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人民幣中間價創逾一個月新高 在岸與離岸盤初雙雙大漲

週一(3月27日),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144個基點, 報6.8701, 創2月24日以來新高。 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6.8845, 16:30收盤價報6.8876, 23:30夜盤收報6.8850。 值得一提的是, 由於日內開盤後美元指數延續上周跌勢低開低走, 在岸與離岸人民幣匯率盤初也雙雙大漲!

行情資料顯示,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盤初大漲逾百點, 最新報6.8722, 創2月28日以來新高。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86關口, 現報6.8567, 創3月16日以來新高。 兩地價差倒掛逾150點。

分析人士表示, 未來一段時間, 除非美聯儲顯露出絕對的“鷹派”傾向, 或者美國經濟表現異常強勁, 美元仍缺乏大幅上漲的動力。 美元強勢的衰減,

有助於緩和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貶值壓力。

據彭博報導, 瑞銀財富管理報告表示, 退出人民幣空頭倉位, 同時看好中國股市。 該機構報告稱, 人民幣貶值壓力與幾個月前相比進一步得到遏制, 美元/在岸人民幣未來3個月目標價7.10, 6個月目標價7.20, 12個月目標價7.20。

太和智庫在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則指出, 2017年人民幣貶值的壓力將有所下降, 並獲得一定支撐。 報告認為, 2017年伊始, 受境內外兩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 人民幣匯率與波動率雙雙回落, 人民幣指數反彈。 從內部因素看, 首先, 加強外匯管理初見成效。 資料顯示, 中國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明顯緩解, 銀行結售匯逆差收窄, 非銀行部門涉外收付款逆差下降。

在國際市場上,

美元指數週一盤初大跌, 刷新近兩個月低位, 因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醫保法案遭遇慘敗後, 對美國實施財政刺激可能性的擔憂加深。 未能全面改革美國醫療體系, 標誌著特朗普在共和黨掌控的國會遭遇重大挫折。 此外, 週末德國地方選舉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勝出, 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歐元的人氣。

業內人士表示, 市場愈發質疑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策推行能力, 美指或反彈受限;近期銀行間資金面受季末MPA(宏觀審慎評估)壓力而整體偏緊, 抵消了此前美聯儲加息對境內美元/人民幣掉期點的回檔壓力。

在央行政策方面,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周日稱, 應該對再通脹保持充分警惕。 但他補充說,

從全球總體情況來看, 判斷是否再通脹仍然為時尚早。 他在出席博鼇亞洲論壇時表示, 各國流動性已經很充足。

此外, 證券時報援引他的談話稱, 貨幣政策在經過多年的量化寬鬆之後, 目前全球已經到達了這次週期的尾部, 這意味著貨幣政策將不再是寬鬆的政策。 他還表示, 財政政策對結構性改革而言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財政政策已經沒有空間, 結構性改革很難進行, 但這未必意味著貨幣政策完全無法促進結構性改革。

不過, 值得一提的, 儘管當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上漲, 但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創新低的局面卻並沒有改變。 據中國貨幣網3月27日公佈的資料, 3月24日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2.91, 續創紀錄新低, 周跌0.41;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4.07,

亦創紀錄新低, 按周跌0.43;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4.87, 按周跌0.27。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