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官居節度使的詩人,卻因為一段桃花緣青史留名!

題都城南莊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崔護寫的“題都城南莊”詩流傳甚廣, 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誦。 然而知詩者並非盡知這首詩中還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 故事中飽含著才子佳人的純真之情, 情節曲折神奇, 人們稱之為“桃花緣”。

崔護是唐德宗貞年間博陵縣的一位書生, 出身于書香世家, 天資純良, 才情俊逸, 性情清高孤傲, 平日埋頭寒窗, 極少與人交往, 既使偶而偷閒出遊, 也喜歡獨來獨往。

三月桃花盛放時節, 崔護遊歷到了城南門外看到了一位名叫絳娘少女,

只見她骨骼清奇神韻自然天成與盛開著的桃花相映成輝, 一時心蕩;絳娘也對崔護心生愛意。 後來, 因為崔護要赴朋友之約就匆匆和絳娘告別。 第二年, 崔護又來到此地尋找絳娘時, 再無因訊, 詢問了別人, 崔護才知道絳娘因為思念他成疾, 在崔護走後不久她只剩奄奄一口氣。 崔護一時感慨萬分, 提筆寫了這首流傳下古的《題都城南莊》。

多情的絳娘居然在見到崔護後從黃泉路上又走了回來。 隨後, 崔護回家把情況稟明父母, 父母十分體諒他們的一片真情, 於是依禮行聘, 擇一吉日將絳娘娶進門來。 絳娘的父親也經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 得以頤養天年。 但這父女始終不願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

留下一個難解之謎。 也許老漢曾經在朝中為官, 因故獲罪, 於是隱姓埋名, 蟄居博陵城南, 既然他有所顧忌, 崔護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護娶了絳娘這麼一位情深意厚、賢淑美慧的嬌妻, 心中自是美不勝收。 絳娘殷勤執家、孝順公婆、和睦親鄰, 夜來紅袖添香, 為夫伴讀, 使得崔護心無旁思, 專意于功課, 學業日益精進。 唐德宗貞元十二年, 崔護趕會試, 獲進士及第, 外放為官, 仕途一帆風順, 官到嶺南節度使。 在絳娘的佐助下, 他為官清正, 政績卓著, 深受百姓愛戴。

該詩以"人面桃花, 物是人非"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人生經歷, 道出了千萬人都似曾有過的共同生活體驗, 為詩人贏得了不朽的詩名。 所謂一詩定詩名, 崔護也以這一首詩,

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千年之後, 人民早已忘記了崔護做過什麼官和多高的官, 只記得這個人面桃花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