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這個青樓女子出的對子,明代第一才子到死都沒對出!

我對對聯這種文學形式特別喜歡, 去年連續寫對聯這個系列, 寫了有近百篇, 最後總覺對聯有點文字遊戲的意思, 還不如靜下心來讀點系統的書, 最近忽然聽說那個寫《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的粱羽生突然出了一本書叫《名聯觀止》從頭至尾, 都是對聯的事, 書還沒有看到, 但顯然, 對聯也是系統的學問, 值得繼續寫下去, 今天就再把這個系列寫下去了。

明朝是在結束了長期外族統治之後的漢文化天下, 因此也有大量的漢語言才子, 解縉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位。 這人博學多才, 他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 而醫學成就也非常的高, 堪稱後世絕作的《永樂大典》就是他主持修撰的。 如果不是《永樂大典》毀於戰火, 那《不列顛百科全書》那還算什麼“百科全書”, 它比《永東大典》這本真正的百科全書差遠了。 據說他特別是擅長對對子, 被毛爺爺引用過的那副著名的對子:

上聯:牆上蘆葦, 頭重腳輕根底淺;

下聯:山間竹筍, 嘴尖皮厚腹中空。

便是出自解縉之手。

再舉兩個他的對聯故事。

據說有一次解縉到一大商家去收稅款。 事前, 商家調皮的女兒知道來的是善對對聯的解大才子, 於是她在宅前貼上對聯,

閒人免進, 盜者休來

這顯然是不讓進屋啊, 誰知解縉看罷一笑, 叫人拿來筆往對聯左右各添三字便挺胸而入。 商家女兒出門一看, 不得不佩服解縉文思敏捷, 巧補天成。 原來解給將對聯補寫為:

閒人免進賢人進, 盜者休來道者來

顯示解縉才思敏捷的故事很多, 據說有一次解縉與永樂皇帝在花園遊玩, 皇帝突然命解縉以雞冠花作詩, 解縉略一思索, 起句道:雞冠本是胭脂染, 一語剛落, 只見皇帝從身後取出所執白雞冠花, 說:“不是胭脂紅, 是白的。 ”解縉隨機應變, 當即又吟:今日為何淡淡妝?只因五更貪報曉, 至今戴卻滿頭霜。

解縉應對如流, 用語不凡, 聯想奇妙, 皇帝聽了甚為高興。 但即便是如此才思敏捷的解縉, 也有他突然才盡的時候。

明代科舉考試, 鄉試的第一名被稱為解元, 解縉18歲就奪得了第一名, 這個時候的解縉血氣方剛、志得意滿, 在得知奪得第一名之後, 就和兩個朋友去青樓喝酒消遣, 陪侍彈琴的是一青樓女子。

解縉興奮掩不住, 就和朋友誇誇其談說道:“不是我吹牛, 明年我必中進士, 這次中解元我簡直是不費吹灰之力, 我的才華用不完, 天下就沒有我對不出的對子”。 同行的朋友大笑附和, 眾人飲酒甚歡。

沒想到剛才的話被陪侍的彈琴女子聽到了, 女子上前問道:“這位可是解解元?”解縉說:”正是在下, 姑娘你有何見教?“那女子說道:“素聞解公子才高八斗, 小女子也曾讀過一點書, 有個對子, 想向解公子請教, 不知公子可否賜教?

解縉說道:請出上聯。 那女子指到解縉喝水的茶杯, 說道:”我這上聯是:

一杯清茶, 解解解元之渴。 ”

解縉聽後, 苦思了好久, 實在想不出妥當工穩的下聯, 只好低頭說:“解某才疏學淺, 讓姑娘見笑了。 ”那女子作了個揖, 便走了。

“一杯清茶, 解解解元之渴。 ”這上聯看似簡單, 實際上極為高明,難點在於其中的三個“解”字,這是個破音字,三字同字非同音。第一個“解”字為動詞,讀(jiě),解渴的意思。第二個“解”,讀(xiè )是姓氏,指解縉的姓。第三個“解”讀(jiè),和後面的元連在一起,專指鄉試的第一名。

三個“解”,意思不同,讀音也不同,放在一起,放在一起卻不衝突。看似平常的一句白話,極其難對。

這句上聯,解縉到臨終之前都不曾做出下聯,放到至今,也無最佳答案。

善對的小夥伴,你能對出來下聯嗎?

(圖片來自網路)

實際上極為高明,難點在於其中的三個“解”字,這是個破音字,三字同字非同音。第一個“解”字為動詞,讀(jiě),解渴的意思。第二個“解”,讀(xiè )是姓氏,指解縉的姓。第三個“解”讀(jiè),和後面的元連在一起,專指鄉試的第一名。

三個“解”,意思不同,讀音也不同,放在一起,放在一起卻不衝突。看似平常的一句白話,極其難對。

這句上聯,解縉到臨終之前都不曾做出下聯,放到至今,也無最佳答案。

善對的小夥伴,你能對出來下聯嗎?

(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