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來自金庸的絕對,對倒是好對,難得工整,你能對出來嗎?

我喜歡金庸的小說, 那一年讀《射雕英雄傳》郭靖背著黃蓉去療傷, 先是在神算子那裡一通算術技藝, 又在段皇爺那裡碰到幾位侍從, 比對詩詞, 什麼九宮算, 《山坡羊》, 《論語》典故, 猜謎, 對對聯, 一時之間, 金庸的雜學之才大顯, 直似《紅樓夢》裡的賽詩大會, 越讀越是佩服得不行, 也由此喜歡上了金庸先生這種文化含量高的小說風格, 全不似梁羽生、古龍類的快意江湖, 等到帶傷的黃蓉跟書生對對聯那一節, 幾副妙聯, 實在讓人記憶猶新:

(《射雕英雄傳》中郭靖背黃蓉療傷途中遇阻)

書生上聯:風擺棕櫚, 千手佛搖折疊扇(即景句, 又自抬身份)

黃蓉下聯:霜凋荷葉, 獨腳鬼戴逍遙巾(也是即景句, 又暗諷了書生的打扮)

募然那書生想起一副絕對, 自己小時候讀書也對不工整, 見黃蓉這樣捷才, 也只好拿出來難她一難:

書生上聯:琴瑟琵琶, 八大王一般頭面

三樣樂器,

卻是四個雙王為頭的字, 合起來是八個王, 一模一樣的字頭, 這本來是十分難對的上聯了, 偏偏因為太有名, 歷史上早就有現成的下聯, 卻出自另一個典故:

傳說八國聯軍進犯中國時, 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屈膝求和。 議和會上, 有個洋人代表公然提出上聯要求答對:

騎奇馬, 張長弓,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單戈作戰。

八國聯軍本以為無人能對此聯, 想借此羞辱一下清廷。 但當時清朝的一位官員昂然對出下聯:偽為人, 襲龍衣, 魅魑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 合手即拿。

這幅對聯是典型的拆字聯。 上聯“騎”字拆開為“奇”和“馬”字, “張”拆“長”和“弓”, “琴瑟琵琶”四個字上面有八個王字, 八大王意寓八國聯軍, 繁體字中單加戈是戰。 上聯暗含侵略者不可一世的囂張氣焰。

而清朝官員巧用“魅魑魍魎”四個字中的“鬼”都是在邊上, 合加手是拿“四小鬼鬼鬼犯邊”意寓八國聯軍貿然侵犯中國的邊境。 這一妙對可謂有力打擊了八國聯軍大舉侵華的囂張氣焰, 挑釁者聽罷愕然。

這當然是附會出來的, 兩國交戰談和, 正式場合當然不會以這樣的對聯唱和, 不過是文人雅士調書袋自我安慰, 國家外交, 最重要的還是國力強盛方才不受欺負。

金庸略加修改, 更合情境:

黃蓉下聯:魑魅魍魎, 四小鬼各自肚腸

一般的同偏旁字, 罵盡了段皇爺的四個侍從, 合情合景, 實在大才。

前段時間聽到一副絕對, 試著想想, 也超不過前人對出的下聯, 拿出來大家批批:

上聯:風入林則徐徐向前

下聯:詩逢唐才常常遇春

(《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為常遇春療傷)

上下聯各含兩個歷史人物, 實在已屬不易, 後來查知乎, 查出另有人對出下聯:畫上泥人張張居正, 泥人張, 張居正也算人名, 勉強算是對得上, 但不及原聯工整。

提到常遇春, 就想起以前朋友出的上聯,

至今也沒有對出下聯來,

上聯:常遇春風清揚

(《笑傲江湖》中風清揚教令狐沖與田伯光過招)

此上聯整句讀來, 有意境, 常常遇到春風清揚, 這是一種人生好境遇, 而其中的常遇春是歷史人物也是金庸小說中的人物(見《倚天屠龍記》)風清揚則當然是金庸虛構出來的宗師級人物(見《笑傲江湖》);難就難在斷句, 既可整句讀,又可斷開兩個人名,又可斷為常遇、春風清揚,意境頓出。實在難對。

聰明的你,可能對出工整的下聯?

(圖片來自網路)

既可整句讀,又可斷開兩個人名,又可斷為常遇、春風清揚,意境頓出。實在難對。

聰明的你,可能對出工整的下聯?

(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