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宋的酒連喝十八碗未醉,武松表示喝了假酒,要求品質打假

看過《水滸傳》都知道, 行者武松回家途中, 路過景陽岡, 中午到了飯點, 自覺饑渴難耐。 說時遲那時快, 剛好前面有一家酒店, 店門口掛著一面旗, 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只覺得這家酒店的店名取得真是太低檔了, 肯定酒館也好不到那裡去, 又無奈自己不爭氣的身體已經罷工。 只好硬著頭皮進了去。

武松走入酒館, 到裡面坐下, 把哨棒倚了, 大聲叫道:主人家, 上餐具, 先把酒來吃。 只見店主人把三隻碗, 一雙箸, 一碟小菜, 放在武松面前, 滿滿篩一碗酒。 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 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 有飽肚的, 買些吃酒。 隨後, 酒家給武松上了一盤熟牛肉, 兩碗酒。 武松是餓壞了, 分分鐘酒肉穿腸而過。 意猶未盡, 還嚷著要喝酒吃肉。 這時, 酒家就說了, 客官你吃肉可以, 但是酒是不能再拿給你喝了。

武松當時就納悶, 不樂意了。 為什麼不讓喝酒, 我走來的。 酒家道:客官, 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面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武松講, 怎麼地, 為什麼叫三碗不過崗。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 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 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 便醉了, 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 因此喚作'三碗不過岡'。 若是過往客人到此,

只吃三碗, 便不再問。 武松笑道:那為何我吃了三碗, 如何不醉?酒家道:我這酒, 叫做'透瓶香';又喚作'出門倒':初入口時, 醇濃好吃, 少刻時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說!我看你是怕我不給你錢吧!武松這時從口袋掏出些碎銀子, 擺在桌上。 鎮著場面。 就這樣, 武松又連喝十八碗酒。

酒足飯飽之後, 喝了識別碗酒的武松對酒家譏笑道, 三碗不過崗?我連喝十八碗, 還不是好好的, 我看你的酒是假酒吧!怕我喝完不給你錢嗎?那麼這時候問題來了, 武松喝的到底是不是假酒。

按理來說, 十八碗酒下肚, 就算是水喝了也難受呀。 按當時武松喝酒的碗來說差不多合現在三斤多。 三斤都沒醉, 難道武松酒量大?不然他喝的可就是真假酒了。 其實也不是。 《水滸傳》寫的是北宋, 北宋的時候還沒有現在這種高度數的蒸餾酒。 蒸餾酒正是元朝時少數民族傳入中原的, 通過蒸餾提高酒度。 因為北方草原天氣酷寒, 所以度數低的酒喝著沒啥感覺。 再一個正是因為古代的酒, 度數較低, 所以酒具多數比較大。

所以用的是碗。 而蒸餾酒, 度數高的酒出現後, 才出現了精緻小巧的酒具。 所以, 很多時候電視劇上元朝以前喝酒用小酒盅喝酒, 是錯誤的哦。

武松喝的酒是店家自己釀的米酒之類, 宋代人喝的酒度數不高, 那種酒接近於現在的黃酒, 酒精度數在10度左右。 所以,武松才能喝十八碗。

所以,武松才能喝十八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