, 嚴禁各類“加杠杆”金融產品用於購房首付款。 (相關報導見10版)

此次北京就離婚人員出臺了房貸限制性規定, 其主要針對的是為了買房而“假離婚”的購房者。 “假離婚”是指夫妻雙方為了達成某種目的, 而一致同意辦理離婚手續, 之後再重婚。 自2010年以來, 房產調控政策以限購限貸為主要內容, 購房資格和貸款首付比例均與家庭掛鉤。 之後, 一些熱點城市的民政部門就成了反映樓市冷暖的“晴雨錶”。

“離婚一年內申請房貸按二套算”,

相關規定的出臺既是政策“補漏”, 也是未雨綢繆防範風險。 北京“317樓市新政”後, “認房又認貸”的新規定還是留有一些“縫隙”, 導致近期有一些購房家庭通過離婚手段享受首套住房貸款政策。 如果任由這種情況發展下去, 根據其他城市以往的經驗教訓, 北京有可能因樓市調控而出現一波離婚潮。 當前就離婚人員出臺“補漏”規定, 可以防止離婚潮的出現, 提高政策嚴肅性, 強化調控政策的積極效果。

“317樓市新政”出臺後, 近日北京已連續出臺了一系列配套調控政策, 其中包括非京籍納稅需連續60個月, 商業銀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等。 相比上述政策針對目標的普遍性, 昨天就離婚人員出臺的新規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

它鎖定的調控目標是假離婚者——一群標準的炒房客。

希望通過假離婚方式購房的人, 家中一定已有一套住房, 其再次購房的主要目的顯然是投資或投機。 目前北京首套房首付不低於35%, 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 此前假離婚購房者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獲得“35%”這一低首付資格。 首付降低約一半, 相當於所使用的信貸杠杆比提高近一倍, 這意味著“炒房”的門檻更低、收益率更高。 “房子是用來住的, 不是用來炒的”。 對包括假離婚者在內的各類炒房客出臺針對性政策予以限制、打壓, 無疑是必要的, 這也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自北京出臺“317樓市新政”以來, 已有一批城市加碼樓市調控政策, 在這一輪執行力度相當嚴厲的調控中,

熱點城市的樓市有望再次進入成交量下降的低迷調整期。 昨天出臺的針對離婚人員的房貸限制性規定中, 在樓市調控之外, 還突出強調了要從嚴防控信貸風險, 這表明金融機構已經確實感受到了來自高房價的市場風險。 受困於“心魔”、執念于炒房的投機者們, 在出手之前也要好好掂量一下風險了, 千萬不要將人生的籌碼全部押在房價上, 賭博式的炒房是不可能帶來幸福生活的。 (樊大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