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定增並購圈:減持新玩法!收益互換+鎖定價格,“存量定增”引入

減持新玩法!收益互換+鎖定價格, “存量定增”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員工持股...管理的“國富期貨金誠123號資產管理計畫”(簡稱“資管計畫”), 與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金公司”)簽署收益互換相關協議。

而根據國富期貨代表資管計畫與中金公司簽署的相關協議, 資管計畫為浮動收益方, 根據公司股價變動, 與中金公司結算收益或損失。

據姚文彬與中金的收益互換協定, 如未來大宗交易的價格高於8.84元/股, 則資管計畫向中金支付浮動收益;如未來大宗交易的價格低於8.84元/股, 則中金向資管計畫支付浮動收益。

浮動收益指的是, 股價與8.84元/股的差額乘以股份數。 公告披露, 林芝騰訊亦與中金簽署相應協定。

8月8日, 一位元北京地區的定增業務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如果未來大宗交易的價格高於8.84元/股的價格, 比如10元/股, 那麼姚文彬可從林芝騰訊處多獲得0.64億元。 姚文彬需將多出來的0.64億元支付給中金。 鑒於中金與林芝騰訊同時對賭的緣故, 中金應將0.64億元支付給林芝騰訊。 這就相當於姚文彬與林芝騰訊‘實際的交易價格’仍為8.84元/股。 ”

這一交易結構核心的訴求就是鎖定價格, 也就是說姚文彬、林芝騰訊同時與中金對賭, 保證了未來無論大宗交易是什麼價格, 雙方的實際交易價格被鎖定為8.84元/股。

鎖定價格則可以理解為定增過程中的定價,

而姚文彬這一筆減持也被業內認為是“存量定增”。

但除了鎖定價格這一項特徵之外, 還有減持目的這一項重要的評判標準。

8月9日, 滬上一家中型券商的負責人對記者指出, 這個案例明顯更像一項定增行為, 定增的主要目的是引入投資者, 但目前的情況下通過發行新股引入投資者是有一定難度的。 但通過大宗交易配合收益權互換鎖定價格等設計也很好完成了定增的目的。

充分利用鎖定期

值得注意的是, 掌趣科技這一案例在減持新規實施後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記者也瞭解到部分上市公司也計畫類似操作。

掌趣科技引入存量定增模式的可借鑒性在於, 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大宗交易接盤後接盤方被限制轉讓的困局。

根據減持新規規定, 通過大宗交易接手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票的受讓方將必須遵守“6個月內不得轉讓”的規定, 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宗交易過橋減持套利的行為, 但6個月的鎖定期也讓多數從事大宗交易接盤的機構承擔了較大的時間風險。

但存量定增這一方案設計, 因為出發點是類似於定增的思路, 因此在引入投資者, 尤其是戰略投資者之時, 6個月鎖定期的不確定性就降低了。

“存量定增這一表述非常準確, 掌趣科技實際控制人用其存量的股票完成了類似於定增才能做的事情, 另外這一案例又在減持新規實施之後, 為其他公司未來的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佈局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中金公司一位投行部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 上市公司類似的操作不限於做存量定增引入投資者, 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股份也可以成為員工持股計畫的來源, 比如大華股份就在進行類似的操作。

據記者瞭解, 目前一些券商機構研究如何更好在新規下通過大宗交易完成減持時打消接盤方的不確定性, 即減持方案設計中要把風險和收益鎖定, 這樣受到新規限制的問題就迎刃而解。

據瞭解, 已有機構設計帶有“兜底”性質的減持方案, 比如提前簽訂鎖價協定, 或是存在協力廠商待解禁後定價, 幫助大股東以合適的價格找到接盤方。

前述北京地區定增業務人士則表示, “減持新規剛出臺時,

不少人認為大宗交易將遭受致命的打擊。 但經過將近兩個月的適應後, 大家發現大宗交易實際上更有探索的空間。 大宗交易仍會是股東減持的重要手段。 ”本文來源於21世紀經濟報導, 經定增並購圈編輯整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