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博鼇觀察:會場冷熱不均折射中國經濟軸線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宋笛即使你絲毫不知道博鼇論壇43個分論壇和眾多的小會議圍繞哪些主題, 你也可以輕易的憑藉到場人數和會場風格判斷出眼前的這個會場主題與什麼領域更為接近:傳統製造業、金融或者是科技?

3月23日的下午, 儘管會場內的會議已經進行了半個小時, 博鼇會場中一個以金融科技為主題的論壇外依舊排著長長的佇列, 隊伍前列的一位參會人員大聲的與會務人員爭執著, 他一遍又一遍的重申著自己的不滿, 並且要求要立刻進入會場。

大部分以金融、貨幣政策為主題的會場都擁有著最多的參會人數,

與此相反的, 另一些有關中小企業的主題論壇, 會場卻幾乎空出了一半的座位。

3月26日, 一位傳統製造業企業主也在會場外表達了不滿——他剛剛參加完一個有關勞動力市場的分論壇, 他並不十分認同論壇中一些嘉賓提出的有關提升勞動力保障的建議, 這種建議在他看來毫無疑問會提高企業的成本, “企業總得要先活下去吧, 要不然誰去納稅?”, 這位企業主表示。

有不少製造業企業家參與了今年的博鼇論壇, 浙江一位連續參加了9年博鼇會議企業家對經濟觀察網表示, 今年博鼇最不一樣的就是, 來博鼇參會的企業家非常多, 在他看來目前很多企業都站在十字路口, 都想出來多看看,

多學習學習。

但是, 這些企業家不一定會只關注於實體經濟相關的論壇, 實際上, 有些企業主在博鼇兩至三天行程中參加的論壇, 幾乎全部都是與金融相關的論壇。

這種強烈的反差給人帶來一種直覺判斷:在中國經濟的軸線中, 製造業屬於過去, 金融屬於現在。 而未來似乎應該屬於科技——當你參加了博鼇論壇一些以科技為主題的會議, 你就會產生這種感覺。

“2045年, 深圳收回最後一張駕駛證”, 3月25日, 騰訊新聞在博鼇論壇中主辦了“IT領袖圓桌論壇——2045請回答”, 這一個異想天開的主題便是論壇舉辦方列出的一系列可能來自2045年的新聞標題, 舉辦方希望與會嘉賓能夠談論這些標題的可能性。 所有的這些標題看起來都像是科幻小說中的內容,

比如“健忘老人旅行, 遺失‘雲外腦’”。

參與會議嘉賓包括一些互聯網公司創始人、科幻小說家以及科研人員, 當你身處這一極具未來感的會場, 耳邊又一遍一遍的出現“人工智慧”、“量子物理”、“神經科學”等詞彙時, 你可能會產生一種奇怪的距離感——你會隱隱的覺得, 這個僅僅只被一簾布幕隔開的論壇, 卻仿佛已經遠離了幕簾外的整個博鼇會場, 遠離了金融、遠離了製造、遠離了匯率、遠離了杠杆、遠離了量化寬鬆、遠離了房產稅。

整個會場就像是憑虛禦空般, 突然地出現在中國經濟軸線前方的某一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