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每週家規家訓:隴西白氏 抱樸守素 教子省身

隴西白氏明嘉靖年間移居鞏昌府(今隴西縣), 清同治初年遷移至伏羌縣(今甘穀縣), 十年後白氏族人返回隴西。

《白氏家譜》

《白氏家譜》為清光緒八年守素堂藏本,

分總序、追思水源木本序、述德堂說、守素堂志言、養心集、世系圖等篇目。 由隴西孝廉方正原仲思先生撰文《守素堂志言》, 詳細闡釋“守素堂”取名的來歷及“用意之深”, 並明確指出“雖系笑談, 實屬訓家格言, 白氏賢子孫其世守之可也”。

守素堂志言

《守素堂志言》摘選:

有不能自主之勢, 況夫紛華靡麗之物, 富貴利達之念, 驕縱淫佚之情, 紛至遝來交集於胸中, 以為之障至, 是而儉者自入於奢矣, 樸者自變為華矣, 隨流逐波不期然, 而然矣, 素豈易言守哉!嗟乎!有奪吾守者而守難, 有撓吾守者而逾難, 有移吾守者而守更難, 素豈易言守哉?夫惟報貞固之氣, 持堅忍之心, 可一日, 亦可百年;可一時, 亦可千秋。 此持盈保泰之要道也!天下之大,

萬古之遙, 均宜遵循而不怠也。 豈止一人一家為然也哉!

光緒二十四年, 由白鶴鳴先生繼志述事, 續寫修撰《白氏家譜》。 白鶴鳴(1829--1913), 字九皋, 一字守齋, 號西坪, 晚號松庵子, 道號臥雲道人。 清鞏昌府隴西縣城南街十字口人。 暮年修《白氏家譜》, 有《松庵集》二卷傳世。

松庵集

白鶴鳴先生所著《松庵集》中《教子省身要言》篇指出教導子孫要重視修身立德;“有所懼焉而不敢焉, 有所慕焉而不得不為”, 要嚴格要求自己, 作言行一致的楷模;在人生追求中完善自我, 守規矩, 尚名教, 讓心靈得到和諧自在。 岷陽鼎三弟張振甲讀了此文後發出了“先生滿腔苦心著成教子要言, 世之為子孫者不審諸”的感歎。

教子省身要言

《教子省身要言》摘選:夫吾嘗閱稽古人, 遍覽寰區, 見夫世之父慈子孝者有人, 兄友弟恭者又有人, 身列膠庠名登天府者更有人。 而要之發明聖教, 扶持綱常, 宇宙間能有幾人哉!但能繼往開來, 守先待後, 自閑於名教之中, 不放于禮法之外, 此誠未可旦暮遇。 讀聖賢書,

所學何事?不過砥節礪行, 循規蹈矩, 不取辱於身者, 即不遺辱于祖父母也, 其亦可已。

杜彬 隴西縣政協文史研究員

在社會的發展變化中, 要謹記教育子女之責, 躬身做人之德, 堅守素潔之心, 以此來平衡浮躁的心態。 抱樸守素、教子省身是隴西白氏家訓的精髓。 甘於清貧, 嚴于修身, 淡泊明志, 砥礪名節的價值觀, 對家庭建設是幸事, 也能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供稿 趙曉斌 編輯 魏雯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