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觀車·論勢|重啟汽車下鄉?實不可取!

“汽車下鄉”, 一個對中國車市來說已是多年未見的特殊詞彙, 最近再次冒了出來並成為行業熱點。

事情是這樣的:2017年開年以來,

車市並不十分給力, 銷售疲軟、庫存高企。 為此,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交了推出促進汽車消費政策的建議——重新啟動新一輪汽車下鄉。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出建議的背景是:1月, 我國汽車銷量同比微增0.23%, 環比下降17.59%。 其中, 乘用車銷量同比下降1.10%, 而環比降幅高達16.99%。 此外, 庫存不斷上升, 2月庫存預警指數比榮枯線高出16.6個百分點, 達到66.6%, 環比增長5.1%, 為23個月以來的最高水準。 按該協會的預測, 3月份市場向上回檔的幅度也很有限, 情急之下, 建議重新啟動汽車下鄉政策, 提振車市、拉動內需以及GDP增長。

聽聞這一消息, 筆者的第一反應是:“納尼”?都啥年代了, 還提汽車下鄉呢?

時間倒回至2009年1月, 汽車下鄉作為當年推出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的一項惠農政策被提出。

按照該規劃, 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 對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按5%徵收車輛購置稅;自2009年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安排50億元資金, 對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及購買1.3升以下排量微型客車, 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由於該政策對產業和市場帶動效果明顯, 後延長一年至2010年12月31日結束實施。

在汽車下鄉政策以及購置稅減半等政策的聯合刺激作用下, 2009年, 我國汽車產銷呈高增長態勢, 首次成為世界汽車年產銷第一大國。 然而2011年汽車下鄉政策退出後, 車市銷量增速呈現明顯下滑, 出現了產銷增長率“13年以來的最低”。

而今, 久違的“汽車下鄉”再被提及, 並寄望于成為拯救車市頹勢的一劑猛方,

筆者以為, 實不可取!

首先, 我國連續8年蟬聯全球汽車產銷大國的事實證明了, 有沒有刺激政策, 中國車市依舊是向好的態勢, 潛力依然巨大、前景可期。

按照以往, 受節日影響, 每年的第一季度, 車市顯現疲軟也屬正常。 今年, 受形勢下行壓力影響, 車市溫吞的狀況或許會更明顯、更持久, 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宏觀經濟的穩中求進, 以及車企對三四線市場、國際市場的管道深耕, 加上產品力、服務力、行銷力的日益增強, 筆者以為, 無需對車市走向過於悲觀。

更何況, 庫存壓力、利潤下滑, 更多是長期以來廠商關係不對等的“伴生品”, 將解決之道著眼於刺激政策的推出, 未免有些短視。

其次, 資源緊張、環境污染的現狀以及國家宣導生態文明建設的舉措決定了,

對汽車消費進一步加大刺激力度是不合時宜的。

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年底, 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高達2.9億輛, 其中汽車1.94億輛。 事實上, 近年來農村市場的汽車消費相比之前已有明顯升溫, 廣大縣域及農村地區也正面臨著交通擁堵、交通安全、空氣污染等隱患的加劇。 此外, 汽車消費又存在諸多特殊性, 對道路建設、加油站布點、售後服務、金融配套等都有要求, 過多刺激消費, 難免會出現不和諧、不統一的現象。

再者, 中國汽車產業正處於踐行供給側改革、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 承載著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歷史使命。 在這樣的時間節點, 希望以刺激性政策謀求銷量的增長, 未免顯得“思路混亂”。

推動產業結構調整, 向高端化、可持續化發展, 更多是向品質要效益。 不能看到市場的暫時受挫, 就再次回歸到原先的發展舊思路上。 否則, 汽車產業由量到質的蛻變, 將成一句空話, 甚至笑話。 刺激政策帶來的終究是短期效應, 高潮過後自然會出現低谷。 當前汽車產業和市場所處的階段已大有不同, 更應尊重市場規律, 謀求內生增長。

因此, 此時再談“汽車下鄉”, 還望三思!

編輯:趙方婷

版權聲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